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孩子不跟別人玩”,“孩子小打人很難避免”,到底什麼時候孩子才“會”跟同伴玩耍?

小廣成長記

讀書|育兒|高知社群

沒有大咖, 只有跟你一起終身學習

戶外活動除了鍛煉身體, 還可以讓孩子跟其它小朋友玩耍, 進行社交互動。 家附近的遊樂場playground我們都玩個遍, 輪換著玩。 那天去到一個比較小的地方, 人不多, 就只見一個奶奶帶著孫女在玩, 很自然地奶奶就跟我說起話來, 奶奶跟我說:

“我家孫女出去玩老被人欺負, 本來就膽小, 還經常被人打就更加不願意跟別人玩了。 最近每次來這裡都會被一個小女孩掐, 掐地可疼了, 你看見了也要小心, 那小女孩的媽媽說孩子在外面玩打人哭鬧一定是免不了的,

孩子小不懂事。 ”

孩子被別的小朋友打

孩子為了搶東西而打人

不願意分享, 自己也不拿別人的玩具

更多時候根本就不跟別的小朋友玩

不會玩或者不願意跟別人玩

孩子的社交發展問題可是各位老母親最關心的問題啊, 不少父母對自己的社交能力不自信, 不懂得如何引導孩子, 擔心孩子的社交能力也不好, 很多人都會想社交能力差的人以後在學習和工作中肯定會吃虧的。

可是硬是把孩子推出去, 又怕TA們被別人欺負, 到底如何是好?!

回顧育兒路上遇到的很多問題, 我發現我們擔心孩子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還沒有足夠了事情發展的規律和真相, 我們看到一些情況就著急地在腦海裡展開一系列的負面想像,

讓自己更焦慮, 除此以外, 另外一個引起焦慮的原因就是我們也許粗略知道一些背景知識, 可是我們經常很心急, 總希望自己孩子的表現至少達到平均值以上, 孩子越超前自己約有安全感。

科學合理的育兒知識一定是為我們服務的, 而不是給我們製造焦慮和不安的, 如果你看到和聽到一些讓你感到焦慮擔心的資訊, 那你可以忽略它們了。

我們以為說幾句鼓勵的話之後, 孩子就會好好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啦?當然不是這樣的!孩子社交發展的合理打開方式應該是怎麼樣的?抗焦慮的分享又來了。

孩子跟小夥伴玩耍

在不同年齡階段的表現

在盲目鼓勵和期待孩子跟同輩小朋友一起玩耍之前,

如果我們瞭解整個過程的一般發展規律, 那我們心裡就會有個數, 也不會那麼容易焦慮了, 講真很多時候瞭解清楚之後自然就淡定了, 學習和瞭解是正確引導的前提。

6個月~1歲

“自己玩自己的”和“偶爾偷瞄”

我們把剛會坐的孩子放在一起, 但是基本上看不到什麼互動, 等到大一些了TA們似乎還是不會一起玩, 經常忽視對方的存在, 自己玩自己的, 大家好心撮合也沒有什麼效果。

6~12個月孩子基本上還不懂得一起玩耍的概念, 還沒有這個意識, 發展心理學家把這個年齡段的遊描述為平行遊戲——就是兩個兒童進行相似的活動, 但彼此卻不關注, 我們可以理解為“自己玩自己的”階段。

到了大概一歲左右, 大部分孩子雖然還停留在平行遊戲的階段,

可是TA們已經開始偶爾互相看看或者觀察彼此正在玩的遊戲了, 我們可以通俗地理解為"偶爾偷瞄"的階段。

1歲~2歲

“泛泛之交”到“你追我趕”

1歲~1歲半, 孩子會進行類似的活動, 有一些互動的動作, 比如發出笑聲, 甚至還會把玩具交換或者分享, 但並沒有更深一步的交流, 有點像“泛泛之交”的感覺。

到了2歲的時候, 遊戲的複雜性上升了, 在大運動發展的幫助下, 互相追趕或者躲貓貓的遊戲日漸增加, 社交遊戲的時間大大上升了, 孩子終於出現了“你追我趕”的互動了。

2歲半~3歲

“沒有劇本的假裝遊戲”

孩子開始玩一些互補的假裝角色遊戲, 但角色的分配和形式沒有任何商量和計畫, 但這個時候合作的意味更濃了,

兩個孩子會扮演不一樣的角色, 彼此互補。

“醫生和病人”是廣廣最喜歡的一個遊戲, 去最好的小朋友家裡一定會玩這個遊戲。 我觀察到孩子玩這個遊戲基本上是即興的、隨機的, 沒有任何商量, 所以有時候小哥哥不願意玩, 廣廣還是一廂情願拉著小哥哥玩, 有合作和配合, 但是仍然缺乏彼此的討論和商量, 這很像“沒有劇本的假裝遊戲”。

3歲半~4歲

“有劇本有討論的假裝遊戲”

這個階段孩子的遊戲進入了有計劃的假裝遊戲階段, 不僅僅每個角色分配和命名會出現, 而且還會自己編劇和導演, 孩子們還會暫停, 抽離角色進行討論和修改劇情, 這個時候就像是“有劇本有討論的假裝遊戲”了。

這個時候的社交假裝遊戲就更複雜了, 出現了我們理解意義上的合作,彼此商量、討論並且共同完成,這一系列動作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會做的。

上面的總結是發展心理學家通過3年的追蹤研究總結出來的一般規律,這裡要說明一下,一般規律就是觀察一群孩子得出的一般規律和表現,但我們在養育自己孩子的時候除了瞭解一般規律,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個體的表現,自己孩子的發展跟一般規律稍有不同,超前或者滯後都是正常的,但粗略的看會遵守一般的自然發展規律。

給大家做了魚骨頭思維導圖,方便大家參考,點擊看大圖。

孩子從“自己玩自己的”獨立玩耍發展到最後有劇本有討論的假裝遊戲”需要好幾年的時間,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孩子天生就會跟別的小朋友玩耍。

這個過程不僅僅需要時間讓孩子的認知和社交能力得到發展和練習,更需要我們耐心等待和適當的引導。

什麼因素促進

孩子跟同伴的社交發展

我們當然希望孩子從獨立的個體順利地發展成為有良好社交能力的人,享受同伴間獨有的快樂,到底有那些因素促進孩子跟同伴的的社交發展呢?這個話題本身就是個複雜的問題,因為社交能力的發展不僅僅跟孩子自身的發展水準和品行有關,它還跟孩子接觸的物件、環境以及父母的引導有關係,下面的這些因素可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認知能力 - 智力和語言

孩子社交的發展前提是認知能力的發展,其中智力和語言的發展是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智力是理解自己和周圍世界的基本能力,這是一切高級活動的基礎。

我們是群居動物,社交發展是必要的生存能力,而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工具,所以當然對社交能力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位奶奶跟我抱怨她家孫女被另一個孩子欺負,後來那位欺負人的孩子來了,我一看其實兩個孩子的年齡基本是一樣的,孩子還不會說話,但已經會積極觀察別的孩子了,就看見她想表達什麼卻說不出來,立馬就抓著廣廣的手臂硬掐起來,其實孩子並不是真的有意傷害別人,她連自己的想法和目的都沒搞清楚,何來主動傷人呢?別擔心啊,奶奶。

當孩子的語言發展了,不但有助於跟別的小朋友交流,語言的積極開始使用也是左腦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標誌,左腦是掌控邏輯方面的思維能力,這一切都會説明孩子處理跟同伴玩耍遇到的問題。

社會性發展 - 自我意識

有發展心理學家提出孩子必須認識到自己和小夥伴是兩個獨立的個體,才有可能進行互補遊戲,比如上面說的奔跑、追逐、躲貓貓等遊戲。

孩子大概到2歲才開始真正認識自己,自我意識才開始真正的萌芽,自我意識還沒有發展的孩子我們當然不可能要求 TA們好好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看見想要的東西只想據為己有,別人的東西直接拿過來,甚至打別的小朋友也覺得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不知道自己和別人的區別和界限,何來協調和合作呢?

社交活動要遵守的規則太多了,需要的能力也是比較高級的,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心急呢,簡單總結一下,除了讓孩子多跟小夥伴一起玩耍,下面的這些引導也會促進孩子的社交發展:

1. 重視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

自我概念的認知、身體和性別的認識、給孩子引入界限,引導孩子觀察自己和別人的區別和相同之處等等,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要求都是促進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工作。我們不重視和不尊重孩子,怎麼要求孩子友好對待別的孩子呢?

2. 語言發展,鼓勵孩子說出來

孩子不會說話的時候,我們可以幫助孩子描述和把事情說出來,把孩子的想法表達出來,鼓勵孩子積極表達自己,不管是自己的想法和情緒,都鼓勵孩子表達和說出來,語言的發展可以促進孩子的社交能力發展哦。

3. 引導孩子保護自己

我們不能改變別人孩子的教養問題,我們只能把自己的孩子教養好,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第二點提到的語言表達,如果被欺負了鼓勵孩子說出來,另一方面要引導孩子保護自己,躲避傷害。

為什麼同伴玩耍那麼重要

我們跟孩子的關係不可能是對等的,我們的能力和認知跟孩子相比要超前和成熟很多,孩子跟同伴玩耍相對來說是一種更加對等的關係,同伴間玩耍帶來的好處和重要性是成人給不了的。

孩子們因為處在相對平等的發展水準和地位,這會讓TA們更好地學會互相理解、協助彼此和更多的合作去完成一個遊戲,獲得樂趣。

反思我們跟孩子相處的關係,很多時候都處在一個不對等的狀態,我們說教、斥責、懲罰等等都是不對等的關係,而大部分的優秀的育兒書其實都在給我們傳遞一個思想——真正的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和尊重孩子的自然發展規律,目的是調整我們跟孩子不對等的關係。

咱們共讀的書籍裡理解孩子內心想法有《童年的秘密》、《P.E.T父母效能訓練》,尊重孩子的自然發展規律的《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全腦教養法》,再到現在正在共讀的《遊戲力》,更是在教我們如何跟孩子玩耍和遊戲

所以如果我們哪天能像孩子的小夥伴一樣玩耍和陪伴,我們給孩子帶來的也是一種全新的親子關係。

同伴的玩耍更加有助於孩子獲得社交能力。

那位奶奶好心提醒我別讓那個掐人的妹妹傷害廣廣,其實我根本一點也不擔心,廣廣後來被掐,立刻甩開手並且說“不可以打人”。我們放手讓孩子接觸不同的孩子,讓孩子體驗孩子之間的摩擦和衝突,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當然了最重要的一點是,孩子發生危險的時候要及時干預,其它的就留給孩子們自己解決吧,父母過多的干預其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看了之後對孩子的社交發展不那麼焦慮。

- end -

出現了我們理解意義上的合作,彼此商量、討論並且共同完成,這一系列動作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會做的。

上面的總結是發展心理學家通過3年的追蹤研究總結出來的一般規律,這裡要說明一下,一般規律就是觀察一群孩子得出的一般規律和表現,但我們在養育自己孩子的時候除了瞭解一般規律,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個體的表現,自己孩子的發展跟一般規律稍有不同,超前或者滯後都是正常的,但粗略的看會遵守一般的自然發展規律。

給大家做了魚骨頭思維導圖,方便大家參考,點擊看大圖。

孩子從“自己玩自己的”獨立玩耍發展到最後有劇本有討論的假裝遊戲”需要好幾年的時間,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孩子天生就會跟別的小朋友玩耍。

這個過程不僅僅需要時間讓孩子的認知和社交能力得到發展和練習,更需要我們耐心等待和適當的引導。

什麼因素促進

孩子跟同伴的社交發展

我們當然希望孩子從獨立的個體順利地發展成為有良好社交能力的人,享受同伴間獨有的快樂,到底有那些因素促進孩子跟同伴的的社交發展呢?這個話題本身就是個複雜的問題,因為社交能力的發展不僅僅跟孩子自身的發展水準和品行有關,它還跟孩子接觸的物件、環境以及父母的引導有關係,下面的這些因素可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認知能力 - 智力和語言

孩子社交的發展前提是認知能力的發展,其中智力和語言的發展是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智力是理解自己和周圍世界的基本能力,這是一切高級活動的基礎。

我們是群居動物,社交發展是必要的生存能力,而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工具,所以當然對社交能力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位奶奶跟我抱怨她家孫女被另一個孩子欺負,後來那位欺負人的孩子來了,我一看其實兩個孩子的年齡基本是一樣的,孩子還不會說話,但已經會積極觀察別的孩子了,就看見她想表達什麼卻說不出來,立馬就抓著廣廣的手臂硬掐起來,其實孩子並不是真的有意傷害別人,她連自己的想法和目的都沒搞清楚,何來主動傷人呢?別擔心啊,奶奶。

當孩子的語言發展了,不但有助於跟別的小朋友交流,語言的積極開始使用也是左腦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標誌,左腦是掌控邏輯方面的思維能力,這一切都會説明孩子處理跟同伴玩耍遇到的問題。

社會性發展 - 自我意識

有發展心理學家提出孩子必須認識到自己和小夥伴是兩個獨立的個體,才有可能進行互補遊戲,比如上面說的奔跑、追逐、躲貓貓等遊戲。

孩子大概到2歲才開始真正認識自己,自我意識才開始真正的萌芽,自我意識還沒有發展的孩子我們當然不可能要求 TA們好好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看見想要的東西只想據為己有,別人的東西直接拿過來,甚至打別的小朋友也覺得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不知道自己和別人的區別和界限,何來協調和合作呢?

社交活動要遵守的規則太多了,需要的能力也是比較高級的,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心急呢,簡單總結一下,除了讓孩子多跟小夥伴一起玩耍,下面的這些引導也會促進孩子的社交發展:

1. 重視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

自我概念的認知、身體和性別的認識、給孩子引入界限,引導孩子觀察自己和別人的區別和相同之處等等,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要求都是促進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工作。我們不重視和不尊重孩子,怎麼要求孩子友好對待別的孩子呢?

2. 語言發展,鼓勵孩子說出來

孩子不會說話的時候,我們可以幫助孩子描述和把事情說出來,把孩子的想法表達出來,鼓勵孩子積極表達自己,不管是自己的想法和情緒,都鼓勵孩子表達和說出來,語言的發展可以促進孩子的社交能力發展哦。

3. 引導孩子保護自己

我們不能改變別人孩子的教養問題,我們只能把自己的孩子教養好,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第二點提到的語言表達,如果被欺負了鼓勵孩子說出來,另一方面要引導孩子保護自己,躲避傷害。

為什麼同伴玩耍那麼重要

我們跟孩子的關係不可能是對等的,我們的能力和認知跟孩子相比要超前和成熟很多,孩子跟同伴玩耍相對來說是一種更加對等的關係,同伴間玩耍帶來的好處和重要性是成人給不了的。

孩子們因為處在相對平等的發展水準和地位,這會讓TA們更好地學會互相理解、協助彼此和更多的合作去完成一個遊戲,獲得樂趣。

反思我們跟孩子相處的關係,很多時候都處在一個不對等的狀態,我們說教、斥責、懲罰等等都是不對等的關係,而大部分的優秀的育兒書其實都在給我們傳遞一個思想——真正的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和尊重孩子的自然發展規律,目的是調整我們跟孩子不對等的關係。

咱們共讀的書籍裡理解孩子內心想法有《童年的秘密》、《P.E.T父母效能訓練》,尊重孩子的自然發展規律的《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全腦教養法》,再到現在正在共讀的《遊戲力》,更是在教我們如何跟孩子玩耍和遊戲

所以如果我們哪天能像孩子的小夥伴一樣玩耍和陪伴,我們給孩子帶來的也是一種全新的親子關係。

同伴的玩耍更加有助於孩子獲得社交能力。

那位奶奶好心提醒我別讓那個掐人的妹妹傷害廣廣,其實我根本一點也不擔心,廣廣後來被掐,立刻甩開手並且說“不可以打人”。我們放手讓孩子接觸不同的孩子,讓孩子體驗孩子之間的摩擦和衝突,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當然了最重要的一點是,孩子發生危險的時候要及時干預,其它的就留給孩子們自己解決吧,父母過多的干預其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看了之後對孩子的社交發展不那麼焦慮。

- end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