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誰說師父都比徒弟強?金庸筆下有十人青出于藍,其中有七位是主角

《神雕俠侶》中, 郭靖已不是當年那個初入江湖的愣頭青, 他的武功集百家所長, 早在《射雕英雄傳》書末的第三次華山論劍就已是當世最頂尖的高手, 但作為一個師父, 他卻是失敗的, 他的徒弟個個是草包。

不過郭靖的傳人武藝平平或許並不僅僅只是他的問題, 要知道他的傳人中包括郭芙、郭破虜這兩個個親生子女, 要說他偏心沒傳大小武絕技還說得過去, 他的親生子女若有天賦, 他豈會私藏武功不傳?所以多半還是因為他這幾位弟子自身天賦有限, 武功都遠遠達不到師父的程度。

然而並不是每個師父都一定比徒弟強,

比如本文要提到的這十位高手, 他們個個都是青出于藍勝于藍, 超越了自己的師父。

一、集各家所長的郭靖

在《神雕俠侶》中, 郭靖是多了父親和師父的身份, 而在《射雕英雄傳》時代, 他卻只是個學徒。

(洪七公、郭靖劇照)

郭靖這小子頂著「木訥,

愚笨」的人設, 但在習武這件事上, 他的表現哪裡顯得木訥愚笨了?洪七公傳授他那降龍十八掌, 他就進步飛速。

修煉前十五掌, 他只花了一個月的時間, 原著道:「洪七公把‘降龍十八掌’中的第二招‘飛龍在天’教了郭靖。 這一招躍起半空, 居高下擊, 威力奇大, 郭靖花了三天工夫, 方才學會。 在這三天之中, 洪七公又多嘗了十幾味珍饈美饌, 黃蓉卻沒再磨他教什麼功夫, 只須他肯儘量傳授郭靖, 便已心滿意足。 如此一月有餘, 洪七公已將‘降龍十八掌’中的十五掌傳給了郭靖, 自‘亢龍有悔’一直傳到了‘見龍在田’。 」

在第二次華山論劍之時, 郭靖已然算得上是超越了師父洪七公, 更不用說他另外那七位武功三流的師父江南七怪了。

二、古墓派傳人楊過

事實上楊過的武功也算得上是集各家所長, 比如他曾師從全真教, 後又得歐陽鋒傳蛤蟆功, 洪七公傳打狗棒法, 不過真正讓楊過武功突飛猛進的人應該算是古墓派的小龍女。

故事初期的楊過, 武功遠不如師父小龍女, 若無各種奇遇, 他也難以追趕上小龍女的水準, 然而在與小龍女分別的十六年間, 他終日與海浪為敵, 練就了一身深厚的內力, 持玄鐵重劍時他已自詡「天下無敵」, 更不用說後來又自創了黯然銷魂掌了。

(楊過、小龍女劇照)

直至第三次華山論劍, 楊過奪得「西狂」的稱號, 成為五絕之一, 可見在世人心中, 他的實力已在師父小龍女之上(儘管小龍女被提名, 卻未成五絕)。

三、白猿傳人阿青

其實在多數人看來, 《越女劍》中的阿青的水準已是超出了武俠的范疇, 畢竟她隻身闖入越國王宮挫敗兩千越國士兵的戰績是冠絕全書, 不似凡人所能做到。

阿青那越女劍法是從何學來的?確切地說, 她用的其實不是劍法, 她不過是拿著竹棒與那白猿白公公嬉戲打鬧,

他們一人一獸就這麼在打鬧間精進了武藝, 起初白公公是強于阿青的, 而後期阿青則超越了白公公。

後來白公公想要刺殺范蠡時, 阿青親自出手打斷了白公公的手臂, 足見她是超越了白公公, 不過從某種程度來看, 她這也算是欺師滅祖吧。

四、華山派傳人令狐沖

令狐沖作為華山派的大弟子, 本該是未來的華山派掌門, 結果他卻在機緣巧合之下成了恒山掌門, 不過他的一身武功始終是華山派高人所授。

令狐沖最開始的華山武功自然是嶽不群傳授, 而後在思過崖一役, 他又遇上了華山劍宗高人風清揚, 得風老傳授獨孤九劍, 至此走向人生巔峰。

(令狐沖劇照)

當然,就《笑傲江湖》的正篇劇情來看,令狐沖仍是半吊子水準,但在《鹿鼎記》中,澄觀和尚提到過這麼一句:「古人前輩說道,武功到于絕指,那便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聽說前朝有位獨孤求敗大俠,又有位令狐沖大俠,以無招勝有招,當世無敵。」

這裡提到令狐沖與獨孤求敗,卻沒提同樣學了獨孤九劍的風清揚,可見在武林後輩心中,令狐沖已超越了風清揚,更不用說嶽不群了。

五、逍遙派傳人虛竹

在所有「青出于藍勝于藍」的弟子中,虛竹算是超越得最為明顯的一位。

作為逍遙派的傳人,當年虛竹在破解珍瓏棋局得到無崖子傳功之時,尚且算不上超越無崖子,而到了西夏的冰窖之旅,他得到天山童姥和李秋水的內力之後,再加上他身上集合了逍遙派各路武功,那時他的武功自然是在逍遙三老之上了。

六、段氏子孫段譽

其實段譽應該算是兩脈傳人,一脈自然是大理段氏,他的六脈神劍就是天龍寺的幾位高僧所授,那幾人都算是與他有師徒之緣。

(段譽劇照)

除了天龍寺的高僧之外,段譽曾在瑯嬛福地拜那神仙姐姐為師,所以他也算是逍遙派傳人,畢竟他學過北冥神功與淩波微步。

後期的段譽雖然算不上是能完美地駕馭自己身上的幾門神功,但他那深厚的內力又有幾人能夠傷得了他?天龍寺的幾位高僧自然早已被他超越。

七、丐幫傳人蕭峰

當年雁門關大戰,蕭遠山大戰中原群雄,或許用「大戰」來形容那場悲劇還不太適合,那更像是蕭遠山的個人秀,他碾壓了中原群雄,其中就包括蕭峰的授業恩師「劍髯」汪劍通。

(蕭峰劇照)

汪劍通本人實力究竟如何不可考,但他的實力應該是遠不如蕭遠山的,而作為汪劍通的徒弟,蕭峰也與父親有過幾次交手,雙方基本處于同一水平線,若從書中表現來看,蕭峰或許在實戰中會更強一些。

顯然蕭峰的實力遠非恩師汪劍通所能相比。

八、鐵掌幫傳人裘千仞

前文提到的七人都是主角,故事要以他們的視角來展開,他們的天賦過人,能夠超越前輩也是理所當然,而接下來要提到的這三位卻都是配角。

(裘千仞劇照)

首先是《射雕英雄傳》中的裘千仞,作為鐵掌幫的幫主,他的實力直逼五絕,不過他的師父上官劍南卻未必有五絕實力。

書中有這麼一段描述:「裘千仞無意之間救了鐵掌幫上官幫主的性命。那上官幫主感恩圖報,將全身武功傾囊相授。裘千仞練功勤奮,到得二十四歲時,功夫浸尋有青出于藍之勢,次年上官幫主逝世,臨終時將鐵掌幫幫主之位傳了給他。」

所以從文中給出的設定來看,裘千仞二十四歲就已超越了上官劍南。

九、全真傳人周伯通

周伯通稱王重陽為師兄,事實上他一身全真教武功都是王重陽傳授的,年輕時期的他武功是遠不如王重陽,奈何王重陽雖是在初次華山論劍奪魁,卻在不久之後便死去,他的武功水準便始終停留在華山一論時期了。

而周伯通不同,到了《神雕》時期,他自創左右互搏,一人能當兩人用,武功怕是已超越王重陽當年的水準。

十、少林傳人張三豐

金庸總是會將那些有歷史原型的高手捧得格外高,比如張三豐就是這般。

在金庸的武俠體系中,張三豐早年間是得覺遠大師傳授的武功,只是覺遠本人都是個武呆子,學了神功卻不自知,自然是達不到絕頂高手的境界。

(張三豐劇照)

後來覺遠在臨終前默誦一部分九陽神功,被張三豐聽去,他自創武當九陽功,開創武當一脈,又習武百年,境界遠超恩師。

不同于一些俗套的武俠作品中師父總是強于徒弟,每每徒弟有難之時總會有師父救場,金庸筆下就有這麼十位青出于藍勝于藍的高手。

(令狐沖劇照)

當然,就《笑傲江湖》的正篇劇情來看,令狐沖仍是半吊子水準,但在《鹿鼎記》中,澄觀和尚提到過這麼一句:「古人前輩說道,武功到于絕指,那便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聽說前朝有位獨孤求敗大俠,又有位令狐沖大俠,以無招勝有招,當世無敵。」

這裡提到令狐沖與獨孤求敗,卻沒提同樣學了獨孤九劍的風清揚,可見在武林後輩心中,令狐沖已超越了風清揚,更不用說嶽不群了。

五、逍遙派傳人虛竹

在所有「青出于藍勝于藍」的弟子中,虛竹算是超越得最為明顯的一位。

作為逍遙派的傳人,當年虛竹在破解珍瓏棋局得到無崖子傳功之時,尚且算不上超越無崖子,而到了西夏的冰窖之旅,他得到天山童姥和李秋水的內力之後,再加上他身上集合了逍遙派各路武功,那時他的武功自然是在逍遙三老之上了。

六、段氏子孫段譽

其實段譽應該算是兩脈傳人,一脈自然是大理段氏,他的六脈神劍就是天龍寺的幾位高僧所授,那幾人都算是與他有師徒之緣。

(段譽劇照)

除了天龍寺的高僧之外,段譽曾在瑯嬛福地拜那神仙姐姐為師,所以他也算是逍遙派傳人,畢竟他學過北冥神功與淩波微步。

後期的段譽雖然算不上是能完美地駕馭自己身上的幾門神功,但他那深厚的內力又有幾人能夠傷得了他?天龍寺的幾位高僧自然早已被他超越。

七、丐幫傳人蕭峰

當年雁門關大戰,蕭遠山大戰中原群雄,或許用「大戰」來形容那場悲劇還不太適合,那更像是蕭遠山的個人秀,他碾壓了中原群雄,其中就包括蕭峰的授業恩師「劍髯」汪劍通。

(蕭峰劇照)

汪劍通本人實力究竟如何不可考,但他的實力應該是遠不如蕭遠山的,而作為汪劍通的徒弟,蕭峰也與父親有過幾次交手,雙方基本處于同一水平線,若從書中表現來看,蕭峰或許在實戰中會更強一些。

顯然蕭峰的實力遠非恩師汪劍通所能相比。

八、鐵掌幫傳人裘千仞

前文提到的七人都是主角,故事要以他們的視角來展開,他們的天賦過人,能夠超越前輩也是理所當然,而接下來要提到的這三位卻都是配角。

(裘千仞劇照)

首先是《射雕英雄傳》中的裘千仞,作為鐵掌幫的幫主,他的實力直逼五絕,不過他的師父上官劍南卻未必有五絕實力。

書中有這麼一段描述:「裘千仞無意之間救了鐵掌幫上官幫主的性命。那上官幫主感恩圖報,將全身武功傾囊相授。裘千仞練功勤奮,到得二十四歲時,功夫浸尋有青出于藍之勢,次年上官幫主逝世,臨終時將鐵掌幫幫主之位傳了給他。」

所以從文中給出的設定來看,裘千仞二十四歲就已超越了上官劍南。

九、全真傳人周伯通

周伯通稱王重陽為師兄,事實上他一身全真教武功都是王重陽傳授的,年輕時期的他武功是遠不如王重陽,奈何王重陽雖是在初次華山論劍奪魁,卻在不久之後便死去,他的武功水準便始終停留在華山一論時期了。

而周伯通不同,到了《神雕》時期,他自創左右互搏,一人能當兩人用,武功怕是已超越王重陽當年的水準。

十、少林傳人張三豐

金庸總是會將那些有歷史原型的高手捧得格外高,比如張三豐就是這般。

在金庸的武俠體系中,張三豐早年間是得覺遠大師傳授的武功,只是覺遠本人都是個武呆子,學了神功卻不自知,自然是達不到絕頂高手的境界。

(張三豐劇照)

後來覺遠在臨終前默誦一部分九陽神功,被張三豐聽去,他自創武當九陽功,開創武當一脈,又習武百年,境界遠超恩師。

不同于一些俗套的武俠作品中師父總是強于徒弟,每每徒弟有難之時總會有師父救場,金庸筆下就有這麼十位青出于藍勝于藍的高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