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41歲阿姨因太會佈置而走紅,把60㎡小家裝得堪稱收納教科書

同樣是60㎡的房子, 我家「雜亂無章」, 很多雜物無處藏身。 而她家卻井井有條、面不見物, 堪稱「迷你版」豪宅。

廣州一位41歲的阿姨, 借著女兒要上學的契機, 買下了這套60㎡學區房。

房子雖然不大, 但是阿姨非常清楚地知道, 什麼樣的裝修才最適合全家人的生活。

「去客廳化」、「打造中西廚」、「極限利用空間做滿實用櫃子」。

這些超智慧的「裝修手段」, 把60㎡小家裝的實用又溫馨, 堪稱收納「教科書」, 引無數網友爭相模仿。

而我, 在看了廣州這套「教科書式」住宅後, 也不禁感歎, 現在大多家庭裝修, 根本不知道如何做收納佈置。

住宅基本資訊

建築面積80㎡, 套內面積60㎡, 座標廣州, 常住人口夫妻、女兒。

從原來的戶型結構來看, 儘管中規中矩, 但是對于熱愛的生活、拒絕「斷舍離」的阿姨來說, 空間利用率太低了, 全屋的收納空間根本無法滿足需求。

結合家庭人員的需求和習慣, 對原始佈局做了較大的改動:

廚房外的生活陽臺納入室內作為中廚, 原廚房改為開放式西廚。 改變兒童房房門方向, 增加收納空間。 改變主臥房門位置, 增加床尾收納。 衛生間做幹濕分設計。 去傳統的客廳佈局, 全屋做實用櫃子, 增加收納空間。

暗藏驚喜的玄關

原始結構是沒有玄關區的, 改造後的玄關區, 儘管不大, 卻也充滿了驚喜。

改造後玄關櫃, 緊挨著開放式的西廚, 西廚的高櫃融為一體。

櫃子中間鏤空處用原木色點綴, 與地面和室內的其他原木色相呼應, 視覺連貫和諧。

鞋櫃不大, 但是帶來的功能性和儀式感, 是讓人驚喜的。

玄關區的左手邊, 牆面也做了非常用心的佈置。

原本門後是上下兩個電箱(強弱電箱), 因為尺寸原因, 無法做櫃子進行遮擋。

女主非常智慧的, 選擇了兩塊洞洞板拼接在一起, 掛在牆上, 組成了一個收納區。

解決了包包、臨時外套和書包的掛放問題。

利用洞洞板遮擋電錶箱,不得不說實在是太明智了,如果不說的話,你甚至都不會想到這兩塊洞洞板,最初的用意是為了遮醜。

「去客廳化」的客廳

小面積的房子要想擁有大平層的即時感,那一定要利用合理的佈局打造空間的「空曠感」。

因為夫妻兩個平時上班,女兒也開始上學了,平常只有晚上和週末才在家,對沙發、電視基本沒有需求。

所以阿姨果斷地選擇了更實用的「去客廳化」的設計。

原本沙發的位置放置了一組矮櫃,溫潤的原木色,搭配白牆很自然簡單。

這組矮櫃主要是女兒的書櫃,裡面放滿了女兒的各種繪本、漫畫等書籍,其中兩個格子裡安裝了小抽屜,裡面放置小女生的收藏品。

週末的時候,女主會帶著女兒一起坐在書櫃旁閱讀或者給孩子講講故事裡更深層次的意思,親子氛圍很濃。

在原本電視牆的位置,女主直接定制了一組頂天立地的高櫃,超實用。

這組,一門到頂的櫃子滿足了客廳90%的收納需求,還作為玄關的補充收納,打開櫃門以後就是琳瑯滿目,關上櫃門客廳就恢復了一片清淨。

看到阿姨的客廳佈置,不得不感歎,這也太會佈置了,即實用又溫馨。

多功能的餐廳

小戶型的餐廳往往都很擁擠,但是在女主的用心佈置下,顯得寬敞而舒適。

一整組餐邊櫃,採用了上下分段的設計,中間留空的位置正好方便放餐廳的小電器或者一些隨手的醬料等,更方便實用。

餐胡桃木的餐桌椅,搭配了一把天藍色的兒童椅,一盞白色的吊燈營造了一個溫馨舒適的用餐氛圍。

但是這個餐廳並不僅僅是餐廳,更多時候是女兒寫作業,先生辦公的地方。

女餐廳的日常幸福而甜蜜:女兒在磨磨唧唧的寫作業,她在廚房或者西廚忙碌著時不時地指點一下江山,督促一下進度,當然也免不了「隔岸獅吼」的場景。

這大概是有娃的家庭都會經歷的吧,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假期的時候,女主會把餐桌佈置客廳,讓變化的空間,增加家裡的新鮮感。

格調滿滿的西廚

不少大戶型,在裝修的時候都會設計一個西廚、一個吧臺或者一個島臺,能提升整體的格調感。

雖然女主家的面積不大,但是依然佈置出了讓人驚喜的西廚。

餐桌旁的島臺是日常家裡的備菜區,女主在島臺上還特意增加了水槽,這樣方便日常備菜,而且也方便一回家就洗手的習慣。

島臺的設計也很講究的,完全是按照女主的生活習慣來定制的,除了洗碗機和水槽櫃,其餘都是抽屜。

儘管家裡的東西很多,但是用心的收納設計,讓家一塵不染,堪稱收納的教科書。

超會佈置的女主,利用這些極限空間,打造了實用性滿滿的收納櫃,把家裡收拾的井井有條,是很多家庭學習的榜樣。

在島臺的對面,也就是與玄關櫃融為一體的高櫃,這組櫃子的設計,是女主最得意的「傑作」。

不但顏值超高,實用性也很強。

高櫃裡嵌入了冰箱、蒸箱和烤箱,這些都是常規操作,還不夠驚豔,當你打開旁邊的一組櫃子,你會發現女主真的太懂「生活」了。

玄關櫃背後是原來廚房的煙道,不能拆掉,一般來說就是用櫃子直接包起來就行了。

但是女主沒有放過它,定制了一組窄櫃。

窄櫃深度只有11公分,用來放一些瓶瓶罐罐裝好的乾貨、雜糧和小物件,那再適合不過了。

旁邊的夾縫也利用得恰到好處,只有12公分,剛好放下家裡的四步梯。

家裡所有的櫃子基本都是一門到頂的設計,所以梯子是必不可少的,很實用。

換個角度看,還能看到水槽旁的半開放式收納櫃,也就是在冰箱正對面的位置,這是整個中西廚的核心操作區。

其實,廚房有個可以多層收納的小推車還是很值得學習的,因為總會有一些不適合放在冰箱裡的蔬菜,可以放在小推車上。

小推車的背後,也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糧油囤貨的好去處,只能女主居家過日子的經驗實在是太豐富。

清爽不油膩的中廚

廚房是由原來的陽臺改造而來,看完以後讓我羨慕不已。

原本中廚區,可以滿足U型佈局的,但是考慮到裝修預算,乾脆就做了L型的櫥櫃。

面積不大,為了避免壓抑也沒有做吊櫃,反正西廚已經有了很多收納空間了。

能上牆的物件絕不放在檯面上,這是女主總結出的生活經驗,可以讓生活更加的舒爽。

另外一側牆面上安裝了層板架,可以放電飯煲、燒水壺等等,比櫥櫃價格要實惠太多了。

乾淨無死角的衛生間

改造後的衛生間實現了幹濕分離,幹區除了洗漱盆以外還增加了一組收納櫃,和洗漱盆一起都採用了懸浮式的設計,底部是掃地機的「家」。

洗漱臺外移,那就要保持乾淨整潔,女主收納的「武器」,除了鏡櫃以外還有不適合完全放到櫃子裡的牙刷、漱口杯等都放在了一旁牆面的壁龕裡,實用又美觀。

生活小經驗:相比那些置物架,壁龕更好用,因為嵌入式的設計不突兀,而且更整潔。

濕區裡就是淋浴和馬桶,淋浴區犧牲了一點面積,做了兩個背對背的壁龕,一邊是給淋浴區用,另外一邊是兒童房的嵌入式書櫃。

顏色統一的清潔工具,整齊地掛在門後的牆面上,智能馬桶蓋,長條形地漏,小空間也要不將就。

溫馨舒適的主臥

對女主來說,臥室就只是一個睡覺的地方,所以只要氛圍舒適、安靜即可。

床頭背景牆刷了灰藍色牆漆,其他牆面留白搭配原木色的床和地板,首先氛圍感是很靜謐的。

又醜又占地方,還不能敲掉的飄窗上直接鋪貼了木地板。

另一側的凹位裡,正好放收納抽屜,利用窗簾遮擋在內側,女主始終秉承著不浪費每一寸空間的理念,值得學習

床側牆面是一組衣櫃,折疊門+衣架的方式組合成了一個衣櫥,既省錢又環保,還假裝自己有個衣帽間。

房門改動後,利用門後的空間,做了一組超大的收納櫃。

之所以說它不是衣櫃,是因為它的厚度只有40公分,但是也讓家裡的收納空間擴大了1倍。

收納櫃雖然薄,但是收納能力很強,行李箱、換季衣物、豪華梳粧檯,都可以搞定。

看到裡面井然有序地佈置,讓我非常汗顏,原來20年來我根本不懂得收納,其實這也是大多數家庭的通病。

環保又實用的兒童房

摒棄了傳統的布藝窗簾,兒童房用百葉窗簡潔又實用。

床體緊挨著牆放,留出學習空間。

床尾有一組嵌入式書櫃,牆面安裝了一塊玻璃黑板,平常的聽寫、演算、塗鴉的地方,比純牆面利用率更高。

只有7㎡的臥室,除了床、書桌椅還有一組衣櫃。

衣櫃和主臥床側衣櫃採用的是同種方式,折疊門+衣架,兒童房更講究環保。

陽臺

只有一個不大的陽臺,對于實用主義的女主來說,用來休閒那就有點可惜了,所以,陽臺也做很多收納的設計。

陽臺一側利用牆體,定制嵌入式收納櫃,一個讓雜亂工具藏身的家政櫃就誕生了。

另外一側疊放洗衣機、烘乾機,節省空間。

旁邊再放一個成品的洗手櫃,牆面安裝洞洞板,實用性滿滿。

文末總結:

女主的家,已經入住一年多的家,依然保持著乾淨整潔的樣子,讓人羨慕。

空間小不可要緊,不滿足收納條件也不要慌,用心佈置,小家也一樣溫馨舒適。

看完女主的家,我還總結以下幾個值得學習「裝修手段」,供大家參考:

「去客廳化」設計,增加收納空間,緩解空間壓力。堅持增設西廚,增加小電器的收納區。面積小不可怕,全屋無吊頂,簡單的裝修照樣很溫馨。通鋪原木色地板,自然溫潤,增加溫馨感。牆面儘量留白,不做繁雜的裝飾。一門通頂的櫃子,收納能力不但強,顏值還很高。

利用洞洞板遮擋電錶箱,不得不說實在是太明智了,如果不說的話,你甚至都不會想到這兩塊洞洞板,最初的用意是為了遮醜。

「去客廳化」的客廳

小面積的房子要想擁有大平層的即時感,那一定要利用合理的佈局打造空間的「空曠感」。

因為夫妻兩個平時上班,女兒也開始上學了,平常只有晚上和週末才在家,對沙發、電視基本沒有需求。

所以阿姨果斷地選擇了更實用的「去客廳化」的設計。

原本沙發的位置放置了一組矮櫃,溫潤的原木色,搭配白牆很自然簡單。

這組矮櫃主要是女兒的書櫃,裡面放滿了女兒的各種繪本、漫畫等書籍,其中兩個格子裡安裝了小抽屜,裡面放置小女生的收藏品。

週末的時候,女主會帶著女兒一起坐在書櫃旁閱讀或者給孩子講講故事裡更深層次的意思,親子氛圍很濃。

在原本電視牆的位置,女主直接定制了一組頂天立地的高櫃,超實用。

這組,一門到頂的櫃子滿足了客廳90%的收納需求,還作為玄關的補充收納,打開櫃門以後就是琳瑯滿目,關上櫃門客廳就恢復了一片清淨。

看到阿姨的客廳佈置,不得不感歎,這也太會佈置了,即實用又溫馨。

多功能的餐廳

小戶型的餐廳往往都很擁擠,但是在女主的用心佈置下,顯得寬敞而舒適。

一整組餐邊櫃,採用了上下分段的設計,中間留空的位置正好方便放餐廳的小電器或者一些隨手的醬料等,更方便實用。

餐胡桃木的餐桌椅,搭配了一把天藍色的兒童椅,一盞白色的吊燈營造了一個溫馨舒適的用餐氛圍。

但是這個餐廳並不僅僅是餐廳,更多時候是女兒寫作業,先生辦公的地方。

女餐廳的日常幸福而甜蜜:女兒在磨磨唧唧的寫作業,她在廚房或者西廚忙碌著時不時地指點一下江山,督促一下進度,當然也免不了「隔岸獅吼」的場景。

這大概是有娃的家庭都會經歷的吧,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假期的時候,女主會把餐桌佈置客廳,讓變化的空間,增加家裡的新鮮感。

格調滿滿的西廚

不少大戶型,在裝修的時候都會設計一個西廚、一個吧臺或者一個島臺,能提升整體的格調感。

雖然女主家的面積不大,但是依然佈置出了讓人驚喜的西廚。

餐桌旁的島臺是日常家裡的備菜區,女主在島臺上還特意增加了水槽,這樣方便日常備菜,而且也方便一回家就洗手的習慣。

島臺的設計也很講究的,完全是按照女主的生活習慣來定制的,除了洗碗機和水槽櫃,其餘都是抽屜。

儘管家裡的東西很多,但是用心的收納設計,讓家一塵不染,堪稱收納的教科書。

超會佈置的女主,利用這些極限空間,打造了實用性滿滿的收納櫃,把家裡收拾的井井有條,是很多家庭學習的榜樣。

在島臺的對面,也就是與玄關櫃融為一體的高櫃,這組櫃子的設計,是女主最得意的「傑作」。

不但顏值超高,實用性也很強。

高櫃裡嵌入了冰箱、蒸箱和烤箱,這些都是常規操作,還不夠驚豔,當你打開旁邊的一組櫃子,你會發現女主真的太懂「生活」了。

玄關櫃背後是原來廚房的煙道,不能拆掉,一般來說就是用櫃子直接包起來就行了。

但是女主沒有放過它,定制了一組窄櫃。

窄櫃深度只有11公分,用來放一些瓶瓶罐罐裝好的乾貨、雜糧和小物件,那再適合不過了。

旁邊的夾縫也利用得恰到好處,只有12公分,剛好放下家裡的四步梯。

家裡所有的櫃子基本都是一門到頂的設計,所以梯子是必不可少的,很實用。

換個角度看,還能看到水槽旁的半開放式收納櫃,也就是在冰箱正對面的位置,這是整個中西廚的核心操作區。

其實,廚房有個可以多層收納的小推車還是很值得學習的,因為總會有一些不適合放在冰箱裡的蔬菜,可以放在小推車上。

小推車的背後,也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糧油囤貨的好去處,只能女主居家過日子的經驗實在是太豐富。

清爽不油膩的中廚

廚房是由原來的陽臺改造而來,看完以後讓我羨慕不已。

原本中廚區,可以滿足U型佈局的,但是考慮到裝修預算,乾脆就做了L型的櫥櫃。

面積不大,為了避免壓抑也沒有做吊櫃,反正西廚已經有了很多收納空間了。

能上牆的物件絕不放在檯面上,這是女主總結出的生活經驗,可以讓生活更加的舒爽。

另外一側牆面上安裝了層板架,可以放電飯煲、燒水壺等等,比櫥櫃價格要實惠太多了。

乾淨無死角的衛生間

改造後的衛生間實現了幹濕分離,幹區除了洗漱盆以外還增加了一組收納櫃,和洗漱盆一起都採用了懸浮式的設計,底部是掃地機的「家」。

洗漱臺外移,那就要保持乾淨整潔,女主收納的「武器」,除了鏡櫃以外還有不適合完全放到櫃子裡的牙刷、漱口杯等都放在了一旁牆面的壁龕裡,實用又美觀。

生活小經驗:相比那些置物架,壁龕更好用,因為嵌入式的設計不突兀,而且更整潔。

濕區裡就是淋浴和馬桶,淋浴區犧牲了一點面積,做了兩個背對背的壁龕,一邊是給淋浴區用,另外一邊是兒童房的嵌入式書櫃。

顏色統一的清潔工具,整齊地掛在門後的牆面上,智能馬桶蓋,長條形地漏,小空間也要不將就。

溫馨舒適的主臥

對女主來說,臥室就只是一個睡覺的地方,所以只要氛圍舒適、安靜即可。

床頭背景牆刷了灰藍色牆漆,其他牆面留白搭配原木色的床和地板,首先氛圍感是很靜謐的。

又醜又占地方,還不能敲掉的飄窗上直接鋪貼了木地板。

另一側的凹位裡,正好放收納抽屜,利用窗簾遮擋在內側,女主始終秉承著不浪費每一寸空間的理念,值得學習

床側牆面是一組衣櫃,折疊門+衣架的方式組合成了一個衣櫥,既省錢又環保,還假裝自己有個衣帽間。

房門改動後,利用門後的空間,做了一組超大的收納櫃。

之所以說它不是衣櫃,是因為它的厚度只有40公分,但是也讓家裡的收納空間擴大了1倍。

收納櫃雖然薄,但是收納能力很強,行李箱、換季衣物、豪華梳粧檯,都可以搞定。

看到裡面井然有序地佈置,讓我非常汗顏,原來20年來我根本不懂得收納,其實這也是大多數家庭的通病。

環保又實用的兒童房

摒棄了傳統的布藝窗簾,兒童房用百葉窗簡潔又實用。

床體緊挨著牆放,留出學習空間。

床尾有一組嵌入式書櫃,牆面安裝了一塊玻璃黑板,平常的聽寫、演算、塗鴉的地方,比純牆面利用率更高。

只有7㎡的臥室,除了床、書桌椅還有一組衣櫃。

衣櫃和主臥床側衣櫃採用的是同種方式,折疊門+衣架,兒童房更講究環保。

陽臺

只有一個不大的陽臺,對于實用主義的女主來說,用來休閒那就有點可惜了,所以,陽臺也做很多收納的設計。

陽臺一側利用牆體,定制嵌入式收納櫃,一個讓雜亂工具藏身的家政櫃就誕生了。

另外一側疊放洗衣機、烘乾機,節省空間。

旁邊再放一個成品的洗手櫃,牆面安裝洞洞板,實用性滿滿。

文末總結:

女主的家,已經入住一年多的家,依然保持著乾淨整潔的樣子,讓人羨慕。

空間小不可要緊,不滿足收納條件也不要慌,用心佈置,小家也一樣溫馨舒適。

看完女主的家,我還總結以下幾個值得學習「裝修手段」,供大家參考:

「去客廳化」設計,增加收納空間,緩解空間壓力。堅持增設西廚,增加小電器的收納區。面積小不可怕,全屋無吊頂,簡單的裝修照樣很溫馨。通鋪原木色地板,自然溫潤,增加溫馨感。牆面儘量留白,不做繁雜的裝飾。一門通頂的櫃子,收納能力不但強,顏值還很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