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行動原理:凡事先搞起來,你就成功了一半】簡單「3個步驟」,幫你制定計劃

網上有一個熱門話題:

「遇事應該做足準備再開始, 還是先搞起來?」

一個高贊回答令我印象頗深:

「人生不像做菜, 不能等所有材料都準備好才下鍋。 」

生活中, 我們要做的事情層出不窮。

倘若總想等到萬事俱備才開始行動, 事情非但不能解決, 反而會越積越多。

《晏子春秋》中有曰:「為者常成, 行者常至。 」

意思是說, 努力去拼往往可以做成, 不倦前行通常可以抵達目的地。

有時候, 與其一味苦想如何解決, 不如讓自己先搞起來。

01 越不行動越焦慮, 越焦慮越不行動

你有過這樣的情況嗎?

計畫要跑步, 卻因為沒有合適的裝備而遲遲沒開始。

說好開始寫作, 卻總是覺得自己學習得還不夠, 不停地學習但就是不動筆。

明明對工作不滿意想跳槽, 看來看去卻發現找工作太難, 然後在一個沒有成長的崗位上不停地混日子。

我們從小被教育得做事情要三思而後行, 但我們大多數時候只做到了「三思」,

卻做不到「後行」。

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在做一家事情前, 總是覺得自己沒有準備好, 認為市場競爭太激烈, 認為自己能力不夠。

然後一步一步的陷入做與不做的猶豫中。

這種猶豫和糾結, 最終讓我們變得越來越焦慮, 而越焦慮, 就越沒心情開始行動。

馬雲曾經說過一句話:晚上想想千條路, 早上起來走原路。

想, 都是問題。 做, 才有結果。

很多人有雄心壯志, 但最後卻敗在了行動上。

02 凡事先搞起來, 你就成功了一半

朋友說他剛開始寫作的時候, 其實什麼都不知道。

不知道如何選題, 甚至也不知道寫作要列框架, 更不知道寫作的幾大結構, 如何遣詞造句。 讀書的時候語文老師教的東西, 早就還給老師了。

但當時決定寫作, 並沒有想那麼多。

他只是覺得, 應該要通過公開寫作來表達自己, 來輸出自己的思考, 為讀者帶去有用的東西。

至於怎麼寫, 不重要, 先打開電腦, 敲下第一行字再說。

正是因為有了這個開始, 他才有了後面的無數篇文章。

所謂成功, 無非就是想到再做到。

然而很多人, 往往卻止步於想到。

羅振宇在分享得到團隊的工作心法時說:

「做一件事, 它到底靠不靠譜, 你坐在家裡想是沒用的。 我們的風格就是,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主意出來大體覺得靠譜, 先幹起來。 」

因為只有我們幹起來, 才能知道到底自己的想法是否OK。 也只有我們幹起來, 才有可能提升自己。

馬雲剛開始做阿裡巴巴時, 也並不知道交易過程中需要有擔保, 他們也是在後來才想到要推出支付寶, 進而做出淘寶、天貓等一系列的產品。

馬化騰做騰訊的時候, 甚至還有想過賣掉QQ, 因為他們也並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賺錢, 並不知道還可以通過遊戲來賺到錢。

所以你看, 這些人都是覺得有個大致的生意可以做,

就先開始了。 至於以後的路怎麼走, 那做的過程中再來修正。

我個人從來不相信一個人能夠在一開始就能想到整個生意、整件事情後面會如何發展。

不是還有句話嘛, 計畫沒有變化快。

我們需要做計畫, 但不能總是在做計畫。

有了大致的計畫後, 開始行動起來, 然後再不斷的調整下一個階段的計畫。

這樣我們其實就會領先99%的人。

只要開始起來, 我們其實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03 凡事先搞起來,但並不需要自我毀滅

可能有人會說:我試過很多次,但最後都失敗了,幹不起來啊。

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計畫好了要做什麼事情,也羅列了非常詳細的計畫,但是一個月或半年後,還是回到了原樣。

認識一個朋友,不到中年就發福,身材嚴重走樣。關鍵問題是他女朋友天天追星,各種羨慕那些男明星的身材,搞得他心裡酸得不行。

有一次他跟我說:我羅列了一個詳細的健身計畫,三個月達到彭于晏的身材。

每天早上6點起床跑步2小時,週末去健身房擼鐵3小時,堅持每頓只吃一碗飯,三個月後肯定能實現。

結果有次臨時有事,早上7點給他打電話發現他還在睡覺。

原來他早就已經放棄這個計畫了。為什麼?因為根本做不到啊。

他這不叫先搞起來,而是先自我毀滅。

正確的先幹起來,應該是這樣的。

第一,大致確定目標,確定自己的方向是否可行,是否是自己真的想幹的事。

第二,羅列自己毫不費力就能達到的計畫。

《微習慣》裡面有個觀點:我們應該從每天1個俯臥撐做起。

意思就是我們最初所訂的計畫,應該是看起來毫不費力,輕輕鬆松就能完成的。

每天一個俯臥撐,不到1分鐘的時間就能完成,而且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

這樣的計畫才能讓我們真正的開始。

第三,逐步調整自己的計畫。

試想,當我們每天都做1個俯臥撐的時候,如此做下去,你會發現這個動作毫不費力,甚至還會覺得太少了。

這個時候,你可能會把他調整為10個。

當你每天做10個俯臥撐之後,其實我們會發現自己的身體其實會有一些變化,更重要的是我們還能從中享受到多巴胺分泌所帶來的快樂,這會刺激你繼續的堅持下去。

如此,你的健身習慣很容易就形成了。

所以你看,我們很多時候不開始,或者開始了也失敗了,就是陷入了這種自我毀滅式的計畫當中。

下次,記得別再訂那麼遙不可及的計畫了。

為什麼我們聽過很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

因為很多人都在被動地生活,平時左晃右擺糾結不定,等事情找到自己頭上來才不得不去做。

邏輯思維CEO李天田曾說:

「人生總有很多左右為難的事,如果你在做與不做之間糾結,那麼,不要反復推演,立即去做。」

只要先搞起來,沒有什麼搞不成的。

前段時間爆火的李子柒就是最好的詮釋。

她早期做視訊的時候,沒人教她,就一點點摸索。

沒人專門跟拍,她就自己用手機一遍遍地調整角度。

一個人扛著三腳架,山上山下來來回回的折騰。

日子從無到有,憑的就是這股「說幹就幹」的力量,她用一己之力開創了一個嶄新的短視訊領域——古風美食。

凡事只有先搞起來,在過程中摸出路子,才能找到自己的最佳狀態,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比起空想主義,先搞起來,就會超越很多人。

想減肥、想寫作、想學外語、 想考研……先搞起來,遇見困難逐項解決,我們便會與想要的結果不期而遇。

聰明的人,永遠不會把美好的時光留給焦慮,瞻前顧後、徘徊觀望。

他們知道,所有想要的東西都不會空降。

唯有讓自己先搞起來,步履不停,走在路上,美好才會逐漸靠攏,生活才會慢慢向陽。

03 凡事先搞起來,但並不需要自我毀滅

可能有人會說:我試過很多次,但最後都失敗了,幹不起來啊。

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計畫好了要做什麼事情,也羅列了非常詳細的計畫,但是一個月或半年後,還是回到了原樣。

認識一個朋友,不到中年就發福,身材嚴重走樣。關鍵問題是他女朋友天天追星,各種羨慕那些男明星的身材,搞得他心裡酸得不行。

有一次他跟我說:我羅列了一個詳細的健身計畫,三個月達到彭于晏的身材。

每天早上6點起床跑步2小時,週末去健身房擼鐵3小時,堅持每頓只吃一碗飯,三個月後肯定能實現。

結果有次臨時有事,早上7點給他打電話發現他還在睡覺。

原來他早就已經放棄這個計畫了。為什麼?因為根本做不到啊。

他這不叫先搞起來,而是先自我毀滅。

正確的先幹起來,應該是這樣的。

第一,大致確定目標,確定自己的方向是否可行,是否是自己真的想幹的事。

第二,羅列自己毫不費力就能達到的計畫。

《微習慣》裡面有個觀點:我們應該從每天1個俯臥撐做起。

意思就是我們最初所訂的計畫,應該是看起來毫不費力,輕輕鬆松就能完成的。

每天一個俯臥撐,不到1分鐘的時間就能完成,而且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

這樣的計畫才能讓我們真正的開始。

第三,逐步調整自己的計畫。

試想,當我們每天都做1個俯臥撐的時候,如此做下去,你會發現這個動作毫不費力,甚至還會覺得太少了。

這個時候,你可能會把他調整為10個。

當你每天做10個俯臥撐之後,其實我們會發現自己的身體其實會有一些變化,更重要的是我們還能從中享受到多巴胺分泌所帶來的快樂,這會刺激你繼續的堅持下去。

如此,你的健身習慣很容易就形成了。

所以你看,我們很多時候不開始,或者開始了也失敗了,就是陷入了這種自我毀滅式的計畫當中。

下次,記得別再訂那麼遙不可及的計畫了。

為什麼我們聽過很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

因為很多人都在被動地生活,平時左晃右擺糾結不定,等事情找到自己頭上來才不得不去做。

邏輯思維CEO李天田曾說:

「人生總有很多左右為難的事,如果你在做與不做之間糾結,那麼,不要反復推演,立即去做。」

只要先搞起來,沒有什麼搞不成的。

前段時間爆火的李子柒就是最好的詮釋。

她早期做視訊的時候,沒人教她,就一點點摸索。

沒人專門跟拍,她就自己用手機一遍遍地調整角度。

一個人扛著三腳架,山上山下來來回回的折騰。

日子從無到有,憑的就是這股「說幹就幹」的力量,她用一己之力開創了一個嶄新的短視訊領域——古風美食。

凡事只有先搞起來,在過程中摸出路子,才能找到自己的最佳狀態,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比起空想主義,先搞起來,就會超越很多人。

想減肥、想寫作、想學外語、 想考研……先搞起來,遇見困難逐項解決,我們便會與想要的結果不期而遇。

聰明的人,永遠不會把美好的時光留給焦慮,瞻前顧後、徘徊觀望。

他們知道,所有想要的東西都不會空降。

唯有讓自己先搞起來,步履不停,走在路上,美好才會逐漸靠攏,生活才會慢慢向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