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影視»正文

為什麼孩子越管越懶散?

很多時候, 家長發現, 自己羡慕的那個孩子, 活在朋友圈, 他的名字叫做“別人家的孩子”。

別人家的孩子, 學習主動, 作業認真完成, 業餘學游泳、練鋼琴、騎單車, 活力四射。 反觀自己家孩子, 總是讓人大失所望。

明明自己也下了功夫、花了時間和精力管孩子, 可是孩子總是懶懶散散, 作業敷衍拖延, 報個興趣班三分鐘熱度便吵著鬧著不願意去, 甚至每天按時起床都變成一件麻煩事。

於是家長們陷入了一個怪圈:管得越多, 孩子越懶散。

管孩子, 不能過度

有一句老話叫做“皇帝不急太監急”,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情況常常上演:

早晨上學都快遲到了, 家長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孩子依然慢條斯理起床, 磨磨蹭蹭洗漱;

到了夜晚做作業到10點多, 家長急著催孩子趕緊寫完睡覺, 擔心睡眠不足, 孩子依舊我行我素, 能拖一會是一會。

孩子懶散、拖延的壞習慣, 很多時候源自父母管的過度。

有些父母, 對孩子過度干預, 明明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家長卻表現得比孩子還急, 一直催促著、控制著孩子的節奏。

對孩子干涉過多, 會使他逐漸產生依賴性, 認為反正做不好或做不完都有爸爸媽媽幫他完成,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懶散的性格。

還有的父母, 對孩子過度保護, 當孩子想嘗試自己做一件事時, 總是以"你還小, 這種事還做不了"阻止孩子, 甚至會覺得他做的不夠好或是動作太慢,

乾脆代替孩子把事做完。

過度保護, 打擊了孩子做事的積極性, 孩子缺少體驗成功的機會, 慢慢會覺得自己是沒用的、差勁的, 喪失自信心。

對父母的依賴、遇事畏難不敢嘗試、缺乏上進心, 逐漸就演變成懶散的性格。

成長路上, 孩子逐漸獨立是不可替代的過程, 父母不能越俎代庖。

管孩子, 要講方法

很多家長也許會反駁, “孩子不管不行啊, 很多事情你不說他就不做, 總不能就讓他為所欲為吧。 ”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超限效應”, 意思是做一件事超過了一定的限度, 結果反而會適得其反。

在管孩子這件事上, 父母與其不斷地干預、嘮叨、催促, 不如給孩子制定好規則, 立下規矩。

許多家長“管”孩子走入了兩個極端:不是專制控制,

就是溺愛放縱。

其實正確“管孩子”應當是在規矩的範圍內, 給孩子充分的自由, 讓其發揮成長潛力。

規矩, 不否認孩子的想法、保護著孩子的主見, 但也不允許孩子無秩序地胡來;它既允許孩子享受自由, 也會使孩子的某些行為受到約束。

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 父母從小給他制定規矩, 他才會明白, 哪些行為是正確、恰當的, 哪些則不是。

孩子瞭解規則, 才能學會反思, 自己的行為是否恰當, 逐漸學會為自己負責, 主動性就會得到提高。

管孩子, 重在教會獨立自主

很多家長做了錯誤的示範, 把所有的時間都奉獻給孩子, 一切圍著孩子轉。

喊他起床、幫他整理書包、放學後陪讀、輔導功課, 為孩子忙前忙後,

結果反而助長了孩子的惰性。

有些時候, 父母懶一點, 孩子更勤快、更主動。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 父母不要大包大攬, 給他自我管理的機會。

孩子的房間亂了, 提醒孩子該收拾了;孩子的小衣服, 鼓勵他自己洗;有些事情, 讓孩子自己擔著, 比如早上賴床遲到, 就要自己承擔被老師批評的風險。

愛從來不是大包大攬, 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才能在成長中學會獨立自主, 才不會事事依賴他人。

孩子懶散, 另一個積極有效的方法是賦予責任

人一旦被賦予責任, 就馬上開始注意到自己的行為對別人的影響, 開始產生自律, 孩子也是一樣。

生活中, 家長可以偶爾示弱, 請求孩子的幫助, 或者創造機會賦予孩子一定的責任。

比如請孩子幫忙照顧一個盆栽, 讓孩子幫忙收拾碗筷等, 都會讓孩子對自己更有信心, 更加肯定自我價值, 自然會更加努力。

因此, 父母要相信孩子的能力, 尊重孩子, 給他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去嘗試和探索, 孩子的進取心、積極性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得以激發。

管孩子, 需要父母的智慧。 不專制, 不驕縱, 適當懶一點, 賦予孩子責任, 更容易教出獨立自主、積極勤快的孩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