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父母的高期望,正在傷害著孩子,家長真正要做到的是“引導”,而不是“要求”

身為一名家長, 我知道現在的父母普遍都比較焦慮, 對孩子有很多的期待和要求, 當孩子達不到自己的期待時, 就會覺得孩子不夠好, 能力太差。

但是, 很多時候, 其實並不是孩子不好, 而是家長的期望太高。

父母對孩子期待過高, 還有一個原因是父母自身安全感不足, 喜歡拿孩子跟他人比較, 用孩子的表現來判斷自己的價值。 “別人家的孩子”就是這樣產生的。

今天無意間在網路上看到了一個教育訪談的視頻, 訪談的內容深深地觸動了我。

短短七分鐘的訪談卻討論了至關重要的問題, 那就是家長的期望和行為對孩子成長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李永樂老師在訪談中被問及關於孩子教育的問題, 他說:“孩子教育出問題, 應先問責家長。 ”

我非常贊同他的觀點, 這麼多年教育行業的工作經驗告訴我, 家長的行為態度對孩子的學習成長有著直接的影響。

當今社會競爭非常激烈, 優勝劣汰的社會規則讓很多家長都陷入巨大的焦慮和恐慌中, 誰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隨著社會資源的逐步豐富, 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也越來越高。 甚至有一部分已經遠遠超出了孩子的實際能力, 殊不知, 這種過高的期望會對孩子產生很多的負面影響。

一、家長的焦慮情緒會直接“傳染”給孩子

由於期望過高, 導致孩子沒辦法完全滿足家長的要求, 家長就會陷入深深的焦慮之中。

在行為上表現為:不停催促孩子、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當心裡預期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很多家長還會對孩子進行指責、批評甚至打罵。

導致孩子的心理產生巨大的壓力,

嚴重的可能會產生抑鬱情緒。

二、會讓孩子產生挫敗感和自卑心理

每個孩子生來就是不同的, 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脾氣、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做事方式,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

但父母往往會被成績和排名蒙蔽了雙眼,

忽略了孩子的優點, 只是在反復強調孩子的不足之處。

久而久之, 那些否定的話語就變成了一種可怕的心理暗示, 孩子會覺得自己就是爸爸媽媽口中那種“這也不行, 那也不好”的樣子。

逐漸地開始自卑, 開始失去對周圍事物的熱情, 自然也就對學習失去了最初的成就感。

父母過高的期望帶來的只有巨大的心理壓力, 當孩子一直沒辦法達到父母的要求時, 就會開始產生嚴重的挫敗感, 甚至對本身能做好的事情都會產生懷疑。

三、家長干涉過多會讓孩子失去獨立自主的意識

對孩子期望過高的家長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那就是過分地關心孩子。

他們會按照自己的期望幫孩子指定學習計畫和方案, 並一直在旁監督或者不停干涉, 導致孩子養成了所有事情都要通過家長的習慣, 逐漸地孩子就失去了獨立自主的意識, 無法自己判斷是非對錯。

訪談中李永樂說過一個案例, 有一個孩子總喜歡搶著說話, 家長管教方式就是簡單粗暴地訓斥孩子, 讓他別這麼喜歡出風頭。

但其實對於孩子來說這並不是在出風頭,只是他還沒辦法很好地判斷表達自己想法的時機,簡單粗暴的訓斥對於孩子來說只是當時的制止,並沒有解決根源問題。

如果每次都是採用同樣的方式,時間久了,孩子很有可能就會變得少言寡語,不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那個時候,父母又會面臨一個新的難題。

那麼家長到底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其實在我看來,家長真正要做到的是“引導”,而不是“要求”。

家長要幫助孩子分析自己的實際情況,比如:性格特點、優勢劣勢、學習方式等,並根據分析結果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帶孩子找到自信心和成就感。

拋開那些不切實際的攀比和要求,要相信,不是孩子優秀了,你才接納孩子,而是你接納孩子了,他才能變得優秀。

每個孩子都希望長成更好的模樣,就像每棵莊稼都渴望成長一樣。

願身為父母的我們,都能放下期待,看到孩子的真實本性,用欣賞之水去澆灌生命的種子。

但其實對於孩子來說這並不是在出風頭,只是他還沒辦法很好地判斷表達自己想法的時機,簡單粗暴的訓斥對於孩子來說只是當時的制止,並沒有解決根源問題。

如果每次都是採用同樣的方式,時間久了,孩子很有可能就會變得少言寡語,不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那個時候,父母又會面臨一個新的難題。

那麼家長到底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其實在我看來,家長真正要做到的是“引導”,而不是“要求”。

家長要幫助孩子分析自己的實際情況,比如:性格特點、優勢劣勢、學習方式等,並根據分析結果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帶孩子找到自信心和成就感。

拋開那些不切實際的攀比和要求,要相信,不是孩子優秀了,你才接納孩子,而是你接納孩子了,他才能變得優秀。

每個孩子都希望長成更好的模樣,就像每棵莊稼都渴望成長一樣。

願身為父母的我們,都能放下期待,看到孩子的真實本性,用欣賞之水去澆灌生命的種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