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榆錢、槐花撥爛子

四月末, 五月初。 後溝古村被浸泡在充裕的陽光裡, 爬山虎蓬勃到掩蓋了枯木, 松柏枝頭冒出新綠, 榆樹結出層疊飽滿的榆錢, 丁香花謝了, 再過幾日, 潔白的槐花慢慢綴滿枝頭, 空氣中會彌漫出淡雅的香氣。

每當這個時候, 農人播種結束, 要暫停幾日才去鋤地, 正是吃榆錢、槐花的好時節。 後溝村的榆樹長的枝繁葉茂, 春天一來, 榆樹上先是結出零星的枝芽, 不過幾天光景, 榆錢就一嘟嚕一嘟嚕擠在枝條上, 不用攀高, 只要站在樹下抬起胳膊, 就能把近處層層疊疊的榆錢捋下。 因為是在古村, 不用擔心汽車尾氣、灰土和霧霾,

古村裡的榆錢和古村一樣純粹。 在後溝古村, 吃榆錢主要是吃榆錢撥爛子。

村人拿出鍋具, 把捋下的榆錢清洗幾次, 控幹水, 拌上乾麵, 直到每片榆錢都均勻沾滿麵粉, 上火蒸上8、9分鐘就算是完成了第一步。 說起來蒸, 也有一件趣事嘞。 在北方但凡蒸東西都要用到箅子, 但是北方的箅子和南方的箅子不同, 南方的箅子大都用竹子編制而成, 北方的箅子用高嶺土燒成圓盆的形狀, 盆底上則要打上蜂窩狀的孔, 好讓鍋底的熱氣透上來, 現在大都使用合金鑄造的箅子了。

後溝村窯中窯的院牆上至今還掛著一副燒制的箅子, 北京客人來後溝村遊玩, 看到箅子猜這器具是用來幹嘛的, 有人說是淋浴噴頭,

有人說是用來做蜂窩煤的, 就是沒人猜到是用來蒸饅頭的。 蒸榆錢要用鋪鍋布, 鋪鍋布顧名思義, 就是鋪在箅子上的一層布。 鋪鍋布大都用紗布製成, 不然榆錢太小容易從篦子的孔掉進鍋底。

蒸好的榆錢, 要快點用筷子撥開, 要不然榆錢表面的麵粉容易結塊, 就會影響榆錢撥爛子的口感。 在炒鍋中倒油, 待油熱, 下蔥、蒜和辣椒爆香, 把蒸好的榆錢倒在鍋中, 翻炒幾次, 待蒸好的榆錢均勻裹上油, 變得金黃, 香氣四溢, 榆錢飯就做好了。 盛到農家的大瓷盤裡端上桌, 食客常常來不及細細品聞, 就舀起滿滿一勺送到嘴裡。 榆錢的清甜混合著炒好的面香一起入腹, 不知不覺, 一大盤就吃光了。

槐花撥爛子和榆錢撥爛子的做法相同,

只是時間上能吃到槐花撥爛子要在五月中旬。 和榆錢撥爛子的清甜相比, 槐花撥爛子裡吃到更多的是槐花自帶的甘甜, 槐花性涼, 在炒制槐花撥爛子要加入一點姜末來中和一下。

榆錢和槐花不僅僅好吃, 而且富含營養, 同品質的榆錢是菠菜含鐵量的11倍, 是番茄的50倍, 中醫上認為, 多食榆錢可以助消化、防便秘。 同時, 榆錢中富含煙酸等酸性物質和大量無機鹽, 健脾安神作用突出。 槐花中富含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 有緩解肝熱目赤、頭疼目眩的功效。

在五月中漫步古村, 品嘗農人烹製的榆錢飯和槐花飯, 賞景美食養生一舉三得, 豈不快哉?

來源:後溝古村景區

請相互告知或傳閱親友們!

我們可能無法改變什麼。

但我們能做到,

讓更多的人看到!

傳遞正能量, 拒絕冷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