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清末老照片:搖櫓的孩童,方臉旺夫的正妻,畫報上的慈禧令人驚訝

提到大清王朝, 距離我們也就一百多年。 本該最真實的一段歷史卻讓那些火爆的清宮劇遮蓋了一半, 可謂「亂花漸欲迷人眼」。 追劇者通宵達旦, 或是淚眼婆娑,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當正本清流, 餘熱褪去, 才感到前所未有的沉重。 隨手而拍的每一張照片都已是歷史場景的再現, 刊發這些照片, 今昔比照, 差距之大讓人感到慨歎, 原來清宮劇都是騙人的。

底層百姓生活的真實寫照, 拿著打狗棒討飯的母子。 衣服破破爛爛, 哪有影視劇中那樣光鮮亮麗。 瓢子裡也是空空如也, 孩子趴在母親懷裡餓得直哭。

朝廷腐敗, 賦稅徭役讓人不堪其負。 百姓只有流離失所, 乞討度日。

一位舢板上的孩子, 不過四五歲, 正在奮力地搖著櫓, 黝黑的臉上早已經透著滄桑。 拍攝于1900年青島某海域上,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哪一個不是被逼無奈。 為了生計, 再小的年齡也要扛起生活的重擔!

清朝時候的女子衣著咋樣, 真的是清宮劇裡那樣綾羅綢緞, 衣帶飄飄?這張照片就會讓你大跌眼鏡。 三位女子的合影, 是否嫁為他人婦不得而知, 每個人的臉上都是淒苦。 粗厚的衣服, 松垮的襖褲, 看起來真土。

三個人都裹著小腳, 走路咋還婀娜多姿, 不相互攙扶就已經不錯了。 纏足之風當時很時興, 這種畸形的美實在讓後人無法理解。

三位男子在餐館裡吃飯, 照片地點說是在廣州。 儘管已經開埠多年, 可生活狀態並不高, 三個人吃吃了一道菜。 其中兩位還光著腳丫, 拿著筷子都不自然, 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下館子?

達官顯貴坐馬車出門, 衣錦華服。 「人靠衣裝馬靠鞍」, 古往今來都是如此。 位高權重, 出門自然講究排場。

扛著槍的兵勇,終于「鳥槍換炮」了,臉上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不過從他們的站姿上看,軍姿不咋樣,也就是充充門面罷了。清朝的八旗兵是正規軍,是親娘養的,而「勇」是後娘養的。無論兵員還是裝備都遜色不少。

一位將軍出鏡照,坐在那裡氣勢足,除此之外所有人都在站著。龍旗飄飄,排場很大。

庚子事變中,英國士兵正在用炮攻擊清軍和義和團。京城無數建築也被損毀,偌大的肅親王府就被夷為平地。慈禧與洋人開戰,奈何不經打,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城,她只有帶著光緒帝西逃去了西安。

大戶人家的正妻,國字臉,旺夫相。身旁站著的是陪嫁而來的丫環,時間久了,一旦被老爺寵愛,也會變成小妾。寶貝兒子掛著長命鎖,眼神靈動,顯得很精神。

被八國聯軍佔領的京城,因為是土路,塵土飛揚。商鋪雖然開門,卻又門可羅雀。不遠處有高大的牌坊,大清王朝已是風雨飄搖。

八國聯軍侵華時候,西方人畫的慈禧太后,登在1900年7月14日的《笑報》上。這是醜化的慈禧,戴著眼鏡,一手拿著扇子,一手拿著匕首,一副獠牙,還有長指甲。在法國人的筆下,顯得很突兀,更是讓世人瞠目結舌。

慈禧自詡「宮人以我為美」,這位大清的實際統治者,此前一直蹲在深宮大院中,見到她真容的西方人並不多。後來慈禧回鑾,開始熱衷拍照,還讓美國畫師給她畫肖像照,用八抬大轎分發給外國駐華使館,以打消洋人對她的妖魔化。

扛著槍的兵勇,終于「鳥槍換炮」了,臉上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不過從他們的站姿上看,軍姿不咋樣,也就是充充門面罷了。清朝的八旗兵是正規軍,是親娘養的,而「勇」是後娘養的。無論兵員還是裝備都遜色不少。

一位將軍出鏡照,坐在那裡氣勢足,除此之外所有人都在站著。龍旗飄飄,排場很大。

庚子事變中,英國士兵正在用炮攻擊清軍和義和團。京城無數建築也被損毀,偌大的肅親王府就被夷為平地。慈禧與洋人開戰,奈何不經打,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城,她只有帶著光緒帝西逃去了西安。

大戶人家的正妻,國字臉,旺夫相。身旁站著的是陪嫁而來的丫環,時間久了,一旦被老爺寵愛,也會變成小妾。寶貝兒子掛著長命鎖,眼神靈動,顯得很精神。

被八國聯軍佔領的京城,因為是土路,塵土飛揚。商鋪雖然開門,卻又門可羅雀。不遠處有高大的牌坊,大清王朝已是風雨飄搖。

八國聯軍侵華時候,西方人畫的慈禧太后,登在1900年7月14日的《笑報》上。這是醜化的慈禧,戴著眼鏡,一手拿著扇子,一手拿著匕首,一副獠牙,還有長指甲。在法國人的筆下,顯得很突兀,更是讓世人瞠目結舌。

慈禧自詡「宮人以我為美」,這位大清的實際統治者,此前一直蹲在深宮大院中,見到她真容的西方人並不多。後來慈禧回鑾,開始熱衷拍照,還讓美國畫師給她畫肖像照,用八抬大轎分發給外國駐華使館,以打消洋人對她的妖魔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