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多數人都不知道,後面兩句才是經典

“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流傳甚廣, 幾乎成為一般俗人和不知真正佛法的學佛人貪口福吃肉的藉口。 此觀點混淆聖凡、性德和修德, 是執理廢事的邪見。 這種觀點混淆了聖凡、性德和修德, 是執理廢事的邪見。 有人說: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 這個說法對嗎?我們千萬不要理解偏了, 把這句話當成殺生吃肉滿足口腹之欲的藉口。 當然關於這句話還有一個悲壯的歷史典故。

明朝時期, 張獻忠攻打渝城, 渝就是現在的重慶名字, 城外的一座寺廟駐紮, 出於羞辱的目的, 在駐紮的時候, 張獻忠竟然強迫寺廟裡面的和尚吃肉,

當時有個叫破山的和尚說, 只要你攻城後不屠城, 我就吃肉。 修行人飲酒食肉, 開齋破戒, 必被打入畜道成餓鬼, 受無量苦。 只見禪師拿起酒杯, 氣定神閑地說:“我以酒代茶, 以肉作菜, 請。 ”說完一吃而盡, 面不改色。

破山和尚是為了數千百姓的生命才破戒的, 為了救人甘願破戒, 不怕墜入魔道受苦, 這便是慈悲為懷的表現之一。 後來這句話最早是出現在濟公之口, 濟公本名李修緣, 是南宋的知名高僧法號道濟, 外號濟癲, 濟公雖然喝酒吃肉, 但是他吃下兩隻死鴿子可以吐出來兩隻活鴿子, 喝下酒可以給佛像鍍金。 由於濟公喜好行善, 因此世人都敬仰濟公。

漸漸地“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 ”這句話流傳甚廣, 但聽話聽一半害死人,

世人皆知前兩句, 可不知濟公後面還有兩句“世人若學我, 如同進魔道”, 這兩句才是精華所在, 所以在修佛過程中, 必定會受到錯誤的引導, 但要時刻警惕, 發現錯誤, 及時修正, 方可有所為。

濟公一生和尋常和尚不同, 他不拘小節, 但很知大義。 他的善是發自內心的, 但流傳下來的“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卻成了我們貪圖口腹之欲的完美藉口, 不可謂不好笑。

這句話也是告誡世人, 不要去觸碰人性的底線, 不能做違法的事情, 不能抱著善良的心去幹壞事。 因為一旦開始, 就會停不下來。 很多人不知道有這後兩句話, 只知道用前面兩句話來掩飾自己的罪行, 其實也不過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關於濟公的故事您還有更多的瞭解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探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