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會聽”和“會說”,才會讓孩子敞開心扉!

暗中觀察

默默關注

一、我們習慣怎麼說

1、孩子:我不喜歡弟弟(妹妹)。

家長:弟弟(妹妹)那麼可愛你為什麼不喜歡?

2、孩子:我的生日宴會沒意思。 (之前你為孩子的生日宴會費了很多心思)

家長:說什麼呢?你的生日宴會多棒呀, 有冰淇淋、生日蛋糕、氣球、禮物。 以後不會再有這樣的生日聚會了。

3、孩子:我再也不想戴眼鏡了, 太麻煩了, 玩的時候很不方便!

家長:眼睛都這樣還不帶眼鏡, 你是想讓眼睛瞎了!

4、孩子:我討厭我們的新老師, 就因為我沒排隊就不讓我玩沙子。

家長:本來就是你錯了, 你為什麼不遵守規則, 你本來就應該排隊。

我們習慣于否定孩子的感受, 孩子也會關閉他的心扉。

二、通過漫畫我們總結怎樣回應孩子

A、心不在焉的應付孩子, 孩子只會選擇無奈的“閉嘴”

B、全神貫注的傾聽才會讓孩子願意傾訴

A、提問、責怪會讓孩子集中精力應對你的態度

B、傾聽和接納會讓孩子集中精力反思怎樣解決問題

A、否定孩子的感受, 只會讓他更痛苦

B、說出孩子的感受, 他便著手幫助自己

A、越解釋會讓孩子無理取鬧

B、有時候孩子只是需要被理解, 就能比較容易的接受現實。

回應孩子的四個技巧:

1、全神貫注地傾聽

2、哦......嗯......這樣啊......來回應他們的感受

3、說出他們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實現他們的願望。

我們已經瞭解到了幫助孩子擺脫苦惱的四個技巧,

我們可以發現比語言技巧更關鍵的是我們的態度, 如果我們沒有和孩子感同身受, 無論我們說什麼, 在孩子眼裡都是虛偽的, 都是想對他們進行操控。

只有和孩子產生共情, 才會打動孩子的內心。

你說出他在經歷什麼, 他便開始著手幫助自己。

而說出孩子的感受是最難做到的, 因為這不屬於我們的習慣語言, 需要我們不斷地去練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