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讓孩子成為一個「有用的孩子」

現實人際關係多是實用與功利主義:人們會不自覺考慮這個人對我有什麼用?與他交往給我帶來啥好處?從他那裡滿足我怎樣的需求?

功利本沒錯, 從更廣闊角度來看, 我們與任何人的交往都是為了滿足某種需求。

只是有人會在其中投注情感, 情感和功利一旦交織, 困惑就會來臨。 所以我勸你, 能用錢解決的儘量別求人。

可怕的是, 這種功利主義會滲透家庭、滲透親子關係, 在那裡情感與功利沒法分開。

「有用的孩子」與「聽話的孩子」不同, 父母無需孩子全面惟命是從, 只要孩子在某一方面有價值即可,

這就是功利主義。

比如學習成績好。

表面上看來是為了孩子, 成績好才能考好學校找好工作賺更多錢, 這也許是事實, 但也是為滿足父母的「情感期待」, 好像成績好了父母臉上就有光、在他人面前才能挺直腰板。

究竟為啥孩子好了父母就覺得好呢?我思索了三點:

傳統文化:「母慈子孝」、「夫唱婦隨」、「母以子為貴」, 這些價值觀至今影響著現代人;

社會競爭:競爭之所以能帶來壓力本質上是個體不願獨立思考。 只願做隨波逐流的烏合之眾, 那麼來吧大家一起拼孩子, 拼孩子就是拼自己, 事實上「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類似的話就是毒瘤。

融合自戀:只有認為自己不夠好的人才會通過與另一個厲害的人融合彰顯力量, 父母自戀(自信)受損,

才會指望孩子更厲害。

咱再回到「孩子成績好才有用」, 這無可厚非, 我想說的是父母往往特別強化有用, 而打擊其他部分。

除了「成績好」, 孩子的情緒、愛好興趣、內心想法、是否快樂、是否有朋友、是否有衝突和煩惱——都微不足道。

父母並不重視這成績之外的東西,

或者只是敷衍和「應該」關心, 絕非發自內心在意。

長期以往, 成績好就是孩子自我評判的標準。 這標準一旦形成十分可怖, 它會扭曲基本認知, 孩子會覺得只有成績好「自己這個人」才是好的, 你看在這裡:

成績=人本身

這種單一的價值觀會讓人格失去彈性。

同時, 這部分也在被學校、社會強化, 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變成了基本標準, 那些沒有貢獻的孩子就成了「無用之人」, 人生廣度被縮小了。

人格彈性降低、人生廣度縮小——請問這個人還剩下什麼?

2

剛只是用「成績好」舉例子, 其他有用的部分還很多。

比如突出的特長、技能、才華、甚至身材相貌口才等, 而各種考核更強化了「我只有在這個地方出色才有用」的扭曲認知。

再比如照顧父母的情緒、勤快能幹、乖巧懂事、討父母歡心、能言善辯等。

以上都是社會認可的, 還有很多隱晦的、不被社會認可的「有用」。

比如父母潛意識希望孩子生病:這樣就可以照顧他, 就可以有「被需要感」, 就可以不讓孩子離開自己, 就可以回避與伴侶的衝突, 甚至可以滿足自己當年沒人管的底層願望。

再比如父母潛意識希望孩子打架, 最好打贏:這樣就可以通過孩子「反轉」自己膽小怕事、被人欺負不敢吭聲的需求, 儘管表面上批評孩子、給對方家長道歉, 內心深處卻是滿意的。

所以孩子「生病」、「打架」被父母賦予了「有用的價值」, 儘管沒有「學習成績好」那麼明顯。

時間久了, 生病變成了「只要體弱多病就被愛」、打架變成了「只要用武力解決就被喜歡」——這些東西都很有用,

都會獲得關注。

總之, 孩子們總會從養育環境中敏銳鋪捉到其他孩子不能替代的某種「功能」, 這個功能又能引起關注和重視, 這都屬於有用的孩子。

3

也許你會問, 這有什麼不好嗎?

第一, 會很消耗。

當你把籌碼押在一件事情上並形成習慣, 一旦失敗就難以承受, 比如一旦成績不好, 就沒了活下去的動力。

因此, 需耗費大量心力來維護這個賴以生存的核心動力。

很多抑鬱的、自殘自盡的孩子, 都是由於這個動力被摧毀之後, 那種彌漫的無意義感所致。

第二, 不能享受生活本身。

真正讓人享受的不是結果和目標, 而是過程。

你喜歡跑步僅僅是因為你喜歡跑步時候的風景、心情, 當跑步變成了目標, 也就失去了樂趣。

「有用的孩子」更在意他人認可和環境評價。他的努力與消耗都是為了證明自己有用,而非事情本身。背後是恐懼,恐懼一旦不好就是糟糕的、無能的、沒用的東西。

這種心理狀態絕不是在追求成功,而是在避免失敗,根本談不上享受。

我見過太多人,他們都是世俗拔尖的「人才」,但內心並不快樂,相反,他們會有兩種心態:

一種是「害怕」:害怕會失去這一切,害怕不能持久,自己必須更內卷,才能保住這來之不易的成果;

另一種是「無意義」:一旦達到某個目標,整個人會覺得空虛,好像「我已經證明了自己,那又怎樣呢?接下來呢?」

第三,無法享受獨處。

真正喜歡的東西一定是獨處所得。譬如我喜歡絕對獨處來寫作,我是自由的,不非要被認可。

而「有用的孩子」則無法獨處。他會在意閱讀量、點贊量、讀者評價等「有用的東西」,就算一個人在碼字,卻是在背負他人的期待與認可,寫作本身淪為工具。

一個不能享受獨處的人和不能獨立思考的人同樣可怕,因為正是這兩樣東西讓人生有了意義。

故此,當你做某件事、交某個人,有種莫名的煩躁或不得已而為之的感受,就表明你正在通過這件事、這個人證明自己是重要的、有用的,而非真實的需要。

4

有用的孩子往往會發展成「優秀的孩子」。

有一點我很奇怪,每次我們說一個人很優秀的時候,都是不動腦子的,都是我們自己以為的「優秀」,誰也不去問問這個人覺得自己優秀嗎?

「優秀」是一個人自己內心的感受,絕非他人的評價。一旦「優秀」被他人定義,「優秀」就成了工具,就會變成那人的壓力,他就不得不去「證明自己是優秀的」。

真實的優秀=全部的優秀-證明自己的優秀。

讓我們痛苦的恰恰是「證明」,因為證明本身就在說明你很差勁,至少你覺得自己不夠好,否則幹嘛要去證明呢?

若你被「證明優秀」所累,請從以下三個方向開始思考:

第一個方向:你的努力證明,只是個模式。

要理解這個模式反映了你怎樣的精神世界,一般來自早年養育環境帶來的偏差:就像成績好被愛,成績不好被羞辱。

然後要感謝這個模式。因為在當時除了變成他們喜歡的樣子,你別無他法。也正是這個模式,的確也讓你獲得了某種偏愛,無論來自家庭學校還是社會。

記住:所有讓你痛苦的都會給你帶來好處。

5

第二個方向:做個「厲害的孩子」。

厲害的孩子就是找到了自我滿足方式的孩子,重心從「證明自己」轉移到了「享受自己」。

很多人都經歷過這漫長的成長:從無所不盡其能來獲得他人認可到自我認可。

最終明白了一個真諦:對自己沒評判,別人評判就傷不到你;對自己認可,別人認不認可就無足輕重。

愛過的人都有這種感受:喜歡他,做什麼你都喜歡;不喜歡他,再優秀也是徒勞,你總能找到不喜歡他的地方。其他人也一樣,因為我們絕不可能滿足所有人對優秀千差萬別的期待。

慢慢地,你會找到某種途徑深陷其中,許多藝術家抵達了這裡,他們對世俗偏見毫不在意,只醉心於所愛之物。

也許你說,我只是個普通人,有還是沒有呢?我告訴你,每個人都有所愛之物,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

把你扔在無人島,並且只能做一件事,你會選什麼?

你所選的那件事,就是你的心愛之物,就是你自我滿足的途徑,那時,你無需向他人證明什麼,因為島上並無人。

各位別誤會,讓他人覺得優秀和自己覺得優秀,是可以並存的。

有位作家曾回答過上面的問題:「若讓我只做一件事就是寫作,但如果我的作品沒有一個人看到,我會選擇自盡」。

我們都和這位作家一樣:一方面想要成為自我享受之人,一方面也會在意他人怎麼看我。

只是順序要有區別,前者必須在第一位,後者才會達成。

連你自己都無法投入某個事物、某種親密關係,對方或他人是絕不會買帳的。

而你做到了就會發現:世俗一切譬如金錢、名聲、權力,也會不約而至,他人的認可與愛也會自動到賬。

第三個方向:直接表達需要。

許多人抱怨伴侶、孩子不理解自己,是因為你從未直接表達過真實需要和關心,「說出來」的意義大過想象。

譬如你覺得又做家務又工作又照顧孩子,伴侶不僅不感恩還經常指責你,那你有沒有告訴他,對他說:「我很辛苦,需要你的理解與關心」。

再譬如你對孩子那麼好他還不聽話,你可以說:「我對你好是為了讓你聽我的話」,而不是違心地認為你不需要。

言說內心真實需求是心靈成長的核心,也是擺脫你作為工具被使用的有效法則。

只是,你還是不敢,你怕會被報復被打擊被拋棄,怕破壞表面的和諧,更怕真實期待落空,怕希望被徹底擊碎。

也就失去了樂趣。

「有用的孩子」更在意他人認可和環境評價。他的努力與消耗都是為了證明自己有用,而非事情本身。背後是恐懼,恐懼一旦不好就是糟糕的、無能的、沒用的東西。

這種心理狀態絕不是在追求成功,而是在避免失敗,根本談不上享受。

我見過太多人,他們都是世俗拔尖的「人才」,但內心並不快樂,相反,他們會有兩種心態:

一種是「害怕」:害怕會失去這一切,害怕不能持久,自己必須更內卷,才能保住這來之不易的成果;

另一種是「無意義」:一旦達到某個目標,整個人會覺得空虛,好像「我已經證明了自己,那又怎樣呢?接下來呢?」

第三,無法享受獨處。

真正喜歡的東西一定是獨處所得。譬如我喜歡絕對獨處來寫作,我是自由的,不非要被認可。

而「有用的孩子」則無法獨處。他會在意閱讀量、點贊量、讀者評價等「有用的東西」,就算一個人在碼字,卻是在背負他人的期待與認可,寫作本身淪為工具。

一個不能享受獨處的人和不能獨立思考的人同樣可怕,因為正是這兩樣東西讓人生有了意義。

故此,當你做某件事、交某個人,有種莫名的煩躁或不得已而為之的感受,就表明你正在通過這件事、這個人證明自己是重要的、有用的,而非真實的需要。

4

有用的孩子往往會發展成「優秀的孩子」。

有一點我很奇怪,每次我們說一個人很優秀的時候,都是不動腦子的,都是我們自己以為的「優秀」,誰也不去問問這個人覺得自己優秀嗎?

「優秀」是一個人自己內心的感受,絕非他人的評價。一旦「優秀」被他人定義,「優秀」就成了工具,就會變成那人的壓力,他就不得不去「證明自己是優秀的」。

真實的優秀=全部的優秀-證明自己的優秀。

讓我們痛苦的恰恰是「證明」,因為證明本身就在說明你很差勁,至少你覺得自己不夠好,否則幹嘛要去證明呢?

若你被「證明優秀」所累,請從以下三個方向開始思考:

第一個方向:你的努力證明,只是個模式。

要理解這個模式反映了你怎樣的精神世界,一般來自早年養育環境帶來的偏差:就像成績好被愛,成績不好被羞辱。

然後要感謝這個模式。因為在當時除了變成他們喜歡的樣子,你別無他法。也正是這個模式,的確也讓你獲得了某種偏愛,無論來自家庭學校還是社會。

記住:所有讓你痛苦的都會給你帶來好處。

5

第二個方向:做個「厲害的孩子」。

厲害的孩子就是找到了自我滿足方式的孩子,重心從「證明自己」轉移到了「享受自己」。

很多人都經歷過這漫長的成長:從無所不盡其能來獲得他人認可到自我認可。

最終明白了一個真諦:對自己沒評判,別人評判就傷不到你;對自己認可,別人認不認可就無足輕重。

愛過的人都有這種感受:喜歡他,做什麼你都喜歡;不喜歡他,再優秀也是徒勞,你總能找到不喜歡他的地方。其他人也一樣,因為我們絕不可能滿足所有人對優秀千差萬別的期待。

慢慢地,你會找到某種途徑深陷其中,許多藝術家抵達了這裡,他們對世俗偏見毫不在意,只醉心於所愛之物。

也許你說,我只是個普通人,有還是沒有呢?我告訴你,每個人都有所愛之物,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

把你扔在無人島,並且只能做一件事,你會選什麼?

你所選的那件事,就是你的心愛之物,就是你自我滿足的途徑,那時,你無需向他人證明什麼,因為島上並無人。

各位別誤會,讓他人覺得優秀和自己覺得優秀,是可以並存的。

有位作家曾回答過上面的問題:「若讓我只做一件事就是寫作,但如果我的作品沒有一個人看到,我會選擇自盡」。

我們都和這位作家一樣:一方面想要成為自我享受之人,一方面也會在意他人怎麼看我。

只是順序要有區別,前者必須在第一位,後者才會達成。

連你自己都無法投入某個事物、某種親密關係,對方或他人是絕不會買帳的。

而你做到了就會發現:世俗一切譬如金錢、名聲、權力,也會不約而至,他人的認可與愛也會自動到賬。

第三個方向:直接表達需要。

許多人抱怨伴侶、孩子不理解自己,是因為你從未直接表達過真實需要和關心,「說出來」的意義大過想象。

譬如你覺得又做家務又工作又照顧孩子,伴侶不僅不感恩還經常指責你,那你有沒有告訴他,對他說:「我很辛苦,需要你的理解與關心」。

再譬如你對孩子那麼好他還不聽話,你可以說:「我對你好是為了讓你聽我的話」,而不是違心地認為你不需要。

言說內心真實需求是心靈成長的核心,也是擺脫你作為工具被使用的有效法則。

只是,你還是不敢,你怕會被報復被打擊被拋棄,怕破壞表面的和諧,更怕真實期待落空,怕希望被徹底擊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