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70歲老父來鑒寶睡大街,女兒心疼替父鑒寶,專家:鑒寶不講親情

我國重孝道, 自古就有二十四孝的說法。 臥冰求鯉、恣蚊飽血, 每一個故事都感人肺腑。 包括民間耳熟能詳的花木蘭替父從軍, 也都是孝道的一種表現。 子欲養而親不在, 為人子女。 最怕就是想盡孝道時, 驀然回首卻發現家中空無一人。 這才是莫大的悲哀, 及時盡孝才是王道。 小編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鑒寶故事, 就和盡孝有關。

某個鑒寶節目上, 一位女士帶來了一件瓷罐。 一上臺, 女士就道明寶貝來歷。 這件藏品是她70歲父親, 跟一個古玩老闆買的。 她父親捨不得吃, 捨不得穿, 連兩塊錢一瓶的礦泉水都捨不得喝。 辛辛苦苦攢下的錢, 全拿來買這些古玩。 老父親跟那個古玩老闆也是老熟人了, 在後者那裡買了很多次古董, 都是真品。 包括這件瓷罐, 同樣是在那買的。

展開全文

小編聽著女士的老父親, 莫名想到了自己奶奶, 在垃圾桶裡翻箱倒櫃撿瓶子的身影。 家裡並不缺這個條件, 雖不能說讓老人錦衣玉食。 但起碼能夠衣食無憂, 時刻有人陪伴。 但很多時候老人為的不是錢, 而是想在自己暮年還能發揮餘熱罷了。 但小編還是有些困惑, 女士的父親如此熱愛古董, 為何沒來到現場?

據女士所說, 她70歲的老父親來鑒寶好幾次了。 晚上都捨不得去賓館開房間休息, 就睡在大街上。 一個70歲的老人, 佝僂著身子, 在街頭吹一整晚冷風。 回去直接病倒了, 嘴裡卻還嘟嚷著要來鑒寶。 女士看著心疼, 于是決定替父鑒寶。

專家接過瓷罐, 首先繞著瓷罐看了一圈。 其次掏出手電筒, 往瓷罐上打了打光。 最後拿放大鏡仔仔細細觀察了好一陣子, 這才肅然道:這位持寶人, 雖然你替父鑒寶很令人感動。 但是鑒寶不講親情!小編聽得一頭霧水, 難道這個瓷罐是假的不成?專家連預防針都提前打了, 這到底是什麼時候的寶貝?

專家指出:這個瓷罐上的花紋,是佛教傳入中國時帶來的。我們北京首都博物館裡,就有一隻淨瓶。上面寫著杜家花瓶,它是出自密雲冶仙塔里面的地宮。非常的精美,同樣是綠釉的。周身貼紋和這個瓷罐別無二致,但是它是一隻淨瓶。在河南的大象博物館裡,也還有一件綠釉蓋罐。和您這件,幾乎一模一樣。經過剛才仔細的鑒定,我得出結論:仿品!

女士略帶痛苦的閉上了眼睛,心裡應該在糾結回去怎麼跟老父親交代。小編也是覺得十分可惜,不單單可惜這件寶貝是仿品。更可惜的是,老人的一腔熱情被澆了冷水。

專家直言道:老人家心臟好嗎?就怕他回去承受不了這個結果,在古玩這一行,宰熟的現象非常多。藏友在一些熟人那買古董,頭兩次買到的東西都是對的。買了幾件老的陶器,但漢代流行陪葬陶器。出土比較多,雖然是老物件。距今2000多年,但依然不值錢。有時候幾百就能買一隻,所以很多藏友都有誤區。一聽是老物件就覺得價值非常高,但這往往中了別人的下懷。女士聽得頻頻點頭,想必回去也會提醒老父親留心眼了。

小編也是看過類似的套路,一開始,藏友花幾百買到的古董是真品,然後花幾千又是真品。最後要花十幾萬、幾十萬的時候,往往就是假的東西了。所以每次買東西,不要看情面,也不要聽故事,擦亮眼睛才是王道啊。

各位讀者有沒有被熟人宰過呢?

專家指出:這個瓷罐上的花紋,是佛教傳入中國時帶來的。我們北京首都博物館裡,就有一隻淨瓶。上面寫著杜家花瓶,它是出自密雲冶仙塔里面的地宮。非常的精美,同樣是綠釉的。周身貼紋和這個瓷罐別無二致,但是它是一隻淨瓶。在河南的大象博物館裡,也還有一件綠釉蓋罐。和您這件,幾乎一模一樣。經過剛才仔細的鑒定,我得出結論:仿品!

女士略帶痛苦的閉上了眼睛,心裡應該在糾結回去怎麼跟老父親交代。小編也是覺得十分可惜,不單單可惜這件寶貝是仿品。更可惜的是,老人的一腔熱情被澆了冷水。

專家直言道:老人家心臟好嗎?就怕他回去承受不了這個結果,在古玩這一行,宰熟的現象非常多。藏友在一些熟人那買古董,頭兩次買到的東西都是對的。買了幾件老的陶器,但漢代流行陪葬陶器。出土比較多,雖然是老物件。距今2000多年,但依然不值錢。有時候幾百就能買一隻,所以很多藏友都有誤區。一聽是老物件就覺得價值非常高,但這往往中了別人的下懷。女士聽得頻頻點頭,想必回去也會提醒老父親留心眼了。

小編也是看過類似的套路,一開始,藏友花幾百買到的古董是真品,然後花幾千又是真品。最後要花十幾萬、幾十萬的時候,往往就是假的東西了。所以每次買東西,不要看情面,也不要聽故事,擦亮眼睛才是王道啊。

各位讀者有沒有被熟人宰過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