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1至3歲孩子早期社會人際交往,母親應該留意什麼?

01

菲菲有一張幼兒游泳次卡, 我偶爾帶她去游泳。

1個月時, 在獨立的小池子裡游, 游著遊著, 眼睛都閉上了, 原來睡著了。 估計這時候孩子的習慣很多時候還跟在媽媽肚子裡的狀態差不多。

9個月後, 移到大點的中號池子裡游, 池子可以同時容納3-4個孩子。 第一次把她放到這個池子時, 她有點認生, 怯怯地, 也不願意和其他孩子一起玩。 中心的阿姨放了一堆玩具給孩子們, 玩著玩著, 她忘記害怕了, 開始嘗試把一隻黃色的小鴨子或幾個小塑膠球在水裡拍來拍去。

我鼓勵她跟池子裡的小朋友一起拍, 他們之間因玩具產生連接,

孩子之間的社會人際交往開始了。 鼓勵孩子積極參與社會人際交往, 對孩子的認知提升可是一個了不起的過程。 大家都熟知的“狼孩”故事, 說明外部環境, 尤其是社會環境對孩子的心智成長太重要了。 正常來說, 到幼稚園是孩子社會化的真正開始。 同樣的, 有一群孩子, 他們在一定規則下, 連接相處, 產生人際交往和互動, 這其實也是社會化。 對很小的孩子來說, 嬰幼兒游泳館、各類遊玩場所都是這樣的好地方!

02

游泳池經常遇到一些有意思的事。

有個和菲菲大小相當, 一歲左右的小孩, 不願意游泳。 孩子媽媽和游泳中心的阿姨把孩子放在水裡, 孩子嚎啕大哭, 哭了有半分鐘, 最後媽媽只好把孩子抱起來。

游泳中心的阿姨說:“這孩子太久沒來, 有半年多沒來了, 就會怕水的。 ”

然而, 這只是可能的原因。

菲菲1個月時, 被發現心臟房間室膜瓣短缺, 我當時立馬停掉了她的游泳, 一直到8個月後檢查, 確診已經心臟房間室閉合了, 才開始遊, 距離她一個月大時遊過泳, 中間也差了半年多。

孩子剛接觸那麼一大池子水, 也害怕。 現在, 她特別愛游泳。

重點是孩子有反抗行為時, 父母應該怎麼安撫?孩子看到那麼多水, 覺得害怕, 也許是對水的害怕, 也許是因為被分離焦慮, 不願意嘗試接受陌生事物。

這個時候怎麼辦好?去遊吧, 這有什麼好害怕的?這種無視孩子感覺的話, 孩子會覺得委屈。 很小的孩子雖然聽不懂話的意思, 神奇地是, 他們聽得懂語氣呢。

不信, 對一個一歲的孩子, 你可以試著用很溫柔地語氣表揚, 或用很嚴厲的語氣表揚他, 看看他的反應。

遇到大人缺乏耐心了, 強迫、情緒化的表達, 只會讓孩子更害怕、緊張, 更加不願意嘗試面對陌生的東西。

我之前經常聽到婆婆嘲笑當時9歲的兒子:不打籃球, 不喜歡運動, 你怎樣也長不高的!好, 你媽媽幫你報了籃球班, 你不好好學, 不愛運動, 一輩子就這麼矮!

當時, 我和先生都在外地工作, 一個月回來一次。 最終的結果是, 孩子還是不愛打籃球。

面對孩子的抗拒時, 換一種方式, 家長不要情緒化表達, 擁抱、安撫孩子, 輕聲地說話、鼓勵孩子, 儘量讓孩子放輕鬆點兒, 看看和他差不多的孩子, 很輕鬆自在地做著我們想要孩子做的事,

讓孩子以輕鬆的心情慢慢融入環境。 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很多時候, 我們對一些東西厭惡, 是源自內心的認知, 而孩子的認知很多時候來自父母。

我至今不會打任何一種形式的牌, 包括撲克、麻將等等。 小的時候, 我媽以身邊發生的大量“事實”告訴我, 打牌等於好吃懶做, 是一切罪惡的開始。 其實事實哪是這樣呢?成年後, 迄今為止, 學哪一種牌, 我都學不會。 沒辦法, 一接觸牌, 腦袋就走神, 根本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看牌。 從這點看, 我媽太厲害了!

03

這幾次去游泳館, 經常會碰到一個三歲多的小男孩, 讓人印象深刻。

小男孩留了根小辮子, 非常活潑可愛。 看到我和菲菲說話, 馬上游過來, 圍著菲菲轉, 一個典型的小話嘮。

阿姨, 妹妹在打水, 妹妹不乖。 阿姨, 你看我可以把球丟到那邊去。 阿姨, 我有個湯瑪斯, 你看, 可厲害了。 阿姨, 我要喝水, 在那邊倒……

我問游泳中心的阿姨:“這個孩子的父母是不是很忙, 沒什麼時間陪孩子呀。 ”

“ 是啊, 他父母做生意的。 每次游泳她媽媽把他放在這, 請我們代看著, 自己買吃的去了。 ”阿姨快言快語。

可能在大人眼裡, 這個孩子很乖。 我卻有點擔心這個孩子太想討好大人了。 因為對愛和安全感的強烈需求, 會希望更多從大人那裡得到表揚和肯定。 我一直有種疑慮, 孩子小時候表現得很乖, 極有可能孩子在壓抑天性, 對孩子的個人成長和發展沒好處。

反而經常聽到很多小學老師說, 小時候調皮搗蛋的孩子, 長大了更加有出息。 這些孩子,他們自由生長,沒有壓抑自己的天性,至少在創造力上沒有被打壓過!

04

還有一個兩歲半的小男孩和媽媽,是游泳池裡的常客。

小男孩不怎麼愛說話,黑眼睛滴溜溜地轉,在泳池裡游來遊去很活躍,一看就是個好動的孩子。

菲菲拿了一條藍色的塑膠小鯊魚在水裡拍著,這時小男孩游過來,拿走了菲菲的小鯊魚。菲菲想搶回來,嘗試了一下,發現自己遊不快,小男孩早游開了。我在旁邊看著,感覺菲菲有點沮喪,拿了個小水壺吸引她的注意。她馬上不在意了,繼續開開心心地在水裡玩,喊旁邊的小女孩“姐姐、姐姐”。估計還是覺得旁邊的姐姐會照顧她,更可靠!

這時,小男孩的媽媽逼著小男孩游過來:“去,把小鯊魚還給妹妹,那是妹妹的,你不能搶妹妹的玩具。”

“沒關係,都是孩子。沒事的,你看,孩子已經不在意了。”我誠心實意地說。

真實的世界到處是競爭,孩子能力弱,東西被搶,在安全許可的範圍內,我去干預,沒有意義呀。而且孩子很聰明,她很快發現可以找到更可靠的夥伴一起玩。這對孩子來說,不是壞事。

小男孩的媽媽顯然認為我客氣,逼著小男孩把玩具退給菲菲。

過一會兒,我又聽到小男孩媽媽要求小男孩對另一個孩子重複同樣的話,語氣比剛才還要嚴厲得多。

我慨然,這個媽媽可能努力想表現自己是個好媽媽,不是個溺愛孩子的媽媽。給我的感覺是,她關於孩子教育更像是表現自己,而不是孩子! (請原諒我這麼直接)

孩子不斷重複搶玩具的動作,行為背後應該是希望媽媽更多關注他的需要,他表達不出來的需要。他希望自己顯得比其他孩子強大,希望得到媽媽的關注,得到更多人的關注,你看我多厲害!這其實也是孩子對媽媽嚴格管教的逆反。在這個場景裡,媽媽看不到孩子的需要,媽媽需要的是聽話、講禮貌的好孩子!

當然,這是很多媽媽很難避免的問題。我們長期的習慣一直在有意無意地引導媽媽們這樣做。

在我看來,不恰當的嚴格管教,讓孩子產生愧疚、羞恥感,這種方式和溺愛相當,其共同的基礎都是不信任孩子自我成長的能力!

這些孩子,他們自由生長,沒有壓抑自己的天性,至少在創造力上沒有被打壓過!

04

還有一個兩歲半的小男孩和媽媽,是游泳池裡的常客。

小男孩不怎麼愛說話,黑眼睛滴溜溜地轉,在泳池裡游來遊去很活躍,一看就是個好動的孩子。

菲菲拿了一條藍色的塑膠小鯊魚在水裡拍著,這時小男孩游過來,拿走了菲菲的小鯊魚。菲菲想搶回來,嘗試了一下,發現自己遊不快,小男孩早游開了。我在旁邊看著,感覺菲菲有點沮喪,拿了個小水壺吸引她的注意。她馬上不在意了,繼續開開心心地在水裡玩,喊旁邊的小女孩“姐姐、姐姐”。估計還是覺得旁邊的姐姐會照顧她,更可靠!

這時,小男孩的媽媽逼著小男孩游過來:“去,把小鯊魚還給妹妹,那是妹妹的,你不能搶妹妹的玩具。”

“沒關係,都是孩子。沒事的,你看,孩子已經不在意了。”我誠心實意地說。

真實的世界到處是競爭,孩子能力弱,東西被搶,在安全許可的範圍內,我去干預,沒有意義呀。而且孩子很聰明,她很快發現可以找到更可靠的夥伴一起玩。這對孩子來說,不是壞事。

小男孩的媽媽顯然認為我客氣,逼著小男孩把玩具退給菲菲。

過一會兒,我又聽到小男孩媽媽要求小男孩對另一個孩子重複同樣的話,語氣比剛才還要嚴厲得多。

我慨然,這個媽媽可能努力想表現自己是個好媽媽,不是個溺愛孩子的媽媽。給我的感覺是,她關於孩子教育更像是表現自己,而不是孩子! (請原諒我這麼直接)

孩子不斷重複搶玩具的動作,行為背後應該是希望媽媽更多關注他的需要,他表達不出來的需要。他希望自己顯得比其他孩子強大,希望得到媽媽的關注,得到更多人的關注,你看我多厲害!這其實也是孩子對媽媽嚴格管教的逆反。在這個場景裡,媽媽看不到孩子的需要,媽媽需要的是聽話、講禮貌的好孩子!

當然,這是很多媽媽很難避免的問題。我們長期的習慣一直在有意無意地引導媽媽們這樣做。

在我看來,不恰當的嚴格管教,讓孩子產生愧疚、羞恥感,這種方式和溺愛相當,其共同的基礎都是不信任孩子自我成長的能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