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你是具有大福德的人嗎?

今天繼續與大家分享

《中觀寶鬘論》讀書會學習內容

心靈樂園


入論分支又分二:丙一、頂禮句;丙二、立誓句。 相當於把腦殼分成左邊和右邊。

丙二、立誓句:

王為汝修法, 宣說唯善法。

堪為妙法器, 修行將成就。

為了令隨信行與隨法行的兩種法器學修論典, 作者首先頂禮殊勝對境而積累福德,

隨信行:雖然一點佛法都不懂, 但看到師父就想哭的清淨信。

隨法行:看到師父的時候不見得有感覺, 但一學法就有感覺。

為了能令這兩種法器學修論典, 作者首先頂禮殊勝對境而積累功德。

接下來以呼喚的口吻稱道:國王,

出於為了你修法的目的, (我)即將宣說初中末淨善、不墮輪回惡趣、始終如一善妙的這些正法。 如果對所謂的法進行分類, 則有十善等以及證悟真如的智慧兩種。

龍樹菩薩與樂行國王的關係很好, 就算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 也要同年同月同日死。 所以為了讓國王修法, 龍樹菩薩宣說初中末淨善的正法。

“初中末淨善”, 有很多事情, 善始卻無善終, 就像世間的感情, 一開始恩恩愛愛、卿卿我我, 許諾要天長地久, 最後卻淒淒慘慘、冷眼相向、分道揚鑣。 也有的人是不打不相識, 初不善, 結尾善。 總之, 世間的事情不可能初中善都盡善盡美。

但佛法卻不同。 很多人一看到佛陀的樣子就心生歡喜, 對佛陀講的因果、無常等法門遵循受持,

也會因為行持善法而得到善妙的覺受。

正法, 還可以讓我們從恐懼中得到解脫。 在學道的過程中, 比如修完加行、學完一部論典……修行中的每一個進步, 不管是從講法者的角度還是聞法者的角度, 整個過程都十分美妙不可言喻, 到最終依靠正法獲得佛果, 更是無與倫比的殊勝善妙, 所以佛陀所宣講的佛法, 初中後始終如一善妙。

“十善等”屬於世俗諦中的增上生, 也就是人天福報, 積累的是福德資糧。 當然, 在此類資糧中也有屬於智慧的部分, 比如相信因果輪回也是一種智慧。 畢竟有的人是無論怎麼跟他麼說, 哪怕科學家已經找到實例擺在他的面前, 他也絕不承認, 從某種角度而言, 這也是一種不具智慧的表現。

此二法的果分別是人天果位與三菩提聖果。

依靠十善, 不論我們轉生為人或天人, 都能獲得各類圓滿幸福。

三菩提的聖果就是指聲聞、緣覺、菩薩乃至於佛的果位。 聲聞緣覺證悟了真如的一部分, 證悟了真如的全部就是佛菩薩。

本來, “法”所涉及的內含有十種, 但此處的“法”是指二種因法, 由於依此二因法能成就果法的緣故。 之所以特意勸勉國王而宣講是因為, 如果諸位先賢對堪為妙法器者宣說, 則對方修行能得成就。

哪怕是在舞臺上找一個觀眾配合節目表演, 也要找一個看起來醒眼兒的人, 如果找一個雙目無光、嘴巴半張, 什麼狀況都搞不清楚的人, 怎麼可能配合你呢?說不定樂行國王也是佛菩薩的化現, 所以才和龍猛菩薩顯現了各種的你問我答、我說你聽……給我們留下了《親友書》、《中觀寶鬘論》等珍貴的寶貝。

國王你具足四輪、三功德, 因而堪為法器。

國王你堪為法器, 所以才成為我講法的對象。

“四輪”:被善知識攝受, 發殊勝菩提心, 遇到大乘佛法, 依止適合修行的寂靜處。 很多人說依止寂靜的中土, 就要去山裡修行, 但其實在鴉雀無聲的地方也未必是寂靜處。 寂靜分外內密三種, 最重要的寂靜是內心的寂靜。 俗話說, 心遠地自偏, 大隱隱於市。 只要我們的內心是寂靜的, 我們就獲得了第一個輪。 現在的我們被如太陽般的上師溫暖照耀著, 也遇到了大乘佛法, 第二個輪和第三個輪也具足了。 至於有沒有發菩提心, 只有自己知道了。

作為初學者,

一開始最好能夠遠離憒鬧。

為什麼要這樣呢?可能我們剛剛對佛法產生了一點非常微弱的信心, 就像剛剛長出的苗芽般一腳踩下去就再也無法反彈, 哪裡經得住身邊對佛法沒有信心之人的狂轟亂炸, 不消三言兩語, 也許就會對佛法產生懷疑, 甚至邪見。 因此, 作為初學者, 應儘量在寂靜處與善友在一起。

我們需要生存, 但這個社會上, 有很多人不懷好意地販賣焦慮。 我們明明可以過好日子, 卻被大眾的評判標準綁架。 就算在他們的評判標準中, 說我們腦殼有包, 也不要輕易被他們拐跑, 我們腦殼的確要長包, 不過我們要長的是佛的肉髻。

把內心置於寂靜處, 保持內心的境界非常重要這需要我們勤加修行, 時時刻刻用正知正念護持自己的心, 如果太過懈怠、修行太差,出現修行的障礙,修行就會褪色。和善友在一起鬼混,閒聊也會是“今天你的加行修得怎麼樣?”“磕了多少頭?”“念了多少咒?”“打了多久座?”“啊……我今天還沒有做功課。”“那你還不滾去打坐……”無論怎樣,有了這樣的督促,就算是散亂也不會跑得太遠。

所謂的三功德,如雲:“質直慧求義,說為聞法器。”為此,作者才對具足如此法器功德者講法。

“質直”,具有不狡詐、正直、內外透明的品質。佛教的師徒關係與世間的社交不同,上師三寶不需要我們說好聽的話去恭維他,只需要我們能夠依教奉行。

“慧”,我們在講暇滿人身的時候講到過八無暇的“喑啞”,意根喑啞者,無論怎麼對他講佛法他也無法領悟。但這並不是說他就是傻,意根喑啞者,有可能在世間法方面聰慧絕倫,但卻對最基本的因果之理也不能理解,無法相信,更不要說般若空性。所以,佛法的“慧”有別于世間的聰明。

“求義”,對佛法大義有希求心。就算是人品正直,又很有智慧,如果沒有希求心,也不能堪為法器。

樂行國王具足三功德,所以堪為法器。因而,龍猛菩薩在此段對樂行國王宣說了傳講因緣。

“妙”既可以修飾法,也可以修飾法器。法無高下,但是法器有高下。法器有小乘根器、大乘根器之分,大乘又有顯宗和密乘根器之分,密乘又分生圓次第,再到無相圓滿次第——大圓滿。所以才會有一種說法——只有金子的容器才能裝獅子的奶。據說獅子的奶倒進瓦罐,瓦罐會裂開,不過我們也木有做過實驗,但佛經是這樣說的。

同樣,如果對非法器宣講了空性或密法,他們也可能會因承受不住而使法器毀壞,最後連水都裝不了,更別提獅子的奶。

現在我們開始從脖子往下走。

所說論義又分成了四部分,就相當於把我們的身體分為上腹腔、下腹腔、大腿、小腿。

上腹腔又分成兩部分,我們現在就開始先講左肺。左肺又分成了上部分和下部分,上部分又分成了四個小部分,接下來就是學這其中的四分之一。

(額,如果不曉得我們怎麼就開始分解身體的,請看上篇文章對科判的樂園版解釋……)

乙二(所說論義)分四:一、總說增上生與決定勝之因果;二、教誡修學無上菩提之因——二資糧;三、教誡修學國王無過之行為;四、教誡欲得解脫之出家菩薩廣行學處。

丙一(總說增上生與決定勝之因果)分二:一、分別說增上生與決定勝之因果;二、輪番說增上生與決定勝之因果。

第一品 別說因果

丁一(分別說增上生與決定勝之因果)分二:一、總說緣起;二、真實宣說。

戊一(總說緣起)分四:一、二因資糧之次第;二、歸納而認知因果;三、二因之差別;四、宣說法器之法相:

己一、二因資糧之次第:

先增上生法,後得決定勝,

因獲增上生,漸至決定勝。

法王如意寶講《勝利道歌》時講到,要學佛、成為菩薩,先要成為一個好人。作為佛教徒,要具備賢善的人格。按照次第,行持十善,最終獲得解脫,畢竟,在佛經裡面,也沒有說過有誰在殺盜淫妄的同時,能夠成佛。所以蓮花生大士才會說:“見解勢比虛空高,取捨因果較粉細。”

首先宣說增上生之因十六法,關於十六法,下文中有明示。(聽聞者)如理如實修持之後,才該講解獲得決定勝之道的所緣空性等法門。

樂園最開始的課程都是上師安排的。想到有般若班,害怕因為有人生邪見,令對方下墮,主辦者犯菩薩戒。但是上師說般若必須要學,哪怕暫時因為生起邪見墮落地獄,也會因為思維而獲得解脫,所以不能因噎廢食。所幸樂園對般若還比較“執著”,所以多年以來反反復複、咀嚼似的學習般若,從沒有放棄過。

以前大愛道比丘尼等一行人準備去出家,結果被拒之門外,說她們長得太漂亮,容易還俗,這樣反而不好。但是佛陀卻接受了他們,因為佛陀說,只要她們願意出家,哪怕將來還俗,總有一天也會因為出家的因緣而獲得解脫。

當然咯,我們能先學到空性,也可以以此積累福報。曾經我們學習過懺悔罪障的方法,其中有一個法門就是證悟空性。在證悟空性的刹那,我們就能圓滿無數資糧、淨除無數業障,所以,如果我們在行持其他善法的時候,能夠證悟真實的空性,那麼像出離心、大悲心這樣的修法,就算不修也會自然而然生起,所以最牛逼的還是證悟空性。

原因何在呢?因為需要連續得到增上生的果報方可漸漸達到決定勝的果位。

但針對大多數人而言,正如此處所說,要先學增上生,再學決定勝。因為需要連續得到增上生的果報。沒有福報的人聽不懂般若空性,就算是聽到了,也會如坐針氈,下一次絕不會再來參加,所以學習《入行論•智慧品》的時候,人員流失率直接過半,樂園的般若班也留不住人。

除了接連投生為人、天的身份以外,依靠惡趣的身份無法獲得解脫。

由此可推知,造惡業的人如何能獲得解脫?所以要行持十善、守持戒律。

聽聞者最初獲得了所傳的教言再進一步實修,當相續成熟時才可為他講授空性深義。

想想我們現在聽聞了空性法門,並產生信心,簡直美死了。此處請豎起大拇指自我點贊。此次在上師的要求下學習《中觀寶鬘論》,並有幸得到藏文版法本,學習決定勝的法門,樂園小娃兒為自己幸運的暇滿忍不住歡呼雀躍。

否則,聞者可能顛倒執著空性之義而誹謗因果,結果會導致捨棄空性而墮入惡趣,誠如本論下文中所說“(若誤解此法,毀壞諸愚者,如是無見者,沉落不淨中,另外邪執此,愚起智者慢,)性情極粗魯,倒墮無間獄”。假設必須宣說空性,就要不危及業果而結合業果來講解。

如果對愚昧無知、沒有福報的人講解空性,會導致他對空性生起邪見而墮入惡趣。就像下文中所說的,如果對空性沒有正知正見產生誤解的人,最後一定會墮落。

有的人錯誤地理解空性,比如認為自己證悟了空性,空性就是什麼都沒有,因而會墮入地獄。如提婆達多,因為他覺得自己不比釋迦牟尼佛差,認為自己可以逃脫因果的懲罰,所以才無惡不作,犯下了兩個五無間罪。因此,講空性的時候,永遠都不能不提因果,這是給初學者講空性時不能脫離的必要原則,否則,不管懂不懂空性,如果對空性有錯誤的認識,最後的結果就是墮落。

以前我們喜歡用一個比喻來理解增上生和決定勝之間的關係。增上生就像是存錢買諾亞方舟,修持空性就是登入諾亞方舟。在這一方面,沒有捷徑可走,那些看起來走了捷徑的人,一定是曾經積累了天大的福德資糧。

包括今生能夠遇到大圓滿法和宣講大圓滿法的善知識的人,已經是包子吃了九個,成就進度條即將跑滿的,但最後這麼一塊骨頭,其實並不好啃。以前以為磕完頭就證悟了,結果沒想到加行還有那麼多環節,後來以為修完加行好像就可以證悟了,沒想到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學習空性時,世間法方面甚至可能還會出現各種違緣。這也是正常的,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個世界上能夠兩全的,歷史上也就樂行國王、維摩詰、恩紮布德這樣極少數的人了……要想世間、出世間二者完全圓滿的,只有密法根器的人。怎麼樣成為密法根器呢?不要以為進入加行班就是很正統的密法根器,我們還需要不斷修行,讓我們成為最完美的法器,能裝獅子乳。在此之前,說是會有魔王波旬來給我們製造障礙,顯現世間法的各種不圓滿,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好好努力,堅持不懈,只要走出瓶頸,前途一片燦爛,總能沖出一條活路來,不僅是出世間的修行,就算是世間也是如此,要成就大事,便不可能一帆風順,欲得佛果,更不可能輕而易舉,佛經中也說“大事因緣”,唯有吃得苦中苦,方能夠解脫。

以上內容來自

靜怡苑·心靈樂園

《中觀寶鬘論》讀書會分享

連載中

一則通知

從本周開始,《中觀寶鬘論》讀書會因故暫停3周。具體開課時間,請關注樂園公眾號文末通知。

5月22日-5月29日,學院金剛薩埵法會期間,樂園將舉行網路同步共修(期間所有課程暫停),歡迎大家來樂園參加哦~

如果太過懈怠、修行太差,出現修行的障礙,修行就會褪色。和善友在一起鬼混,閒聊也會是“今天你的加行修得怎麼樣?”“磕了多少頭?”“念了多少咒?”“打了多久座?”“啊……我今天還沒有做功課。”“那你還不滾去打坐……”無論怎樣,有了這樣的督促,就算是散亂也不會跑得太遠。

所謂的三功德,如雲:“質直慧求義,說為聞法器。”為此,作者才對具足如此法器功德者講法。

“質直”,具有不狡詐、正直、內外透明的品質。佛教的師徒關係與世間的社交不同,上師三寶不需要我們說好聽的話去恭維他,只需要我們能夠依教奉行。

“慧”,我們在講暇滿人身的時候講到過八無暇的“喑啞”,意根喑啞者,無論怎麼對他講佛法他也無法領悟。但這並不是說他就是傻,意根喑啞者,有可能在世間法方面聰慧絕倫,但卻對最基本的因果之理也不能理解,無法相信,更不要說般若空性。所以,佛法的“慧”有別于世間的聰明。

“求義”,對佛法大義有希求心。就算是人品正直,又很有智慧,如果沒有希求心,也不能堪為法器。

樂行國王具足三功德,所以堪為法器。因而,龍猛菩薩在此段對樂行國王宣說了傳講因緣。

“妙”既可以修飾法,也可以修飾法器。法無高下,但是法器有高下。法器有小乘根器、大乘根器之分,大乘又有顯宗和密乘根器之分,密乘又分生圓次第,再到無相圓滿次第——大圓滿。所以才會有一種說法——只有金子的容器才能裝獅子的奶。據說獅子的奶倒進瓦罐,瓦罐會裂開,不過我們也木有做過實驗,但佛經是這樣說的。

同樣,如果對非法器宣講了空性或密法,他們也可能會因承受不住而使法器毀壞,最後連水都裝不了,更別提獅子的奶。

現在我們開始從脖子往下走。

所說論義又分成了四部分,就相當於把我們的身體分為上腹腔、下腹腔、大腿、小腿。

上腹腔又分成兩部分,我們現在就開始先講左肺。左肺又分成了上部分和下部分,上部分又分成了四個小部分,接下來就是學這其中的四分之一。

(額,如果不曉得我們怎麼就開始分解身體的,請看上篇文章對科判的樂園版解釋……)

乙二(所說論義)分四:一、總說增上生與決定勝之因果;二、教誡修學無上菩提之因——二資糧;三、教誡修學國王無過之行為;四、教誡欲得解脫之出家菩薩廣行學處。

丙一(總說增上生與決定勝之因果)分二:一、分別說增上生與決定勝之因果;二、輪番說增上生與決定勝之因果。

第一品 別說因果

丁一(分別說增上生與決定勝之因果)分二:一、總說緣起;二、真實宣說。

戊一(總說緣起)分四:一、二因資糧之次第;二、歸納而認知因果;三、二因之差別;四、宣說法器之法相:

己一、二因資糧之次第:

先增上生法,後得決定勝,

因獲增上生,漸至決定勝。

法王如意寶講《勝利道歌》時講到,要學佛、成為菩薩,先要成為一個好人。作為佛教徒,要具備賢善的人格。按照次第,行持十善,最終獲得解脫,畢竟,在佛經裡面,也沒有說過有誰在殺盜淫妄的同時,能夠成佛。所以蓮花生大士才會說:“見解勢比虛空高,取捨因果較粉細。”

首先宣說增上生之因十六法,關於十六法,下文中有明示。(聽聞者)如理如實修持之後,才該講解獲得決定勝之道的所緣空性等法門。

樂園最開始的課程都是上師安排的。想到有般若班,害怕因為有人生邪見,令對方下墮,主辦者犯菩薩戒。但是上師說般若必須要學,哪怕暫時因為生起邪見墮落地獄,也會因為思維而獲得解脫,所以不能因噎廢食。所幸樂園對般若還比較“執著”,所以多年以來反反復複、咀嚼似的學習般若,從沒有放棄過。

以前大愛道比丘尼等一行人準備去出家,結果被拒之門外,說她們長得太漂亮,容易還俗,這樣反而不好。但是佛陀卻接受了他們,因為佛陀說,只要她們願意出家,哪怕將來還俗,總有一天也會因為出家的因緣而獲得解脫。

當然咯,我們能先學到空性,也可以以此積累福報。曾經我們學習過懺悔罪障的方法,其中有一個法門就是證悟空性。在證悟空性的刹那,我們就能圓滿無數資糧、淨除無數業障,所以,如果我們在行持其他善法的時候,能夠證悟真實的空性,那麼像出離心、大悲心這樣的修法,就算不修也會自然而然生起,所以最牛逼的還是證悟空性。

原因何在呢?因為需要連續得到增上生的果報方可漸漸達到決定勝的果位。

但針對大多數人而言,正如此處所說,要先學增上生,再學決定勝。因為需要連續得到增上生的果報。沒有福報的人聽不懂般若空性,就算是聽到了,也會如坐針氈,下一次絕不會再來參加,所以學習《入行論•智慧品》的時候,人員流失率直接過半,樂園的般若班也留不住人。

除了接連投生為人、天的身份以外,依靠惡趣的身份無法獲得解脫。

由此可推知,造惡業的人如何能獲得解脫?所以要行持十善、守持戒律。

聽聞者最初獲得了所傳的教言再進一步實修,當相續成熟時才可為他講授空性深義。

想想我們現在聽聞了空性法門,並產生信心,簡直美死了。此處請豎起大拇指自我點贊。此次在上師的要求下學習《中觀寶鬘論》,並有幸得到藏文版法本,學習決定勝的法門,樂園小娃兒為自己幸運的暇滿忍不住歡呼雀躍。

否則,聞者可能顛倒執著空性之義而誹謗因果,結果會導致捨棄空性而墮入惡趣,誠如本論下文中所說“(若誤解此法,毀壞諸愚者,如是無見者,沉落不淨中,另外邪執此,愚起智者慢,)性情極粗魯,倒墮無間獄”。假設必須宣說空性,就要不危及業果而結合業果來講解。

如果對愚昧無知、沒有福報的人講解空性,會導致他對空性生起邪見而墮入惡趣。就像下文中所說的,如果對空性沒有正知正見產生誤解的人,最後一定會墮落。

有的人錯誤地理解空性,比如認為自己證悟了空性,空性就是什麼都沒有,因而會墮入地獄。如提婆達多,因為他覺得自己不比釋迦牟尼佛差,認為自己可以逃脫因果的懲罰,所以才無惡不作,犯下了兩個五無間罪。因此,講空性的時候,永遠都不能不提因果,這是給初學者講空性時不能脫離的必要原則,否則,不管懂不懂空性,如果對空性有錯誤的認識,最後的結果就是墮落。

以前我們喜歡用一個比喻來理解增上生和決定勝之間的關係。增上生就像是存錢買諾亞方舟,修持空性就是登入諾亞方舟。在這一方面,沒有捷徑可走,那些看起來走了捷徑的人,一定是曾經積累了天大的福德資糧。

包括今生能夠遇到大圓滿法和宣講大圓滿法的善知識的人,已經是包子吃了九個,成就進度條即將跑滿的,但最後這麼一塊骨頭,其實並不好啃。以前以為磕完頭就證悟了,結果沒想到加行還有那麼多環節,後來以為修完加行好像就可以證悟了,沒想到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學習空性時,世間法方面甚至可能還會出現各種違緣。這也是正常的,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個世界上能夠兩全的,歷史上也就樂行國王、維摩詰、恩紮布德這樣極少數的人了……要想世間、出世間二者完全圓滿的,只有密法根器的人。怎麼樣成為密法根器呢?不要以為進入加行班就是很正統的密法根器,我們還需要不斷修行,讓我們成為最完美的法器,能裝獅子乳。在此之前,說是會有魔王波旬來給我們製造障礙,顯現世間法的各種不圓滿,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好好努力,堅持不懈,只要走出瓶頸,前途一片燦爛,總能沖出一條活路來,不僅是出世間的修行,就算是世間也是如此,要成就大事,便不可能一帆風順,欲得佛果,更不可能輕而易舉,佛經中也說“大事因緣”,唯有吃得苦中苦,方能夠解脫。

以上內容來自

靜怡苑·心靈樂園

《中觀寶鬘論》讀書會分享

連載中

一則通知

從本周開始,《中觀寶鬘論》讀書會因故暫停3周。具體開課時間,請關注樂園公眾號文末通知。

5月22日-5月29日,學院金剛薩埵法會期間,樂園將舉行網路同步共修(期間所有課程暫停),歡迎大家來樂園參加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