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只要你在家,孩子就喊800遍媽:養廢一個孩子,做這一件事就夠了!

有的媽媽就很有先見之明, 早在假期剛開始, 就跟孩子定下了「不要喊媽」條約:

這份條約一出, 迅速在朋友圈流傳開來, 媽媽們一邊感同身受,

一邊還得在孩子們的召喚下做這做那。

渴了喊媽, 餓了喊媽, 東西不見了喊媽, 作業不會了喊媽, 出去玩還是喊媽……

經歷過這些, 老母親只想仰天長問一句:

為什麼孩子只會喊媽!!!

其實, 關于孩子總喊媽這件事, 還真有一些原因, 今天小編就跟媽媽們聊一聊這個話題~

01

孩子喊媽, 是建立安全感的重要來源

還記得孩子第一次喊出「媽媽」兩個字時, 你激動的心情嗎?

很多人, 包括咱們自己, 人生中學會的第一個詞就是「媽媽」。

一方面, 從語言學角度來看, 「mama」這個發音, 是人類最容易發出的母音, 最易于快速表達。

所以當孩子有緊急需求的時候, 會本能地首先喊出「mama」。

另一方面, 從幼兒時期開始, 孩子的一切都與母親息息相關, 從餵養撫育到坐臥立走, 只有喊媽媽, 孩子的需求才能得到滿足。

漸漸地, 孩子就會將「媽媽」這個詞與解決溫飽, 滿足需求等關鍵字聯繫起來,

這些也構成了孩子「安全感」的一部分。

孩子在條件反射下, 會在「媽媽」與「安全感」中間建立起聯繫, 喊媽媽, 也就成了獲得安全感的重要途徑。

小編想起央視曾播過這麼一條公益廣告, 感動無數人:

一個嬰兒在不停哭鬧, 無論誰來哄都不能安撫他, 最後來了一位鬍子拉碴的男人, 在他懷中, 嬰兒居然逐漸停止哭鬧, 最後滿眼純真的望向這個男人。

這時字幕緩緩打上了一行字:

媽媽的心臟, 在數月前移植給了他。

可見, 無論孩子多小, 媽媽永遠是讓他們安心的存在。

只不過, 當孩子越來越大時, 他們的需求層次也越來越高, 簡單的穿衣吃飯已經不足以滿足他們, 他們更渴望媽媽能夠參與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表現在行為上, 就是孩子會跟媽媽分享生活中的一切, 比如:

媽媽, 老師今天表揚我了!媽媽, 我今天在學校就把作業寫完了。 媽媽, 你看路邊的小花好好看呀!

這時候, 媽媽的回應就是孩子確認安全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所以, 你會覺得孩子什麼事都會喊一句媽媽, 哪怕這件事在我們看來,是很小、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

02

孩子喊媽,是父親缺位的表現

網上曾流傳過一個段子,孩子和父親兩人在家,孩子想尋求幫助,開口第一句話卻是:

爸,我媽呢?

雖然是個段子,但從下面的評論也不難看出,這是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

在大多數人的傳統印象中,父親一直承擔著賺錢養家的責任,每天起早貪黑的工作,回到家也只顧著玩手機,孩子叫一聲,他們才會有一搭沒一搭的回應一下。

在這樣的狀態下,有的媽媽會認為:

孩子爸不來也沒事,反正他什麼也不懂,來了也是白來;孩子爸太忙了,哪有時間管孩子;孩子是我從小帶到大的,他更需要我,爸爸從來不管。

這就導致了一個惡性循環,越是覺得父親處理不了孩子的事,就越讓孩子認為,有什麼事找媽媽就好了。

而在家庭教育中缺位的父親,也樂得其中,討得一個清淨。

雖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依賴媽媽有一定的先天因素,但父親過少的陪伴更是加劇了孩子依賴媽媽的程度。

賺錢養家,不是父親推脫照顧孩子責任的藉口,媽媽也不能「順水推舟」,覺得爸爸不會照顧孩子,就將責任大包大攬。

父親、母親、孩子,永遠是維持一個三角形的形態,才是最穩固,最和諧的。

03

孩子總喊媽,怎麼應對

孩子喊媽,是天性使然,也是習慣使然。

但如果孩子到了一定歲數,比如上學後,還經常請求母親幫助做一些事,就會影響到他獨立學習、生活的能力。

那麼,媽媽遇到這種情況又該如何應對呢?小編列舉了幾個方法,媽媽們可以參考看看。

5歲前喊媽,需要多多回應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3-5歲是孩子情感表達的敏感期。

在這個階段,孩子對成人的態度會變得敏感、脆弱,開始對媽媽在情感上依戀,有時也會因為一點點小事就哭哭啼啼。

同時,這個時期也是孩子儲存心理能量的過程,他會通過呼喊母親等行為,來觀察父母是否愛他。

這時,如果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回應,孩子的內心就會變得空虛、恐懼,這對他的人格發育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所以孩子在這個時期喊媽媽,媽媽需要盡可能多地給予回應。

把解決問題的自主權還給孩子

孩子5歲後,特別是上了小學,他們向我們尋求幫助的次數也會增加。

這時,我們就不能單單是回應他,而是要在回應後引導他們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比如,孩子東西找不到了,我們可以先幫孩子找,之後教他如何自己收拾歸納,整理好東西,方便下次尋找。

當孩子學業遇到問題,可以像文章開頭,小編提到的那位媽媽一樣,先跟孩子約法三章,比如:

遇到不會的字,先查字典;遇到不會做的數學題,先讀三遍題目,仔細審題;實在解決不了的難題,在所有作業做完後,一併再問父母。

除此之外,回應孩子時,咱們要控制好情緒,最好不要用否定,負面,不耐煩的語句回答孩子。

因為這樣的回應,會讓孩子更不自信,否定自己,在下次遇到問題時,會猶豫不決,反而更想求助他人。

除了喊媽,還可以喊「爸」

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學會喊「爸」,因為有一些問題由爸爸來解決會更合適。

像孩子在玩玩具或者做數學題時,遇到問題,就很適合讓動手能力更強,邏輯更清晰的父親來協助孩子解決。

並且,對于男孩子來說,父親有榜樣作用,他們也會從小模仿父親的行為;

對于女孩子來說,父親是第一位接觸較深的異性,她們可以從和父親的相處中學習如何與異性相處。

因此,在他們喊「爸爸」時,媽媽們大可放心讓父親去解決「難題」。

如果出現孩子問父親,「媽媽去哪了」這類問題時,父親可以這樣說:

寶貝,怎麼了?媽媽現在不在,你跟爸爸說,爸爸也可以幫你。

總之,要讓孩子知道,除了媽媽,爸爸也可以幫他解決問題,從而減少對媽媽的依賴。

知乎上,有個提問:#我們能擁有孩子多少年?#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引人淚目:

3歲,他去上幼稚園,整整一個白天,都不能陪伴;

6歲,他上小學,他已經開始適應了集體的生活,放學後也更喜歡和小夥伴們玩;

12歲,他上國中了,渴望獨立,不再事事依賴于家長,如果上的是寄宿制學校,只能一個月回家一次;

18歲,他上了大學,一年只能回來兩次,一次寒假,一次假期;

大學畢業後,他留在遠方工作,一年都難得回來一次,就算回來,也過幾天就走;

等他結了婚,又會把不多的回家時間分一半給你的親家。

當孩子長大離家,我們是不是也會偶然想起他小時候軟軟的一聲「媽媽」?

孩子需要長大,所以我們要教會他獨立,但同時,也請珍惜,這短短幾年和孩子朝夕相伴的親子時光,珍惜孩子喊「媽媽」的那些日子吧!

哪怕這件事在我們看來,是很小、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

02

孩子喊媽,是父親缺位的表現

網上曾流傳過一個段子,孩子和父親兩人在家,孩子想尋求幫助,開口第一句話卻是:

爸,我媽呢?

雖然是個段子,但從下面的評論也不難看出,這是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

在大多數人的傳統印象中,父親一直承擔著賺錢養家的責任,每天起早貪黑的工作,回到家也只顧著玩手機,孩子叫一聲,他們才會有一搭沒一搭的回應一下。

在這樣的狀態下,有的媽媽會認為:

孩子爸不來也沒事,反正他什麼也不懂,來了也是白來;孩子爸太忙了,哪有時間管孩子;孩子是我從小帶到大的,他更需要我,爸爸從來不管。

這就導致了一個惡性循環,越是覺得父親處理不了孩子的事,就越讓孩子認為,有什麼事找媽媽就好了。

而在家庭教育中缺位的父親,也樂得其中,討得一個清淨。

雖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依賴媽媽有一定的先天因素,但父親過少的陪伴更是加劇了孩子依賴媽媽的程度。

賺錢養家,不是父親推脫照顧孩子責任的藉口,媽媽也不能「順水推舟」,覺得爸爸不會照顧孩子,就將責任大包大攬。

父親、母親、孩子,永遠是維持一個三角形的形態,才是最穩固,最和諧的。

03

孩子總喊媽,怎麼應對

孩子喊媽,是天性使然,也是習慣使然。

但如果孩子到了一定歲數,比如上學後,還經常請求母親幫助做一些事,就會影響到他獨立學習、生活的能力。

那麼,媽媽遇到這種情況又該如何應對呢?小編列舉了幾個方法,媽媽們可以參考看看。

5歲前喊媽,需要多多回應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3-5歲是孩子情感表達的敏感期。

在這個階段,孩子對成人的態度會變得敏感、脆弱,開始對媽媽在情感上依戀,有時也會因為一點點小事就哭哭啼啼。

同時,這個時期也是孩子儲存心理能量的過程,他會通過呼喊母親等行為,來觀察父母是否愛他。

這時,如果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回應,孩子的內心就會變得空虛、恐懼,這對他的人格發育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所以孩子在這個時期喊媽媽,媽媽需要盡可能多地給予回應。

把解決問題的自主權還給孩子

孩子5歲後,特別是上了小學,他們向我們尋求幫助的次數也會增加。

這時,我們就不能單單是回應他,而是要在回應後引導他們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比如,孩子東西找不到了,我們可以先幫孩子找,之後教他如何自己收拾歸納,整理好東西,方便下次尋找。

當孩子學業遇到問題,可以像文章開頭,小編提到的那位媽媽一樣,先跟孩子約法三章,比如:

遇到不會的字,先查字典;遇到不會做的數學題,先讀三遍題目,仔細審題;實在解決不了的難題,在所有作業做完後,一併再問父母。

除此之外,回應孩子時,咱們要控制好情緒,最好不要用否定,負面,不耐煩的語句回答孩子。

因為這樣的回應,會讓孩子更不自信,否定自己,在下次遇到問題時,會猶豫不決,反而更想求助他人。

除了喊媽,還可以喊「爸」

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學會喊「爸」,因為有一些問題由爸爸來解決會更合適。

像孩子在玩玩具或者做數學題時,遇到問題,就很適合讓動手能力更強,邏輯更清晰的父親來協助孩子解決。

並且,對于男孩子來說,父親有榜樣作用,他們也會從小模仿父親的行為;

對于女孩子來說,父親是第一位接觸較深的異性,她們可以從和父親的相處中學習如何與異性相處。

因此,在他們喊「爸爸」時,媽媽們大可放心讓父親去解決「難題」。

如果出現孩子問父親,「媽媽去哪了」這類問題時,父親可以這樣說:

寶貝,怎麼了?媽媽現在不在,你跟爸爸說,爸爸也可以幫你。

總之,要讓孩子知道,除了媽媽,爸爸也可以幫他解決問題,從而減少對媽媽的依賴。

知乎上,有個提問:#我們能擁有孩子多少年?#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引人淚目:

3歲,他去上幼稚園,整整一個白天,都不能陪伴;

6歲,他上小學,他已經開始適應了集體的生活,放學後也更喜歡和小夥伴們玩;

12歲,他上國中了,渴望獨立,不再事事依賴于家長,如果上的是寄宿制學校,只能一個月回家一次;

18歲,他上了大學,一年只能回來兩次,一次寒假,一次假期;

大學畢業後,他留在遠方工作,一年都難得回來一次,就算回來,也過幾天就走;

等他結了婚,又會把不多的回家時間分一半給你的親家。

當孩子長大離家,我們是不是也會偶然想起他小時候軟軟的一聲「媽媽」?

孩子需要長大,所以我們要教會他獨立,但同時,也請珍惜,這短短幾年和孩子朝夕相伴的親子時光,珍惜孩子喊「媽媽」的那些日子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