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新聞»正文

香港夫婦放下“怪獸思維”移居大馬,孩子重新愛上上學,變得比以前開朗多了

如要逃離香港, 你可能會選擇英美加、澳紐或日韓臺, 卻斷不會想起馬來西亞。 典型上班族Teddy在2年前, 因工作機緣舉家移居馬來西亞新山。 在陌生之地, 新生活比想像更輕松快樂, Teddy與太太放下「怪獸思維」, 意外收獲是讓7歲女兒Jollie重新愛上上學。

沒有香港五光十色, 移居來馬的香港夫婦放下“怪獸思維”, 不但讓7歲女兒Jollie重新愛上上學, 在大馬生活也比香港來得更輕松快樂!

(轉自香港經濟日報)

來自香港的Teddy說, 他因工作機緣舉家移居新山, 若與香港大都會相比, 新山顯得黯然失色, 在新山的生活, 周假娛樂不多, 來來去去就是樂高樂園, 也沒什么好逛的商場, 平時到教會, 長假就去吉隆坡及馬六甲。 他坦言, 即使如此, 地方再大, 也不及周末放一個真正假期。 “如果在香港, 女兒周末肯定要補習學琴學畫畫, 我們想不“怪獸”都很難, 但在這里, 放假就真的是放假。 ”他說,

從前在香港, 女兒讀幼稚園時已感壓力, 覺得太辛苦、很累, 不喜歡上英文課, 上學會哭, 但來到新山, 入讀國際學校后, 女兒有了轉變。 女兒在家中會主動談起學校的事, 比以前更開心、喜歡上學, 不再怕講英文。

重視學習態度

他坦言, 學習本該快樂, 而非苦悶,

女兒在新山就讀的學校, 正是以快樂學習為理念, 重視學習態度多于分數。 “女兒每天早上8時上學, 上9堂課, 包括英文、普通話、馬來文、通識、電腦、游泳、藝術等”他敘述, 女兒下午3時放學后, 通常只有1至2份功課, 回家最多做一小時就完成, 加上低年級不用考試, 一年只有5至6個小測驗, 實在比香港學生輕松得多, 每年7月及12月的學校長假, 功課則以閱讀報告為主, 不用靠練習簿、死背書, 還是可以學習很多。

至于為何選擇國際學校, 他認為, 國際學校跟英國或澳洲等課程, 認受性高, 亦可“一條龍”讀至高中畢業, 多數移居人士都會選擇國際學校。

生活費低讓女兒受好教育

“如果在香港, 連讀直資學校都不夠錢, 但這里生活費低, 有能力的都希望女兒受好一點的教育, 付出多少金錢都值得。 ”

Teddy說, 女兒所讀的學校是依照英國劍橋學制, 逾半數同學為華人, 其他同學有來自日本、韓國、美國、澳洲等, 每班20名學生, 平均有3名老師一同執教, 如個別學生跟不上進度, 會另有小班教學照顧。

他透露, 學費方面,

以女兒現在就讀的二年級為例, 每月3000港元(約1623令吉), 一年3個學期共3萬港元(約1萬6239令吉), 屬當地國際學校的中價位。 之后逐年加價, 直至12年級(即高中最后一年)每月學費1萬港元(約5413令吉), 即一年約10萬(約5萬413令吉)。

學會放開效率執著

Teddy笑言, 他在大馬生活2年來, 學會放開對效率的執著, 女兒適應了現有的學習模式, 一家人享受到從前未賞過的好時光。 他分享, 他在新山的生活比從前悠閑, 晚上打開電視煲港劇、看香港新聞, 放松之余也解鄉愁。 “周末本該放假, 學習本該快樂, 生活本該如此, 只是我們都忘了。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