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四個版本《天龍八部》主題曲大比拼,黃霑首開先河,後人各領風騷~

電視劇主題曲雖不及電影主題曲火爆, 但好的主題曲仍會流傳不息。

尤其是武俠電視劇的主題曲, 多有精品問世。 不知為何, 製片方在武俠劇上往往都肯下功夫, 敢投重金。

相較于其他類型的電視劇, 武俠劇主題曲的主創陣容, 一般都要高出好幾個檔次。

包括褒貶不一的新版《天龍八部》在內, 主題曲的主創陣容仍是一流團隊, 足見導演于榮光對主題歌曲的重視。

82版——《萬水千山縱橫》

《天龍八部》最早的一個版本, 是1982年由無線電視出品, 黃日華和湯鎮業主演的《天龍八部之六脈神劍》和《天龍八部之虛竹傳奇》, 此版又簡稱82版。

82版的主題曲共有兩首, 分別為《萬水千山縱橫》和《兩忘煙水裡》。 兩首歌均由當時頂尖音樂人創作, 顧嘉輝作曲, 黃霑填詞。

流傳最廣的當屬關正傑演唱的《萬水千山縱橫》。

這首歌基本都是以六字句為主調, 是黃霑鮮有的以文言形式填詞的作品。

雖是文言, 卻很容易理解, 並不違背黃霑「深入淺出」的原則。

歌詞有力且整齊, 韻律感極強。 甚至可以擺脫旋律這對翅膀, 每一段獨立拿出來欣賞, 仍為上乘佳作。

為《天龍八部》填寫主題曲, 並非一件容易事。 正如陳世驤先生所說:「書中的人物情節, 可謂無人不冤, 有情皆孽。 」

在沒有其他作品可供參考的情況下, 黃霑于千頭萬緒中敏銳地抓住了一個重點——以喬峰的悲劇故事展開。

喬峰是大英雄, 豪氣干雲, 英雄氣概, 越是這樣越可以加劇結局的悲劇性。 事實也證明, 霑叔的選擇是正確的。

所以後來的版本,

只要寫主題曲, 都以喬峰為主。

顧嘉輝同樣深知其理, 旋律一開始便氣勢逼人、雷霆萬鈞, 搭配上黃霑簡潔整齊的歌詞:

萬水千山縱橫

豈懼風急雨翻

豪氣吞吐風雷

飲下霜杯雪盞

讓人腦海中很難不聯想到喬峰頂天立地的形象。

黃霑在第二段中便帶出了關鍵所在:「卻笑他世人、妄要將漢胡路來限」,

冤孽由此開始。

第三段, 霑叔將冤孽展開, 寫了喬峰和阿朱的孽情:

曾想癡愛相伴

一路相依往返

誰知心醉朱顏

消逝煙雨間

情感的起伏, 在黃霑的歌詞中一應俱全。 遺憾的是, 這首歌畢竟是商業作品, 考慮到聽眾在極短時間內很難體會到情感上的起承轉合。

所以顧嘉輝的旋律自始至終都在表達「英雄氣概」,並未在悲劇的一面渲染。

直到後來的「輝黃演唱會」,再次唱起這首歌時,兩人在編曲上做了手腳,第三段中加了二胡的聲音,是以更趨近于完美。

97版——《難念的經》

97版和03版是大眾最熟知的兩個版本。一個代表香港的最高水準,一個代表大陸的最高水準。誰更勝一籌,的確很難說。

兩者都很好看,但風格又截然不同。畢竟兩地的文化、環境差異是真實存在的。

不過,說到主題曲誰更勝一籌,卻並不困難。論流行程度的話,自然是《難念的經》完勝。

這首歌于今天的地位,已可當作粵語金曲來對待,和《鐵血丹心》、《世間始終你好》…差不多是一個水準。

《難念的經》由周華健作曲兼演唱。

這兩人在90年代的名氣之盛,好比80年代的黃霑和顧嘉輝。無線出品的金庸武俠劇的主題曲,除96年《笑傲江湖》外,完全由兩人包圓。

94年《倚天屠龍記》的主題曲《刀劍如夢》,95年《神雕俠侶》的主題曲《神話情話》。

到97年的《難念的經》已是兩人第三次合作。這幾首歌無一不是廣為流傳。

《難念的經》從佛學角度出發,詮釋了宿命的真諦,仍回扣「冤孽」這一主題。

不過,作詞人將這一切寫得頗為瀟灑。命運雖冥冥之中已有定數,卻不見其幽怨,通篇洋溢著灑脫和釋然。

這首歌的金句之多,也是兩人合作的其他作品所不能比的,金句多到隨處可見,幾乎通篇都是。

責你我太貪功戀勢

怪大地眾生太美麗

悔舊日太執信約誓

為悲歡哀怨妒著迷

吞風吻雨、葬落日

未曾彷徨

欺山趕海、踐雪徑

也未絕望

不再一一列舉。難怪可以從黃霑手中拿下接力棒。《難念的經》是《天龍八部》主題曲中流傳最廣的一首歌。

03版——《寬恕》

《寬恕》雖流行程度不及《難念的經》,卻也是很經典很有味道的一首歌。

歌名或許已被人忘卻,但聽到「你給我保護,我還你祝福,你英雄好漢需要抱負」時,卻總能在大腦深處找尋出它的位置來。

《寬恕》由天后王菲演唱,林夕填詞。不過,這首歌的亮點倒不在歌詞上,而是旋律。

張紀中最初邀王菲來唱主題曲時,天后十分高冷,拋來一句:「歌寫得好就唱」。結果聽到旋律後變成了「非唱不可」,最後竟是免費演唱。

寫旋律的作曲人就是大陸音樂人的驕傲:趙季平。

中為趙季平

陳凱歌的《黃土地》、《霸王別姬》、《荊軻刺秦王》,張藝謀前期所有作品《紅高粱》《活著》…等,配樂都是出自趙季平之手。

電視劇方面,《水滸傳》《喬家大院》《大宅門》這些熱播劇的主題曲同樣出自此人之手。

可見,稱趙季平為大陸音樂人的驕傲一點也不為過。

這個陣容,放在當時任何一部大片上也是毫不遜色。03版《天龍八部》的成功絕非偶然。

新版——《歸處》

新版《天龍八部》的主題曲,名叫《歸處》。可能很多追劇的人對此都不甚瞭解。

聽到最多的只有一句:

「一身榮辱、嘗盡冷暖、難尋歸處。」

《歸處》由孫楠演唱,董冬冬作曲,陳曦填詞。孫楠是實力唱將,眾人皆知。另外兩位一直處于幕後,知道人並不多。

但近些年比較火的電影、電視劇,在音樂一欄總會見到董冬冬的名字。

如早先寧浩的《無人區》、《心花路放》,乃至後來的《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的主題曲。

名副其實的一線音樂人。

董冬冬

《歸處》的填詞人是陳曦,陳曦是董冬冬的老婆。丈夫作曲,妻子填詞,這種合作模式並不少見。

香港音樂人盧冠廷和妻子唐書琛就是如此,《大話西遊》的主題曲《一生所愛》,就是兩人一曲一詞合作而來。

陳曦

聽今天的歌曲,總會面臨一個問題:歌詞看不懂。

就這點來說,《歸處》中已降到了最低。通篇只一句「尋覓追逐、來路、落花殘雪覆」不知所云外,其它都不難理解。

副歌中的:

一統天下 兄弟反目 形單影孤

一身榮辱 嘗盡冷暖 難尋歸處

更是言簡意賅。看到此處,令人不禁想到,雁門關外,蕭峰將兩截斷箭,[插·入]自己心口的場景。

在今天來看,《歸處》算是比較好的作品,從中也不難看出眾主創對主題曲的重視。但是與前三個版本比,註定還是過于平庸了一點。

考慮到聽眾在極短時間內很難體會到情感上的起承轉合。

所以顧嘉輝的旋律自始至終都在表達「英雄氣概」,並未在悲劇的一面渲染。

直到後來的「輝黃演唱會」,再次唱起這首歌時,兩人在編曲上做了手腳,第三段中加了二胡的聲音,是以更趨近于完美。

97版——《難念的經》

97版和03版是大眾最熟知的兩個版本。一個代表香港的最高水準,一個代表大陸的最高水準。誰更勝一籌,的確很難說。

兩者都很好看,但風格又截然不同。畢竟兩地的文化、環境差異是真實存在的。

不過,說到主題曲誰更勝一籌,卻並不困難。論流行程度的話,自然是《難念的經》完勝。

這首歌于今天的地位,已可當作粵語金曲來對待,和《鐵血丹心》、《世間始終你好》…差不多是一個水準。

《難念的經》由周華健作曲兼演唱。

這兩人在90年代的名氣之盛,好比80年代的黃霑和顧嘉輝。無線出品的金庸武俠劇的主題曲,除96年《笑傲江湖》外,完全由兩人包圓。

94年《倚天屠龍記》的主題曲《刀劍如夢》,95年《神雕俠侶》的主題曲《神話情話》。

到97年的《難念的經》已是兩人第三次合作。這幾首歌無一不是廣為流傳。

《難念的經》從佛學角度出發,詮釋了宿命的真諦,仍回扣「冤孽」這一主題。

不過,作詞人將這一切寫得頗為瀟灑。命運雖冥冥之中已有定數,卻不見其幽怨,通篇洋溢著灑脫和釋然。

這首歌的金句之多,也是兩人合作的其他作品所不能比的,金句多到隨處可見,幾乎通篇都是。

責你我太貪功戀勢

怪大地眾生太美麗

悔舊日太執信約誓

為悲歡哀怨妒著迷

吞風吻雨、葬落日

未曾彷徨

欺山趕海、踐雪徑

也未絕望

不再一一列舉。難怪可以從黃霑手中拿下接力棒。《難念的經》是《天龍八部》主題曲中流傳最廣的一首歌。

03版——《寬恕》

《寬恕》雖流行程度不及《難念的經》,卻也是很經典很有味道的一首歌。

歌名或許已被人忘卻,但聽到「你給我保護,我還你祝福,你英雄好漢需要抱負」時,卻總能在大腦深處找尋出它的位置來。

《寬恕》由天后王菲演唱,林夕填詞。不過,這首歌的亮點倒不在歌詞上,而是旋律。

張紀中最初邀王菲來唱主題曲時,天后十分高冷,拋來一句:「歌寫得好就唱」。結果聽到旋律後變成了「非唱不可」,最後竟是免費演唱。

寫旋律的作曲人就是大陸音樂人的驕傲:趙季平。

中為趙季平

陳凱歌的《黃土地》、《霸王別姬》、《荊軻刺秦王》,張藝謀前期所有作品《紅高粱》《活著》…等,配樂都是出自趙季平之手。

電視劇方面,《水滸傳》《喬家大院》《大宅門》這些熱播劇的主題曲同樣出自此人之手。

可見,稱趙季平為大陸音樂人的驕傲一點也不為過。

這個陣容,放在當時任何一部大片上也是毫不遜色。03版《天龍八部》的成功絕非偶然。

新版——《歸處》

新版《天龍八部》的主題曲,名叫《歸處》。可能很多追劇的人對此都不甚瞭解。

聽到最多的只有一句:

「一身榮辱、嘗盡冷暖、難尋歸處。」

《歸處》由孫楠演唱,董冬冬作曲,陳曦填詞。孫楠是實力唱將,眾人皆知。另外兩位一直處于幕後,知道人並不多。

但近些年比較火的電影、電視劇,在音樂一欄總會見到董冬冬的名字。

如早先寧浩的《無人區》、《心花路放》,乃至後來的《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的主題曲。

名副其實的一線音樂人。

董冬冬

《歸處》的填詞人是陳曦,陳曦是董冬冬的老婆。丈夫作曲,妻子填詞,這種合作模式並不少見。

香港音樂人盧冠廷和妻子唐書琛就是如此,《大話西遊》的主題曲《一生所愛》,就是兩人一曲一詞合作而來。

陳曦

聽今天的歌曲,總會面臨一個問題:歌詞看不懂。

就這點來說,《歸處》中已降到了最低。通篇只一句「尋覓追逐、來路、落花殘雪覆」不知所云外,其它都不難理解。

副歌中的:

一統天下 兄弟反目 形單影孤

一身榮辱 嘗盡冷暖 難尋歸處

更是言簡意賅。看到此處,令人不禁想到,雁門關外,蕭峰將兩截斷箭,[插·入]自己心口的場景。

在今天來看,《歸處》算是比較好的作品,從中也不難看出眾主創對主題曲的重視。但是與前三個版本比,註定還是過于平庸了一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