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主角是光頭的都是好番」打磨整整7年,評分高達8.7,卻只有4000多人看過太可惜了

對於現在很多年輕人來說, 「搖滾」一詞已經變得陌生, 甚至不合時宜。

儘管依然有人大喊「搖滾不死」, 可惜的是我們都知道, 一旦「搖滾不死」停留在一句空洞的口號, 那麼搖滾即便沒死, 也已經日薄西山。

那麼, 究竟是什麼支撐著人們對搖滾音樂的期許呢?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 是一部關於搖滾的冷門佳作。

豆瓣評分8.7, 卻只有4000多人看過, 若非不久前在B站上線, 它的觀看人數恐怕更低得多。

然而, 動畫卻獲得了第43屆渥太華國際動畫節最佳動畫長片大獎、第75屆每日電影獎動畫部門大藤信郎獎等獎項, 並且提名第48屆動畫安妮獎最佳獨立動畫長片。

它, 就是於2019年上映由巖井澤健治執導和編劇的動畫電影——

《音樂》

(又譯《搖滾吧!中二樂團》)

01

在我看來, 動畫的兩個名字——《音樂》或者《搖滾吧!中二樂團》——起得都不算很好。

前者太過寬泛, 後者又顯土味。

無論哪一個, 似乎都在對觀眾發出爛片警告。

然而, 事實證明, 那些抱著「試試就試試」心態去看了的人, 絕大多數都為動畫的超高質量所折服。

沒有人能夠想到, 原來一部單講高中生組建樂隊的動畫, 居然能做得這麼燃。

(《博人傳》可以進來挨打了)

自《一拳超人》的埼玉老師出現後, 每當動畫中有光頭角色出現, 觀眾都會肅然起敬。

「光頭都是狠角色」「我禿了也變強了」, 已然成為顛撲不破的真理。

而這一點在主打搖滾的動畫《音樂》也是一樣。

動畫《音樂》的主角光頭男, 是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高中生, 日常就是帶著兩個小弟找人幹架。

橢圓的光頭造型和不科學的戰鬥力, 都讓他擁有埼玉老師的風範;但是光看面部特徵, 又讓人串戲到《櫻桃小丸子》番組, 男主像極了小丸子她爺爺。

特別是《音樂》的女主留著小丸子媽媽的同款髮型。

不過,光頭男主雖然擁有碾壓級別的實力,真的幹起架來卻總是掉線:

他和兩個小弟氣勢洶洶地要找某所中學的校霸單挑,但三人從天亮走到天黑都沒找到那所學校在哪;

女主好心提供學校位置,遊戲機前的男主大手一揮,說太麻煩了,行動於是作罷。

日子在無所事事中漸漸流逝,直到一天光頭男主偶然撿到了一把貝斯,他的生命竟被音樂點燃了。

他找到兩個小弟,面無表情地宣佈了自己的想法:

「我們辦個樂隊吧。」

02

一直以來,吉他、貝斯和鼓都是搖滾的三大件。

男主三人分工時,原本想著每人使其中一件樂器,無奈男主把家裡撿到的貝斯認成吉他,導致樂隊擁有了一架鼓和兩把貝斯。

(貝斯笑話永不過時)

於是,三個原來的不良少年、現在的搖滾處男開始就著樂器搗鼓起來。

專注的練習不僅佔用了他們大量的空餘時間,也讓他們逐漸無心幹架。

即使面對女主的邀約,三人也無動於衷。

在非常隨意地給樂隊取名「古武術」後,三人聽聞學校已經有了一個叫「古美術」的樂隊。

小弟提議用武力逼古美術樂隊改名,光頭男主則說想先聽聽他們的音樂是怎麼樣的再決定。

古美術是以一長髮男為主唱的民謠樂隊,光頭男聽完他們的歌後表示非常欣賞,改名風波也就不了了之。

而古美術在聽了光頭男的古武術樂隊那一通宛如裝修噪音、毫無編曲可言的演奏後,居然出人意料地為古武術拍案叫絕,並發出英雄惜英雄之歎:

「我從中感受到了搖滾音樂的原始衝動。」

長髮男激動地拉著光頭男的手,邀請他的古武術樂隊參加8月的搖滾音樂節,光頭男想也沒想就一口答應。

自此,古美術和古武術另個樂隊都增加了練習強度,大有「文體兩開花」的趨勢。

殊不知,他們的危機也正悄悄到來。

古美術在大街上一邊唱著民謠,一邊分發音樂節的傳單,卻始終不見有人駐足。

絕望之餘,主唱來了個畫風突變,曲風暴走。

只見他一改文藝青年的范兒,一套快彈+甩頭+嘶吼的組合拳過後,狂野到整個人都冒起白煙。

路人哪裡見過這陣仗?立刻就把現場圍了個水泄不通。

轉型後的古美術擁有了大量聽眾,營造出一片虛假的繁榮。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背離初心以迎合聽眾的泥濘中越陷越深。

另一邊,光頭男的古武術樂隊也遇上了麻煩。

古武術三人用答錄機錄下了自己的演奏片段。聽了幾遍重播後,光頭男主淡定地宣佈,樂隊就地解散。

他沒有多表示什麼,只說自己玩膩了。

表面上看,光頭男解散樂隊就像當初組建樂隊一樣任性。

只有他的小弟敏銳地看出,光頭男並不是真的放棄了樂隊——躺在地上傾聽小弟們演奏的光頭男,屁股會跟隨節奏不自覺地搖動。

光頭男在蓄力,為了最後音樂和生命力的兩相結合與爆發。

03

動畫《音樂》改編自大橋裕之的漫畫作品《音樂與漫畫》。

導演巖井澤健治對該漫畫一見傾心,不惜花7年的時間將其改編成動畫。

由於製作資金短缺,動畫全靠轉描手繪,7年來工作人員換了一批又一批,眼見進度就比蝸牛爬還慢,很多時候一天就只能做出2 秒動畫。

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巖井澤健治咬牙堅持了下來,最終呈現給觀眾的作品水準之高,在同類型中或許無出其右。

動畫的配樂堪稱一絕,從bgm到樂隊的創作都別具匠心,最後的音樂節演出簡直可以封神;其畫風則隨著情節不斷發生誇張的轉換——

動畫中出現的各種滾圈彩蛋也屢屢給人以驚喜。

比如古武術三人排隊過斑馬線的場景,捏他了著名的披頭士樂隊與艾比路:

(The Beatles《Abbey Road》,1969)

古美術主唱借給光頭男小弟的唱片,是前衛搖滾的標桿之作、緋紅之王的《In The Court Of The Crimson King》。

(King Crimson《In The Court Of The Crimson King》,1969)

PS. 這個緋紅之王就是《JOJO的奇妙冒險》第五部中老闆迪亞波羅的替身來源哦~

以及古美術主唱聽了光頭男他們的演奏,顱內[高·潮]時幻想的情境。

一幀畫面融合了搖滾史上五大神專的封面要素:

(Led Zeppelin《Led Zeppelin》,1969)

(Pink Floyd《Atom Heart Mother》,1970)

(The Who《Who‘s Next》,1971)

(Emerson Lake & Palmer《Tarkus》,1971)

(John Lennon《Mind Games》,1973)

(Mike Oldfield《Tubular Bells》,1973)

一張張一幕幕,看得人老淚縱橫。

甚至主角光頭男的聲優,導演也特意請了阪本慎太郎——一個相貌冷漠,聲音也喪喪的日本前衛搖滾音樂人。

現實中,不斷有人追問搖滾是什麼,所謂的搖滾精神究竟還能不能在我們的時代發揚光大?

動畫《音樂》或許並沒有回答這個嚴肅問題的野心。

但是它又通過幾個高中生與搖滾接觸後發生的故事讓我們看到,在搖滾的世界裡,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

搖滾可以是躁動的,也可以是安靜的。最重要的是,它發自人的內心。

人們嚮往搖滾,嚮往著搖滾帶來的激情、救贖和感動。它的存在讓人類有了情緒的宣洩口,能在面對操蛋的世界時發出爽朗一笑。

永遠搖滾,也就是永遠年輕。

相信這部《音樂》能喚起你體內沉睡的洪荒之力。

男主像極了小丸子她爺爺。

特別是《音樂》的女主留著小丸子媽媽的同款髮型。

不過,光頭男主雖然擁有碾壓級別的實力,真的幹起架來卻總是掉線:

他和兩個小弟氣勢洶洶地要找某所中學的校霸單挑,但三人從天亮走到天黑都沒找到那所學校在哪;

女主好心提供學校位置,遊戲機前的男主大手一揮,說太麻煩了,行動於是作罷。

日子在無所事事中漸漸流逝,直到一天光頭男主偶然撿到了一把貝斯,他的生命竟被音樂點燃了。

他找到兩個小弟,面無表情地宣佈了自己的想法:

「我們辦個樂隊吧。」

02

一直以來,吉他、貝斯和鼓都是搖滾的三大件。

男主三人分工時,原本想著每人使其中一件樂器,無奈男主把家裡撿到的貝斯認成吉他,導致樂隊擁有了一架鼓和兩把貝斯。

(貝斯笑話永不過時)

於是,三個原來的不良少年、現在的搖滾處男開始就著樂器搗鼓起來。

專注的練習不僅佔用了他們大量的空餘時間,也讓他們逐漸無心幹架。

即使面對女主的邀約,三人也無動於衷。

在非常隨意地給樂隊取名「古武術」後,三人聽聞學校已經有了一個叫「古美術」的樂隊。

小弟提議用武力逼古美術樂隊改名,光頭男主則說想先聽聽他們的音樂是怎麼樣的再決定。

古美術是以一長髮男為主唱的民謠樂隊,光頭男聽完他們的歌後表示非常欣賞,改名風波也就不了了之。

而古美術在聽了光頭男的古武術樂隊那一通宛如裝修噪音、毫無編曲可言的演奏後,居然出人意料地為古武術拍案叫絕,並發出英雄惜英雄之歎:

「我從中感受到了搖滾音樂的原始衝動。」

長髮男激動地拉著光頭男的手,邀請他的古武術樂隊參加8月的搖滾音樂節,光頭男想也沒想就一口答應。

自此,古美術和古武術另個樂隊都增加了練習強度,大有「文體兩開花」的趨勢。

殊不知,他們的危機也正悄悄到來。

古美術在大街上一邊唱著民謠,一邊分發音樂節的傳單,卻始終不見有人駐足。

絕望之餘,主唱來了個畫風突變,曲風暴走。

只見他一改文藝青年的范兒,一套快彈+甩頭+嘶吼的組合拳過後,狂野到整個人都冒起白煙。

路人哪裡見過這陣仗?立刻就把現場圍了個水泄不通。

轉型後的古美術擁有了大量聽眾,營造出一片虛假的繁榮。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背離初心以迎合聽眾的泥濘中越陷越深。

另一邊,光頭男的古武術樂隊也遇上了麻煩。

古武術三人用答錄機錄下了自己的演奏片段。聽了幾遍重播後,光頭男主淡定地宣佈,樂隊就地解散。

他沒有多表示什麼,只說自己玩膩了。

表面上看,光頭男解散樂隊就像當初組建樂隊一樣任性。

只有他的小弟敏銳地看出,光頭男並不是真的放棄了樂隊——躺在地上傾聽小弟們演奏的光頭男,屁股會跟隨節奏不自覺地搖動。

光頭男在蓄力,為了最後音樂和生命力的兩相結合與爆發。

03

動畫《音樂》改編自大橋裕之的漫畫作品《音樂與漫畫》。

導演巖井澤健治對該漫畫一見傾心,不惜花7年的時間將其改編成動畫。

由於製作資金短缺,動畫全靠轉描手繪,7年來工作人員換了一批又一批,眼見進度就比蝸牛爬還慢,很多時候一天就只能做出2 秒動畫。

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巖井澤健治咬牙堅持了下來,最終呈現給觀眾的作品水準之高,在同類型中或許無出其右。

動畫的配樂堪稱一絕,從bgm到樂隊的創作都別具匠心,最後的音樂節演出簡直可以封神;其畫風則隨著情節不斷發生誇張的轉換——

動畫中出現的各種滾圈彩蛋也屢屢給人以驚喜。

比如古武術三人排隊過斑馬線的場景,捏他了著名的披頭士樂隊與艾比路:

(The Beatles《Abbey Road》,1969)

古美術主唱借給光頭男小弟的唱片,是前衛搖滾的標桿之作、緋紅之王的《In The Court Of The Crimson King》。

(King Crimson《In The Court Of The Crimson King》,1969)

PS. 這個緋紅之王就是《JOJO的奇妙冒險》第五部中老闆迪亞波羅的替身來源哦~

以及古美術主唱聽了光頭男他們的演奏,顱內[高·潮]時幻想的情境。

一幀畫面融合了搖滾史上五大神專的封面要素:

(Led Zeppelin《Led Zeppelin》,1969)

(Pink Floyd《Atom Heart Mother》,1970)

(The Who《Who‘s Next》,1971)

(Emerson Lake & Palmer《Tarkus》,1971)

(John Lennon《Mind Games》,1973)

(Mike Oldfield《Tubular Bells》,1973)

一張張一幕幕,看得人老淚縱橫。

甚至主角光頭男的聲優,導演也特意請了阪本慎太郎——一個相貌冷漠,聲音也喪喪的日本前衛搖滾音樂人。

現實中,不斷有人追問搖滾是什麼,所謂的搖滾精神究竟還能不能在我們的時代發揚光大?

動畫《音樂》或許並沒有回答這個嚴肅問題的野心。

但是它又通過幾個高中生與搖滾接觸後發生的故事讓我們看到,在搖滾的世界裡,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

搖滾可以是躁動的,也可以是安靜的。最重要的是,它發自人的內心。

人們嚮往搖滾,嚮往著搖滾帶來的激情、救贖和感動。它的存在讓人類有了情緒的宣洩口,能在面對操蛋的世界時發出爽朗一笑。

永遠搖滾,也就是永遠年輕。

相信這部《音樂》能喚起你體內沉睡的洪荒之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