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新聞»正文

大馬年輕夫婦回馬創業,回想在獅城的日子:雖然收入穩定,但根本不算生活

疫情來襲, 不舍與年幼孩子長期分隔兩地, 年輕夫婦毅然辭去在新加坡的工作回到家鄉創業做素食外賣, 打拼過程雖辛苦, 但能與孩子及家人共聚天倫的生活, 才叫他們樂在其中!

廖興福(29歲)本在新加坡擔任廚師助理, 而太太同樣在新加坡擔任有關室內設計的行業, 兩人的孩子今年2歲, 在去年疫情爆發時因為行動管制令, 夫妻倆多個月無法和孩子見面, 妻子甚是掛念孩子, 而且他也希望能回來和母親互相照應, 所以兩人便從新加坡返回, 開啟創業素餐外賣之路。

他指出, 夫婦倆當初想著要回來的時候,

其實并沒有任何頭緒如何在家鄉重新生活, 雖然有初步的概念和想法, 但萬事起頭難, 要開始新的路程面對了種種的艱難, 不過目前已經事業也可謂在軌道上, 較為穩定。

“剛開始創業時, 客源方面都是來自朋友和親戚, 也多謝他們推廣我們的素食, 所以現在比較好, 普通外賣方面雖有起伏, 不過伙食訂單則有比較穩定的顧客。 但是初一十五都會比較多訂單。 ”

他說, 夫婦倆是去年6月杪返回來大馬, 而素食外賣事業則從7、8月開始, 從烹煮、包裝和送餐, 都是他和老婆兩人包辦, 而且廚房的空間有限和人手的關系, 只有2個人的確手忙腳亂, 每天從早上8時開始準備至晚上7時才算完成, 但間中還是有大約半個小時休息。

廖興福(左)和妻子本在新加坡工作, 但因疫情導致與孩子長期分隔兩地, 兩人才決定回到家鄉, 重新生活。

祂說, 現在是他和妻子兩人分工合作, 所以只能把送餐時間定在2個時段, 午市從中午12時至2時, 晚餐則從下午5時至晚上7時。

廖興福本在新加坡擔任廚師助理, 也是一名素食者, 所以希望借由煮出好吃健康的素食餐點, 讓大家更容易接觸素食。

至于為何是素食餐點?廖興福說, 本身是一名素食者, 因此希望借由提供素食餐點, 可以推廣素食, 讓更多人也能享受到素食的美味。

他分享, 自己并非打從母胎便是素食者,

而是在7、8年前受到身邊許多素食者朋友的影響, 以及一次患上骨痛熱癥的經歷, 讓他有了感悟并下定決心如茹素。

他說, 當年想要茹素, 便從“鍋邊素”開始, 直至一次我得了骨痛熱癥, 非常辛苦, 也因為這樣發愿茹素。 而這么多年來, 他也已經習慣, 并覺得茹素的好處多 , 人也比較健康, 情緒方面也改善不少。

“以前我捐血時, 血液會比較濃稠, 流動比較慢, 但自從茹素后血液也變得清稀;在情緒方面, 以前的我經常抱怨, 負能量滿滿, 但是茹素后抱怨比較少, 人也變得溫和許多。 ”

從烹煮到送餐都是由廖興福和妻子一手包辦, 所以一開始時也會手忙腳亂, 之后才慢慢熟悉運作。

廖興福希望, 能借由外賣素食, 讓更多人容易能接觸素食并且了解素食也不是那么單調, 可以有很多的變化和美味, 就像自己所感受的, 茹素比較容易消化, 而且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纖維, 是健康的選擇, 也提倡環保。

他說, 本身的口味比較清淡, 而且在新加坡工作時, 配合當地的飲食文化, 所以起初的素食餐點也受到了顧客的回饋指太清淡,所以便根據顧客的口味要求,慢慢改良。

目前,他和妻子希望能一步一腳印的把基礎打穩,因為即便疫情結束后,他們也沒有打算返回新加坡,而是希望能和別人合作一起開檔口,發展素食餐飲。

他說,在新加坡工作收入雖然穩定,但是每天幾乎都是來回在職場和家里,根本不算是生活。雖然,現在也是辛苦,但是在忙碌一整天后可看見孩子,并且陪孩子一起玩,一家三口幸福生活,已經很開心和滿足,所以對當初的決定并不會感到后悔。

廖興福所賣的素食餐點講究衛生均衡,味道也不含糊,所以客源也逐漸累積。

素食給人印象清淡乏味,但實際卻和葷食一樣,充滿變化和美味,還很健康,就像圖中的素亞叻沙叁,也一樣令人食指大動。

所以起初的素食餐點也受到了顧客的回饋指太清淡,所以便根據顧客的口味要求,慢慢改良。

目前,他和妻子希望能一步一腳印的把基礎打穩,因為即便疫情結束后,他們也沒有打算返回新加坡,而是希望能和別人合作一起開檔口,發展素食餐飲。

他說,在新加坡工作收入雖然穩定,但是每天幾乎都是來回在職場和家里,根本不算是生活。雖然,現在也是辛苦,但是在忙碌一整天后可看見孩子,并且陪孩子一起玩,一家三口幸福生活,已經很開心和滿足,所以對當初的決定并不會感到后悔。

廖興福所賣的素食餐點講究衛生均衡,味道也不含糊,所以客源也逐漸累積。

素食給人印象清淡乏味,但實際卻和葷食一樣,充滿變化和美味,還很健康,就像圖中的素亞叻沙叁,也一樣令人食指大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