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一代名將壯烈殉國,蔣介石親自扶柩,夫人絕食而死


國家到了如此地步,

除我等為其死, 毫無其他辦法。

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

我們的國家及我五千年歷史之民族,

決不致亡於區區三島倭奴之手。

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

海不枯, 石不爛, 決不半點改變,

願與諸弟共勉之。

小兄張自忠手啟

五·一

詩評

萬象

紀念·張自忠將軍

1940 | 05 | 16

940年5月16日, 南瓜店

第五戰區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

在南瓜店激戰中壯烈殉國

張將軍身中七彈, 前胸後背被鮮血染紅

中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遭受到的最大考驗, 14年抗戰歷史中, 犧牲了千萬萬的烈士英靈, 才換回了反日侵略戰爭的完全勝利,

其中有一位將軍的犧牲, 成為了二戰反法西斯陣營的最高將領, 他就是張自忠。


挽張自忠將軍

張治中

裹革沙場骨尚溫, 捐糜頂踵為生存。

黃河浩蕩流奇氣, 襄水斑斕灑血痕。

風雨中原恢漢土, 衣冠此日認黃孫。

忠貞已是昭千載, 我欲狂歌民族魂。

1940年5月, 日軍出動15萬人, 發起了進攻湖北省戰略要地棗陽、襄陽、宜昌的棗宜會戰。 張自忠任總司令的三十三集團軍, 遭遇了日軍一浪高過一浪的攻勢。 張自忠親自率領一個師的部隊, 渡過襄河, 與日軍進行殊死戰鬥。 渡河之後, 張自忠率部在南瓜店附近重創日軍, 切斷了日軍的後勤補給線。 在日軍重兵合圍之後, 為了吸引敵軍, 協助友軍從外線對日軍進行反包圍,

張自忠堅持不後退, 與敵人搏殺到底, 身中七彈。 在彌留之際, 張自忠將軍留下感人肺腑的遺言:“我力戰而死, 自問對國家、對民族、對長官可告無愧, 良心平安!”

正是由於張自忠將軍率軍殊死拼博, 日軍攻取襄樊的企圖被徹底粉碎, 最終整個戰局轉危為安。


“因為戰區全面戰事之關係及本身之責任,

均須過河與敵一拼,

現已決定於今晚往襄河東岸進發。

到河東後,

如能與38師、179師取得連(聯)絡,

即帶馬之3個團, 奔著我們最終之目標,

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 ”

——張自忠遺書

6日晚上, 張自忠在快活鋪總部組織將領開會, 河東槍炮的轟鳴清晰可聞, 會議結束的時候, 張自忠拋出一句話, “我明天過河去督戰。 ”

眾將領勸阻, “總司令應該坐鎮,

不要去!”張自忠力排眾議, 給馮治安寫下了這封“遺書”, 最後兩句話是“由現在起, 以後或暫別, 或永離, 不得而知。 ”


滿江紅 挽張自忠將軍

邵力子

澒洞烽煙, 聽鼙鼓, 聲聲未歇。 惆悵憶, 將軍百戰, 死綏壯烈。 叱吒恍聞戈指日, 光明共見心如月。 歎中原、父老望旌旗, 同悲切。

寇患亟, 仇待雪。 歿猶視, 恨未滅!問誰能忍、金甌殘缺。 黃土萋萋宿草淚, 沙場汩汩軍人血。 是丈夫, 皆應繼風徽, 收京闕!

渡河後, 河東將士得知張總司令親臨前線, 士氣大振。 5月11日, 張自忠率部冒雨向東追殲逃敵, 使敵重創。 14日, 張自忠率部與南竄之敵激戰于方家集, 擊退日軍多次進攻。

5月15日, 日軍第十一軍通訊部隊破獲張自忠總部密碼, 知道張自忠所在。

16日, 六千日軍合圍溝沿裡,

南瓜店戰役打響。

張將軍的部隊只有兩千餘人, 後來邊打邊退, 被圍困到長山第五座山腰上。 將軍在那裡殉國。


誄張自忠將軍

李濟深

原野塵飛, 烽火湘楚。

大軍四臨, 聚殲醜虜。

沙蟲委化, 狼豕奔突。

公怒益張, 輕騎追逐。

勁弩千鈞, 傷於腐鼠。

馬革屍還, 萬流同哭。

金石褒忠, 縹緗紀武。

烈烈威靈, 永垂千古。

據張自忠警衛員谷瑞雪回憶, 他見張自忠最後一面時, 張自忠已身負重傷。 谷瑞雪忍不住哭出聲來, 張自忠卻說:你這小子, 哭什麼?戰死沙場, 是軍人的本分。 隨後, 他又臉朝著天, 異常平靜地喃喃自語道:“我這樣死得好, 死得光榮。 對國家、對民族、對長官, 良心很平安, 你們快走!”

張自忠將軍致馮治安決別親筆信

挽張自忠將軍

張鳦生

讀罷遺書知必死,

浩然正氣動星辰。

山川黯黯三軍涕, 松柏蒼蒼百世諲。

誰信當年真忍辱, 倘非今日毅成仁。

襄河嗚咽悲還傲, 上將捐軀第一人。

日軍在《一位將軍之死》中記述了張自忠殉國時的情形:“他(藤岡)端著刺刀, 向敵方最高指揮模樣的大身材軍官沖去。

此人從血泊中猛然站起, 兩眼死死盯住藤岡, 藤岡一等兵從他射來的眼光中, 感到一種說不出的威嚴, 竟不由自主地愣在了原地。

這時, 背後響起了槍聲, 第三中隊長堂野射出一顆子彈, 命中了這個軍官頭部, 他臉上微微地出現了難受的表情。 與此同時, 藤岡一等兵像是被槍聲驚醒, 也狠起心來, 傾全身之力, 舉起刺刀, 向高大的身軀深深紮去。 這一刺之下, 這個高大的身軀像山體倒塌似的轟然倒地。 ”


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相繼任第三、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馮玉祥挽詞

張自忠將軍挽辭

王蘧常

垓下雞鳴已十周,三軍俱墨淚空揮。

驅車虎口完忠孝,裹革沙場定是非。

雖死應留聲響在,餘威還使海濤飛。

精魂澆向團湖畔,一樣丹心照落輝。

張自忠犧牲以後,長山槍聲驟停,藤岡從張自忠身上掏出一支派克鋼筆,上面刻著“張自忠”三個字。藤岡後退幾步,恭敬地向張自忠的遺體行了個軍禮。

當日晚上,張自忠遺體被送往距戰場20裡的陳家集日軍第三十九師團司令部,與張自忠相識的師團參謀長專田盛壽親自核驗。日軍資料記載“專田盛壽舉著蠟燭久久注視張自忠的面頰,突然悲戚地說,‘沒有錯,確為張君。’在場者先是歡呼,繼而是一陣鴉雀無聲的肅穆。


時任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挽詞

重慶梅花山謁抗日名將張自忠墓

奚曉琳

將軍拔劍喝雲雷,十裡沙場去未回。

決死眼神堪服鬼,出腔血色不輸梅。

天悲霧靄蒙三界,忠盡英名土一堆。

老竹為鄰風是伴,山園歌哭向崔嵬。

重慶梅花山再謁張自忠將軍墓二首

奚曉琳

黃花一束酒三樽,漫數碑苔新舊痕。

松下無人山雨細,清風相與話忠魂。

備得沙場馬革輕,凜然一去鬼神驚。

花開漫野紅梅色,信是將軍血染成。

日本廣播電臺隨即播報了這條新聞,相比以往傲慢自大的新聞稿,電臺此時說道:張總司令以臨危不驚、泰然自若之態度與堂堂大將風度,從容而死,實在不愧為軍民共仰之偉丈夫。我皇軍第三十九師團官兵在荒涼的戰場上,對壯烈戰死的絕代勇將,奉上最虔誠的崇敬的默禱,並將遺骸莊重收斂入棺。

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曾任國民革命軍第九集團軍總司令、1937年11月任湖南省主席張治中挽詞

詠張自忠將軍

船村

荊山迢遞隔臨清,扶纛遙看看未成。

倭虜蟻緣新陣地,中華魂鑄舊書生。

避無所擇民多難,義有當捐國半傾。

板蕩絕憐千萬裡,頭顱押上可平衡。

蔣介石驚聞張自忠殉國,立即下令第五戰區不惜任何代價奪回張自忠遺骸。

5月16日深夜,第38師師長黃維綱趕到南瓜店,率隊夜襲陳家集,與敵激戰兩晝夜,終於尋得英烈墳墓,搶回了張自忠的遺體。

北伐戰爭時期任國民革命軍參謀長的李濟深挽詞

遙悼張自忠將軍

彭中文

血染襄河映碧紅,國家危難話張公。

身唯以死神州淚,將豈貪生萬古風。

激戰悲成山一座,長歌遙奠酒千盅。

梅花麓枕梅花韻,感喚同胞氣若虹。

注:張將軍戰死于襄河邊,後葬于重慶梅花山麓。

18日上午,忠骸運抵快活鋪,三十三集團軍將士痛哭相迎。馮治安將軍和兩名蘇聯顧問含淚查看了張將軍傷勢,發現全身共傷8處:除右肩、右腿的炮彈傷和腹部的刺刀傷外,左臂、左肋骨、右胸、右腹、右額各中一彈,顱腦塌陷變形,面目難以辨認,唯右腮的那顆黑痣仍清晰可見。馮將軍命前方醫療隊將遺體重新擦洗,作藥物處理,給張將軍著馬褲呢軍服,佩上將領章,穿高筒馬靴,殮人楠木棺材;然後率眾舉行了莊重的祭奠儀式。

歷任國民政府行政院秘書長、行政院副院長、院長等職的翁文灝挽詞

民族英烈張自忠

劉沖霄

齊燕氣魄豈相違,勁旅鏘鏘縱虎威。

劍淬請纓悲壯酒,火流陷陣慨慷衣。

雷霆百戰驚倭寇,碧血一腔滋翠微。

應是忠魂安息處,襄河朝暮煜霞暉。

李宗仁是17日接到馮治安電報才得知張自忠殉國的。據說,李驚聞噩耗,痛哭失聲,兩眼紅腫,自言“精神恍惚,若有所失”。

18日,得知張自忠死訊,馮玉祥和在場的李德全夫人及隨從們,無不痛哭失聲。馮先生說:“我讀了這個電報真如晴天霹雷,震我肺腑,我不僅哀痛這位二十五年來共患難艱苦的老兄弟的死亡,更痛惜在此抗戰的重要階段上犧牲了一員大有作為的猛將,這真是全民族的重大損失:”“九個月前,他向我說的堅決殺敵的話語,不料竟成了遺言;九個月前,雄健勇武的身軀,不料而今‘閉於一棺,不能重睹了!真是如斷我臂,痛徹心胸!”

國畫家徐悲鴻挽詞

謁張自忠墓

(溫貴君)

耳邊遠去馬蹄聲,一代將軍百萬兵。

青塚從容心耿耿,蒼松挺拔骨錚錚。

家遭倭寇烽煙滾,身獻襄河槍炮鳴。

今日春風攜我至,小詩幾句慰忠靈。

5月21日晨,李致遠參軍、徐惟烈顧問奉馮治安之命,率領手槍隊乘6輛卡車從快活鋪啟程,護送張自忠靈柩前往重慶。沿途數萬群眾,揮淚祭奠。

車抵宜昌,10萬群眾自發送殯,全城籠罩在悲壯肅穆的氣氛中。敵機在上空盤旋吼叫,卻無一人躲避,無一人逃散。張自忠靈柩在此換船,溯江而上重慶。


悼張自忠將軍

滄石

嗟籲金石妄其貞,血淚征衣委落塵。

一死宜城天下白,昊天也哭漢將軍。

紀念抗日名將張自

忠殉國七十八周年

張棟

馬革裹屍當盡忠,不教倭寇犯江東。

襄陽一役槍聲急,烈士英魂蓄勢雄。

28日晨,船抵儲奇門碼頭。蔣介石、馮玉樣、何應欽、孔樣熙、宋子文、孫科、于右任、張群率文武百官臂綴黑紗,肅立碼頭迎靈,並登輪繞棺志哀。

蔣介石在船上“撫棺大慟”,令在場者無不動容。蔣介石親自扶靈執紼,再拾級而上,護送靈柩穿越重慶全城。

國民政府發佈國葬令,頒發“榮字第一號”榮哀狀。將張自忠牌位入祀忠烈祠,並列首位。據說,蔣介石的辦公桌從此擺上了張自忠的遺像。


祭張自忠將軍

郝為安

五月淋漓雨,梅山草木深。

折衝蒙大辱,報國盡精忱。

百戰驅倭志,一函絕命心。

詩魂堪釀酒,遙向自忠斟。

注:六句孤平不救

28日下午,蔣介石率文武百官和各界群眾在儲奇門為張自忠舉行了盛大隆重的祭奠儀式。蔣親自主祭,氣氛莊嚴,極盡哀榮。當天,蔣介石還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名義通電全軍,表彰了張自忠一生的勳績:

蔣介石祭文

張總司令藎忱殉國之噩耗傳來,舉國震悼。今其靈柩於本日運抵重慶,中正于全軍舉哀悲慟之餘,謹述其英武事蹟,為我全體將士告。追維藎忱生平與敵作戰,始於二十二年喜峰口之役,迄於今茲豫鄂之役,無役不身先士卒。當喜峰口之役,殲敵步兵兩聯隊、騎兵一大隊,是為藎忱與敵搏戰之始。抗戰以來,一戰于淝水,再戰於臨沂,三戰於徐州,四戰於隨棗。而臨沂之役,藎忱率所部疾趨戰地,一日夜達百八十裡,與敵板垣師團號稱鐵軍者鏖戰七晝夜,卒殲敵師,是為我抗戰以來克敵制勝之始。今茲隨棗之役,敵悉其全力,三路來攻。藎忱在棗陽之方家集,獨當正面,斷其歸路,斃敵無算,我軍大捷。假藎忱不死,則此役收效當不止此。今強敵未夷,大將先隕,摧我心膂,喪我股肱,豈惟中正一人之私痛,亦我三百萬將士同胞之所同聲痛哭者也。抑中正私心尤有所痛惜者,藎忱之勇敢善戰,舉世皆知。其智深勇沉,則猶有世人未及者。自喜峰口戰事之後,盧溝橋戰事之前,敵人密佈平津之間,乘間抵隙。多方以謀我,其時應敵之難,蓋有千百於今日之抗戰者。藎忱前主察政,後長津市,皆以身當樽俎折衝之交,忍痛含垢,與敵周旋。眾謗群疑,無所搖奪,而未嘗以一語自明。惟中正獨知其苦衷與枉曲,乃特加愛護矜全,而猶為全國人士所不諒也。迨抗戰既起,義奮超群,所向無前,然後知其忠義之性,卓越尋常,而其忍辱負重,殺敵致果之概,乃大白於世。夫見危授命,烈士之行,古今猶多有之。至於當艱難之會,內斷諸心,苟利國家,曾不以當世之是非毀譽亂其慮,此古大臣謀國之用心,固非尋常之人所及知,赤非尋常之人所能任也。中正於藎忱信之尤篤,而知之特深,藎忱亦堅貞自矢,不負平生付託之重,方期安危共仗,克竟全功,而乃中道摧折,未竟其志,此中正所謂於藎忱之死,重為國家前途痛悼而深惜者也。雖然國於天地,必有與立,而我三民主義之精神,即中華民國之所由建立於不敝者也。今藎忱雖殉國,而我三民主義之精神,實由藎忱而發揮之;中華民國歷史之榮光,實由藎忱而光大之。其功雖未竟,吾輩後死之將士,皆當志其所志,效忠党國,增其敵愾,翦此寇仇,以完成藎忱未竟之志,是藎忱雖死猶不死也。願我全體將士其共勉之。

11月16日,國民政府在重慶北碚雨臺山為張自忠舉行“權厝下葬儀式。所謂“權厝”,即暫時淺葬,以待抗戰勝利,再移靈首都南京,舉行國葬。在蔣介石、馮玉祥等軍政官員和張自忠親屬的注目下,三十三集團軍將領馮治安、黃維綱、劉振三等人揮鍬鏟土,封閉墓穴。

他的夫人李敏慧女士聞耗悲痛絕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于重慶梅花山麓。


張自忠將軍殉國七十八周年攢句

王少剛

危矣山河動,神州風雨橫。

豢奴無戰士,禦敵賴先生。

家國一身膽,春秋萬世名。

民心存正義,不必土長城。

寄張自忠將軍

湘上散人

拍岸卷風襄水流,且悲且壯為君謳。

久珍齊魯英雄血,來灑中華危難秋。

步屟憐霞紅似火,行吟入嶺碧如油。

庶民樂享升平日,何以能將先烈酬?

張自忠殉國後,國民政府為避免影響全國抗戰士氣,未立即公開發表消息,直到同年“七七”抗戰三周年紀念日,才將此公諸報端。

噩耗傳出,舉國震悼。

各地軍政當局和人民群眾紛紛舉行隆重悼念活動,軍政要員及各界名流紛紛賦詩題詞,以志哀思。甚至有的淪陷區人民得知消息後,也冒著危險暗中舉行追悼儀式。舉國上下形成一股頌揚張自忠、痛斥投降派的聲浪。

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挽詞

朱德、彭德懷聯名題詞:

一戰捷臨沂,再戰捷隨棗,偉哉將軍,精神不死;

打到鴨綠江,建設新中國,責在朝野,團結圖存。

中國共產黨對於張自忠將軍的犧牲也深為震驚和痛惜。

8月6日,延安《新中華報》發表《悼張自忠將軍》的社論,高度評價張自忠的抗戰功勳。

8月15日下午,延安各界代表千余人,齊聚中央大禮堂,為張自忠等殉國將領舉行隆重追悼大會。毛澤東、周恩來分別題寫了“盡忠報國”和“為國捐軀”的挽詞。會議給張將軍的家屬拍發了唁電。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同國民黨談判的代表之一董必武挽詞

鷓鴣天·紀念張自忠將軍

趙迎華

絕筆前沿至高尊。沖天熱血嘯乾坤。

宜城土厚埋忠骨,襄水波長眷故人。

驚瀚海,鑄昆侖。

神州與此塑金身。

曾經序事尋常記,莫使桑田復舊痕。

悼張自忠將軍

日出黃河

英雄自古帶吳鉤,擒賊何須惜此頭?

一劍橫空紅日顫,三軍飲血碧濤酬。

忠魂長衛襄河水,大魄猶寒瀛寇舟。

代代尋英何處是?青山默默楚江流。

此後,全國各界對張自忠將軍的紀念活動一直持續不斷。1942年,馮玉樣先生仿明朝史可法墓葬揚州梅花嶺之意,將雨臺山改名梅花山。過後又用自己的薪水買來梅花樹,親自帶人植于陵墓周圍。

紀念張自忠將軍殉國

曹宏

畫影淩煙誰與同?九州無不識英雄。

寒門結髮女貞烈,牢記中堂大寫忠。

張自忠將軍赴死報國後,結髮妻子李敏慧絕食七日亦追隨將軍而去,事蹟催人淚下。

紀念張自忠將軍殉國七十八周年

李然

無愧中華七尺男,誅倭靖難鐵肩擔。

今人似見襄河畔,飄血將軍戰正酣。

張自忠將軍

衍亮

血軀怒擋虎狼師,身後河山不可移。

十萬男兒同赴死,先生魂是領軍旗。

1943年5月16日張自忠殉國3周年紀念日,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中共駐重慶代表周恩來為《新華日報》撰寫了《追念張藎忱上將》的代社論,文中說:

時任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周恩來挽詞

追念張藎忱上將

周恩來

張上將是一方面的統帥,他的殉國,影響之大決非他人可比。張上將的抗戰,遠起喜峰口,十年回溯,令人深佩他的卓識超群。迨主津政,忍辱待時,張上將殆又為人之所不能為。抗戰既起,張上將奮起當先,所向無敵,而臨沂一役,更成為台兒莊大捷之序幕,他的英勇堅毅,足為全國軍人楷模。而感人最深的,乃是他的殉國一役。每讀張上將于渡河前親致前線將領及馮治安將軍的兩封遺書,深覺其忠義之志,壯烈之氣,直可以為我國抗戰軍人之魂!


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相繼任第三、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馮玉祥挽詞

張自忠將軍挽辭

王蘧常

垓下雞鳴已十周,三軍俱墨淚空揮。

驅車虎口完忠孝,裹革沙場定是非。

雖死應留聲響在,餘威還使海濤飛。

精魂澆向團湖畔,一樣丹心照落輝。

張自忠犧牲以後,長山槍聲驟停,藤岡從張自忠身上掏出一支派克鋼筆,上面刻著“張自忠”三個字。藤岡後退幾步,恭敬地向張自忠的遺體行了個軍禮。

當日晚上,張自忠遺體被送往距戰場20裡的陳家集日軍第三十九師團司令部,與張自忠相識的師團參謀長專田盛壽親自核驗。日軍資料記載“專田盛壽舉著蠟燭久久注視張自忠的面頰,突然悲戚地說,‘沒有錯,確為張君。’在場者先是歡呼,繼而是一陣鴉雀無聲的肅穆。


時任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挽詞

重慶梅花山謁抗日名將張自忠墓

奚曉琳

將軍拔劍喝雲雷,十裡沙場去未回。

決死眼神堪服鬼,出腔血色不輸梅。

天悲霧靄蒙三界,忠盡英名土一堆。

老竹為鄰風是伴,山園歌哭向崔嵬。

重慶梅花山再謁張自忠將軍墓二首

奚曉琳

黃花一束酒三樽,漫數碑苔新舊痕。

松下無人山雨細,清風相與話忠魂。

備得沙場馬革輕,凜然一去鬼神驚。

花開漫野紅梅色,信是將軍血染成。

日本廣播電臺隨即播報了這條新聞,相比以往傲慢自大的新聞稿,電臺此時說道:張總司令以臨危不驚、泰然自若之態度與堂堂大將風度,從容而死,實在不愧為軍民共仰之偉丈夫。我皇軍第三十九師團官兵在荒涼的戰場上,對壯烈戰死的絕代勇將,奉上最虔誠的崇敬的默禱,並將遺骸莊重收斂入棺。

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曾任國民革命軍第九集團軍總司令、1937年11月任湖南省主席張治中挽詞

詠張自忠將軍

船村

荊山迢遞隔臨清,扶纛遙看看未成。

倭虜蟻緣新陣地,中華魂鑄舊書生。

避無所擇民多難,義有當捐國半傾。

板蕩絕憐千萬裡,頭顱押上可平衡。

蔣介石驚聞張自忠殉國,立即下令第五戰區不惜任何代價奪回張自忠遺骸。

5月16日深夜,第38師師長黃維綱趕到南瓜店,率隊夜襲陳家集,與敵激戰兩晝夜,終於尋得英烈墳墓,搶回了張自忠的遺體。

北伐戰爭時期任國民革命軍參謀長的李濟深挽詞

遙悼張自忠將軍

彭中文

血染襄河映碧紅,國家危難話張公。

身唯以死神州淚,將豈貪生萬古風。

激戰悲成山一座,長歌遙奠酒千盅。

梅花麓枕梅花韻,感喚同胞氣若虹。

注:張將軍戰死于襄河邊,後葬于重慶梅花山麓。

18日上午,忠骸運抵快活鋪,三十三集團軍將士痛哭相迎。馮治安將軍和兩名蘇聯顧問含淚查看了張將軍傷勢,發現全身共傷8處:除右肩、右腿的炮彈傷和腹部的刺刀傷外,左臂、左肋骨、右胸、右腹、右額各中一彈,顱腦塌陷變形,面目難以辨認,唯右腮的那顆黑痣仍清晰可見。馮將軍命前方醫療隊將遺體重新擦洗,作藥物處理,給張將軍著馬褲呢軍服,佩上將領章,穿高筒馬靴,殮人楠木棺材;然後率眾舉行了莊重的祭奠儀式。

歷任國民政府行政院秘書長、行政院副院長、院長等職的翁文灝挽詞

民族英烈張自忠

劉沖霄

齊燕氣魄豈相違,勁旅鏘鏘縱虎威。

劍淬請纓悲壯酒,火流陷陣慨慷衣。

雷霆百戰驚倭寇,碧血一腔滋翠微。

應是忠魂安息處,襄河朝暮煜霞暉。

李宗仁是17日接到馮治安電報才得知張自忠殉國的。據說,李驚聞噩耗,痛哭失聲,兩眼紅腫,自言“精神恍惚,若有所失”。

18日,得知張自忠死訊,馮玉祥和在場的李德全夫人及隨從們,無不痛哭失聲。馮先生說:“我讀了這個電報真如晴天霹雷,震我肺腑,我不僅哀痛這位二十五年來共患難艱苦的老兄弟的死亡,更痛惜在此抗戰的重要階段上犧牲了一員大有作為的猛將,這真是全民族的重大損失:”“九個月前,他向我說的堅決殺敵的話語,不料竟成了遺言;九個月前,雄健勇武的身軀,不料而今‘閉於一棺,不能重睹了!真是如斷我臂,痛徹心胸!”

國畫家徐悲鴻挽詞

謁張自忠墓

(溫貴君)

耳邊遠去馬蹄聲,一代將軍百萬兵。

青塚從容心耿耿,蒼松挺拔骨錚錚。

家遭倭寇烽煙滾,身獻襄河槍炮鳴。

今日春風攜我至,小詩幾句慰忠靈。

5月21日晨,李致遠參軍、徐惟烈顧問奉馮治安之命,率領手槍隊乘6輛卡車從快活鋪啟程,護送張自忠靈柩前往重慶。沿途數萬群眾,揮淚祭奠。

車抵宜昌,10萬群眾自發送殯,全城籠罩在悲壯肅穆的氣氛中。敵機在上空盤旋吼叫,卻無一人躲避,無一人逃散。張自忠靈柩在此換船,溯江而上重慶。


悼張自忠將軍

滄石

嗟籲金石妄其貞,血淚征衣委落塵。

一死宜城天下白,昊天也哭漢將軍。

紀念抗日名將張自

忠殉國七十八周年

張棟

馬革裹屍當盡忠,不教倭寇犯江東。

襄陽一役槍聲急,烈士英魂蓄勢雄。

28日晨,船抵儲奇門碼頭。蔣介石、馮玉樣、何應欽、孔樣熙、宋子文、孫科、于右任、張群率文武百官臂綴黑紗,肅立碼頭迎靈,並登輪繞棺志哀。

蔣介石在船上“撫棺大慟”,令在場者無不動容。蔣介石親自扶靈執紼,再拾級而上,護送靈柩穿越重慶全城。

國民政府發佈國葬令,頒發“榮字第一號”榮哀狀。將張自忠牌位入祀忠烈祠,並列首位。據說,蔣介石的辦公桌從此擺上了張自忠的遺像。


祭張自忠將軍

郝為安

五月淋漓雨,梅山草木深。

折衝蒙大辱,報國盡精忱。

百戰驅倭志,一函絕命心。

詩魂堪釀酒,遙向自忠斟。

注:六句孤平不救

28日下午,蔣介石率文武百官和各界群眾在儲奇門為張自忠舉行了盛大隆重的祭奠儀式。蔣親自主祭,氣氛莊嚴,極盡哀榮。當天,蔣介石還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名義通電全軍,表彰了張自忠一生的勳績:

蔣介石祭文

張總司令藎忱殉國之噩耗傳來,舉國震悼。今其靈柩於本日運抵重慶,中正于全軍舉哀悲慟之餘,謹述其英武事蹟,為我全體將士告。追維藎忱生平與敵作戰,始於二十二年喜峰口之役,迄於今茲豫鄂之役,無役不身先士卒。當喜峰口之役,殲敵步兵兩聯隊、騎兵一大隊,是為藎忱與敵搏戰之始。抗戰以來,一戰于淝水,再戰於臨沂,三戰於徐州,四戰於隨棗。而臨沂之役,藎忱率所部疾趨戰地,一日夜達百八十裡,與敵板垣師團號稱鐵軍者鏖戰七晝夜,卒殲敵師,是為我抗戰以來克敵制勝之始。今茲隨棗之役,敵悉其全力,三路來攻。藎忱在棗陽之方家集,獨當正面,斷其歸路,斃敵無算,我軍大捷。假藎忱不死,則此役收效當不止此。今強敵未夷,大將先隕,摧我心膂,喪我股肱,豈惟中正一人之私痛,亦我三百萬將士同胞之所同聲痛哭者也。抑中正私心尤有所痛惜者,藎忱之勇敢善戰,舉世皆知。其智深勇沉,則猶有世人未及者。自喜峰口戰事之後,盧溝橋戰事之前,敵人密佈平津之間,乘間抵隙。多方以謀我,其時應敵之難,蓋有千百於今日之抗戰者。藎忱前主察政,後長津市,皆以身當樽俎折衝之交,忍痛含垢,與敵周旋。眾謗群疑,無所搖奪,而未嘗以一語自明。惟中正獨知其苦衷與枉曲,乃特加愛護矜全,而猶為全國人士所不諒也。迨抗戰既起,義奮超群,所向無前,然後知其忠義之性,卓越尋常,而其忍辱負重,殺敵致果之概,乃大白於世。夫見危授命,烈士之行,古今猶多有之。至於當艱難之會,內斷諸心,苟利國家,曾不以當世之是非毀譽亂其慮,此古大臣謀國之用心,固非尋常之人所及知,赤非尋常之人所能任也。中正於藎忱信之尤篤,而知之特深,藎忱亦堅貞自矢,不負平生付託之重,方期安危共仗,克竟全功,而乃中道摧折,未竟其志,此中正所謂於藎忱之死,重為國家前途痛悼而深惜者也。雖然國於天地,必有與立,而我三民主義之精神,即中華民國之所由建立於不敝者也。今藎忱雖殉國,而我三民主義之精神,實由藎忱而發揮之;中華民國歷史之榮光,實由藎忱而光大之。其功雖未竟,吾輩後死之將士,皆當志其所志,效忠党國,增其敵愾,翦此寇仇,以完成藎忱未竟之志,是藎忱雖死猶不死也。願我全體將士其共勉之。

11月16日,國民政府在重慶北碚雨臺山為張自忠舉行“權厝下葬儀式。所謂“權厝”,即暫時淺葬,以待抗戰勝利,再移靈首都南京,舉行國葬。在蔣介石、馮玉祥等軍政官員和張自忠親屬的注目下,三十三集團軍將領馮治安、黃維綱、劉振三等人揮鍬鏟土,封閉墓穴。

他的夫人李敏慧女士聞耗悲痛絕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于重慶梅花山麓。


張自忠將軍殉國七十八周年攢句

王少剛

危矣山河動,神州風雨橫。

豢奴無戰士,禦敵賴先生。

家國一身膽,春秋萬世名。

民心存正義,不必土長城。

寄張自忠將軍

湘上散人

拍岸卷風襄水流,且悲且壯為君謳。

久珍齊魯英雄血,來灑中華危難秋。

步屟憐霞紅似火,行吟入嶺碧如油。

庶民樂享升平日,何以能將先烈酬?

張自忠殉國後,國民政府為避免影響全國抗戰士氣,未立即公開發表消息,直到同年“七七”抗戰三周年紀念日,才將此公諸報端。

噩耗傳出,舉國震悼。

各地軍政當局和人民群眾紛紛舉行隆重悼念活動,軍政要員及各界名流紛紛賦詩題詞,以志哀思。甚至有的淪陷區人民得知消息後,也冒著危險暗中舉行追悼儀式。舉國上下形成一股頌揚張自忠、痛斥投降派的聲浪。

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挽詞

朱德、彭德懷聯名題詞:

一戰捷臨沂,再戰捷隨棗,偉哉將軍,精神不死;

打到鴨綠江,建設新中國,責在朝野,團結圖存。

中國共產黨對於張自忠將軍的犧牲也深為震驚和痛惜。

8月6日,延安《新中華報》發表《悼張自忠將軍》的社論,高度評價張自忠的抗戰功勳。

8月15日下午,延安各界代表千余人,齊聚中央大禮堂,為張自忠等殉國將領舉行隆重追悼大會。毛澤東、周恩來分別題寫了“盡忠報國”和“為國捐軀”的挽詞。會議給張將軍的家屬拍發了唁電。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同國民黨談判的代表之一董必武挽詞

鷓鴣天·紀念張自忠將軍

趙迎華

絕筆前沿至高尊。沖天熱血嘯乾坤。

宜城土厚埋忠骨,襄水波長眷故人。

驚瀚海,鑄昆侖。

神州與此塑金身。

曾經序事尋常記,莫使桑田復舊痕。

悼張自忠將軍

日出黃河

英雄自古帶吳鉤,擒賊何須惜此頭?

一劍橫空紅日顫,三軍飲血碧濤酬。

忠魂長衛襄河水,大魄猶寒瀛寇舟。

代代尋英何處是?青山默默楚江流。

此後,全國各界對張自忠將軍的紀念活動一直持續不斷。1942年,馮玉樣先生仿明朝史可法墓葬揚州梅花嶺之意,將雨臺山改名梅花山。過後又用自己的薪水買來梅花樹,親自帶人植于陵墓周圍。

紀念張自忠將軍殉國

曹宏

畫影淩煙誰與同?九州無不識英雄。

寒門結髮女貞烈,牢記中堂大寫忠。

張自忠將軍赴死報國後,結髮妻子李敏慧絕食七日亦追隨將軍而去,事蹟催人淚下。

紀念張自忠將軍殉國七十八周年

李然

無愧中華七尺男,誅倭靖難鐵肩擔。

今人似見襄河畔,飄血將軍戰正酣。

張自忠將軍

衍亮

血軀怒擋虎狼師,身後河山不可移。

十萬男兒同赴死,先生魂是領軍旗。

1943年5月16日張自忠殉國3周年紀念日,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中共駐重慶代表周恩來為《新華日報》撰寫了《追念張藎忱上將》的代社論,文中說:

時任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周恩來挽詞

追念張藎忱上將

周恩來

張上將是一方面的統帥,他的殉國,影響之大決非他人可比。張上將的抗戰,遠起喜峰口,十年回溯,令人深佩他的卓識超群。迨主津政,忍辱待時,張上將殆又為人之所不能為。抗戰既起,張上將奮起當先,所向無敵,而臨沂一役,更成為台兒莊大捷之序幕,他的英勇堅毅,足為全國軍人楷模。而感人最深的,乃是他的殉國一役。每讀張上將于渡河前親致前線將領及馮治安將軍的兩封遺書,深覺其忠義之志,壯烈之氣,直可以為我國抗戰軍人之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