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好的婚姻,看老公的格局:攜手相伴近十載,最讓霍啟剛「驕傲」的身份,依舊是「郭晶晶的老公」

有人說, 婚姻就是合夥開公司, 利益最大化是共同目標。

在這個公司裡, 夫妻關係是命脈, 其他都是錦上添花。

畢竟, 夫妻和睦了, 親子關係和婆媳關係都不會太差, 進而整個家也就不會太差。

縱觀古今, 那些婚姻和睦的家庭, 都有一個有格局的丈夫。

這些大格局的丈夫們, 胸中有溝壑, 腹裡有乾坤, 猶如謀略家, 把婚姻經營得有聲有色。

01有格局的丈夫, 都是妻子的欣賞者

這個夏天, 霍啟剛忙得不可開交。

妻子郭晶晶作為國際泳聯的技術官員赴東京工作, 他則留守香港, 變身成「超級大管家」:

先是「司機阿霍」上線,

滿滿愛意為妻子準備行囊, 依依不捨地送別;

再是「絕世好奶爸」上線, 一個人在家「對付」三個娃, 忙到無力只能帶孩子吃速食;

郭晶晶結束隔離當日, 他白天帶娃參觀太空館, 深夜接老婆回家, 滿滿愛心。

儘管霍啟剛是家世顯赫的富三代, 但自從和郭晶晶相識後, 他就變成了「迷弟」:

她全世界比賽, 他就帶著攝影設備滿世界助陣;

她為繼續跳水還是出國讀書糾結時, 他堅定鼓勵「世界不是只有跳水, 不如出去看一看」;

她要做奧運跳水比賽「評委的評委」, 他第一時間昭告天下……

他是打心眼裡欣賞她, 佩服她, 連上個綜藝都會驕傲地向大家宣佈:「她是習慣了拿金牌的人哦!」

攜手相伴近十載, 如今, 最讓霍啟剛驕傲的身份, 依舊是「郭晶晶的老公」。

甜蜜如初, 令人豔羨不已。

都說欣賞是滋養, 挑剔是消耗。

有人在欣賞的滋養下越過越幸福, 也會有人在挑剔的目光中無所適從, 直至崩潰。

《再見愛人》裡的朱雅瓊便是崩潰的那個人。

作為06年超女, 朱雅瓊在音樂上天分十足, 加上後天努力, 歌唱事業小有成就。

然而, 在丈夫王秋雨眼裡, 妻子一無是處:

她想要婚禮, 他覺得「辦婚禮給誰看?浪費時間」;

她特意給他寫歌, 他覺得「一點也不好聽,

太孩子氣」;

她自己穿上婚紗圓夢, 他數落她「化的妝太醜」……

朱雅瓊說, 如此這般常常被否定後, 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是對的」, 更別提愛情了。

復旦名師陳果曾經說過, 長久的愛情, 就是一次又一次愛上同一個人。

堅固的婚姻, 也是如此。

有格局的丈夫, 總能在平日的瑣碎中,發現妻子的閃光點,尊重她,鼓勵她,在漫長的人生裡一次又一次地愛上她。

正所謂,愛並不是尋找一個完美的人,而是要學會用完美的眼光,欣賞一個不完美的人。

只有這樣,婚姻才不至于最後亂了初心,敗了芳華。

02有格局的丈夫,都是家庭邊界的捍衛者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都是婚姻生活中的敏感話題,讓男人望而卻步。

殊不知,真正有格局的丈夫,會用智慧,讓婆媳矛盾發生率降到最低。

綜藝《婆婆和媽媽2》裡,張鐸正是用這種格局圈了一大波粉。

平心而論,張鐸媽媽並不是一個好相處的婆婆,她控制欲強,表現欲足。

相比之下,媳婦陳松伶顯得有些討好和卑微。

這樣性格迥異的兩人,本來分分鐘就要上演「惡婆婆與小媳婦」的戲碼,但張鐸絲毫沒給媽媽表演機會。

比如,張媽媽吃飯時一直「逼」陳松伶生吃大蒜,陳松伶面露難色,一直拒絕。

正當氣氛降至冰點時,張鐸轉臉就「逼」自己親媽吃魚,當張媽媽明確表示自己「不喜歡」時,張鐸立刻一個反問:「那你逼松松就著蒜吃麵包幹嘛?」

一句話,點明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其實,從張媽媽來兒子家的第一天起,張鐸就定好了相處法則:我們的東西你不要隨便亂動,一定要守紀律,懂規則。

這裡的「紀律」和「規則」,便是他與妻子的日常,是他們小家庭的生活邊界。

《自我邊界》一書中認為,邊界是我們平衡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一種方式。

人在獨處時,邊界感會很強烈,但在集體中,邊界感則會不自覺地被稀釋。

因為,人們想通過犧牲邊界感,來獲得他人的認同。

這一點,在丈夫處理婆媳關係中尤為明顯。

在婆婆越界時,大多數丈夫會勸妻子忍一忍,避免兩人起衝突。

久而久之,小家庭的邊界范圍越來越窄,妻子已忍無可忍,婆婆還渾然不知。

最終,兩敗俱傷。

人生如尺,必須有度。感情如面,最忌越界。

步入婚姻後,核心家庭成員從父母變成了伴侶和孩子,相應地,邊界也應重新劃分。

有格局的丈夫,會心如明鏡般守護自己的家庭邊界,以男人的擔當恪守,維護小家庭的幸福。

03有格局的丈夫,都是努力生活的奔跑者

東京奧運會上,射擊運動員龐偉杜麗夫婦又一次讓人折服。

丈夫龐偉,四戰奧運,收穫2金2銅;妻子杜麗,首次以教練員身份出征,帶領弟子拿到金牌,作為運動員的奧運戰績是2金1銀1銅。

兩人你追我趕,是赫赫有名的「奧運夫婦」。

其實,龐偉比杜麗小4歲,在杜麗拿奧運冠軍時,他還沒入選國家隊。

兩人戀情曝光後,外界常有女強男弱的議論,一度讓杜麗很擔心。

對此,龐偉絲毫不介意,大方承認「她確實比我經驗豐富,比我厲害啊!」

言語中充滿了篤定。

他相信杜麗,更相信自己。

在射擊之路上,龐偉從未放棄過追求。

2008年獲得北京奧運會冠軍後,龐偉又連續參加了倫敦和裡約奧運會,一次第四,一次第三,總沒能再夢圓金牌。

此次再戰東京,他已35歲,且半退役兩年了。

這兩年,為了支援妻子的教練工作,他在家照顧孩子。

然而,當國家射擊隊找到他,希望他歸隊時,他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專案需要,國家需要,義不容辭。」

于是,他又重新恢復訓練,每天十幾個小時待在射擊館。

作為大齡運動員,注意力和精力不如年輕時集中,尤其是東京奧運會延期後,他更是身心俱疲。

但他還是咬牙堅持下來了,並和做教練的妻子彼此鼓勵。

這屆奧運會,他和00後姜冉馨一起,奪得了10米氣步手槍混合團體冠軍。

而第一次當教練的杜麗,也帶出了楊倩、張常鴻兩名奧運冠軍。

齊頭並進,各自精彩,他們詮釋了婚姻最好的模樣。

《簡·愛》裡說:

愛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永遠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惜。

一個有格局的丈夫,不會斤斤計較自己在外的「面子」,而會埋頭充實自己的「內功」,在努力奔跑中兌現「我愛你」的承諾。

在愛的過程中,他的「自我」得到空前擴展,逐漸突破了皮囊,活得更富有、更宏大、更充實。

這樣的「自我」,讓他更有底氣承擔家庭的責任,更有動力為了美好生活而奮鬥。

這是責任,也是義務,更是一個丈夫在婚姻裡最大的格局。

04

塗磊曾在節目中提過這樣一段話:

作為一個男人,不一定要浪漫,但一定要有責任感;

不一定能夠掙大錢,但一定要有上進心;

不一定事事都聽父母的,但一定要孝順。

這些,正是男人在婚姻中「有格局」的寫照。

人生路迢迢,願你我都能找到一個有格局的男人共白頭,因為:

他怎樣對待妻子,你們就會有怎樣的婚姻;

他怎樣對待家庭,你們就會有怎樣的生活;

他怎樣對待生活,你們就會有怎樣的人生。

共勉。

總能在平日的瑣碎中,發現妻子的閃光點,尊重她,鼓勵她,在漫長的人生裡一次又一次地愛上她。

正所謂,愛並不是尋找一個完美的人,而是要學會用完美的眼光,欣賞一個不完美的人。

只有這樣,婚姻才不至于最後亂了初心,敗了芳華。

02有格局的丈夫,都是家庭邊界的捍衛者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都是婚姻生活中的敏感話題,讓男人望而卻步。

殊不知,真正有格局的丈夫,會用智慧,讓婆媳矛盾發生率降到最低。

綜藝《婆婆和媽媽2》裡,張鐸正是用這種格局圈了一大波粉。

平心而論,張鐸媽媽並不是一個好相處的婆婆,她控制欲強,表現欲足。

相比之下,媳婦陳松伶顯得有些討好和卑微。

這樣性格迥異的兩人,本來分分鐘就要上演「惡婆婆與小媳婦」的戲碼,但張鐸絲毫沒給媽媽表演機會。

比如,張媽媽吃飯時一直「逼」陳松伶生吃大蒜,陳松伶面露難色,一直拒絕。

正當氣氛降至冰點時,張鐸轉臉就「逼」自己親媽吃魚,當張媽媽明確表示自己「不喜歡」時,張鐸立刻一個反問:「那你逼松松就著蒜吃麵包幹嘛?」

一句話,點明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其實,從張媽媽來兒子家的第一天起,張鐸就定好了相處法則:我們的東西你不要隨便亂動,一定要守紀律,懂規則。

這裡的「紀律」和「規則」,便是他與妻子的日常,是他們小家庭的生活邊界。

《自我邊界》一書中認為,邊界是我們平衡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一種方式。

人在獨處時,邊界感會很強烈,但在集體中,邊界感則會不自覺地被稀釋。

因為,人們想通過犧牲邊界感,來獲得他人的認同。

這一點,在丈夫處理婆媳關係中尤為明顯。

在婆婆越界時,大多數丈夫會勸妻子忍一忍,避免兩人起衝突。

久而久之,小家庭的邊界范圍越來越窄,妻子已忍無可忍,婆婆還渾然不知。

最終,兩敗俱傷。

人生如尺,必須有度。感情如面,最忌越界。

步入婚姻後,核心家庭成員從父母變成了伴侶和孩子,相應地,邊界也應重新劃分。

有格局的丈夫,會心如明鏡般守護自己的家庭邊界,以男人的擔當恪守,維護小家庭的幸福。

03有格局的丈夫,都是努力生活的奔跑者

東京奧運會上,射擊運動員龐偉杜麗夫婦又一次讓人折服。

丈夫龐偉,四戰奧運,收穫2金2銅;妻子杜麗,首次以教練員身份出征,帶領弟子拿到金牌,作為運動員的奧運戰績是2金1銀1銅。

兩人你追我趕,是赫赫有名的「奧運夫婦」。

其實,龐偉比杜麗小4歲,在杜麗拿奧運冠軍時,他還沒入選國家隊。

兩人戀情曝光後,外界常有女強男弱的議論,一度讓杜麗很擔心。

對此,龐偉絲毫不介意,大方承認「她確實比我經驗豐富,比我厲害啊!」

言語中充滿了篤定。

他相信杜麗,更相信自己。

在射擊之路上,龐偉從未放棄過追求。

2008年獲得北京奧運會冠軍後,龐偉又連續參加了倫敦和裡約奧運會,一次第四,一次第三,總沒能再夢圓金牌。

此次再戰東京,他已35歲,且半退役兩年了。

這兩年,為了支援妻子的教練工作,他在家照顧孩子。

然而,當國家射擊隊找到他,希望他歸隊時,他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專案需要,國家需要,義不容辭。」

于是,他又重新恢復訓練,每天十幾個小時待在射擊館。

作為大齡運動員,注意力和精力不如年輕時集中,尤其是東京奧運會延期後,他更是身心俱疲。

但他還是咬牙堅持下來了,並和做教練的妻子彼此鼓勵。

這屆奧運會,他和00後姜冉馨一起,奪得了10米氣步手槍混合團體冠軍。

而第一次當教練的杜麗,也帶出了楊倩、張常鴻兩名奧運冠軍。

齊頭並進,各自精彩,他們詮釋了婚姻最好的模樣。

《簡·愛》裡說:

愛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永遠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惜。

一個有格局的丈夫,不會斤斤計較自己在外的「面子」,而會埋頭充實自己的「內功」,在努力奔跑中兌現「我愛你」的承諾。

在愛的過程中,他的「自我」得到空前擴展,逐漸突破了皮囊,活得更富有、更宏大、更充實。

這樣的「自我」,讓他更有底氣承擔家庭的責任,更有動力為了美好生活而奮鬥。

這是責任,也是義務,更是一個丈夫在婚姻裡最大的格局。

04

塗磊曾在節目中提過這樣一段話:

作為一個男人,不一定要浪漫,但一定要有責任感;

不一定能夠掙大錢,但一定要有上進心;

不一定事事都聽父母的,但一定要孝順。

這些,正是男人在婚姻中「有格局」的寫照。

人生路迢迢,願你我都能找到一個有格局的男人共白頭,因為:

他怎樣對待妻子,你們就會有怎樣的婚姻;

他怎樣對待家庭,你們就會有怎樣的生活;

他怎樣對待生活,你們就會有怎樣的人生。

共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