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獨處不是孤獨,而是真正的強大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有言:「人能常清靜, 天地悉皆歸。 」

強者在獨處中自我修行, 強大自己的能力;弱者在熱鬧中消耗自己的心智, 磨平寶貴的意志。

無論是誰, 都要獨自一人走過漫長的歲月, 才能柳暗花明, 迎來屬於自己的輝煌。

在這樣獨處的日日夜夜中, 強者怡然自得, 耐心修煉;弱者忍受不住孤獨, 心智不堅, 總被外界紛紛擾擾所干擾。

有人緊閉蚌口, 把自己打磨成珍珠;有人在玩鬧中, 任由自己墮落腐臭。

人生在世, 須得耐得住寂寞, 才能守得住繁華。

01 你以為的熱鬧, 實則是一種消耗

莊子雲:獨來獨往, 是謂獨有。 獨有之人, 是謂至貴。

耐得住寂寞, 才能磨練出高貴的意志;善於獨處, 才能把一個人打磨得出眾。

《紅樓夢》裡的賈寶玉卻完全耐不住寂寞, 最終一事無成。

一次, 賈寶玉早起, 興頭兒上準備寫字, 結果只寫了三個字, 丟下筆就跑了。 他在外頭玩了一天,

又跑到薛姨媽家, 和林黛玉、薛寶釵姐妹倆喝得醉醺醺才回來, 自然不能繼續讀書寫字了, 一天就這麼荒廢了。

又有一次, 賈寶玉原本與林黛玉一起讀書, 結果北靜王一呼喚, 他又放下書本出門聚會了。 可想而知, 這一玩樂就又虛度了一天的光陰。

楊絳說過:時間不是金錢, 時間是生命。

賈寶玉看似花時間在搭建人脈上, 無論男女老幼都喜愛他, 在歲月靜好時自然一派祥和。 可是一旦涉及到抄家這樣的大事, 他的這些人脈完全於事無補, 最終落得一個白茫茫一片真乾淨的境地。

你以為的熱鬧, 實則是對生命的消耗。

如果他把這些聚會、玩樂的時間拿來獨處, 鑽研學問, 獲得真正的本領, 那麼他在應對生命中的劫難之時,

必然不會如此狼狽, 於家族亦能有所助益。

當一個人失去獨處的能力, 無法靜心自省的時候, 就很容易進入心理學裡所說的「自動引導」狀態, 人在這個狀態下, 很容易被欲望控制, 忘記自己真正需要做的事。

人一旦失去獨處的能力, 就會躁動不堪, 失去耐心。

此時, 弱者變得更加軟弱, 被各種欲望牽引, 不顧是非對錯, 做出愚蠢的選擇。

只有強者才敢於在獨處中, 真正感受當下, 認清自己, 直面自我, 守住自己。

02 獨處不是孤獨, 而是一種能力

曾國藩說:慎獨則心安。

司馬光就是這樣一個慎獨的人, 有這麼一則趣聞:

司馬光身居洛陽, 元宵節的那天, 司馬光的妻子張夫人想出去看名滿天下的洛陽燈會, 司馬光故意說:「家裡也點燈, 何必特意出去看?」張夫人說自己不止看燈, 也順便熱鬧熱鬧, 看看遊人。 司馬光笑笑說:「看人?怪了, 難道我是鬼嗎?」

司馬光要求夫人守得住這份寂寞, 對自己則更嚴厲。

在獨處時, 他努力鑽研學問, 由於疲憊, 他常常寫著寫著就要睡上一大覺。 於是司馬光就給自己準備了一個圓木枕頭,

圓木枕頭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 極易滾動, 只要稍微動一下, 它就滾走了。 頭跌在木板床上, 「咚」的一聲, 他驚醒了就會立刻爬起來寫書。

這就是司馬光和「警枕」的故事。

司馬光就這樣孤獨地堅持著, 一寫就是十九年, 終於編纂完成了名垂千史的《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裡的內容從周朝晚期開始, 到五代為止。 司馬光需要把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 編入一本書當中。 這個工作量, 單是想想便覺不可思議!

倘若司馬光沒有獨處的能力, 今日與好友共飲三杯, 明日陪夫人賞燈看花, 做不出如此驚人的成績。

說到底, 一個人能達到怎樣的高度, 就是看其獨處時的質量。

獨處是一種能力, 並不是一個人待著就是獨處。

玩遊戲、追劇絕不是高質量的獨處時光。

只有學會自控,不沉迷於娛樂,不斷精進自我,才真正擁有獨處的能力。

03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享受獨處

《道德經》有言:清淨為天下正。

真正強大的人,會刻意保持獨處的狀態,清醒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

前幾日,消失了很久的當年明月重出江湖,從3年掙4000萬的暢銷書作家,到上海市級副廳幹部,當年明月的輝煌人生,憑藉的無非是「不合群」三字。

當年明月的童年時光,和雙職工家庭的孩子沒什麼不一樣,都是獨自在一個大房子裡度過的。不同的是,我們把自己交給了電視,而他則把自己完全交給了書籍,家裡關於明代所有的藏書,都反復看過幾遍,他在寫作前,就已經有幾萬字的史書儲備。

讀大學的時候,當年明月常常一個人孤獨地在自習室坐到夜深人靜,很多時候,就連室友都快忘了他的存在。

當年明月不聚餐、不遊戲,堅持做「不合群」的那個人。也有人好奇,總是一個人不會感到孤獨嗎?他這樣回答:「那十幾年,我一直沒什麼朋友,可是我覺得自己很強大。」

工作之後,他還是一如既往「孤僻」,同事們認為他能力平平。誰都不知道,此時,他已經在家裡的那張小書桌上開始創作,白天上班,晚上寫作,沒有雙休,孤獨前行,一卷宏大的歷史巨幕,正徐徐拉開帷幕。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當年明月憑藉《明朝那些事兒》封神,僅版稅收入就有1400萬,連續7屆榮登中國作家富豪榜,該書在豆瓣上的評分至今仍高達9.1分。

回顧往事,當年明月的言語裡全是激情與喜悅:不斷地看書,懂得這個世界的很多東西,知道這個世界的規律,那是一種無比的喜悅,狂喜!

享受獨處的人是最快樂的,那種從心裡流淌出來的滿足才是真正的精神富裕。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這句兼具畫面感與音律美感的詩詞背後,就藏著一個關於獨處以及專注的小故事。

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賈島,他在行路之時,依舊沉浸于新作的詩文中,反復思量,究竟用「僧敲月下門」好,還是用「僧推月下門」呢?

為此他不停地做出推和敲的姿勢,完全沉浸其中,在詩文的世界裡獨自享受,無意中竟然衝撞了韓愈的儀仗隊。

韓愈得知情由後,不僅諒解了他,還對賈島的專注非常欣賞,與他一同「推敲」,終於選定了「敲」這個字,在寂靜的夜色中,一個和尚在月色下輕輕敲門,這樣的意境,只有完全沉浸其中的人,方能領略個中滋味。

這句詩在兩位大詩人的用心琢磨下,終於流傳千古。「推敲」的典故也因此流傳下來,後人用「推敲」一詞來比喻斟酌用詞,反復琢磨。

獨處使人專注,人一旦進入專注的心流狀態時,就是有這樣不可思議的魔力,讓人享受其中,忽略肉身所在的時間、空間,精神飛至天堂。

弱者害怕被人排擠,努力讓自己合群。

強者早已拋棄無效社交,偷偷享受獨處時光,日復一日提升自我。

所謂刻意合群,不如獨處,因為獨處才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

正如一粒蘑菇的種子,獨自在黑暗中汲取養分,默默生長,在獨處中積蓄力量,不斷變強,直到破土而出的那天,才能迎接陽光,迅速結出鮮美的蘑菇。

林徽因說:真正的淡定,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享受獨處。

無論環境嘈雜與否,強者都能從容應對,時刻進入到專心致志的狀態。

達到心流體驗,享受獨處時的那份自得其樂。

因為他們知道,真正讓自己強大的,是在獨自思考和學習中的沉澱與進步。

胡適曾說: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獨自享受進步,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就是屬於一個人最隱秘的歡喜。

願你我都在獨處中,探求世界的規律,享受求知的狂喜,得到精神上的愉悅與滿足。

玩遊戲、追劇絕不是高質量的獨處時光。

只有學會自控,不沉迷於娛樂,不斷精進自我,才真正擁有獨處的能力。

03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享受獨處

《道德經》有言:清淨為天下正。

真正強大的人,會刻意保持獨處的狀態,清醒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

前幾日,消失了很久的當年明月重出江湖,從3年掙4000萬的暢銷書作家,到上海市級副廳幹部,當年明月的輝煌人生,憑藉的無非是「不合群」三字。

當年明月的童年時光,和雙職工家庭的孩子沒什麼不一樣,都是獨自在一個大房子裡度過的。不同的是,我們把自己交給了電視,而他則把自己完全交給了書籍,家裡關於明代所有的藏書,都反復看過幾遍,他在寫作前,就已經有幾萬字的史書儲備。

讀大學的時候,當年明月常常一個人孤獨地在自習室坐到夜深人靜,很多時候,就連室友都快忘了他的存在。

當年明月不聚餐、不遊戲,堅持做「不合群」的那個人。也有人好奇,總是一個人不會感到孤獨嗎?他這樣回答:「那十幾年,我一直沒什麼朋友,可是我覺得自己很強大。」

工作之後,他還是一如既往「孤僻」,同事們認為他能力平平。誰都不知道,此時,他已經在家裡的那張小書桌上開始創作,白天上班,晚上寫作,沒有雙休,孤獨前行,一卷宏大的歷史巨幕,正徐徐拉開帷幕。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當年明月憑藉《明朝那些事兒》封神,僅版稅收入就有1400萬,連續7屆榮登中國作家富豪榜,該書在豆瓣上的評分至今仍高達9.1分。

回顧往事,當年明月的言語裡全是激情與喜悅:不斷地看書,懂得這個世界的很多東西,知道這個世界的規律,那是一種無比的喜悅,狂喜!

享受獨處的人是最快樂的,那種從心裡流淌出來的滿足才是真正的精神富裕。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這句兼具畫面感與音律美感的詩詞背後,就藏著一個關於獨處以及專注的小故事。

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賈島,他在行路之時,依舊沉浸于新作的詩文中,反復思量,究竟用「僧敲月下門」好,還是用「僧推月下門」呢?

為此他不停地做出推和敲的姿勢,完全沉浸其中,在詩文的世界裡獨自享受,無意中竟然衝撞了韓愈的儀仗隊。

韓愈得知情由後,不僅諒解了他,還對賈島的專注非常欣賞,與他一同「推敲」,終於選定了「敲」這個字,在寂靜的夜色中,一個和尚在月色下輕輕敲門,這樣的意境,只有完全沉浸其中的人,方能領略個中滋味。

這句詩在兩位大詩人的用心琢磨下,終於流傳千古。「推敲」的典故也因此流傳下來,後人用「推敲」一詞來比喻斟酌用詞,反復琢磨。

獨處使人專注,人一旦進入專注的心流狀態時,就是有這樣不可思議的魔力,讓人享受其中,忽略肉身所在的時間、空間,精神飛至天堂。

弱者害怕被人排擠,努力讓自己合群。

強者早已拋棄無效社交,偷偷享受獨處時光,日復一日提升自我。

所謂刻意合群,不如獨處,因為獨處才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

正如一粒蘑菇的種子,獨自在黑暗中汲取養分,默默生長,在獨處中積蓄力量,不斷變強,直到破土而出的那天,才能迎接陽光,迅速結出鮮美的蘑菇。

林徽因說:真正的淡定,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享受獨處。

無論環境嘈雜與否,強者都能從容應對,時刻進入到專心致志的狀態。

達到心流體驗,享受獨處時的那份自得其樂。

因為他們知道,真正讓自己強大的,是在獨自思考和學習中的沉澱與進步。

胡適曾說: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獨自享受進步,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就是屬於一個人最隱秘的歡喜。

願你我都在獨處中,探求世界的規律,享受求知的狂喜,得到精神上的愉悅與滿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