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最新提醒!吃對了零食,對身體健康有益!

提到零食, 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蛋糕、餅乾、瓜子、辣條、膨化食品……「高油」「高糖」「高鹽」「添加劑」, 這些敏感詞彙, 很容易將「零食」歸為不好的食物(垃圾食品), 把吃零食當作不好的習慣。

那麼, 什麼是「零食」?「零食」到底該不該吃?讓我們來梳理一下。

什麼是零食

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 零食是指一日三餐之外所吃的固體或液體食物(不包括水), 而非我們印象中的休閒類食品, 如薯片、蜜餞、餅乾等食物。

最新報導為零食「正名」

吃對了零食, 對身體健康有益!

2021年6月, 《美國心臟協會雜誌》刊登了一篇來自哈爾濱醫科大學的研究報導,

這項研究納入了2.1萬名研究物件, 將零食分為水果、乳製品、穀物、澱粉(土豆類製品)四類, 與不吃零食的物件比較, 發現有以下幾種結果↓↓

早餐後吃水果的人群

全因死亡風險下降22%, 因癌癥死亡風險也下降45%。

晚餐後吃優酪乳、乳酪等乳製品零食的人群

全因死亡風險下降18%, 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下降33%。

早、午餐後, 喜歡吃澱粉類零食的人群

全因死亡風險分別上升50%和52%, 心血管疾病風險分別上升55%和44%。

因此這項研究

得出如下結論

早餐後吃點兒水果, 晚餐後飲用奶或乳製品, 會對身體健康產生有益的影響;

而在任何一餐後吃薯片等澱粉含量高的零食, 則會對身體健康造成消極影響。

零食的分類

零食根據加工方式可分為三類,

即原產品零食、初加工零食和深加工零食。

現在普遍認為, 吃過多深加工零食容易造成偏食和肥胖。 因此, 在選購零食時應注意選擇健康零食, 「少糖」「低脂」「少鹽」「合理使用添加劑」是選擇的依據。

一般情況下, 原產品零食和初加工零食可看作健康零食。

健康零食

實際生活中, 零食不僅可以吃, 還可以根據「正餐為主, 零食為輔」的原則, 讓零食和正餐相互補充, 更好地達到食物多樣、均衡合理的效果。

而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 選對零食至關重要。

1 堅果或豆類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議, 每人每天食用大豆及堅果25~35克。

堅果中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其富含的卵磷脂對兒童和青少年具有補腦健腦的作用。 此外, 堅果中還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膳食纖維等多種營養素, 適量食用有助于身體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 選擇堅果時, 最好不要選擇穿上糖或鹽的「外衣」的堅果, 例如琥珀核桃仁、虎皮花生、鹽焗腰果等。

此外, 堅果本身油脂含量較高, 不建議再做油炸處理。

2 牛奶或優酪乳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指出要吃各種各樣的乳製品, 相當于每天液態奶300克。

乳類食品當中的營養成分齊全且比例適宜, 是一種消化吸收率很高的食物, 是膳食當中蛋白質、鈣、磷、維生素D、維生素A以及維生素B2等營養素的重要來源。

每天喝牛奶或者優酪乳, 可以更好地補充鈣質。

除了正餐中喝奶, 也可選擇適當的時間喝點優酪乳和牛奶, 這與鈣和蛋白質需要分次供給的建議不謀而合, 分次補充可以提高吸收利用率。

3 新鮮水果及 可生食的蔬菜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人每天食用水果200~350克。

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中富含水分、膳食纖維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是日常平衡膳食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低GI(血糖生成指數, 指的是人體食用一定食物後引起的血糖反應)水果適合更廣的人群, 如肥胖、糖尿病患者等。 GI<55的屬于低GI食物, 如櫻桃、柚子、柳丁等。

(關于常見食品的血糖生成指數, 您可點擊藍字連結瞭解→生活調理入手!這樣做能有效預防高血壓和糖尿病!)

04 穀類及薯類食物

全麥麵包(無糖)、鈣奶餅乾、煮玉米、蒸薯芋等, 這些天然的糧谷及薯類富含複雜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礦物質等,除了在餐間或運動後能迅速為大腦補充能量外,其高纖維、低GI的特性對控制血糖、血脂等大有裨益。

零食中的「紅燈區」 015 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可增加心腦血管患病的風險。

食用油在高溫下會產生反式脂肪酸,所以要儘量少吃油煎油炸食品。

此外,還應關注食品配料表中的氫化植物油、植物起酥油、人造奶油、黃奶油、酥皮油等,這些都屬于反式脂肪酸,長期食用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02 果葡糖漿

果葡糖漿主要由葡萄糖和果糖組成。

果葡糖漿在代謝中直接被肝臟吸收轉化為脂肪,易致人發胖,降低胰島素的敏感度,從而導致胰島素抵抗;代謝中產生的尿酸會增加痛風的發病率;還會麻痹神經,使人產生饑餓感,致使能量攝入過剩。

因此,過量攝入果葡糖漿會引起肥胖、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壓等疾病。

03 「含乳」飲料

根據國家標準規定,純牛奶的蛋白質含量必須大于2.9%(即每100毫升大于2.9克),而一些優質純牛奶的蛋白質含量能達到3.3%。

「早餐奶」「巧克力味奶」等「調味乳」,雖然口感好,但蛋白質含量一般只有2.3%左右,屬于調味乳的范疇。而「優酸乳」「乳酸菌飲料」等中蛋白質含量一般在1%,只能稱其為「飲料」。這樣的零食相對來說營養物質少、添加劑多。

所以,在買牛奶時要認準「純牛奶」,而「調味乳」建議慎選,帶「飲料」標識的最好不要購買。

這些天然的糧谷及薯類富含複雜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礦物質等,除了在餐間或運動後能迅速為大腦補充能量外,其高纖維、低GI的特性對控制血糖、血脂等大有裨益。

零食中的「紅燈區」 015 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可增加心腦血管患病的風險。

食用油在高溫下會產生反式脂肪酸,所以要儘量少吃油煎油炸食品。

此外,還應關注食品配料表中的氫化植物油、植物起酥油、人造奶油、黃奶油、酥皮油等,這些都屬于反式脂肪酸,長期食用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02 果葡糖漿

果葡糖漿主要由葡萄糖和果糖組成。

果葡糖漿在代謝中直接被肝臟吸收轉化為脂肪,易致人發胖,降低胰島素的敏感度,從而導致胰島素抵抗;代謝中產生的尿酸會增加痛風的發病率;還會麻痹神經,使人產生饑餓感,致使能量攝入過剩。

因此,過量攝入果葡糖漿會引起肥胖、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壓等疾病。

03 「含乳」飲料

根據國家標準規定,純牛奶的蛋白質含量必須大于2.9%(即每100毫升大于2.9克),而一些優質純牛奶的蛋白質含量能達到3.3%。

「早餐奶」「巧克力味奶」等「調味乳」,雖然口感好,但蛋白質含量一般只有2.3%左右,屬于調味乳的范疇。而「優酸乳」「乳酸菌飲料」等中蛋白質含量一般在1%,只能稱其為「飲料」。這樣的零食相對來說營養物質少、添加劑多。

所以,在買牛奶時要認準「純牛奶」,而「調味乳」建議慎選,帶「飲料」標識的最好不要購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