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1968年男孩撿到寶物上交國家,獲20元路費,45年後專家再次登門:你後悔上交嗎?

1968年, 有一個13歲的小男孩, 意外撿到了一個寶貝, 他沒有據為己有, 而是選擇了上交國家, 結果獲得20元路費。

45年後, 專家再次登門拜訪, 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個意外撿到寶貝的小男孩, 名叫孔忠良。

有一天, 他放學回家, 沒有直接回去, 而是跟小朋友一起玩耍, 結果在路邊的小河溝裡, 發現了一個閃亮的東西。

走近一看, 居然是一個石頭, 上面是一個老虎模樣的東西, 看起來頗為霸氣。

孔忠良當時雖說沒有什麼見識, 但是他本能地覺得, 這是一個寶貝, 不應該被丟在路邊, 于是就把這個東西帶回了家。

回到家後, 孔忠良興致勃勃地拿著石頭給父親看。 其父親是一個老實敦厚的農民, 沒有見過什麼世面, 但是他一看孔忠良撿到的東西, 就知道這是個印章, 應該是非比尋常的寶物。

孔忠良一家人所在的咸陽地區, 是一個歷史古地, 這裡經常有寶物出現。 因此, 當地百姓或多或少都聽說過有關文物的知識。

孔忠良的父親, 知道孩子撿到的印章, 可能是個文物, 于是就跟兒子商量, 找時間去博物館上交。

孔忠良不懂那麼多大道理, 但是他知道, 什麼叫拾金不昧。 他雖然很喜歡這個印章, 但是並沒有把它占為己有的想法。 父子二人達成一致後, 找了個時間, 拿著印章去了博物館。

那時候, 國家的交通, 還不太發達, 孔忠良和父親奔波了3個多小時, 才抵達陝西博物館。

他們走進博物館後, 看著琳瑯滿目的文物非常驚訝, 情不自禁地多看了幾眼。

也就是這個時候, 孔忠良父子引起了文物工作人員的注意。 孔父看有人靠近, 趕忙詢問, 館長在不在?

工作人員一眼就看出來, 孔父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 不知道他為什麼要來博物館。 但工作人員還是禮貌性地說道, 館長就在辦公室, 請問你找他有什麼事?

孔父神色凝重地對工作人員說, 我有個重要的東西想交給館長。 工作人員看孔父神色認真, 不像是說謊, 于是就去了辦公室通知館長。

聽說有人想上交寶物時, 館長特別驚訝, 趕忙出來迎接。 父子二人跟館長正式見面後, 與館長聊了幾句。

確認館長的身份後, 孔父小心翼翼地把兒子撿到的寶物拿了出來。 館長一看, 立刻瞪大了雙眼, 趕忙拿著這個寶貝仔細端詳。

孔忠良撿到的寶貝, 是一個由上好和田玉雕刻而成的印章,

上面的花紋非常精美, 一看就是古代王公貴族使用的東西, 是一個價值極大的寶物。

館長對父子二人上交文物的行為特別感動, 當場決定獎勵兩人1000塊錢, 同時給他們頒發榮譽證書。

孔忠良一家人的生活, 其實並不富裕, 他們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經常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工作。

這1000塊錢獎勵對他們來說,是一筆很大的財富。面對這筆唾手可得的財富,孔忠良和父親卻選擇了拒絕。

他們認為上交寶物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不奢望獲得什麼報酬。兩人那種不求回報的奉獻精神,讓館長特別感動。

最後,館長自掏腰包,拿出來20元,以報銷路費的名義,送到了父子二人手中。

來的時候,父子二人因為3個多小時的奔波,累得滿身是汗,他們也確實希望回去的時候,能稍微輕鬆一些。

因此,父子二人沒有拒絕館長的好意,拿著這筆路費,非常開心地回了老家。此後,一家人的生活重歸平靜,誰也沒有人再提起之前的故事。

45年後,孔忠良意外接到了來自博物館的電話,工作人員聲稱,他們正在籌備一個文化活動,希望孔忠良能參加頒獎典禮。

孔忠良一聽這話,還以為自己遇到了騙子,準備直接掛掉電話。工作人員趕忙解釋說,他們之所以邀請孔忠良,是因為他40多年前,上交了一個價值不菲的國家級文物。

聽到這話,孔忠良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小時候撿到的印章。那麼,這枚印章究竟是何來歷。為何文物部門40多年後還記得此事,非要邀請他去參加頒獎典禮呢?

孔忠良當年撿到的印章,並非尋常之物,它是歷史上有名的皇后之璽金螭虎紐。

這個印章的原主人,是漢高祖劉邦的妻子呂雉,她在漢朝有著極高的地位,曾跟武則天並稱為「呂武」,是個不容小覷的歷史人物。

這枚印章是呂後權力的象徵,有著極大的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是個當之無愧的國家級文物。

20世紀90年代,陝西歷史博物館改建,孔忠良主動上交的皇后之璽金螭虎紐,因為價值巨大,成為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上交這個文物的孔忠良,也因為文物價值非凡,得到了專家的高度評價。

其實,專家當年查清楚印章的真實來歷之後,就一直想要找到孔忠良父子,希望給他們更多的獎勵。結果因為資訊技術落後,遲遲沒能打探到二人的消息。

後來,這件事因為特殊原因被擱淺了,直到45年之後,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才因為一次文化活動,把這件事提上日程。

通過四處打探,博物館工作人員找到了低調生活多年的孔忠良,真誠地邀請他去參加頒獎典禮。

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孔忠良頗為唏噓,非常激動地參加了文物部門籌畫的文化活動。

期間,他不僅收到了來自博物館的表彰,還得到了很多媒體的熱情採訪。

面對媒體的鏡頭,孔忠良頗為激動地表示,真沒有想到 居然還有人記得我。

借著採訪的機會,有人問孔忠良,有沒有後悔過當年上交寶物的事情?

孔忠良笑著回復說,我的生活,過得不算特別好,但是我沒有後悔過。如果將來有機會的話,我會一如既往地保護國家文物,為國家做貢獻。

孔忠良老人的回復特別真誠,很快就得到了在場人士的陣陣掌聲。

他們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經常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工作。

這1000塊錢獎勵對他們來說,是一筆很大的財富。面對這筆唾手可得的財富,孔忠良和父親卻選擇了拒絕。

他們認為上交寶物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不奢望獲得什麼報酬。兩人那種不求回報的奉獻精神,讓館長特別感動。

最後,館長自掏腰包,拿出來20元,以報銷路費的名義,送到了父子二人手中。

來的時候,父子二人因為3個多小時的奔波,累得滿身是汗,他們也確實希望回去的時候,能稍微輕鬆一些。

因此,父子二人沒有拒絕館長的好意,拿著這筆路費,非常開心地回了老家。此後,一家人的生活重歸平靜,誰也沒有人再提起之前的故事。

45年後,孔忠良意外接到了來自博物館的電話,工作人員聲稱,他們正在籌備一個文化活動,希望孔忠良能參加頒獎典禮。

孔忠良一聽這話,還以為自己遇到了騙子,準備直接掛掉電話。工作人員趕忙解釋說,他們之所以邀請孔忠良,是因為他40多年前,上交了一個價值不菲的國家級文物。

聽到這話,孔忠良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小時候撿到的印章。那麼,這枚印章究竟是何來歷。為何文物部門40多年後還記得此事,非要邀請他去參加頒獎典禮呢?

孔忠良當年撿到的印章,並非尋常之物,它是歷史上有名的皇后之璽金螭虎紐。

這個印章的原主人,是漢高祖劉邦的妻子呂雉,她在漢朝有著極高的地位,曾跟武則天並稱為「呂武」,是個不容小覷的歷史人物。

這枚印章是呂後權力的象徵,有著極大的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是個當之無愧的國家級文物。

20世紀90年代,陝西歷史博物館改建,孔忠良主動上交的皇后之璽金螭虎紐,因為價值巨大,成為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上交這個文物的孔忠良,也因為文物價值非凡,得到了專家的高度評價。

其實,專家當年查清楚印章的真實來歷之後,就一直想要找到孔忠良父子,希望給他們更多的獎勵。結果因為資訊技術落後,遲遲沒能打探到二人的消息。

後來,這件事因為特殊原因被擱淺了,直到45年之後,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才因為一次文化活動,把這件事提上日程。

通過四處打探,博物館工作人員找到了低調生活多年的孔忠良,真誠地邀請他去參加頒獎典禮。

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孔忠良頗為唏噓,非常激動地參加了文物部門籌畫的文化活動。

期間,他不僅收到了來自博物館的表彰,還得到了很多媒體的熱情採訪。

面對媒體的鏡頭,孔忠良頗為激動地表示,真沒有想到 居然還有人記得我。

借著採訪的機會,有人問孔忠良,有沒有後悔過當年上交寶物的事情?

孔忠良笑著回復說,我的生活,過得不算特別好,但是我沒有後悔過。如果將來有機會的話,我會一如既往地保護國家文物,為國家做貢獻。

孔忠良老人的回復特別真誠,很快就得到了在場人士的陣陣掌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