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中國的千億咖啡市場,到底誰會笑到最後?

在美國, 人均每年要喝掉400杯咖啡;在日本、韓國, 人均每年要喝掉200杯咖啡;而在中國, 這個數字是5~6杯。 如果只算國內一線城市, 人均每年的咖啡消費數也只有20杯。

中國與發達國家在咖啡消費數量上的差距, 從側面也反應了咖啡市場在國內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 相關評估機構的資料是至少有近千億的市場。

這個市場的建立, 星巴克和過去的外國咖啡品牌起到了 不可忽視的作用。

為了教育中國市場, 星巴克花了整整17年時間, 從一線城市開始逐漸滲透到大部分三四線城市, 截至2017年底, 星巴克在中國大陸門店數量已經超過3000家。

而在五年內, 星巴克希望把這個數字提升到5000。

可隨著咖啡市場的逐漸成熟, 越來越多看准機會準備入局的新品牌也揭竿而起, 星巴克未來的擴張之路, 必定無法像以前那樣順暢。

便利店咖啡:底層大佬

星巴克要在中國繼續擴張, 那品牌下沉是繞不開的, 第三空間雖好, 但架不住他貴啊。

在一二線城市, 均價30一杯的星巴克對消費升級人群來說也許不算什麼, 但對消費相對保守的三四線城市來說, 這價格就高了。

相比起來, 依託7-11、全家、羅森等便利店生存的速食咖啡在這些地區反而能混得風生水起, 再加上便利店內消費鏈完整, 消費者在這裡得到的不僅僅是一杯咖啡, 還有配咖啡的蛋糕、便當等。

與此同時, 星巴克的老對頭McCafe最近也有新動作, 依託麥當勞, 麥咖啡正以驚人的速度在全球範圍內擴張, 10元一杯的價格, 更加親民, 也更加便捷。

曾十分摯愛咖啡的謝女士調侃稱, “我現在消費‘降級’了, 改喝普洱茶。 ”“喝星巴克咖啡一天大30元, 喝不起。 10元/杯的麥當勞咖啡也不錯。 ”

麥咖啡

精品咖啡:佔據頂端

如果深入咖啡圈子裡, 會發現存在幾條公認的鄙視鏈:精品咖啡館>星巴克/Costa>上島>便利店咖啡>速食店咖啡>即溶咖啡

雖然從銷量的角度來看, 鄙視鏈底端的品類比起鄙視鏈頂端的品類而言銷量更好, 受眾更廣, 但小部分真正熱愛咖啡、懂咖啡的“研究者”往往能帶動一大部分不懂咖啡, 但有社交需求的消費者。

中國的咖啡市場原本就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的中產階級之中,

當星巴克泯然眾人後, 自然無法滿足某些消費者“社交炫耀”的目的, 失去的這一部分優越感只能由更加“高端”的精品咖啡來填補。

當這個群體變得越來越大, 就連星巴克也不得不重視起精品咖啡這一塊的業務, 曾經的普洱之鄉雲南, 如今遍山只見咖啡豆, 難見普洱茶。 這些精挑細選的咖啡豆90%都被送進星巴克位於上海的烘焙工坊, 為其精品咖啡業務添磚加瓦。

普洱當地通過“咖啡和種植者公平規範(C.A.F.E. Practices )”認證的一座咖啡莊園

互聯網咖啡:打蛇打七寸

不送外賣估計是星巴克最被人詬病的缺點之一, 目前中國消費者對咖啡的消費場景, 要麼是一坐一下午的傳統咖啡店,

要麼就是匆匆忙忙的辦公室下午茶。

雖然星巴克的第三空間理論為他開闢出一塊全新的消費場景, 但由於其本身沒有外賣業務, 註定星巴克與白領們的下午茶無緣。

這麼大的漏不可能沒人撿, 連咖啡和瑞幸咖啡就是抓住機會的最大受益者, 二者運用互聯網思維與O2O打發, 從外賣切入, 打擊打擊星巴克最薄弱的一環, 成為了辦公室咖啡的新潮流。

1.連咖啡:我們會行銷

連咖啡成立之初, 是以微公眾號的形式呈現功能, 進行交易與行銷, 沒有門店, 只有配送網站, 銷售全靠外賣。 當時連咖啡, 更像是溝通消費者與星巴克之間的一個協力廠商跑腿機構。

不過輕資產策略給連咖啡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連咖啡創始人王江也把更多的資金和精力放在了他更擅長的行銷上。

2016年年底, 連咖啡打造出“咖啡庫”的產品概念, 把提前購買的咖啡存在虛擬的咖啡庫中, 在期限內可以自己下單享用, 也可以贈送給微信好友。

同時通過搶“咖啡福袋”, 能累積“0.01~0.1杯”咖啡疊加到咖啡庫中, 積滿1杯虛擬咖啡便可兌換成等量咖啡實物。 這種玩法顯然還要比外賣紅包更吸引人。

2017年雙11當天連咖啡單日銷量突破30萬, 雙12返場活動單日銷量突破40萬。

除了低價折扣這種傳統的促銷活動外, 連咖啡深諳社交行銷關鍵點, 是在情感上抓住用戶, 從而強化品牌記憶度。 比如在去年七夕期間推出的“微苦郵局, 情書亂遞”活動, 便受到眾多用戶的好評, 並產生二次傳播, 通過裂變得到更低的流量和獲客成本。

連咖啡的七夕活動

2.瑞幸咖啡:我們有錢

相對于連咖啡而言,瑞幸咖啡起步更晚,但互聯網化程度更高。在2017年10月誕生之初,便標榜“咖啡+O2O+新零售”模式。其創始人更是公開表示,要用10億人民幣教育中國的咖啡市場。

資金實力雄厚,也讓瑞幸咖啡的擴張顯得更大刀闊斧。

瑞幸咖啡目前已經成功入駐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福州、武漢等13個主流城市,門店數量已經超過300家。

除了大範圍開店,在行銷方面瑞幸咖啡也十分“壕氣”,除了花大價錢請湯唯、張震拍廣告外,開拓市場該砸錢的地方一分不少。無論是邀請註冊送咖啡、還是現階段主打的“買二送一、買五送五”,都很簡單粗暴,通過社交傳播,推動新客下單第一杯。消費者購買過程中,高品質咖啡、順豐專送、撒漏包賠等一系列服務對消費者而言也是無微不至。

再加上寬廣的流量管道,基本點擊進入朋友圈廣告之後,瑞幸咖啡就贏了

瑞幸咖啡

小結

除了以上提到的新舊對手,市場上還不斷有新鮮面孔加入搶食,比如精品咖啡Blue Bottle、現磨咖啡Coffee now、主打無人銷售概念的友飲咖啡等,都拿著大把資金躍躍欲試。

而星巴克今年半年不到又屢次受到輿論攻擊,先有致癌風波,接著是環保部門的打壓,接著又受到種族歧視問題的困擾,正所謂樹大招風,星巴克一邊要爭搶市場朝外擴展,一邊又要預防後院起火,饒是體量巨大,星巴克在自衛的同時還要擴張,其難度可想而知。

隨著第三次咖啡浪潮的出現,中國的千億咖啡市場到底誰會笑到最後?讓我們拭目以待。

連咖啡的七夕活動

2.瑞幸咖啡:我們有錢

相對于連咖啡而言,瑞幸咖啡起步更晚,但互聯網化程度更高。在2017年10月誕生之初,便標榜“咖啡+O2O+新零售”模式。其創始人更是公開表示,要用10億人民幣教育中國的咖啡市場。

資金實力雄厚,也讓瑞幸咖啡的擴張顯得更大刀闊斧。

瑞幸咖啡目前已經成功入駐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福州、武漢等13個主流城市,門店數量已經超過300家。

除了大範圍開店,在行銷方面瑞幸咖啡也十分“壕氣”,除了花大價錢請湯唯、張震拍廣告外,開拓市場該砸錢的地方一分不少。無論是邀請註冊送咖啡、還是現階段主打的“買二送一、買五送五”,都很簡單粗暴,通過社交傳播,推動新客下單第一杯。消費者購買過程中,高品質咖啡、順豐專送、撒漏包賠等一系列服務對消費者而言也是無微不至。

再加上寬廣的流量管道,基本點擊進入朋友圈廣告之後,瑞幸咖啡就贏了

瑞幸咖啡

小結

除了以上提到的新舊對手,市場上還不斷有新鮮面孔加入搶食,比如精品咖啡Blue Bottle、現磨咖啡Coffee now、主打無人銷售概念的友飲咖啡等,都拿著大把資金躍躍欲試。

而星巴克今年半年不到又屢次受到輿論攻擊,先有致癌風波,接著是環保部門的打壓,接著又受到種族歧視問題的困擾,正所謂樹大招風,星巴克一邊要爭搶市場朝外擴展,一邊又要預防後院起火,饒是體量巨大,星巴克在自衛的同時還要擴張,其難度可想而知。

隨著第三次咖啡浪潮的出現,中國的千億咖啡市場到底誰會笑到最後?讓我們拭目以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