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總是抬著頭,反而看不到天,偶爾低下頭,活得更輕鬆

有人給慫做出了這樣的解釋, “慫”的字體結構, 上從下心, 就是認真遵從自己的內心, 認清自己, 偶爾低頭。

“慫”其實是為人處事的智慧, 是遇事時的豁達, 更是明晰處境後的從容。

在認清事實, 權衡利弊之後, “認慫”可能是最優的解決方式。

01 慫是一種懂得低頭的明智

聽過這樣一句諺語:“低頭是稻穗, 昂頭是稗子。 ”

大千世界, 蕓蕓眾生, 植物如此, 真正聰明的人亦如此。

之前聽過一個關於機器人障礙比賽的故事。

大賽主辦方規定, 除機器人的重量和身高資料必須按大會規定設計外, 其餘設計可隨製作者喜好大膽創新。

機器人在比賽過程中會遇到爬坡、過河、穿越樹林等37道障礙, 比賽大約需2個小時, 先到達終點者獲勝。

比賽開始前, 大家對比賽成績都有自己的預判。

但最後結果卻讓眾人大跌眼鏡, 得獎的不是設計最精緻的, 也不是設計最智慧的, 而是一個毫不起眼的機器人,

所有人都很好奇它為什麼能贏得比賽?

有記者採訪到獲獎設計師, 他表示自己設計的機器人是能夠彎腰低頭的, 在比賽過程中如果遇到需低頭的障礙物, 它就會自動彎腰, 不用像其它機器人那樣繞道前行, 大大縮短了行程。

其實人生也一樣, 有時候不需要我們一直往前沖, 偶爾低頭也許會走得更快。

低頭並不代表著軟弱和妥協, 更不意味著放棄尊嚴, 而是一種為人處事的智慧!

年輕時, 我們總覺得認慫是軟弱無能, 一味地往前沖才叫勇敢;殊不知, 當一個人學會認慫, 才是真正強大的開始。

02 慫是一種寬容豁達的心態

中國有句諺語叫:胸中天地寬, 常有渡人船。

為人處事, 嚴格的要求自己, 對他人有寬容之心, 所謂心寬一寸, 路寬一丈。 有時候, 慫一點, 也是這個道理。

聽過一個讓座的故事。

老師傅坐的船剛起航, 岸上就有一個提著刀的大漢在大喊讓船掉頭接他;船上其他人都建議, 讓他等下一趟;坐在船頭的老師傅卻說離得不遠, 過去接一下吧。

大漢上船後,

看到船上座位已滿, 便非常不禮貌地讓離他最近的老師傅給他讓座。

船上的人聽到後都面面相覷, 以為老師傅會發火, 結果老師傅只是默默起身, 一句話都沒有說, 便把座位讓給了大漢。

此時有人竊竊私語說老師傅太慫了, 不敢得罪大漢, 但老師傅什麼話也沒說, 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船頭。

下船後, 有人問老師傅, 為什麼不同大漢據理力爭, 老師傅淡然一笑:“刀劍無眼, 我跟他吵架, 贏了不過得到個座位, 但萬一他動了氣誤傷了大家, 得不償失。 ”

遇到事情, 可以適當的“慫”一點, 以寬容之心待人,

有時息事寧人, 看似是在認“慫”, 其實是一個人豁達心態的體現。

認慫是一種智慧的退讓, 它不會讓你低別人一頭, 反而更能凸顯你的高大。

03 慫是一種看破世事的格局

生活中, 很多人以為認慫是一種無能的表現, 是對生活的低頭, 對惡劣情況的妥協。

但其實, 生活鮮有危機, 更多的是一件件雞毛蒜皮的小事, 而這時候的認慫, 不是妥協, 而是一種認知上的提升。

東晉的藍天候王述和豫州刺史謝奕去參加同僚的筵席, 酒過三巡兩人因為政見上的分歧起了爭執,最後在主人的安撫下才停下來。

事後,謝奕越想越生氣,第二天一大早,就氣衝衝地闖進王述家,破口大駡。

王述酒醒後自覺昨晚失言,沒有說什麼,扭頭面壁起來,謝奕罵了半個時辰見王述沒任何反應,覺得無趣,便悻悻離去。

王述是用面壁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是清楚自我處境後的智慧,是看破世事後的格局。王述不想在別人氣頭處理問題,因為人在情緒比較激動的狀態下,理智便會喪失,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讓事情變的更加糟糕。

看清自我處境後認慫,做出適當的讓步,其實就相當於掌控了自己的生活。

其實,與人相處能夠認慫並不是軟弱可欺,而是一種大氣與遠見。

04 柔能克剛,弱能勝強

有人說,一個人真正的強大是刀槍不入,沒有弱點。

其實一個人內心越柔軟,反而越能經得起千錘百煉。

偶爾“慫”一點,學會示弱,收起自己的鋒芒,那麼生活會更好一點。

酒過三巡兩人因為政見上的分歧起了爭執,最後在主人的安撫下才停下來。

事後,謝奕越想越生氣,第二天一大早,就氣衝衝地闖進王述家,破口大駡。

王述酒醒後自覺昨晚失言,沒有說什麼,扭頭面壁起來,謝奕罵了半個時辰見王述沒任何反應,覺得無趣,便悻悻離去。

王述是用面壁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是清楚自我處境後的智慧,是看破世事後的格局。王述不想在別人氣頭處理問題,因為人在情緒比較激動的狀態下,理智便會喪失,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讓事情變的更加糟糕。

看清自我處境後認慫,做出適當的讓步,其實就相當於掌控了自己的生活。

其實,與人相處能夠認慫並不是軟弱可欺,而是一種大氣與遠見。

04 柔能克剛,弱能勝強

有人說,一個人真正的強大是刀槍不入,沒有弱點。

其實一個人內心越柔軟,反而越能經得起千錘百煉。

偶爾“慫”一點,學會示弱,收起自己的鋒芒,那麼生活會更好一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