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Press Start Button 你有多久沒玩賽車遊戲了?

作為各位打工人們每年盼星星盼月亮, 終于迎來的十·一長假, 在休息之餘總要找點樂子。 昨天, 車有范兒為大家推薦了幾部無比經典的公路題材電影, 絕對適合在這幾天窩在沙發安靜地欣賞。 為了繼續喚醒各位對汽車的熱愛, 今天我們給大家帶來的則是幾款神級的賽車遊戲, 雖然它們的題材都為飆車, 但卻風格迥異。 所以趁著休息, 趕緊找找已被你雪藏多年的PC、家用主機、掌機, 去重溫一下吧。

01.

《極品飛車》(Need for Speed)

這絕對是提起賽車遊戲人們率先想到的巨作, 沒有之一。 《極品飛車》是由美國藝電遊戲公司出品研發的, 第一部于1994年發行。 當時正是家用電腦普及初期, 《極品飛車》也是最早期登陸PC平臺的賽車遊戲之一。 它發展至今已有27年, 正代共有22部。

初代《極品飛車》是由EA公司與美國汽車雜誌《Road /Track》聯合制作的, 收錄了當時美日歐三地的一流跑車, 雜誌方提供了大量的車輛資料。 遊戲首先在3DO主機上登陸(不久3DO被淘汰), 很快又陸續推出了 PlayStation、Sega Saturn和PC版本。

不過後期《極品飛車》為了與《Road /Track》雜誌撇清版權關係, 從第二部開始便把遊戲名稱從《the Need for Speed》改為《Need for Speed》。 直至今天, 這件事始終都還是骨灰級玩家口中茶餘飯後的「陰謀論」。

回到遊戲本身, 在這二十多部令人熱血沸騰的巨作中, 風格和形式上從早期飆車、警匪追擊題材經歷了重大轉變, 比如第五部誕生在2000年的《極品飛車:保時捷之旅》, 其收錄了大量保時捷品牌足夠經典的民用高性能車、賽車。 也正是從這部開始, 遊戲的物理引擎得到了極大的改良, 路面的震動、不同車輛的動態特性, 都可以被玩家明顯地感知到。

進入到新世紀, 從地下改裝車、到職業賽場, 再回到添加場景與劇情的經典追擊風格,《極品飛車》不僅每一部都在完成著創新,而且在各類平臺上的表現都堪稱人氣十足。在這麼多部中,個人最喜歡的還是《極品飛車:地下狂飆》和《極品飛車:地下狂飆II》,地下改裝車文化的魅力在這兩部的身上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從一款第五代高爾夫GTI,進階至日產Skyline GT-R(R34),再到美國國寶級跑車克爾維特,都能在你的步步改裝進階之路上,接近速度極限,令人大呼過癮。

02.

《山脊賽車》(Ridge Racer)

相信大部分八零、九零後接觸《山脊賽車》都是源于索尼的PS平臺。其實《山脊賽車》這個系列的遊戲構建了早年間從街機轉向家用主機的重要橋樑,在當時從娛樂場所到度假勝地,街機遊戲廳可謂隨處可見,但從90年代中期開始家用機憑藉著更加方便、性能更強的優勢開始快速吞噬街機市場,1994年南夢宮的《山脊賽車》完美移植到了更強大的PlayStation,從街機平臺手中搶過接力棒,強勢開創了後期的輝煌。

據說,當時南夢宮的團隊起初最想打造的其實是一款基于F1為背景的賽車遊戲,但開發之際在日本的年輕人之間卻盛行著「全民漂移文化」,團隊索性一改風格,使《山脊賽車》成為了一場場山路高速順暢漂移的精彩對決。

在多部作品中,賽車根據速度、操控屬性的不同被劃分為幾大類,隨著遊戲進度的遞增,玩家可以獲得性能越來越強的隱藏車輛。遊戲中收錄的車輛大多都源于虛構而來,樣式、塗裝也隨著每一部遊戲推出的時代而有所貼近審美。

對不少人而言,當時跟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索尼PSP掌機一同發售的《山脊賽車:攜帶版》可謂令人印象最深,也是「最佳」的一部作品。因為得益于PSP當年超強的配置,再現了PS主機上面的高水準畫質,而且還一下湧入了城市、山路賽道,並引入氮氣推進效果。現在回憶起來,這一部的遊戲體驗真是絲般順滑。

除此之外,開場動畫「永瀨麗子的微笑」和疊加在初始介面前的街機風格小遊戲也深深地烙印在玩家心中。雖然如今的遊戲越做越好,劇情、畫質越來越精良,但當年遊戲時的那種絕妙感或許再也找不到了吧。

03.

《GT賽車》(Gran Turismo)

跟上文的兩款賽車遊戲相比,《GT賽車》絕對算是個晚輩了,但它卻是開發者山內一典半生的財富。也許對于不少玩家來說,《GT賽車》的定位始終都存在「問題」,因為它玩起來「蹩手蹩腳」的,沒有《極品飛車》那樣暢快,又不及模擬器級別的《神力科莎》那麼專業,所謂高不成低不就,說的不就是它嗎?

但山內卻始終不這麼認為,他勵志將《GT賽車》打造為一款賽車遊戲領域中,還原度最高的作品,今天來看無論是影響力層面還是受歡迎程度上,《GT賽車》確實做到了。初代作品在1997年誕生在PS平臺,雖然看起來與當時主流的賽車遊戲在畫質上水準難分伯仲,但各種車輛、物理參數的還原以及豐富的駕駛水準挑戰,讓玩家一上手就能感知到它與傳統賽車遊戲的不同,畢竟這可是山內一典的Polyphony Digital公司耗時五年打造而來的。

在所謂的「GT模式」中,玩家需要通過考取難度遞增的駕駛執照、取得獎盃來解鎖參加不同賽事的資格,車輛豐富的調校也是《GT賽車》始終如一的亮點。令人印象深刻的是PS3平臺的《GT6》以及PS4時代的《GT Sport》,後者超精細的畫面建模不止于車輛,舉個例子:遊戲中「真理之環」紐伯格林北環賽道兩側的景觀,據山內本人解讀,每棵樹上的每片葉子,都來自于直升機掃描建模而來,你說細緻不細緻。

很快,全新一部《GT7》將在明年春季登陸以PS5為主的幾大平臺,這或許是你當下能玩得到的最強畫質賽車遊戲了,以下為前不久官方發佈的幾支預告圖之一,請您欣賞。

04.

《GTA》(Grand Theft Auto)

天知道我為什麼會把《GTA》算作賽車遊戲?犯罪題材的開放沙箱類遊戲曾經有很多遊戲公司都做過,但如今來看《GTA》一家獨大的態勢已牢牢紮根于玩家心中。

同樣是1997年,「R星」推出第一部俠盜獵車手,前兩部均以2D風格展現,後面的《GTA:自由城》、《GTA:罪惡都市》、《GTA:聖安地列斯》以及《GTA IV》都堪稱經典,同樣也包括地圖大到不能再大的《GTA V》。當下這部以三位主人公不同故事線、線上模式等亮點,在全球范圍內收穫玩家無數。

說到《GTA》中的賽車,其實歷代經典作品中,除了可以開啟工具車任務之外,遊戲中收錄的各類性能有別的載具更是玩點十足。支線任務裡,玩家可以駕駛高性能汽車通過飆車的形式換取金錢,你拿它當個賽車遊戲來玩,好像也說得過去。

雖然《GTA》當中的各類載具都是虛構而來,但幾乎每一款車的捏造都是有原型車作為借鑒的。我們不聊MOD,下面的這幾款收錄在不同時代《GTA》中的車輛你還記得嗎?

結語:這些跟賽車沾邊的經典遊戲大作,每一部都令人印象深刻,它們也記錄著我們從青春年少步入成熟穩重的點點滴滴。不知在看這篇文字的各位還有哪些揮之不去的遊戲故事,都可在下方留言區分享一二,分享完就趁著大好的休息時光,去嗨上一把。

再回到添加場景與劇情的經典追擊風格,《極品飛車》不僅每一部都在完成著創新,而且在各類平臺上的表現都堪稱人氣十足。在這麼多部中,個人最喜歡的還是《極品飛車:地下狂飆》和《極品飛車:地下狂飆II》,地下改裝車文化的魅力在這兩部的身上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從一款第五代高爾夫GTI,進階至日產Skyline GT-R(R34),再到美國國寶級跑車克爾維特,都能在你的步步改裝進階之路上,接近速度極限,令人大呼過癮。

02.

《山脊賽車》(Ridge Racer)

相信大部分八零、九零後接觸《山脊賽車》都是源于索尼的PS平臺。其實《山脊賽車》這個系列的遊戲構建了早年間從街機轉向家用主機的重要橋樑,在當時從娛樂場所到度假勝地,街機遊戲廳可謂隨處可見,但從90年代中期開始家用機憑藉著更加方便、性能更強的優勢開始快速吞噬街機市場,1994年南夢宮的《山脊賽車》完美移植到了更強大的PlayStation,從街機平臺手中搶過接力棒,強勢開創了後期的輝煌。

據說,當時南夢宮的團隊起初最想打造的其實是一款基于F1為背景的賽車遊戲,但開發之際在日本的年輕人之間卻盛行著「全民漂移文化」,團隊索性一改風格,使《山脊賽車》成為了一場場山路高速順暢漂移的精彩對決。

在多部作品中,賽車根據速度、操控屬性的不同被劃分為幾大類,隨著遊戲進度的遞增,玩家可以獲得性能越來越強的隱藏車輛。遊戲中收錄的車輛大多都源于虛構而來,樣式、塗裝也隨著每一部遊戲推出的時代而有所貼近審美。

對不少人而言,當時跟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索尼PSP掌機一同發售的《山脊賽車:攜帶版》可謂令人印象最深,也是「最佳」的一部作品。因為得益于PSP當年超強的配置,再現了PS主機上面的高水準畫質,而且還一下湧入了城市、山路賽道,並引入氮氣推進效果。現在回憶起來,這一部的遊戲體驗真是絲般順滑。

除此之外,開場動畫「永瀨麗子的微笑」和疊加在初始介面前的街機風格小遊戲也深深地烙印在玩家心中。雖然如今的遊戲越做越好,劇情、畫質越來越精良,但當年遊戲時的那種絕妙感或許再也找不到了吧。

03.

《GT賽車》(Gran Turismo)

跟上文的兩款賽車遊戲相比,《GT賽車》絕對算是個晚輩了,但它卻是開發者山內一典半生的財富。也許對于不少玩家來說,《GT賽車》的定位始終都存在「問題」,因為它玩起來「蹩手蹩腳」的,沒有《極品飛車》那樣暢快,又不及模擬器級別的《神力科莎》那麼專業,所謂高不成低不就,說的不就是它嗎?

但山內卻始終不這麼認為,他勵志將《GT賽車》打造為一款賽車遊戲領域中,還原度最高的作品,今天來看無論是影響力層面還是受歡迎程度上,《GT賽車》確實做到了。初代作品在1997年誕生在PS平臺,雖然看起來與當時主流的賽車遊戲在畫質上水準難分伯仲,但各種車輛、物理參數的還原以及豐富的駕駛水準挑戰,讓玩家一上手就能感知到它與傳統賽車遊戲的不同,畢竟這可是山內一典的Polyphony Digital公司耗時五年打造而來的。

在所謂的「GT模式」中,玩家需要通過考取難度遞增的駕駛執照、取得獎盃來解鎖參加不同賽事的資格,車輛豐富的調校也是《GT賽車》始終如一的亮點。令人印象深刻的是PS3平臺的《GT6》以及PS4時代的《GT Sport》,後者超精細的畫面建模不止于車輛,舉個例子:遊戲中「真理之環」紐伯格林北環賽道兩側的景觀,據山內本人解讀,每棵樹上的每片葉子,都來自于直升機掃描建模而來,你說細緻不細緻。

很快,全新一部《GT7》將在明年春季登陸以PS5為主的幾大平臺,這或許是你當下能玩得到的最強畫質賽車遊戲了,以下為前不久官方發佈的幾支預告圖之一,請您欣賞。

04.

《GTA》(Grand Theft Auto)

天知道我為什麼會把《GTA》算作賽車遊戲?犯罪題材的開放沙箱類遊戲曾經有很多遊戲公司都做過,但如今來看《GTA》一家獨大的態勢已牢牢紮根于玩家心中。

同樣是1997年,「R星」推出第一部俠盜獵車手,前兩部均以2D風格展現,後面的《GTA:自由城》、《GTA:罪惡都市》、《GTA:聖安地列斯》以及《GTA IV》都堪稱經典,同樣也包括地圖大到不能再大的《GTA V》。當下這部以三位主人公不同故事線、線上模式等亮點,在全球范圍內收穫玩家無數。

說到《GTA》中的賽車,其實歷代經典作品中,除了可以開啟工具車任務之外,遊戲中收錄的各類性能有別的載具更是玩點十足。支線任務裡,玩家可以駕駛高性能汽車通過飆車的形式換取金錢,你拿它當個賽車遊戲來玩,好像也說得過去。

雖然《GTA》當中的各類載具都是虛構而來,但幾乎每一款車的捏造都是有原型車作為借鑒的。我們不聊MOD,下面的這幾款收錄在不同時代《GTA》中的車輛你還記得嗎?

結語:這些跟賽車沾邊的經典遊戲大作,每一部都令人印象深刻,它們也記錄著我們從青春年少步入成熟穩重的點點滴滴。不知在看這篇文字的各位還有哪些揮之不去的遊戲故事,都可在下方留言區分享一二,分享完就趁著大好的休息時光,去嗨上一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