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晚清老照片:慈禧太后結束流亡回皇宮,陣勢浩大像打了勝仗一樣

1901-1902年, 他在丹麥大北電報公司北京電報站工作。 這本相冊彙集了他本人和他的同事在北京拍攝、收藏的珍貴照片。 1902年11月, 瓦德瑪律在北京死于天花。

北京街景。

瓦德瑪律的相冊記錄了八國聯軍侵華期間的北京影像, 這其中包括戰爭過後千瘡百孔的建築, 也包括慈禧太后回鑾等重大事件場景。 它們反映了20世紀之初清朝風雨飄搖的國運, 小編帶大家一起走進那個屈辱的時代。

順天府貢院。

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後, 一部分德軍霸佔了順天府貢院, 在此進行大肆破壞, 拆除考棚和公所, 將之變成一片狼藉。 這座貢院既是順天鄉試場所, 也是全國會試之處, 始建于明朝永樂年間, 已有將近600年歷史, 至此完全毀棄。 1905年科舉制度廢除之前, 順天鄉試和全國會試均在河南貢院舉行。

前門外被焚毀的房屋。

視野所及之處沒有一處完整的房屋, 這個場景真是觸目驚心。 1900年6月16日, 義和團在前門大街一帶火燒洋貨店。 據仲芳氏《庚子記事》載:「先是義和團在老德記大藥房將火點起, 令四鄰焚香叩首, 不可驚亂。 及至延及旁處, 團民不許撲救, 仍令各家焚香, 可保無虞, 切勿自生慌擾。 既至火勢大發, 不可挽救, 而放火之團民, 已趁亂逃遁矣。 是以各鋪戶搬移不及, 束手待焚, 僅將帳目搶護而已。 」大火燒毀店鋪4000餘家, 前門城樓也被燒塌。

北京內外城城牆東端交匯處。

鏡頭近處的河道是東護城河, 遠處高大的建築是內城東南角樓。 八國聯軍曾炮擊東南角樓, 致其破損十分嚴重。

慈禧太后回鑾, 儀仗隊進入大清門。

1900年8月15日, 八國聯軍侵略北京之際, 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倉皇西逃, 一路狂奔直至西安才安頓下來。 《辛丑合約》簽訂後, 聯軍撤退, 兩宮于1901年10月6日從西安出發, 1902年1月8日抵達北京, 當天下午進入皇宮。 看這浩浩蕩蕩的陣勢, 仿佛打了勝仗凱旋, 不像逃難歸來。

慈禧太后儀仗進入大清門。

慈禧太后的返京之行非常高調,每行至一處,地方官都極盡奢華地為她提供食宿,臨走還送上各類珍寶。有外國記者報導稱:「一年前他們狼狽逃出北京時,除了隨身穿的衣服外,什麼也沒有帶,而回京時,僅慈禧行李車預備三千輛,金銀、綢緞、古董、玩器,尚不勝載。」

慈禧太后在前門停留進香。

慈禧太后進入前門甕城之後,特意下轎到關帝廟和觀音廟進香。這兩座廟規模不大,但香火旺盛。清朝皇帝途徑前門時,必在此停留,到寺廟進香。

東單牌樓。

這是一座三間四柱三樓沖天式木牌樓,額書「就日」。西單牌樓與之相對,形制相同,額書「瞻雲」。

永定門內大街。

永定門內大街位于北京中軸線上,地處外城區域,是從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沿著大街向北望,依稀可以看到遠處的景山。這張照片應該是在永定門城樓上拍攝的。

天壇火車站。

1900年以前,北京城內沒有鐵路和火車站。八國聯軍侵入後,英軍為了便于運輸軍需物資,扒開永定門附近城牆,將津盧鐵路向城內延伸至天壇,並在此修建了火車站。聯軍撤退後,清廷將作為侵略工具的天壇車站拆除。

慈禧太后儀仗進入大清門。

慈禧太后的返京之行非常高調,每行至一處,地方官都極盡奢華地為她提供食宿,臨走還送上各類珍寶。有外國記者報導稱:「一年前他們狼狽逃出北京時,除了隨身穿的衣服外,什麼也沒有帶,而回京時,僅慈禧行李車預備三千輛,金銀、綢緞、古董、玩器,尚不勝載。」

慈禧太后在前門停留進香。

慈禧太后進入前門甕城之後,特意下轎到關帝廟和觀音廟進香。這兩座廟規模不大,但香火旺盛。清朝皇帝途徑前門時,必在此停留,到寺廟進香。

東單牌樓。

這是一座三間四柱三樓沖天式木牌樓,額書「就日」。西單牌樓與之相對,形制相同,額書「瞻雲」。

永定門內大街。

永定門內大街位于北京中軸線上,地處外城區域,是從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沿著大街向北望,依稀可以看到遠處的景山。這張照片應該是在永定門城樓上拍攝的。

天壇火車站。

1900年以前,北京城內沒有鐵路和火車站。八國聯軍侵入後,英軍為了便于運輸軍需物資,扒開永定門附近城牆,將津盧鐵路向城內延伸至天壇,並在此修建了火車站。聯軍撤退後,清廷將作為侵略工具的天壇車站拆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