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太陽系中存在過兩個“地球”,另一個已不知去向

太陽系曾經存在過兩顆差不多大的行星, 一顆位於太陽身邊, 叫地球, 最終孕育出了生命;另一顆位於海王星軌道外, 現在已不知去向。

太陽系行星為何有今天這樣的佈局, 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謎。 之所以這麼說, 是因為天文學家根據太陽系演化理論所進行的電腦類比, 其結果往往與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實際情況有區別。

最近研究人員發現, 電腦類比的太陽系演化結果顯示, 曾經有一顆非氣體巨行星位於外太陽系, 但現在已經越出太陽系邊緣, 甚至可能已經在星際空間流浪。

研究人員表示, 當前太陽系的行星佈局有些古怪。 在氣體巨行星以外的空間中, 只有矮行星以及更小的冰雪天體, 它們實際上只是太陽系形成後留下的碎屑。 而這其實是不正常的。

按照邏輯, 那裡應該存在其他大小的行星, 電腦類比結果也表明應該如此。 如果我們把一個大小適宜的行星放在太陽系的週邊, 甚至兩顆巨行星之間, 這樣的模型至少對於太陽系形成的早期而言, 會更加精確和合理。

這顆行星也許正隱藏在海王星軌道以外的黑暗中, 但更有可能已經被氣體巨行星的引力推向了更加極端的遠方, 混跡於眾多未知的矮行星和冰雪小天體的行列中;甚至已經離開太陽系, 在黑暗的星際空間中流浪。

必須說明的是, 這顆存在於假想中的行星, 並不是此前被傳得沸沸揚揚的第九行星或行星X。 第九行星和行星X是氣體巨行星, 而這顆行星理論上和地球或火星一般大。

太陽系曾經存在過兩顆差不多大的行星, 一顆位於太陽身邊, 叫地球, 最終孕育出了生命;另一顆位於海王星軌道外, 現在已不知去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