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想做新一代「國民神車」,會受國人待見嗎?

隨著五菱宏光MINI EV的熱銷, 很多廠家也開始進軍低價電動車市場的心思, 在我看來, 微型電動車的市場現在正處於第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 微型電動車剛剛出現, 各家的微型電動車其實做的都有些一言難盡, 不少人(包括我自己在內)都覺得這玩意兒就是用來騙補貼的, 當然也確實有不少騙補貼的車型, 比如已經涼掉的賽麟邁邁, 還有一些換殼老頭樂。

到了第二個階段, 在淘汰掉一批明顯是工業垃圾的車型和那些騙補廠家之後, 繼續活下來的車企開始新一輪的廝殺, 比如奇瑞的小螞蟻、上汽榮威的科萊威、零跑的T03、歐拉的白貓和黑貓、北汽的LITE、長安的奔奔EV……但無一例外,

這些車子都維持了一定的價格區位, 同時給車輛配備了一定的舒適化配置或者獨特的造型。

而現在, 則是到了第三個階段, 那就是在有了精緻的微型電動車之後, 開始向基礎款進發,

直接給你一臺沒有任何舒適性配置, 只是滿足「能開」這個基本需求的微型電動車, 然後以一個更低的起售價(一般都是3萬元以內)進入市場, 同時推出配置稍微高一些、價格稍微貴一些的版本, 其中的帶頭大哥自然是銷量霸主五菱宏光MINI EV。

於是我就很疑惑, 既然五菱宏光MINI EV賣的這麼好, 難道別的廠家就不「眼紅」?難道別的廠家就不能做一個同樣價格低、樣子騷, 或者說就滿足基本需求的電動車?

於是, 帶著這種疑惑, 我就研究了一下, 發現其實還真有廠家開始涉足到這片領域當中, 包括長安給旗下的奔奔E-Star做了一個2.98萬起售的「國民版」車型, 還有馬上奇瑞旗下的開瑞也要出一個微型電動車, 據說定價也就是在3萬元左右……

由於開瑞那臺小電動車還沒正式的面世, 只是有車型申報圖, 所以, 我們今天就先聊一聊這個長安奔奔E-Star國民版, 看看這臺車是否有能力去作為一臺「新·國民神車」, 甚至是取代MINI EV的江湖地位。

奔奔E-Star國民版是個啥

很多朋友在此之前, 可能都沒聽說過這個車, 心裡面肯定會疑惑:「奔奔E-Star是個啥, 這個國民版又是個啥……」但是, 對於長安奔奔我想各位肯定不陌生, 所以我們先來梳理一下這些車的關係, 非常有意思。

最早的時候, 長安做了一臺車叫「奔奔i」, 這個我相信很多朋友就很熟悉了, 因為這車從2006年就已經面世, 排量1.3L的發動機配5速手動變速箱, 在當年可以說對得起3.98-4.88萬的價格, 這就是一臺滿足基本功能的、便宜的代步小車。

這車出來之後一年不到就進行了小改款,

主要是多了一個4AT的版本, 外加推出了一個雙色車身的運動版, 所以之前新款騏達上市新款的時候, 紅黑拼接的雙色的車身, 我總覺得像當年的「奔奔i運動版」。

到了2008款的時候, 奔奔i這個車又變成了全系手動擋, 什麼運動版、什麼自動擋……都沒有, 但是多推出了一款1.0L版本, 自此奔奔i的歷史就到這兒截止了。

奔奔i不賣了, 但是「奔奔」這個名號繼續留著。

在2010年的時候, 長安對奔奔進行了改款, 當然也可以說是復活, 長安在那會兒推出了「奔奔mini」和「奔奔LOVE」, 其中奔奔mini屬於改款後的車型, 也可以稱作第二代奔奔, 而奔奔LOVE在我看來就是老款的奔奔i運動版換了一個名字, 但是外觀還沒有奔奔i運動版好看。

奔奔mini從2010款開始推出,

一直推到2012款, 最後又沒了聲音和圖像, 畢竟那會兒賣小車已經不賺錢了, 所以長安的重心也不在這種小車上。

直到2014年3月的時候, 長安終於推出了自己第三代奔奔, 這次車輛的名字裡沒有尾碼了, 就叫「奔奔」。

這一代的奔奔應該說是從裡到外進行了大換血, 不僅把原來的1.3L發動機換成了1.4L發動機, 而且用上了5MT和5AMT變速箱, 整個車輛的外形也是大變樣, 並且在2014款的時候一共出了14個配置, 主要區別其實就是有沒有天窗、用的是AMT還是MT變速箱、有沒有前排氣囊、輪轂尺寸和材質、有沒有7寸中控屏……反正都是小地方的區別, 但總歸是顯得配置夠多。

這個第三代奔奔一直賣到2018年, 後來由於施行了國6排放標準, 所以就不再繼續售賣這臺車。

而從2016年開始,長安就把奔奔進行了油改電,轉而變成了奔奔EV,不過那時候2016年只是在車展亮了個相,正式推出奔奔EV應該算是在2017年。

那時候的奔奔EV只有180公里續航和210公里續航兩個版本,分別搭載23.2度電和27.5度電的三元鋰電池,但是別看續航就這麼點、車子這麼小,這個奔奔EV當時定價竟然高達15.48-17.18萬……我的天吶,一臺油改電的奔奔賣這個價格,看不懂。但是,當年整個電動車大環境就是這樣,即使是一臺油改電的車型,價格都定的特別高,真正去買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到手也就七八萬塊錢。

而從2016年開始,長安就把奔奔進行了油改電,轉而變成了奔奔EV,不過那時候2016年只是在車展亮了個相,正式推出奔奔EV應該算是在2017年。

那時候的奔奔EV只有180公里續航和210公里續航兩個版本,分別搭載23.2度電和27.5度電的三元鋰電池,但是別看續航就這麼點、車子這麼小,這個奔奔EV當時定價竟然高達15.48-17.18萬……我的天吶,一臺油改電的奔奔賣這個價格,看不懂。但是,當年整個電動車大環境就是這樣,即使是一臺油改電的車型,價格都定的特別高,真正去買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到手也就七八萬塊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