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行風光»正文

北大學霸攜妻隱居深山11年,花光350萬,如今怎樣了?

你一定聽過這句話:「知識改變命運。 」

在多數人眼中, 考上一個好大學, 人生幾乎成功一半了。

更別提是北大這類的頂級學府。

但是這個教育的走向, 卻在這對夫妻的出現後, 有了另一種解讀。

王青松生出在河南洛陽新安縣的一個村莊, 往上數幾輩都是莊稼人, 家裡也沒指望著在他這輩子翻什麼身。

但是, 從小就頭腦聰明的他, 成績一直在班裡屬于上等的水準, 高中畢業後, 成功的進入了信陽地委機要局工作。

要說, 他也算是幸運。 那年機要局的錄取標準有「兩不要」:一不要有關係的人, 而不要當地人。

于是, 才氣過人、記憶力超群的王青松, 成為再合適不過這份工作的人選。

沒背景, 也沒家裡幫襯, 靠自己爭取來了這個鐵飯碗, 王青松這個名字一下在村裡炸開了鍋。

不光是他的父母走到哪裡都要被人誇誇自己兒子, 就連鄰居說起來他, 臉上都沾著光。

但是, 有頭腦的他, 當然不甘心安于公務員這種安安穩穩的生活。

于是公務員還沒做多久, 他就辭掉工作, 準備考大學。

1979年, 22歲的王青松通過積極備考後, 成功考入了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

想一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 國家剛剛恢復大學聯考, 能考上一個專科都算是高學歷了,

更不要說北大這種高等院校了。

在校期間, 他總是一副西裝革履的打扮示人, 同學們說起他, 臉上總是不由得帶著點敬畏。

當時, 這個老大哥也算是學校裡的一個傳奇人物吧。

四年大學生活, 眨眼而過, 但是他卻覺得還不夠, 偶然機會接觸到了法律, 考慮未來的就業前景, 他決定繼續攻讀法律專業。

于是, 1983年他考取了北大法律系研究生, 畢業之後, 直接留在了北大任教。

恰逢八十年代, 國內掀起的「養生熱潮」。

頭腦精明的他瞅準商機, 在校內開了養生班。

這之後, 講座一場接著一場的開, 聽過他的課的人就有上百萬之多。

更值得一提的是, 因為這個契機, 他還結識了現在妻子, 北大英語系教師張梅。

那時候, 在北大問什麼是男才女貌?得到的答案就是他倆。

總結一下, 截止目前王青松的人生吧。

不僅走出了村, 還直接考到了首都, 就讀全國頂尖大學, 遇見了一個同樣優秀的愛人, 這樣的人生, 不說成功, 也可以說是十拿九穩了。

但沒想到的是, 他未來的路好像並沒有按照劇本上寫的那樣發展。

好景不長, 養生這陣風還沒刮幾年, 就過勁了。

王青松原本在校內香餑餑的待遇, 也急轉直下。

1989年他挑戰讀博, 雖然單科成績和總分都是第一, 但卻沒被錄取, 這讓他特別受挫。

但是, 還能怎麼樣呢, 生活還是要繼續, 兩個人考慮再三,決定辭去工作,回到「最初的地方」。

夫妻二人租下一個了2500畝荒山,過上了和之前截然不同的生活。

他們自己蓋房,不算有多雅致,但也算有了個遮風擋雨的地方。

請來了工匠,建造了一座小水庫,將山泉水截留在山溝上,形成了一汪漂亮的小湖。

吃的是自己種的食物,雖沒有饕餮盛宴,但是簡簡單單,吃進肚子裡要比大魚大肉的舒服多了。

再來,少了那些生活必需品怎麼辦呢?筷子就用秸稈做,洗漱洗衣,就用皂莢替代。

沒有電,自然也不用電器,除了鹽,再沒接受過外界的任何用品。

他們徹底切斷了與外界一切的聯繫,甚至父母要來看望,他們也拒絕了。

王青松說:「這山裡唯一的污染,是偶爾飛過的飛機,還有外來者。」

到後來,張梅懷了孕,連生產都是自己在家裡完成的。

期間,二人只出過兩次山。

一次是更換身份證,一次是掛失存摺。

這樣的生活質量,顯然和以前的生活毫無可比性。

但是夫妻倆覺得能求得內心的一份雅興,才是更難得的事。

就這樣,11年光陰流逝,王青松終于忍不住道出了「實情」。

看似不需要一分錢的隱居生活,真的容易嗎?

其實一點也不。

人人羨慕的山居生活不是分文不掏,同樣需要有收入來支撐想要的生活。

當年他們租下這塊地的時候,花費了20萬,租期是50年。

但是2500畝這麼大一塊地,不單是管理和清掃,再加上運送糧食也需要人力。

他們不得已招了10個工人,來維持他們隱居生活能夠運轉下去。

到2011年,11年隱居生活,已經花了350萬。

看到了嗎?你以為的隱居是拎起包袱就走,但實際兜裡要沒有足夠的存款,你連這種淳樸艱苦的日子都沒資格體驗。

最終,他還是主動與外界聯繫了。

錢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孩子的教育。

與城市長大的孩子不同,他的孩子有種大山裡長大的敞亮,說話嗓門大,行為舉動也帶著點「野」。

于是,他聯繫了當年的老同學,也陸續有人來看望他,但是雙方都被嚇到了。

老同學沒想到昔日西裝革履的王青松,變成眼前這個衣冠不整的頹廢模樣。

而王青松也沒想到,原來多年不出山,山外已經超乎他的想象。

他不知道網路已經如此發達,也不明白掃碼支付是個什麼意思,這個世界變得讓他陌生。

但當別人說出想要資助他的憐憫之詞的時候,他卻只是笑笑。

「我聽得出,他身在高位瀕臨崩潰的壓力,而他不知道,我內心裡有多富有。」

這大概就是有舍有得吧。

山裡有坐在家門口就能望見的碧波。

山裡有城市裡難得一見的星光璀璨。

山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生活節奏。

山裡有環境和精神都一塵不染的純淨生活。

不過,詩和遠方,不是只有仙霧繚繞的仙境,滿地泥濘才是最真實的原始。

從人人敬仰的風雲人物,到不被人理解罵他「精神病」。

他有擔心過孩子被動的與世隔絕是否自己過于強勢,也曾像個俗人一樣因為沒有經濟來源而愁苦。

如今他的日子過的怎麼樣,他的孩子是否接受了好的教育,這一切無人知曉。

我們無權評價他人的選擇是否值得,畢竟每個人都在努力的撰寫著自己的人生篇章。

-End-

兩個人考慮再三,決定辭去工作,回到「最初的地方」。

夫妻二人租下一個了2500畝荒山,過上了和之前截然不同的生活。

他們自己蓋房,不算有多雅致,但也算有了個遮風擋雨的地方。

請來了工匠,建造了一座小水庫,將山泉水截留在山溝上,形成了一汪漂亮的小湖。

吃的是自己種的食物,雖沒有饕餮盛宴,但是簡簡單單,吃進肚子裡要比大魚大肉的舒服多了。

再來,少了那些生活必需品怎麼辦呢?筷子就用秸稈做,洗漱洗衣,就用皂莢替代。

沒有電,自然也不用電器,除了鹽,再沒接受過外界的任何用品。

他們徹底切斷了與外界一切的聯繫,甚至父母要來看望,他們也拒絕了。

王青松說:「這山裡唯一的污染,是偶爾飛過的飛機,還有外來者。」

到後來,張梅懷了孕,連生產都是自己在家裡完成的。

期間,二人只出過兩次山。

一次是更換身份證,一次是掛失存摺。

這樣的生活質量,顯然和以前的生活毫無可比性。

但是夫妻倆覺得能求得內心的一份雅興,才是更難得的事。

就這樣,11年光陰流逝,王青松終于忍不住道出了「實情」。

看似不需要一分錢的隱居生活,真的容易嗎?

其實一點也不。

人人羨慕的山居生活不是分文不掏,同樣需要有收入來支撐想要的生活。

當年他們租下這塊地的時候,花費了20萬,租期是50年。

但是2500畝這麼大一塊地,不單是管理和清掃,再加上運送糧食也需要人力。

他們不得已招了10個工人,來維持他們隱居生活能夠運轉下去。

到2011年,11年隱居生活,已經花了350萬。

看到了嗎?你以為的隱居是拎起包袱就走,但實際兜裡要沒有足夠的存款,你連這種淳樸艱苦的日子都沒資格體驗。

最終,他還是主動與外界聯繫了。

錢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孩子的教育。

與城市長大的孩子不同,他的孩子有種大山裡長大的敞亮,說話嗓門大,行為舉動也帶著點「野」。

于是,他聯繫了當年的老同學,也陸續有人來看望他,但是雙方都被嚇到了。

老同學沒想到昔日西裝革履的王青松,變成眼前這個衣冠不整的頹廢模樣。

而王青松也沒想到,原來多年不出山,山外已經超乎他的想象。

他不知道網路已經如此發達,也不明白掃碼支付是個什麼意思,這個世界變得讓他陌生。

但當別人說出想要資助他的憐憫之詞的時候,他卻只是笑笑。

「我聽得出,他身在高位瀕臨崩潰的壓力,而他不知道,我內心裡有多富有。」

這大概就是有舍有得吧。

山裡有坐在家門口就能望見的碧波。

山裡有城市裡難得一見的星光璀璨。

山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生活節奏。

山裡有環境和精神都一塵不染的純淨生活。

不過,詩和遠方,不是只有仙霧繚繞的仙境,滿地泥濘才是最真實的原始。

從人人敬仰的風雲人物,到不被人理解罵他「精神病」。

他有擔心過孩子被動的與世隔絕是否自己過于強勢,也曾像個俗人一樣因為沒有經濟來源而愁苦。

如今他的日子過的怎麼樣,他的孩子是否接受了好的教育,這一切無人知曉。

我們無權評價他人的選擇是否值得,畢竟每個人都在努力的撰寫著自己的人生篇章。

-End-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