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豪門「虎媽」郭晶晶,育兒堪稱寶媽標桿:有遠見的父母看起來都有點「絕情」

蔡康永曾說過一段話:「5歲覺得游泳難, 放棄游泳, 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 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 放棄英文, 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 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世界上最大的遺憾莫過于:我本可以。

01

在與鄧亞萍的一次訪談中, 郭晶晶罕見地聊了許多鮮為人知的事業和生活細節。

身為世界冠軍和豪門媳婦, 郭晶晶沒有像其他名媛那樣珠光寶氣, 一擲千金, 整日流連于奢侈品店牌局和各類 party, 而是像普通全職媽媽那樣親自照顧小孩, 做家務, 吃街頭小吃, 穿地攤衣服, 用十元的發圈。

在她看來高貴與強悍存在于人的內心, 而不在于金玉其外的包裝和奢侈糜費的生活方式 。

尤其在教育孩子方面堪稱一股清流。

鄧亞萍曾問郭晶晶:「聽你的公公霍震霆老先生說, 他有時去看望孫子, 但因為沒寫完作業, 你硬是不讓孩子出來見爺爺?」

郭晶晶點頭稱是。 這媽可真虎啊, 竟為了點作業將富豪公公的面子擋回去?這在賭王何鴻燊的四房太太十七個子女眼裡, 簡直是自尋死路想都不敢想啊!

可是, 在開明的霍老先生看來, 這樣的兒媳才是真正教子有方, 要想避開「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還非得讓這樣的虎媽來管孩子不可。

郭晶晶教育孩子最大的特點是——狠心。

生活上「窮養」, 不像某些明星動輒給孩子購買國際大牌限量版潮服, 某知名女主持人一家每月伙食費就是7萬元。 而是給孩子買幾十塊錢的衣服, 帶孩子到平價超市購物。 明明有條件奢侈, 卻依然過著平民生活, 這不能不說郭晶晶夫妻做人教子上別有深意。

品德上「苦養」, 夫妻倆帶著孩子到郊區農家下田插秧, 吃農家飯, 讓孩子體驗普通人的生活, 知道豪門外面還有成千上萬的窮苦人, 從而開闊眼界, 增強人文素養;

學業上「苛養」, 對孩子學習要求非常嚴, 即使尊貴可親的爺爺來了, 完不成規定指標, 也不可以停下任務跟爺爺親熱。

在郭晶晶看來,

對孩子品德習慣的培養, 就要在日常一舉一動一點一滴做起, 遵規守時, 刻苦自律。 不因物質條件優渥而嬌慣, 不因出生在羅馬而放棄歷練, 不因天之驕子的身份而放縱。

郭晶晶教子給我們的啟示就是, 智慧家長都需要有一點狠心。

02

周杰倫兒時曾接受「藤條教育」

哪怕是被譽為代表了華語流行音樂「一個時代」的周杰倫也沒有逃脫。

周杰倫從小就接受來自母親葉惠美的「壓力教育」, 或者更具體地說, 是「藤條教育」。

周杰倫曾在綜藝《鋒味》中提到, 自己從4歲開始學鋼琴, 並且每天至少練習兩小時。 為了防止他貪玩, 他的媽媽在陪練期間,經常會拿著藤條站在旁邊監督。

但是,長大後的周杰倫回想起來卻十分感激:是媽媽當初的嚴格成就了今天的自己,所以後來寫了《聽媽媽的話》這首歌。

謝霆鋒聽完後也忍不住感慨,「我真的很恨我自己,很後悔,很心痛」,「每次看見你彈琴的時候,我就後悔了那麼多年,為什麼不像傑倫一樣聽媽媽的話?」

朗朗4歲開始練琴。這是 郎朗七歲時的練琴表

7歲的郎朗,每天都保證在近6個小時的練琴時間。除此之外,在節假日和寒暑假期間還會加倍練習,每天的時間幾乎全部被鋼琴佔據。 很枯燥很辛苦,但是 ,朗朗說:「沒有我爸就沒有今天的我,感謝父親曾經逼我練琴。」

相比熱衷「快樂教育」「散養」的父母,智慧父母更願意帶領孩子離開膚淺的「舒適區」,帶領他們享受不太容易得到、更高層級的快樂與成功。

Wendy媽有話說:

當你對孩子的」逼迫",「推一把」以後,當你們有了收穫,你還擔心孩子不快樂嗎?你還擔心和孩子的關係陷入僵局嗎?

長大後自然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

努力也未必會成功,但它一定有意義。

這樣的體驗很多人都有。

小時候是父母逼著學,長大了才知道其用心良苦。

人生的路,從不會一帆風順,所以,有遠見的父母才多少有些心狠。

作家桐華曾經說,人的一生就是不斷付出和收穫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裡會逐漸形成兩種人,

一種人因為努力而成功,

另一種因為懶散而失敗。

成績不是一切,但努力才有未來。

一個人努力不努力,過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你總不希望,有一天,你聽到孩子這樣對你說……

孩子判斷力不足,如果任由孩子的本性,結果常常令人惋惜。父母應該起到引導作用,推孩子一把,先苦後甜,讓孩子有個更美好的未來。

他的媽媽在陪練期間,經常會拿著藤條站在旁邊監督。

但是,長大後的周杰倫回想起來卻十分感激:是媽媽當初的嚴格成就了今天的自己,所以後來寫了《聽媽媽的話》這首歌。

謝霆鋒聽完後也忍不住感慨,「我真的很恨我自己,很後悔,很心痛」,「每次看見你彈琴的時候,我就後悔了那麼多年,為什麼不像傑倫一樣聽媽媽的話?」

朗朗4歲開始練琴。這是 郎朗七歲時的練琴表

7歲的郎朗,每天都保證在近6個小時的練琴時間。除此之外,在節假日和寒暑假期間還會加倍練習,每天的時間幾乎全部被鋼琴佔據。 很枯燥很辛苦,但是 ,朗朗說:「沒有我爸就沒有今天的我,感謝父親曾經逼我練琴。」

相比熱衷「快樂教育」「散養」的父母,智慧父母更願意帶領孩子離開膚淺的「舒適區」,帶領他們享受不太容易得到、更高層級的快樂與成功。

Wendy媽有話說:

當你對孩子的」逼迫",「推一把」以後,當你們有了收穫,你還擔心孩子不快樂嗎?你還擔心和孩子的關係陷入僵局嗎?

長大後自然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

努力也未必會成功,但它一定有意義。

這樣的體驗很多人都有。

小時候是父母逼著學,長大了才知道其用心良苦。

人生的路,從不會一帆風順,所以,有遠見的父母才多少有些心狠。

作家桐華曾經說,人的一生就是不斷付出和收穫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裡會逐漸形成兩種人,

一種人因為努力而成功,

另一種因為懶散而失敗。

成績不是一切,但努力才有未來。

一個人努力不努力,過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你總不希望,有一天,你聽到孩子這樣對你說……

孩子判斷力不足,如果任由孩子的本性,結果常常令人惋惜。父母應該起到引導作用,推孩子一把,先苦後甜,讓孩子有個更美好的未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