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各有志,像何家勁一樣隱退的明星,有人身家百億,有人成藝術家

香港電影圈, 如今影星「青黃不接」。

有人說「大廚」謝霆鋒是香港大牌明星的最後一代, 像黃宗澤、吳卓羲、林峯、陳偉霆這些人, 年紀都不小了, 卻始終難堪大任。

仍然站在一線的劉德華, 今年剛滿60歲、勞模古天樂51歲、劉青雲57歲、張家輝54歲、甄子丹58歲。

他們依然扛著香港電影這面大旗, 但那個輝煌的時代, 卻離我們越來越遠。

遙想當年香港電影圈人才輩出, 由于競爭十分激烈, 許多明星來來去去,

還未留下印記就已經消失。

也有一些人紅極一時, 卻在人氣正旺時突然隱退, 給喜歡他們的粉絲們留下無盡遺憾。

在我們認知裡, 其實有不少明星, 在星途半路轉行, 他們雖然不在娛樂圈的染缸, 可早在另一個賽道上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他們雖在娛樂圈中「銷聲匿跡」, 但他們的人生故事, 卻比電影精彩。

江華

江華原名陳木華, 24歲時參加亞視藝員訓練班, 入行。

江華起點很高, 入行4年, 就憑藉《但願人長久》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

年輕時候的江華長相帥氣, 曾與張衛健合作的《西遊記》,

這部劇首播創下高達44點的收視紀錄, 他飾演的唐僧, 被網友稱為史上「最溫柔」的唐僧。

2001年, 江華演繹了自己演員生涯裡最有辨識度的角色之一:嫪毐。

《尋秦記》中, 江華的人氣一度超越古天樂, 他為了目的不擇手段, 成了無數觀眾的「童年陰影」。

之後, 江華陸續出演過《九五至尊》《楚漢驕雄》裡的現代版「雍正」和項羽。

2006年,風頭正勁的江華在和舒淇合作完電視劇《紅拂女》後,宣佈息影。

在之後的一檔採訪節目中,江華透露了自己改行的原因,一方面,腰傷復發讓江華無法承擔大部分演員的工作。另一方面,江華本身患有抑鬱癥,2006年病情加重,大多時間在家休養。

同時,他與鄧萃雯當年的緋聞也是他轉行的其中一個原因。

轉行後,江華生活拮據,甚至搬家到香港郊區村屋居住。

不過,江華對保險行業也並不是沒有天分,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便上了道。

近幾年更有媒體曝出,江華最多時候每個月的收入就有千萬港幣,雖然這個收入沒有經過他本人證實,但從江華曬出的生活照來看,一家人日子過得很是豐裕。

可以說,在另一條賽道上,放棄當明星的江華,活得同樣出彩。

黃元申

黃元申1948年出生在重慶,之後移居香港,他飾演的《霍元甲》,是許多人美好的童年記憶。

1989年,黃元申推掉了近十部電影電視劇合約,退出影視圈,遁入空門,法號衍申。

有人說黃元申出家與趙雅芝有關,也有人說黃元申是突然間頓悟,具體原因我們不得而知,唯一知道的是黃元申在佛門達20年之久,完全不像是一時頭腦發熱。

2005年,黃元申還俗,他婉拒了許多影視劇的邀約,在美國開了一家飯館,經營的不錯。

2013年,黃元申全家移居回來,如今的黃元申已經73歲,想必對很多事情都看透了,演員也好,明星也好,僧人也好,商人也罷,一切的一切,都隨時間而去了,而他自己也非常享受這種普通的簡單生活。

何家勁

何家勁早年留學英國,回國後簽約亞視。

1990年,他憑藉《中華英雄》裡的華英雄一角嶄露頭角。

1993年,何家勁與金超群合作,主演《包青天》,扮演俠肝義膽,武藝高強的展昭。

這部劇播出後創下了許多無法打破的收視紀錄,扮演展昭的何家勁更是一夜爆紅,迎來了自己期待已久的事業巔峰。

不過可惜的是,因替好友金超群出頭,何家勁先後與老東家華視和新東家TVB鬧翻,之後再也沒有重回事業巔峰,

2013年飾演完老一代大俠「燕子李三」後,他淡出影視圈。

「轉行」,他創立了「勁家莊」甜品,成為了「甜品大王」,經營多年,如今身家過億。

做好企業的同時,何家勁還經常在社交網站上分享一些正能量的動態,在商人的賽道上,何家勁彎道超車,他證明了只要是個正派的人,無論幹什麼職業做什麼工作,都能迎來屬于自己的成就。

張敏

作為90年代最美的港星之一,張敏被大多數觀眾熟知。她在《倚天屠龍記》中的回眸,是香港女星「四大名場面」之一。

張敏于1968年出生于上海,後被向太發掘進入娛樂圈,與香港多位大佬都有過合作。

1996年以後,張敏開始淡出娛樂圈,在上海投資美容店、時裝店、卡拉OK等產業。

只不過,在銀幕上傾國傾城的張敏,生意場上總是失意。

由于經營不善,1999年,張敏在上海的店幾乎全部關閉,並被騙子騙走千萬港元。

2002年,張敏掛牌出售手中的物業,但只賣出一間,可以說十分慘澹了。

2003年,張敏和知名經紀人劉永輝相戀,2013年,兩人在北京低調完婚,如在家過著恬靜自由的生活。

楊惠珊

1985年—1986年,楊惠珊因《我這樣過了一生》和《我的愛》兩部影片,連續拿到金馬影后的殊榮。

1987年,楊惠珊的演藝事業正值巔峰,她卻做出了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決定:息影。

在巔峰狀態離開銀幕的楊惠珊,突然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會。她學著其他女星用賺來的錢炒樓,沒想到真的賺到了錢。

雖然投資賺翻,身家成倍增長,但楊惠珊卻感受到了無與倫比的虛無,因為沒有通過任何努力錢就可以隨便掙到,讓她很害怕。

她想找一件踏實的事做,于是一頭紮進了琉璃藝術的大門。

做手藝人並不容易,楊惠珊憑藉一腔熱血闖入,由于沒有任何經驗,她一次又一次失敗。

從身家過億到負債7500萬,楊惠珊憑藉琉璃藝術敗光了所有家產。

可這時候,楊惠珊的藝術細胞仿佛漸漸蘇醒了。

她無師自學從零開始,摸索出了一套新的製造琉璃工藝品技術,

1987年,楊惠珊在臺灣創立了華人世界第一琉璃品牌——「琉璃工房」。

憑藉出眾的藝術作品,楊惠珊的琉璃藝術很快躋身國際舞臺,她也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現代琉璃藝術的奠基者」。

從影后到人人認可的藝術家,楊惠珊走出了一條其他女星想都不敢想的路。

曾經失去的金錢、名聲和榮譽,她又再次為自己贏了回來,只不過不是靠露臉,而是靠手藝。

這樣的女影后,簡直是比電影裡還厲害的傳奇。

鄺美雲

鄺美雲是香港小姐亞軍,1982年選美成功後,鄺美雲擔任了《香港早晨》的主持人,同時參演了影視作品《香江歲月》。

其實鄺美雲命苦,家境不好,媽媽罹患血癌,14歲時鄺美雲就出去闖蕩為家裡賺錢。

或許是從小的艱辛,讓鄺美雲對商業和投資有了敏銳的嗅覺。在當主持,做歌手,做演員都寂寂無名時,鄺美雲選擇了投資房地產。

那時候香港樓價很高,鄺美雲把唱歌積攢下來的錢用來買入地產資源,還常常跑到美國和加拿大,參加商業大佬的聚會,學習投資的知識和技巧。

最多的時候,鄺美雲在香港擁有的樓房達10多套,價值千萬港元。

1996年,鄺美雲察覺到金融危機的風險,全部拋售了手中的樓盤。到了1997年,香港樓市價格在最低谷的時候,她又出手買入,一次操作就賺了好幾倍。

之後,鄺美雲又將眼光投向了珠寶行業,她賣珠寶一個月便賺了一百八十多萬。

2000年,她考取珠寶鑒證文憑,正式成為一位鑒寶專家,同時斥資五千萬開設了個人珠寶店。

2002年,鄺美雲又斥資3000萬在上海開設牙科診所連鎖店,因為在樓市、珠寶以及診所方面的生意,鄺美雲以5億身家成了香港女星中生意做得最好的人。

徐楓

徐楓可能是女影星轉行經商的范例裡,身家最高的一個。

跟楊惠珊一樣,徐楓也是兩屆金馬影后,她比楊惠珊更加有名,1967年的《俠女》,讓徐楓的名聲一度紅遍臺灣。

1976年—1979年,徐楓分別憑藉電影《刺客》和《源》,斬獲兩屆金馬影后。

因為《俠女》,徐楓還有「中國武俠第一刀」的美譽。

1980年她與當時湯臣集團的董事長湯君年結婚,三萬朵玫瑰也開創了香港女星奢華婚禮的先河。

1983年,徐楓誕下幼子,隨後,她將重心從臺前轉到幕後。

徐楓和湯君年的相識很有傳奇色彩,徐楓當時已經結婚,她前夫打著徐楓的旗號做生意賠光了本欠下巨額債務,自己卻玩兒消失不見了。

追債的人追上門的時候,徐楓表示自己會演戲賺錢還清債務的。當時湯君年就是債主之一,二人一來二去搭上了線,最後結成連理。

2004年湯君年去世後,徐楓接管了「湯臣集團」董事長及總經理之職位。

2010年,徐楓增持湯臣集團1592萬股,開始全力執掌這個商業帝國,蛻變成最著名的女企業家之一。

同時,徐楓的身家也早已超過百億,成為轉行經商後身家最高的女明星之一。

看了這麼多明星轉行的例子,一方面感歎做什麼事都需要天賦,一方面也驚訝于演員們能在另一條賽道上超過大多數的專業人士。

當然,他們掌握的資源和金錢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我們不得不讚歎他們對商業敏銳的嗅覺和感知能力。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時候做事情或許換個思路,才會迎來另一番大好光景。

2006年,風頭正勁的江華在和舒淇合作完電視劇《紅拂女》後,宣佈息影。

在之後的一檔採訪節目中,江華透露了自己改行的原因,一方面,腰傷復發讓江華無法承擔大部分演員的工作。另一方面,江華本身患有抑鬱癥,2006年病情加重,大多時間在家休養。

同時,他與鄧萃雯當年的緋聞也是他轉行的其中一個原因。

轉行後,江華生活拮據,甚至搬家到香港郊區村屋居住。

不過,江華對保險行業也並不是沒有天分,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便上了道。

近幾年更有媒體曝出,江華最多時候每個月的收入就有千萬港幣,雖然這個收入沒有經過他本人證實,但從江華曬出的生活照來看,一家人日子過得很是豐裕。

可以說,在另一條賽道上,放棄當明星的江華,活得同樣出彩。

黃元申

黃元申1948年出生在重慶,之後移居香港,他飾演的《霍元甲》,是許多人美好的童年記憶。

1989年,黃元申推掉了近十部電影電視劇合約,退出影視圈,遁入空門,法號衍申。

有人說黃元申出家與趙雅芝有關,也有人說黃元申是突然間頓悟,具體原因我們不得而知,唯一知道的是黃元申在佛門達20年之久,完全不像是一時頭腦發熱。

2005年,黃元申還俗,他婉拒了許多影視劇的邀約,在美國開了一家飯館,經營的不錯。

2013年,黃元申全家移居回來,如今的黃元申已經73歲,想必對很多事情都看透了,演員也好,明星也好,僧人也好,商人也罷,一切的一切,都隨時間而去了,而他自己也非常享受這種普通的簡單生活。

何家勁

何家勁早年留學英國,回國後簽約亞視。

1990年,他憑藉《中華英雄》裡的華英雄一角嶄露頭角。

1993年,何家勁與金超群合作,主演《包青天》,扮演俠肝義膽,武藝高強的展昭。

這部劇播出後創下了許多無法打破的收視紀錄,扮演展昭的何家勁更是一夜爆紅,迎來了自己期待已久的事業巔峰。

不過可惜的是,因替好友金超群出頭,何家勁先後與老東家華視和新東家TVB鬧翻,之後再也沒有重回事業巔峰,

2013年飾演完老一代大俠「燕子李三」後,他淡出影視圈。

「轉行」,他創立了「勁家莊」甜品,成為了「甜品大王」,經營多年,如今身家過億。

做好企業的同時,何家勁還經常在社交網站上分享一些正能量的動態,在商人的賽道上,何家勁彎道超車,他證明了只要是個正派的人,無論幹什麼職業做什麼工作,都能迎來屬于自己的成就。

張敏

作為90年代最美的港星之一,張敏被大多數觀眾熟知。她在《倚天屠龍記》中的回眸,是香港女星「四大名場面」之一。

張敏于1968年出生于上海,後被向太發掘進入娛樂圈,與香港多位大佬都有過合作。

1996年以後,張敏開始淡出娛樂圈,在上海投資美容店、時裝店、卡拉OK等產業。

只不過,在銀幕上傾國傾城的張敏,生意場上總是失意。

由于經營不善,1999年,張敏在上海的店幾乎全部關閉,並被騙子騙走千萬港元。

2002年,張敏掛牌出售手中的物業,但只賣出一間,可以說十分慘澹了。

2003年,張敏和知名經紀人劉永輝相戀,2013年,兩人在北京低調完婚,如在家過著恬靜自由的生活。

楊惠珊

1985年—1986年,楊惠珊因《我這樣過了一生》和《我的愛》兩部影片,連續拿到金馬影后的殊榮。

1987年,楊惠珊的演藝事業正值巔峰,她卻做出了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決定:息影。

在巔峰狀態離開銀幕的楊惠珊,突然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會。她學著其他女星用賺來的錢炒樓,沒想到真的賺到了錢。

雖然投資賺翻,身家成倍增長,但楊惠珊卻感受到了無與倫比的虛無,因為沒有通過任何努力錢就可以隨便掙到,讓她很害怕。

她想找一件踏實的事做,于是一頭紮進了琉璃藝術的大門。

做手藝人並不容易,楊惠珊憑藉一腔熱血闖入,由于沒有任何經驗,她一次又一次失敗。

從身家過億到負債7500萬,楊惠珊憑藉琉璃藝術敗光了所有家產。

可這時候,楊惠珊的藝術細胞仿佛漸漸蘇醒了。

她無師自學從零開始,摸索出了一套新的製造琉璃工藝品技術,

1987年,楊惠珊在臺灣創立了華人世界第一琉璃品牌——「琉璃工房」。

憑藉出眾的藝術作品,楊惠珊的琉璃藝術很快躋身國際舞臺,她也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現代琉璃藝術的奠基者」。

從影后到人人認可的藝術家,楊惠珊走出了一條其他女星想都不敢想的路。

曾經失去的金錢、名聲和榮譽,她又再次為自己贏了回來,只不過不是靠露臉,而是靠手藝。

這樣的女影后,簡直是比電影裡還厲害的傳奇。

鄺美雲

鄺美雲是香港小姐亞軍,1982年選美成功後,鄺美雲擔任了《香港早晨》的主持人,同時參演了影視作品《香江歲月》。

其實鄺美雲命苦,家境不好,媽媽罹患血癌,14歲時鄺美雲就出去闖蕩為家裡賺錢。

或許是從小的艱辛,讓鄺美雲對商業和投資有了敏銳的嗅覺。在當主持,做歌手,做演員都寂寂無名時,鄺美雲選擇了投資房地產。

那時候香港樓價很高,鄺美雲把唱歌積攢下來的錢用來買入地產資源,還常常跑到美國和加拿大,參加商業大佬的聚會,學習投資的知識和技巧。

最多的時候,鄺美雲在香港擁有的樓房達10多套,價值千萬港元。

1996年,鄺美雲察覺到金融危機的風險,全部拋售了手中的樓盤。到了1997年,香港樓市價格在最低谷的時候,她又出手買入,一次操作就賺了好幾倍。

之後,鄺美雲又將眼光投向了珠寶行業,她賣珠寶一個月便賺了一百八十多萬。

2000年,她考取珠寶鑒證文憑,正式成為一位鑒寶專家,同時斥資五千萬開設了個人珠寶店。

2002年,鄺美雲又斥資3000萬在上海開設牙科診所連鎖店,因為在樓市、珠寶以及診所方面的生意,鄺美雲以5億身家成了香港女星中生意做得最好的人。

徐楓

徐楓可能是女影星轉行經商的范例裡,身家最高的一個。

跟楊惠珊一樣,徐楓也是兩屆金馬影后,她比楊惠珊更加有名,1967年的《俠女》,讓徐楓的名聲一度紅遍臺灣。

1976年—1979年,徐楓分別憑藉電影《刺客》和《源》,斬獲兩屆金馬影后。

因為《俠女》,徐楓還有「中國武俠第一刀」的美譽。

1980年她與當時湯臣集團的董事長湯君年結婚,三萬朵玫瑰也開創了香港女星奢華婚禮的先河。

1983年,徐楓誕下幼子,隨後,她將重心從臺前轉到幕後。

徐楓和湯君年的相識很有傳奇色彩,徐楓當時已經結婚,她前夫打著徐楓的旗號做生意賠光了本欠下巨額債務,自己卻玩兒消失不見了。

追債的人追上門的時候,徐楓表示自己會演戲賺錢還清債務的。當時湯君年就是債主之一,二人一來二去搭上了線,最後結成連理。

2004年湯君年去世後,徐楓接管了「湯臣集團」董事長及總經理之職位。

2010年,徐楓增持湯臣集團1592萬股,開始全力執掌這個商業帝國,蛻變成最著名的女企業家之一。

同時,徐楓的身家也早已超過百億,成為轉行經商後身家最高的女明星之一。

看了這麼多明星轉行的例子,一方面感歎做什麼事都需要天賦,一方面也驚訝于演員們能在另一條賽道上超過大多數的專業人士。

當然,他們掌握的資源和金錢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我們不得不讚歎他們對商業敏銳的嗅覺和感知能力。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時候做事情或許換個思路,才會迎來另一番大好光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