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買喜歡的動漫周邊就能支援喜歡的作品?小看資本的我還是太天真了

突然想到了從一個動漫小白, 一步步瞭解動漫製作背後的事情, 然後開始瞭解到購買和支持正品的動漫周邊對于自己的喜歡的作品的意義。

曾經也是如同憤青一樣發文, 宣導大家如果有喜歡的作品, 那就要支援他們的正品周邊, 而且是要用實際行動, 掏錢買, 而不是嘴上說說。

我也的確收藏了從掛畫、手辦、藍光等各種正品的動漫周邊來支援喜歡的作品。 但是, 隨著見識的增加,

思考的深入, 一些結論是會變的。 「買動漫周邊一定要買正品」也成為了一個不夠準確的命題, 下面就來說說, 為什麼想支援喜歡的作品, 買它的正品周邊也未必可以説明到你喜歡的作品, 而買非官方的周邊除了便宜還有什麼樣的好處。

以前我認為, 你喜歡一部作品, 就要多買它的正品相關產品, 包括原作的小說、漫畫、動漫周邊、玩具、等等。

例如喜歡《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 就要買原作小說、官方手辦來支持它, 這樣, 上游的版權方發現從這部作品中可以有收益, 自然會重視這部作品, 從而開發新作, 一些作品例如《小邪神飛踢》的官方就在推特上明示, 你們買夠足夠多的藍光, 我們就有出續集的機會。

嗯嗯, 大體的關係的確是如此沒錯,

但我忽視了, 日本的動漫版權上游企業, 就這麼幾家大的。

比如動畫版權公司, Aniplex, 它一家就占了相當數量的日本頂流動漫IP, 例如《刀劍神域》、《Fate》系列, 《魔法少女小圓》、《鬼滅之刃》, 我覺得只要是看動畫的朋友總有一部是聽到過的。

又譬如一些出版社,

例如角川, N多輕改動漫的版權在他們手裡, 講談社, N多少年熱血漫畫的版權在他們手裡。

又好比萬代, 手裡有著《高達》等頂流動漫IP, 絕大多數熱門的動漫也就被這些大型的版權財團占著, 所以無論你怎麼為正品動漫周邊消費, 錢基本都是進了這些財團口袋裡, 真正可以說「支援到作品本身」的, 又有多少呢?

當然, 支援自己的作品購買正品是沒錯, 但實際上最終也不是單獨看藍光的銷量、周邊的商品銷量、原作小說的銷量這單獨的資料, 而是包括相關搜索的熱度、作品的播出量、網路口碑等綜合的, 一個它在觀眾眼裡的「信賴程度」來決定續作的。

對于財團來說, 的確是看這部作品「能產生多大的價值」, 但是對于觀眾來說, 其實無論你購買哪部作品的周邊, 只要是正品周邊, 它最終都會為財團做出貢獻。 但是哪部作品可以產生足夠的熱度來確定是否有續作, 可能是一開始就決定的。

什麼意思?就是說,一部作品,如果太冷門,哪怕質量非常高,在小眾觀眾裡獲得極高評價,但它產生的價值有限,它的影響力有限,你一個人再怎麼支持,恐怕也很難影響它是否有續作。

例如《末日時在做什麼?有沒有空?可以來拯救嗎?》這個輕改,無論是身邊追番的愛好者,還Banggumi的評分、豆瓣的評分都非常高,珂朵莉推也非常多,甚至很瘋狂,但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冷門小眾,它產生的影響力非常有限,人氣不高,因此第二季也是遙遙無期。你小圈子再怎麼去花錢買它的周邊,對作品的支援也非常有限。

但相反,大眾觀眾認可度極高的作品,無論你願不願意為它投錢,它自然會有續作,就好比《鬼滅之刃》,周邊無數,你可能沒摸過《鬼滅之刃》的任何周邊,但它一定會有續作,它的廣義上的「人氣」太過旺盛了,帶來了足夠的價值,財團是不可能埋沒它的。

出現如此局面的原因,我覺得就是「製作委員會」制度本身了。

由于「製作委員會」制度本身就是為了回避投資風險,並且可以實現讓一家版權方同時投資多個專案一起展開,比方同時投資10部動畫,9部表現一般,但1部暴熱,那麼它就可能成為搖錢樹,對于版權方來說,這種模式基本是「穩賺」的。

所以只要熱門動漫的周邊在賣出去,最終收益的就是上游版權商,那麼他們還會不斷地投資這些熱門作品,一波又一波地進行收攬。所以只要一部作品成功,無論你買不買相關周邊,成功的作品總能獲得續作。

所以決定作品有沒有續作的,不是銷量參數,而是「人氣」本身,就好比《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當年的銷量是6000多,並沒有達到立刻可以第二季的水準,但是綜合播放量熱度小說販賣情況、還有雷姆受歡迎的程度,確定了它碩大的商業價值,我想那時候很多動漫迷都不會去買正品的從零周邊,但你只是觀看了它可能就已經確定了第二季的製作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相反,像《魔法少女網站》這種內容惡俗又小眾黑深殘的作品,你再怎麼在愛好者裡去買它的原作、周邊,恐怕也是很難有第二季。

那麼話說回來,購買非官方的周邊對喜歡的作品有支援作用嗎?我覺得還是有的,因為它也代表了「人氣」,好比盜版周邊,總是做有人氣的作品,盜版最嚴重的作品也可以說就是人氣最高的作品,它從側面助長了作品本身的人氣,因此它一定是有積極意義的。只是不值得推薦,就感覺有人問你,有急事,闖紅燈好不好,可以是可以,你情有可原,但任何情況下,闖紅燈都不是值得推薦的。

而非官方周邊,有些也並不意在盜版,而在意二次創作,這個意義更明確了。二次創作的周邊,基本不是為了冒名正品的作品,而是在一定的基礎上進行魔改、甚至創作,我覺得就非常有價值,例如GK手辦等,雖然沒有版權,但它所在的圈子其實是在説明作品擴大影響力,並且本身也是一個小眾的圈子,銷量上無法對正品形成威脅,所以版權方是會睜一眼閉一隻眼的。

所以綜合來說,無論你是支持什麼樣的周邊,我覺得最終都是在支援自己喜歡的作品,只是盜版和仿冒周邊原則上不推薦購買,支持正品肯定是對的,也不要說什麼萬惡的資本家,運營動畫專案本身就需要資本,沒有錢誰來做出更好的動畫?總不能用愛發電吧,所以,適當支援,我覺得是可以接受的。

什麼意思?就是說,一部作品,如果太冷門,哪怕質量非常高,在小眾觀眾裡獲得極高評價,但它產生的價值有限,它的影響力有限,你一個人再怎麼支持,恐怕也很難影響它是否有續作。

例如《末日時在做什麼?有沒有空?可以來拯救嗎?》這個輕改,無論是身邊追番的愛好者,還Banggumi的評分、豆瓣的評分都非常高,珂朵莉推也非常多,甚至很瘋狂,但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冷門小眾,它產生的影響力非常有限,人氣不高,因此第二季也是遙遙無期。你小圈子再怎麼去花錢買它的周邊,對作品的支援也非常有限。

但相反,大眾觀眾認可度極高的作品,無論你願不願意為它投錢,它自然會有續作,就好比《鬼滅之刃》,周邊無數,你可能沒摸過《鬼滅之刃》的任何周邊,但它一定會有續作,它的廣義上的「人氣」太過旺盛了,帶來了足夠的價值,財團是不可能埋沒它的。

出現如此局面的原因,我覺得就是「製作委員會」制度本身了。

由于「製作委員會」制度本身就是為了回避投資風險,並且可以實現讓一家版權方同時投資多個專案一起展開,比方同時投資10部動畫,9部表現一般,但1部暴熱,那麼它就可能成為搖錢樹,對于版權方來說,這種模式基本是「穩賺」的。

所以只要熱門動漫的周邊在賣出去,最終收益的就是上游版權商,那麼他們還會不斷地投資這些熱門作品,一波又一波地進行收攬。所以只要一部作品成功,無論你買不買相關周邊,成功的作品總能獲得續作。

所以決定作品有沒有續作的,不是銷量參數,而是「人氣」本身,就好比《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當年的銷量是6000多,並沒有達到立刻可以第二季的水準,但是綜合播放量熱度小說販賣情況、還有雷姆受歡迎的程度,確定了它碩大的商業價值,我想那時候很多動漫迷都不會去買正品的從零周邊,但你只是觀看了它可能就已經確定了第二季的製作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相反,像《魔法少女網站》這種內容惡俗又小眾黑深殘的作品,你再怎麼在愛好者裡去買它的原作、周邊,恐怕也是很難有第二季。

那麼話說回來,購買非官方的周邊對喜歡的作品有支援作用嗎?我覺得還是有的,因為它也代表了「人氣」,好比盜版周邊,總是做有人氣的作品,盜版最嚴重的作品也可以說就是人氣最高的作品,它從側面助長了作品本身的人氣,因此它一定是有積極意義的。只是不值得推薦,就感覺有人問你,有急事,闖紅燈好不好,可以是可以,你情有可原,但任何情況下,闖紅燈都不是值得推薦的。

而非官方周邊,有些也並不意在盜版,而在意二次創作,這個意義更明確了。二次創作的周邊,基本不是為了冒名正品的作品,而是在一定的基礎上進行魔改、甚至創作,我覺得就非常有價值,例如GK手辦等,雖然沒有版權,但它所在的圈子其實是在説明作品擴大影響力,並且本身也是一個小眾的圈子,銷量上無法對正品形成威脅,所以版權方是會睜一眼閉一隻眼的。

所以綜合來說,無論你是支持什麼樣的周邊,我覺得最終都是在支援自己喜歡的作品,只是盜版和仿冒周邊原則上不推薦購買,支持正品肯定是對的,也不要說什麼萬惡的資本家,運營動畫專案本身就需要資本,沒有錢誰來做出更好的動畫?總不能用愛發電吧,所以,適當支援,我覺得是可以接受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