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五大女作家」蘇雪林矛盾的一生:喜歡獨來獨往的女人,往往都很優秀,註定不凡

說起蘇雪林, 很多人都覺得陌生。

她曾經的輝煌, 早已被遮擋在歷史的帷幕之後。

「五四運動」時期, 蘇雪林和冰心在文壇有「冰雪聰明」的美譽。

她還和冰心、丁玲、馮遠君、淩叔華並稱為「中國五大女作家」。

這位民國才女, 在武漢大學任教時, 是有名的「珞珈三傑」之一。

她才華卓越, 文筆超群, 散文自成一家, 被譽為真正的美文。

但她也是同時代最為複雜難懂的女性, 在她身上找不到一種統一而恒定的氣質。

如同她自己所說, 沒有哪種心理學理論可以解讀她, 這是為什麼呢?

今天, 就讓我們走進蘇雪林的故事。

1915年的一天,

安徽太平縣嶺下村一個名叫「水上」的樹林裡, 有位少女獨自徘徊。

她眼含淚珠, 滿面憂愁, 幾次踱到樹林邊緣, 凝望著腳下的深澗。

這位憂傷到想要自殺的少女, 便是蘇雪林。

她不是生活窘迫, 也不是為情所困, 而是因為讀書無門。

由於家中的祖母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 蘇雪林從小就沒有接受正式教育的機會。

童年時, 家裡的兄弟們上私塾, 她只能做個名不正言不順的旁聽生。

沒過一兩年, 男孩子們紛紛轉去學校就讀, 她便被迫輟學在家。

對一個好學的孩子來說, 對知識的「求而不得」, 讓她既痛苦又渴望。

靠著在私塾認的一二千字, 蘇雪林從哥哥們帶回來的書籍、報刊中, 如饑似渴地獲取新知識。

從《西遊記》《水滸傳》到《史記》《漢書》,

再到國外小說譯本, 十多年間, 她整日埋頭於書海, 廣泛涉獵古今中外名家作品。

童年和少女時代的自學和苦讀史, 為蘇雪林打下了堅實的文學基礎。

她13歲時, 就能創作較高水準的古詩:

林下荒雞喔喔啼, 宵來風雨太淒其。

荷鋤且種海棠去, 胡蝶隨人過小池。

積累的知識越多, 蘇雪林上學的渴望就越強烈。

1915年, 18歲的蘇雪林聽說省城初級女子師范學校恢復招生, 她向家人百般苦苦哀求, 卻始終沒有辦法讓祖母點頭。

直到母親看出, 她因為苦悶, 茶飯不思, 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時, 才決意違背祖母意願, 帶她去省城報考。

上了學後的馮雪林, 更加刻苦努力學習, 從沒辜負好不容易爭取來的上學機會。

她在學校能詩善畫, 非常引人注目,

畢業後即被留在母校教書。

23歲時, 蘇雪林又考上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國文系, 和廬隱、馮沅君成為同學, 受教于胡適、李大釗、周作人等知名教授。

當時正值「五四」運動剛發生不久, 新文化運動帶來的蓬勃朝氣, 彌漫在北京各大學府。

蘇雪林在師友的影響下, 思想發生了很大變化, 如獲新生。

作為新時代的女性, 她開始嘗試用寫作來表達自己的思想。

上學期間, 她寫的短篇小說《始惡行》, 政論雜文《新生活裡的婦女問題》《人口問題研究》等, 均受到很高的讚譽。

1921年, 她又以優異的成績, 獲得了由吳稚暉、李石在法國里昂創辦的海外中法學院留學名額。

怕家人再次阻攔, 她幾乎是逃到法國的。

在法國, 蘇雪林先學習西方文學, 後又學習炭畫, 和潘玉良是同窗。

國外更加開放的環境, 讓蘇雪林的思維和視野愈發開闊。

對於男女平等論, 她曾說過:

「男子于妻外, 不應更有他戀的事發生, 女子也是如此。 男子如果金陵十二, 女子也可以面首三十人。 」

如此新派和前衛的觀點, 和現代人無異。

然而, 這樣一個走在時代前沿的女性, 卻始終無法衝破舊時代的束縛。

早在她14歲時, 就由祖父定下了婚事。

她的未婚夫張寶齡, 是一個商人家的兒子。

她無法接受「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婚姻, 卻始終沒有勇氣退婚, 只是一直以求學為藉口, 推遲結婚的日子。

在她留學法國時, 張寶齡也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習, 幾次通信後, 她深感兩人性情不合, 沒有共同語言。

好不容易鼓足勇氣寫信回國, 請父親為她解除婚約。

換來的卻是父親的嚴厲斥責, 母親的苦苦哀求。

她也曾試圖用旅行來培養和未婚夫的感情, 邀請他到歐洲相會。

得到的卻是張寶齡冷漠的拒絕:

「我早告訴過你, 我對於旅行, 是不感一毫興趣, 到歐洲去做什麼?

至於結婚,我此刻亦不以為急,你想在法國繼續留學,我再等待你幾年,亦無不可。」

張寶齡的不解風情,讓蘇雪林對愛情最後一絲幻想無情破滅。

不能調和,又沒辦法解脫,婚姻像個魔咒,讓蘇雪林日夜難安。

在極度痛苦中,她受洗皈依了天主教。

就在此時,家中來信,母親病入膏肓,她不得不中斷學業歸國。

在母親病床前,她最終和張寶齡成婚。

文藝女跟理工男的結合,註定不會擦出愛的火花。

蘇雪林生性浪漫,感情細膩,而張寶齡非常務實,將工作視為生活的全部。

有一天,圓月清輝,夜空分外靜謐迷人,蘇雪林忍不住對張寶齡說:「你看,月亮多圓啊!」

誰知張寶齡竟冷淡地回了句:「沒我用圓規畫的圓。」

生活中柴米油鹽,他們越來越多的矛盾不可調和。

蘇雪林不擅家務,整日埋身于書本之中,而張寶齡只想要個勤儉持家的賢內助。

張寶齡設計了船形的房屋,蘇雪林卻看不出任何美感,住進去始終覺得彆扭。

不如意的婚姻生活,讓她只能用文字來宣洩心中的苦悶。

仿佛在迷霧中找到了一條出路,她發現文字帶給她的快樂,可以補償生活中愛的缺失。

她將想象中美好婚姻的樣子,寫成一篇篇性靈脫俗的美文,集結為《綠天》一書。

也正是因為這本書,她被譽為「女性作家中最優秀的散文作者」,與冰心並稱為「冰雪聰明」。

看了她的作品,都會讓人不由得感歎她的文筆之美。

《綠心》和她的另一本自傳體小說《棘心》一起,奠定了她在中國近現代文壇的地位。

(張寶齡)

婚後幾年,蘇雪林便和丈夫長期兩地分居,婚姻名存實亡了。

1931年,蘇雪林到武漢大學執教。

她工作極其要強,初去武大時,學校請她接替沈從文,教授「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文學。

這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一來半途接手,又有珠玉在前,稍有不慎,很容易會被詬病;

二來當時教材、資料奇缺,只能憑藉自己的才學授課。

明知道有諸多困難,蘇雪林還是絲毫沒有退縮,接過課程,並且做到了最好。

很快,她和淩叔華、袁昌英,就被稱為「珞珈三傑」,成為武大不可或缺的人才。

在執教期間,蘇雪林筆耕不綴,作品涉獵廣泛。

散文、小學、戲劇、翻譯、童話、古典詩詞、神話研究、文藝批評,她都能信手拈來且各有成就。

她對於李商隱和屈賦的研究成果,更是名噪學術圈。

然而,有一件事後來卻讓蘇雪林在知識份子群體所不恥,那就是她對魯迅前後不一致的評判。

蘇雪林對魯迅推崇有加,在送給魯迅的書籍扉頁上還自謙地稱「學生」。

1934年,她發表評論文章,用大量篇幅歸納魯迅小說的思想和藝術,認為僅憑《吶喊》與《彷徨》,就足以使魯迅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永久的地位。

僅僅過了兩年,魯迅剛逝世不久,蘇雪林就以「鞭屍」的形式,舉起「反魯」大旗,批判魯迅的一切作品,甚至人格。

「潑婦駡街」式的「反魯鬥士」形象,使蘇雪林引起幾乎整個文壇的反感。

就連胡適也曾勸解她:「凡論一人,總須持平。愛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方是持平。」

她卻置若罔聞,繼續對魯迅言語討伐,長達半個世紀。

她的偏激,引起很多猜測,甚至生出「愛而不得,因愛生恨」的流言。

其實,蘇雪林和魯迅只是泛泛之交,之所以如此作為,全在於她的「立場」。

不管是抗戰時,她傾盡所有,捐出黃金五十餘兩,並不斷用文字討伐日本侵略的罪行,還是抗戰勝利後,國共兩黨的矛盾凸顯,她始終站在國民黨政府的一方。

她認為左翼是「假借老百姓的名義,扛出‘民主’的金字招牌,終級目的還是想奪取政權。」

而魯迅就是左翼作家的代表,所以也就成了她口誅筆伐的物件。

(魯迅)

1949年,隨著國民黨軍隊的節節敗退,蘇雪林離開大陸,赴香港任職真理學會,擔任編輯工作。

第二年,她又遠赴法國,在巴黎大學進修。

在法國,她生活窘迫,孤苦無依,於是寫信向之前武漢大學的校長王世傑求助。

在時任蔣介石總統府秘書長王世傑的幫助下,1952年,蘇雪林去往臺灣,度過了半生的教書、寫作生涯。

在這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蘇雪林淡泊度日,從未停止過寫作和學術研究。

耄耋之年,她還會為晚起一日而悔之不及,認為「人生就是努力的戰場,必須寸寸戰步之戰。」

1999年,蘇雪林逝世於臺灣,享年102歲。

蘇雪林的一生,充滿矛盾。

她叛逆激進,常常與人筆戰,言辭犀利,無所畏懼;

卻又保守順從,不敢對抗包辦婚姻,即使婚姻名存實亡,也迫于名聲而不離婚。

她生性要強,做什麼事,要做便做最好;卻又敏感怯懦,遇到困難會用宗教逃避。

她將恩師胡適視為精神之父,如聖人般敬仰維護,不允許聽到任何反對胡適的言論;卻在「討魯」的問題上,對胡適的勸告置若罔聞。

她對丈夫的務實深惡痛絕,自己卻充當著蔣介石政府「文字糾察員」的角色。

在她身上,找不到某種統一而恒定的氣質。

這也許就是人性本身,沒有非黑即白,更多的時候,是黑白調和的灰色地帶。

不管怎麼說,努力生活,才是完整的一生。

而這一生,她走得異常精彩。

與君共勉。

我是橘子,一個用文字溫暖你人生的路人。

不愛講道理,只會說故事。

本文到這裡就結束啦,歡迎留下你想說的話,我與你同行。

至於結婚,我此刻亦不以為急,你想在法國繼續留學,我再等待你幾年,亦無不可。」

張寶齡的不解風情,讓蘇雪林對愛情最後一絲幻想無情破滅。

不能調和,又沒辦法解脫,婚姻像個魔咒,讓蘇雪林日夜難安。

在極度痛苦中,她受洗皈依了天主教。

就在此時,家中來信,母親病入膏肓,她不得不中斷學業歸國。

在母親病床前,她最終和張寶齡成婚。

文藝女跟理工男的結合,註定不會擦出愛的火花。

蘇雪林生性浪漫,感情細膩,而張寶齡非常務實,將工作視為生活的全部。

有一天,圓月清輝,夜空分外靜謐迷人,蘇雪林忍不住對張寶齡說:「你看,月亮多圓啊!」

誰知張寶齡竟冷淡地回了句:「沒我用圓規畫的圓。」

生活中柴米油鹽,他們越來越多的矛盾不可調和。

蘇雪林不擅家務,整日埋身于書本之中,而張寶齡只想要個勤儉持家的賢內助。

張寶齡設計了船形的房屋,蘇雪林卻看不出任何美感,住進去始終覺得彆扭。

不如意的婚姻生活,讓她只能用文字來宣洩心中的苦悶。

仿佛在迷霧中找到了一條出路,她發現文字帶給她的快樂,可以補償生活中愛的缺失。

她將想象中美好婚姻的樣子,寫成一篇篇性靈脫俗的美文,集結為《綠天》一書。

也正是因為這本書,她被譽為「女性作家中最優秀的散文作者」,與冰心並稱為「冰雪聰明」。

看了她的作品,都會讓人不由得感歎她的文筆之美。

《綠心》和她的另一本自傳體小說《棘心》一起,奠定了她在中國近現代文壇的地位。

(張寶齡)

婚後幾年,蘇雪林便和丈夫長期兩地分居,婚姻名存實亡了。

1931年,蘇雪林到武漢大學執教。

她工作極其要強,初去武大時,學校請她接替沈從文,教授「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文學。

這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一來半途接手,又有珠玉在前,稍有不慎,很容易會被詬病;

二來當時教材、資料奇缺,只能憑藉自己的才學授課。

明知道有諸多困難,蘇雪林還是絲毫沒有退縮,接過課程,並且做到了最好。

很快,她和淩叔華、袁昌英,就被稱為「珞珈三傑」,成為武大不可或缺的人才。

在執教期間,蘇雪林筆耕不綴,作品涉獵廣泛。

散文、小學、戲劇、翻譯、童話、古典詩詞、神話研究、文藝批評,她都能信手拈來且各有成就。

她對於李商隱和屈賦的研究成果,更是名噪學術圈。

然而,有一件事後來卻讓蘇雪林在知識份子群體所不恥,那就是她對魯迅前後不一致的評判。

蘇雪林對魯迅推崇有加,在送給魯迅的書籍扉頁上還自謙地稱「學生」。

1934年,她發表評論文章,用大量篇幅歸納魯迅小說的思想和藝術,認為僅憑《吶喊》與《彷徨》,就足以使魯迅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永久的地位。

僅僅過了兩年,魯迅剛逝世不久,蘇雪林就以「鞭屍」的形式,舉起「反魯」大旗,批判魯迅的一切作品,甚至人格。

「潑婦駡街」式的「反魯鬥士」形象,使蘇雪林引起幾乎整個文壇的反感。

就連胡適也曾勸解她:「凡論一人,總須持平。愛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方是持平。」

她卻置若罔聞,繼續對魯迅言語討伐,長達半個世紀。

她的偏激,引起很多猜測,甚至生出「愛而不得,因愛生恨」的流言。

其實,蘇雪林和魯迅只是泛泛之交,之所以如此作為,全在於她的「立場」。

不管是抗戰時,她傾盡所有,捐出黃金五十餘兩,並不斷用文字討伐日本侵略的罪行,還是抗戰勝利後,國共兩黨的矛盾凸顯,她始終站在國民黨政府的一方。

她認為左翼是「假借老百姓的名義,扛出‘民主’的金字招牌,終級目的還是想奪取政權。」

而魯迅就是左翼作家的代表,所以也就成了她口誅筆伐的物件。

(魯迅)

1949年,隨著國民黨軍隊的節節敗退,蘇雪林離開大陸,赴香港任職真理學會,擔任編輯工作。

第二年,她又遠赴法國,在巴黎大學進修。

在法國,她生活窘迫,孤苦無依,於是寫信向之前武漢大學的校長王世傑求助。

在時任蔣介石總統府秘書長王世傑的幫助下,1952年,蘇雪林去往臺灣,度過了半生的教書、寫作生涯。

在這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蘇雪林淡泊度日,從未停止過寫作和學術研究。

耄耋之年,她還會為晚起一日而悔之不及,認為「人生就是努力的戰場,必須寸寸戰步之戰。」

1999年,蘇雪林逝世於臺灣,享年102歲。

蘇雪林的一生,充滿矛盾。

她叛逆激進,常常與人筆戰,言辭犀利,無所畏懼;

卻又保守順從,不敢對抗包辦婚姻,即使婚姻名存實亡,也迫于名聲而不離婚。

她生性要強,做什麼事,要做便做最好;卻又敏感怯懦,遇到困難會用宗教逃避。

她將恩師胡適視為精神之父,如聖人般敬仰維護,不允許聽到任何反對胡適的言論;卻在「討魯」的問題上,對胡適的勸告置若罔聞。

她對丈夫的務實深惡痛絕,自己卻充當著蔣介石政府「文字糾察員」的角色。

在她身上,找不到某種統一而恒定的氣質。

這也許就是人性本身,沒有非黑即白,更多的時候,是黑白調和的灰色地帶。

不管怎麼說,努力生活,才是完整的一生。

而這一生,她走得異常精彩。

與君共勉。

我是橘子,一個用文字溫暖你人生的路人。

不愛講道理,只會說故事。

本文到這裡就結束啦,歡迎留下你想說的話,我與你同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