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掏心窩子的推薦!白露前後多吃這5道菜,補氣健脾效果好

下週二將要迎來秋天的第3個節氣——白露。

按老一輩人的話來說, 白露是熱與涼的分水嶺。

翻過白露這座山, 才算真正抵達秋季。

白露過後, 晝夜溫差也會愈來愈明顯, 呼應了「白露秋分夜, 一夜涼一夜」的說法。

面對晝夜溫差可達8℃—16℃的變化, 貼心·菜還是要上線多嘮叨幾句的。

大家這陣子穿短袖出門, 要記得多搭上一件外套, 預防感冒風寒。

飲食調理依舊是生活裡的修行, 大家也不要一味地追求大量進補, 忽略了季節性的易發病, 造成身體的損傷。

今天我備好了5樣白露養生菜, 這就帶你們開啟「節氣吃什麼」之白露篇。

十樣白

在浙江溫州一帶, 民眾為白露設節。 以蒼南、平陽兩地的飲食習俗作為典型, 當天的餐桌要採集「十樣白」, 來迎接白露的到來。 「十樣白」與白露字面上銜接, 對應了白芍、白芨、白術、白扁豆、白蓮、白茅根、白山藥、百合、白茯苓、白曬參十種食材/藥材。 有些本地人將「十樣白」融合, 與烏雞、番鴨相搭, 煨煮成一道溫潤的家常湯煲, 當成秋日的溫補藥膳。 在秋燥多咳的季節, 成人堆裡偏好這類滋補湯水, 能有效祛除心火。 小孩子多是半點苦味都不願意嘗試的, 後來「十樣白」經由拆解, 可單獨入饌。 各自具備的功效, 也緊扣這個季節多發的病癥, 被人們稱為「白露食白」。 「十樣白」中, 幹藥材居多, 免不了清苦的味道, 好在還有「山藥」「百合」這種綿糯清甜的食材。
我整理了一道山藥湯、一道百合小炒和大家分享, 再添上一碗米飯, 健康養生的一餐就齊活了!

山藥

論湯煲的做法, 廣東人似乎更有發言權。 在廣東的靚湯名錄裡, 有著「補氣之王」稱號的山藥, 理應和「鹹骨」一起, 好好伺弄一番。 以咸襯甜, 湯水的風味和口感凸顯出來更有層次感。 山藥和鹹骨一起, 兜住了一鍋粉、糯、甜, 煲得香濃入味。 整碗喝罷, 全身毛孔舒張, 往慵懶的身子裡注入了一灣活力。 做法更是簡單, 調味上僅用到鹽和薑輔助, 渾然天成的一碗, 養人得很呢!

百合

市面上的百合, 分新鮮、幹制兩種。 幹百合用來煲湯, 盈盈水潤, 喝下一碗喉頭瞬間舒爽; 而新鮮百合, 則更適合拿來炒菜, 多了一分鑊氣, 添進一分脆甜。
打兩雞蛋, 切幾片胡蘿蔔, 簡單翻炒後便能出鍋, 做法上毫無難度。 黃白相間的暖色調, 繚繞著香香軟軟的煙火氣, 胃口徹底被撩撥起。 沒想到吧, 比起在湯水裡充當粉糯的一員, 百合在江湖小炒裡的表現也毫不遜色~

米酒

白露一到, 湖南、江浙一帶,
家家戶戶開始釀起了米酒。 這種由糯米/高粱等釀成的五穀糧液被賦予了一個好聽的名字——白露米酒。 自製的米酒經由發酵, 酒香愈發醇綿, 平日裡用來招待客人, 也不會失了面子。 每年到了這會兒, 我也會暗戳戳地給自己留下一個微醺的機會。 待到桂香彌漫, 空氣變得香甜時, 薅下一把桂花入釀, 讓清冽的米酒中藏進一整個秋季的溫柔。 塵封1個月即可開壇的米酒, 度數不會太高, 適合女生獨自小酌。 米香、桂花香糅合在一起, 能在舌尖上停留很久, 讓人幸福得微瞇起了雙眼。

鰻魚

鰻魚, 別名白鱔、白鰻、河鰻、鰻鱺, 有補虛養血的效用, 被民間視為「水中的軟黃金」。 白露時節, 坊間流傳著「白露鰻魚霜降蟹」的說法, 意在提醒大家,
鰻魚腴美, 不容錯過! 老廣料理鰻魚, 以一道「煲仔飯」的做法最深得我心。 小小的一個砂鍋裡, 有噴香油潤的魚肉, 有粒粒飽滿的香米, 有金黃焦脆的飯焦, 是碳水油脂的放縱, 也是營養搭配的克制。 一煲吃下來, 雖要比平日吃飯多花上許多功夫, 不過滿足感也是成倍的。

石榴

白露是播種的季節, 同樣也是收穫的季節。 此時的石榴正大量上市, 成為果盤裡最嬌豔的一抹紅暈。 直接吃、榨成果汁的方式在生活中常見, 總覺得缺了一些新意。 對待自然的饋贈, 偶爾也得改變吃法, 從中獲取幾分新鮮感和儀式感。 石榴和柳丁、梨子兩種時令風物搭配, 做成一道復古南宋的水果沙拉, 取名「春蘭秋菊」, 自帶詩意, 吃起來更加酸甜可口。 以上, 就是白露的必吃菜小合集了,希望大家會喜歡~ 在天氣轉涼之際,各位大小朋友要記得添衣取暖,也要記得好好地喂飽自己啊! 就是白露的必吃菜小合集了,希望大家會喜歡~ 在天氣轉涼之際,各位大小朋友要記得添衣取暖,也要記得好好地喂飽自己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