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45歲,終於把兒子吼成了窩囊廢...”

有一位媽媽曾經懺悔說:“我用20年, 把孩子吼成了窩囊廢。 ”

有個詞叫做“暗示效應”:父母吼罵孩子時, 傳遞出來的負面情緒, 會讓孩子帶著否定、批判、消極心理, 他們會不斷暗示自己:我什麼都做不好, 我不值得大家喜歡。

一個孩子, 如果一直被父母吼著長大, 出社會後會怎麼樣?

真相很殘酷:他們會出現性格問題。

優柔寡斷、膽小懦弱; 脾氣暴躁, 有暴力傾向; 沒有責任感, 沒主見 缺乏安全感, 人格無法獨立; 冷漠, 無法與他人共情, 想要遠離父母;

哈佛醫學院教授花了十幾年研究父母吼罵孩子的後果, 其中, 他們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

他找到兩個3歲孩子做大腦掃描, 兩個孩子家境、性別都一致;唯一不同的是, 一個孩子經常被父母誇, 而另一個孩子, 是在父母的吼叫中成長的。

教授給兩個孩子做了大腦掃描, 結果驚呆了!!!

被父母吼罵時, 孩子體內的激素水準會改變,

導致大腦結構發生變化, 經常被罵的孩子, 大腦明顯小了一大圈。

大腦小了一圈會怎麼樣?

很簡單:腦容量變小了, 智力發育會嚴重受損。

而且, 這是不可逆的!

一個紮心的真相:

想毀掉一個孩子, 就不停地吼他

胡適在《我的母親》中說過:“世間最恐怖的事情, 莫過於一張媽媽發怒的臉。 ”

陳喬恩小時候經常被媽媽吼罵, 在一檔節目中, 她用自閉來形容自己, 把媽媽的聲音形容成:魔鬼。

哪怕到了40歲, 一聽到仍然滿臉恐慌。

知乎曾有一條點贊數特別高的回復:

小時候摔傷不敢和父母說, 錢丟了不敢說, 被人欺負了不敢說, 想要什麼更不敢跟父母說。 因為說了不僅得不到安慰, 反而會受到加倍的責駡。

而小編搜索相關新聞時, 發現了太多觸目驚心的案例:

2016年6月24日, 深圳龍崗16歲女孩因為長年被父母辱駡, 服藥自殺。 2019年9歲男孩不小心撞碎了學校的玻璃, 因為害怕被責駡, 而選擇留下紙條後從17樓跳下。 2019年17歲少年, 因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矛盾, 回家路上, 途徑盧浦大橋時, 遭到母親責駡, 毫不猶豫地從高架橋邊一躍而下。

在外人看來, 不就是幾句責備嗎?但在孩子眼中, 是大事, 大到壓得他喘不過氣。

對於父母而言, 吼叫或許只是1分鐘的事情, 但對孩子而言, 其傷害可能貫穿一生!

不吼不叫, 才是父母一生的修行

父母的言語可以溫暖人心, 也可以寒風刺骨。

真正智慧的父母, 不會一味怒吼, 而是和他一起找到解決的方法, 用耐心去引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