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兒鋒芒

善良很貴, 不能見人就給。

什麼才是善良?

木子在公司, 是同事們眼中的「老好人」。

跟她一個小組搭檔, 隔三岔五的有事, 她便時不時攬下同事的活, 替她改方案、見客戶。

擔心不幫忙會傷害兩個人的感情, 木子總是寧可自己多加點班, 也不想讓同事不高興。

前幾天, 她忘了幫同事修改方案上的意見, 同事被領導批評, 于是將怒氣全都發洩到木子身上。

木子覺得很委屈, 但還是壓抑住自己, 她害怕自己一旦也發脾氣, 兩個人以後就沒法相處了。

都說太懂事、太善良的人, 大多過得不幸福。 他們常常更顧及別人的感受,

自己卻活得很累。 總是習慣了把委屈和難過都埋在心裡, 一個人承受。

但這樣的人, 真的是善良嗎?

我不覺得。

如果所謂的善良大度, 是建立在犧牲自己的快樂來成全別人的基礎上, 那其實不叫善良。

從小我們總被教育, 人不能太自私, 要多替別人考慮。 我們甚至誤解了「自私」的概念, 以為替自己著想就是自私。

但適當地維護自己內心的感受, 實際上是一件對自己、對他人都負責任的好事。

只有你真正的快樂, 愉悅, 才能把這份快樂也傳染給別人。

真正的善良一定不是妥協和委曲求全, 而是首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 其次再不傷害別人。

1.四種「盲目善良」 第一種盲目善良:無知無明。

比如, 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 又比如, 為了彰顯自己的善良, 很多人成群結隊去放生, 把陸龜放到水裡, 致其活活淹死。

這種無知的善並非真善。

第二種盲目善良:道德綁架。

道德綁架就是自以為站在善良的一方, 便對其他人或事件妄加評斷。 以愛為名, 很多人就這樣變成「別人的判官」。

當善良變成強制,

它已經不是善良。

第三種盲目善良:是非不分。

這種是非不分的人, 對任何事情都抱有充分的同情心, 忽略邏輯、忽略事實、忽略公正, 歌頌毫無原則的付出與原諒。

這種沒有原則的善良的危害在于, 不僅混淆了大眾對事情的正確判斷, 還助長了真正的惡。

第四種盲目善良:愚蠢自虐, 為別人的錯和惡買單。

柏邦妮說過一句話:「善良是很珍貴的, 但若善良沒有長出牙齒, 那就是軟弱。 」善良沒有錯, 但不能毫無底線。

越是善良的人越要把底線設置得高一點, 在事情變壞之前學著適度「零容忍」。

2.何謂真正的善良

宋仁宗有一次處理政務到深夜, 又累又餓, 很想吃碗熱羊肉湯, 但他忍著饑餓沒有說出來。

第二天, 近臣知道了, 就勸他:「陛下日夜操勞, 千萬要保重身體, 想吃羊肉湯, 隨時吩咐禦廚就好了, 怎能忍著不說呢?」

宋仁宗對近臣說:「宮中一時隨便索取, 會讓外邊看成慣例。 我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湯, 禦廚就會夜夜宰殺羊, 形成定例, 一年下來, 宰殺之數便以百計, 為我一碗飲食,

創此惡例, 且又傷生害物, 因此我寧願忍一時之餓。 」

真正的善良就是這樣一種智慧, 是在對事情的基本事實進行完整認知, 同時對事物的發展趨勢進行詳細審視後, 做出的最佳選擇。

《晉書》記載了一則故事。

東晉大臣郗超和父親郗愔性格差別很大。 郗超與大將軍桓溫結為同盟, 圖謀皇權。 因父親忠于王室, 所以他沒敢讓父親知道。

後來郗超病危, 自知不久于人世, 便拿出一個書箱交給門生:「如果我父親過度悲傷, 你就把書箱交給他。 」

郗超死後, 郗愔果然哀痛成疾, 于是門生就把書箱交給郗愔。 郗愔打開箱子, 發現裡面竟是郗超與桓溫密謀皇權的書信。 郗愔看後氣得跳腳大罵, 從此不再思念郗超, 疾病漸愈。

從家庭角度看, 郗超的做法無疑是善良的。

真正的善良不是自殘,而是一種能力。

不僅是一種把他人的痛苦理解為痛苦的能力,更是一種不被盲目善良傳染的能力;

不僅是一種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的能力,更是一種能深刻洞察人性中的惡的能力;

不僅是一種不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的能力,更是一種挽救他人于水火而不使自己溺亡的能力。

所以蘇格拉底說:「無知的人是沒有資格行善的。」因為無知的善良只有善良的外衣,缺少善良的內核。它不僅可能助長惡,還可能傷害己身。

春秋時期,魯國規定,國人凡有去外國旅行者,見到魯國人在外淪落為奴,可花錢把他贖回,回國後再去國庫報銷費用。

孔子的弟子子貢在外面看到魯人為奴,遂花錢將其贖回,但贖後沒去國庫報銷。很多人由此稱讚子貢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後,卻大罵子貢。

有人覺得奇怪:贖人不去報帳不是很高尚嗎?

孔子說:「錯了。子貢的做法會導致更多魯國人不能被救出。將來別人看見魯人為奴時就會這麼想:我贖買後,若去報帳,品格就不如子貢高尚;但不報帳吧,我又負擔不起。于是只好裝作沒看見。所以,子貢不報帳的做法,實際是在阻礙更多為奴的魯國人被救贖,是有害的。」

真正的善良是一種遠見。

面對每件事都能從很多角度思考。不但從自己的角度,也從別人的角度想問題,甚至還會考慮做事之後會不會產生不良的連鎖反應。然後才把一件事做到最好,或向他人普及真知。

社會最大的敵人並不是精明的壞人——提高作惡的成本,壞人自有約束;加大合作的砝碼,壞人自會選擇。

最可怕的,恰恰是數量眾多,缺乏常識、遠見、智慧的好人。世間最大的惡,往往以善良之名四處橫行。

我們要做善良的人,但不能做盲目善良的人。你的善良,必須有點兒鋒芒。

真正的善良不是自殘,而是一種能力。

不僅是一種把他人的痛苦理解為痛苦的能力,更是一種不被盲目善良傳染的能力;

不僅是一種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的能力,更是一種能深刻洞察人性中的惡的能力;

不僅是一種不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的能力,更是一種挽救他人于水火而不使自己溺亡的能力。

所以蘇格拉底說:「無知的人是沒有資格行善的。」因為無知的善良只有善良的外衣,缺少善良的內核。它不僅可能助長惡,還可能傷害己身。

春秋時期,魯國規定,國人凡有去外國旅行者,見到魯國人在外淪落為奴,可花錢把他贖回,回國後再去國庫報銷費用。

孔子的弟子子貢在外面看到魯人為奴,遂花錢將其贖回,但贖後沒去國庫報銷。很多人由此稱讚子貢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後,卻大罵子貢。

有人覺得奇怪:贖人不去報帳不是很高尚嗎?

孔子說:「錯了。子貢的做法會導致更多魯國人不能被救出。將來別人看見魯人為奴時就會這麼想:我贖買後,若去報帳,品格就不如子貢高尚;但不報帳吧,我又負擔不起。于是只好裝作沒看見。所以,子貢不報帳的做法,實際是在阻礙更多為奴的魯國人被救贖,是有害的。」

真正的善良是一種遠見。

面對每件事都能從很多角度思考。不但從自己的角度,也從別人的角度想問題,甚至還會考慮做事之後會不會產生不良的連鎖反應。然後才把一件事做到最好,或向他人普及真知。

社會最大的敵人並不是精明的壞人——提高作惡的成本,壞人自有約束;加大合作的砝碼,壞人自會選擇。

最可怕的,恰恰是數量眾多,缺乏常識、遠見、智慧的好人。世間最大的惡,往往以善良之名四處橫行。

我們要做善良的人,但不能做盲目善良的人。你的善良,必須有點兒鋒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