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會抬頭望天,便能學會五運六氣

現在我們中國人過新年應該有兩個, 一個是元旦, 西曆的1月1日, 還有一個是春節, 農曆的大年初一, 稱為年首。

實際上應該還有一個, 就是立春, 干支紀年的歲首。 也就是用天干地支標記年月日的一部陽曆, 每一年都有一個生肖, 12年轉一圈。 就像2018年是戊戌年, 這一年出生的人都屬狗。

算命用的八字, 就是這部曆法中年、月、日、時上的天干與地支。 所以我們在12生肖中的屬相, 是從立春開始的, 干支紀年也是從此開始新的一年的。

但是現在我們大多數人對這部曆法都已經很生疏了, 在中醫裡作為理論框架的運氣學說確是採用的這部曆法,

在《黃帝內經》多有論述。

這部曆法採用的週期是陽曆的二十四節氣, 以立春作為歲首, 年月日時都用天干地支標注, 60年一輪回, 俗稱六十甲子。

其中用金木水火土標注每一年, 5年一運, 五行巡行一周;同時又以風熱濕火燥寒六氣標注每一年, 6年一氣, 六年巡行一周, 合稱為五運六氣。

六氣又與三陰三陽相對應, 在中醫學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就是以三陰三陽的框架來論述人體疾病的。

從《黃帝內經》中可以認識到古人是從天文與氣候的週期變化來研究人體的內在變化的, 所以五運六氣理論是天人相應理論在中醫中的具體應用, 但是這套理論的天學背景卻在歷史的長河中慢慢淡出了,

也許是專業的劃分, 也許是其他的原因。

隨著近年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關注, 五運六氣理論也被更多的人研究探討, 但是它的天學基礎卻眾說紛紜, 概念不清。

筆者是在研究了秦漢的晷儀之後, 重新翻閱《黃帝內經》時發現, 三陰三陽的定義來自天文的立桿測影, 文中言:「移光定位」。

原來中醫學的基本概念是源自天文的, 古人的天人合一的學說是有著科學的實測基礎的, 不只是想象及簡單的經驗。

讓我們先從這部曆法的整體入手, 尋找它與天文現象相關的基本框架, 然後再看三陰三陽的天學來源。

大家知道曆法是量度時間的科學, 年月日的安排是曆法的基本要素, 實際上就是對時間週期的研究與安排。

從漢代天文曆法的演變中, 可以瞭解到干支紀年源于歲星紀年。 歲星紀年是用木星的恒星週期來紀年, 漢代帛書《五星占》在對木星的觀測中發現, 木星在恒星背景上運行一周所用的時間正好是12年, 所以古人就把木星巡行的恒星背景劃分為十二次, 一年走一次, 以此來紀年, 故稱木星為歲星。

但是不久, 隨著觀測精度的提高, 古人發現木星的恒星週期不是整數12, 而是11.92, 如果長時間用木星紀年就會發生超次。

于是就假想了一顆與木星運行方向相反的太歲, 12年巡行一周。 這就為不與天象直接相關的干支紀年埋下了伏筆, 當歲星紀年因超次而不用的時候, 太歲紀年也就失去了實際的天象對應, 成為從歲星紀年到干支紀年的一種過度,

最終在漢代的《曆術甲子篇》中開始了干支紀年。

從這一過程中, 我們可以瞭解到六十甲子的60年週期是與木星近12年的恒星週期有關的, 但為什麼要乘5呢?這還與土星的恒星週期有關, 帛書《五星占》在對土星的觀測中發現, 土星在恒星背景上運行一周所用的時間是30年, 5年填2次, 30年填十二次一圈, 所以土星又被稱為填星。

12與30的最小公倍數是60, 所以六十甲子是與木星和土星的恒星週期有關的, 從中可以看到古人是想建立一部時間週期更長的一部曆法。

俗語「不要在太歲頭上動土」也許就是這部曆法的一句反話, 其構建用的就是土星在十二次上的運行, 土星填次, 星象上看不就是在太歲上動土嘛。

2009年我對西漢晷儀作了一點研究, 後以《對晷儀的再認識》發表在《中國科技史雜誌》2010年第4期。

晷儀看上去非常簡單, 但對它的功能作用卻有許多不同的說法, 有人以為它是赤道式日晷, 也有認為它是測定方向的儀器。

晷儀上的大圓按百刻平均劃分, 但卻只刻劃了69條線, 空出了一個扇面, 沒有刻線。

因為赤道式日晷的刻劃線是等分的, 所以大部分人以為晷儀就是最早的赤道式日晷。

但又為什麼不刻劃一個整圓呢?有人就去研究了刻線與漏刻的對應關係, 也就是從測量時間的角度來研究它。 對于晷儀的研究, 北京天文館的李鑒澄先生寫過一篇總結性的論文《晷儀——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儀器》, 對晷儀的出土、命名及其用途, 做了深入和綜合性的探討。論文還根據古代文獻,否定了晷儀是赤道式日晷的觀點,認為:「晷儀是秦漢時期人們用以測定方向的儀器。」為了區別于日晷,改稱之為「晷儀」。

文中提出「以前大家都在問為什麼晷儀面上要刻畫69條線呢?結果未能找到令人滿意的答案。

現在轉換一個問題:第1線為什麼從58度處開始刻畫起呢?如果根據西方漢學家馬伯樂(Henri Maspero,1883~1945)的看法:‘晷儀在漢代主要用以測量日出、日沒時的地平經度,也就是太陽出沒的方位。’

那麼我們可以根據晷儀的出土地點的地理緯度,以西元前100年的黃赤交角23°42′42″計算一下當地冬至和夏至時太陽的出沒方位角。」

結果發現第1線與第69線幾乎正與內蒙古托克托城西元前100年冬至和夏至時太陽的出沒方位相對應。

由此斷定晷儀應該是秦漢時期古人用來測量太陽升落位置變化,同時也能測定方位的天文儀器。如《考工記·匠人》篇中所言:「識日出之景,與日入之景,晝參諸日中之景,夜考之極星,以正朝夕。」 由此我發現在做古代天文研究時,有時現代人往往容易把古人想得太複雜了,原本簡單的事情給搞複雜了。

古人道法自然,取法于自然。五:金木水火土,六:風熱濕火燥寒。從方位上看,五是東西南北中,那麼六呢?

《黃帝內經》中對于天地人的週期認為,地是五,天是六,女是七,男是八。最不容易解的就是六,所謂「天之道六六節。」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素問·六微旨大論中言:

「岐伯稽首再拜對曰:明乎哉問,天之道也!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時也。

帝曰:願聞天道六六之節盛衰何也?

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紀。故少陽之右,陽明治之;陽明之右,太陽治之;太陽之右,厥陰治之;厥陰之右,少陰治之;少陰之右,太陰治之;太陰之右,少陽治之。此所謂氣之標,蓋南面而待之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謂也。」

其中以「天道六六之節」來表述此為「因天之序,盛衰之時也。」

而何謂「六六之節」呢?注釋多 以「素問·六節藏象論」中的「天以六六為節,地以九九制會;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複而終歲,三百六十日法也。」來解釋,六個六十日為一年。但嚴格說來尚餘五又四分之一天。

筆者以為若以「七衡六間」中的十二個中氣來解釋更為直接,從冬至起,大寒,雨水,春分,穀雨,小滿,為第一個六;然後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為第二個六。此六六往返正為「因天之序,盛衰之時也。」

所以蓋天說的「七衡六間」是一幅有關時間的圖像,不同于西方的空間幾何模型,七衡是12個中氣時的日道,也就是在地面上的中點看到的,太陽周年視運行的軌跡,也就是易經複卦中「七日來複」的現象依據。

文中「移光定位」講的是立桿測影,沒想到三陰三陽也是從「立桿測影」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

用晷儀來看,「南面而待之」不是面南,而是站在晷儀的南面,少陽,陽明,太陽標定了太陽升起的三個點;厥陰,少陰,太陰標定了太陽落下的三個點。

也就是外、中、內三衡所標定的冬至、春秋分和夏至太陽升落的方位,故言「移光定位」。

在這裡找到了三陰三陽概念的原始含義,以此而觀「五運行大論」「六微旨大論」中的三陰三陽的上下、左右分位都是相合的。

故此我們可以看到,古人通過立桿測影建立了七衡六間的日道模型,同時也發現了太陽三陰三陽的變化規律,此即所謂「天道六六之節」。

所以古人在立桿測影的過程中,發現了太陽的運行變化規律,並依此規律建立了蓋天說的天地模型。

然後進一步將天之六六之節與地之五行推演到人的五臟六腑之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醫理論體系。

從此可見,中醫之三陰三陽的理論是來自于天的,天之三陰三陽為太陽的變化規律;

而地之五行:金木水火土為事物之間的相互關聯。外在的寒暑燥濕風火六氣與內在的五行生克相關聯,是一套天地人變化相連的天人系統。

從上可以看出五運六氣理論的天學基礎,太陽的周年視運動,在地面上的觀測,可定出二分二至時升落方位,古人以此構建了三陰三陽: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太陰濕土、少陽相火、陽明燥金、太陽寒水。

每年有一司天,有一在泉,六年一迴圈。

一年中六氣也巡行一周。中醫用此可以預測每年的氣候和疾病的變化。

五運六氣所用的干支紀年曆法源自歲星紀年,與木星、土星有關,而現在我們知道太陽的活動週期約11.1年,接近12年,其活動週期的形成,有些天文學家認為是受到大行星的影響。

若是如此,地球上的氣候變化就和木星的運行週期相關,這也許就是五運六氣理論可以繼續獲得發展的現代科學依據。

做了深入和綜合性的探討。論文還根據古代文獻,否定了晷儀是赤道式日晷的觀點,認為:「晷儀是秦漢時期人們用以測定方向的儀器。」為了區別于日晷,改稱之為「晷儀」。

文中提出「以前大家都在問為什麼晷儀面上要刻畫69條線呢?結果未能找到令人滿意的答案。

現在轉換一個問題:第1線為什麼從58度處開始刻畫起呢?如果根據西方漢學家馬伯樂(Henri Maspero,1883~1945)的看法:‘晷儀在漢代主要用以測量日出、日沒時的地平經度,也就是太陽出沒的方位。’

那麼我們可以根據晷儀的出土地點的地理緯度,以西元前100年的黃赤交角23°42′42″計算一下當地冬至和夏至時太陽的出沒方位角。」

結果發現第1線與第69線幾乎正與內蒙古托克托城西元前100年冬至和夏至時太陽的出沒方位相對應。

由此斷定晷儀應該是秦漢時期古人用來測量太陽升落位置變化,同時也能測定方位的天文儀器。如《考工記·匠人》篇中所言:「識日出之景,與日入之景,晝參諸日中之景,夜考之極星,以正朝夕。」 由此我發現在做古代天文研究時,有時現代人往往容易把古人想得太複雜了,原本簡單的事情給搞複雜了。

古人道法自然,取法于自然。五:金木水火土,六:風熱濕火燥寒。從方位上看,五是東西南北中,那麼六呢?

《黃帝內經》中對于天地人的週期認為,地是五,天是六,女是七,男是八。最不容易解的就是六,所謂「天之道六六節。」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素問·六微旨大論中言:

「岐伯稽首再拜對曰:明乎哉問,天之道也!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時也。

帝曰:願聞天道六六之節盛衰何也?

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紀。故少陽之右,陽明治之;陽明之右,太陽治之;太陽之右,厥陰治之;厥陰之右,少陰治之;少陰之右,太陰治之;太陰之右,少陽治之。此所謂氣之標,蓋南面而待之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謂也。」

其中以「天道六六之節」來表述此為「因天之序,盛衰之時也。」

而何謂「六六之節」呢?注釋多 以「素問·六節藏象論」中的「天以六六為節,地以九九制會;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複而終歲,三百六十日法也。」來解釋,六個六十日為一年。但嚴格說來尚餘五又四分之一天。

筆者以為若以「七衡六間」中的十二個中氣來解釋更為直接,從冬至起,大寒,雨水,春分,穀雨,小滿,為第一個六;然後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為第二個六。此六六往返正為「因天之序,盛衰之時也。」

所以蓋天說的「七衡六間」是一幅有關時間的圖像,不同于西方的空間幾何模型,七衡是12個中氣時的日道,也就是在地面上的中點看到的,太陽周年視運行的軌跡,也就是易經複卦中「七日來複」的現象依據。

文中「移光定位」講的是立桿測影,沒想到三陰三陽也是從「立桿測影」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

用晷儀來看,「南面而待之」不是面南,而是站在晷儀的南面,少陽,陽明,太陽標定了太陽升起的三個點;厥陰,少陰,太陰標定了太陽落下的三個點。

也就是外、中、內三衡所標定的冬至、春秋分和夏至太陽升落的方位,故言「移光定位」。

在這裡找到了三陰三陽概念的原始含義,以此而觀「五運行大論」「六微旨大論」中的三陰三陽的上下、左右分位都是相合的。

故此我們可以看到,古人通過立桿測影建立了七衡六間的日道模型,同時也發現了太陽三陰三陽的變化規律,此即所謂「天道六六之節」。

所以古人在立桿測影的過程中,發現了太陽的運行變化規律,並依此規律建立了蓋天說的天地模型。

然後進一步將天之六六之節與地之五行推演到人的五臟六腑之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醫理論體系。

從此可見,中醫之三陰三陽的理論是來自于天的,天之三陰三陽為太陽的變化規律;

而地之五行:金木水火土為事物之間的相互關聯。外在的寒暑燥濕風火六氣與內在的五行生克相關聯,是一套天地人變化相連的天人系統。

從上可以看出五運六氣理論的天學基礎,太陽的周年視運動,在地面上的觀測,可定出二分二至時升落方位,古人以此構建了三陰三陽: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太陰濕土、少陽相火、陽明燥金、太陽寒水。

每年有一司天,有一在泉,六年一迴圈。

一年中六氣也巡行一周。中醫用此可以預測每年的氣候和疾病的變化。

五運六氣所用的干支紀年曆法源自歲星紀年,與木星、土星有關,而現在我們知道太陽的活動週期約11.1年,接近12年,其活動週期的形成,有些天文學家認為是受到大行星的影響。

若是如此,地球上的氣候變化就和木星的運行週期相關,這也許就是五運六氣理論可以繼續獲得發展的現代科學依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