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父母自認為的「節儉」,其實正在縮小孩子的格局,未來難有出息

老一輩父母都是節儉省錢著過過來的。

而因為他們經歷過苦難日子, 所以他們明白不能鋪張浪費的生活, 而就因為他們節儉慣了, 以至於這種習慣即便他們長大成為父母了依舊改不掉。

這種習慣是什麼都改不了的, 就算突然有一天她成為了百萬富翁, 但是她依舊不會花錢大手大腳, 還是會省來省去著花錢。

這就是從小到大養成的一種金錢觀, 短時間內根本沒辦法改變, 但是要說他們的金錢觀是節儉這是正確的, 但是有些父母根本不是節儉。

01

父母自認為的「節儉」, 其實正在縮小孩子的格局, 未來難有出息

有很多父母自認為自己是一個節儉的父母, 畢竟節儉是中華傳統美德之一, 不鋪張浪費 從我們小時候就一直被灌輸的理念。

從課本中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就在透露著要節約的美德, 但是現在很多節約節儉逐漸變味, 就比如我們在去參加婚禮的時候,

只要和大媽們坐在一桌根本就吃不到什麼菜。

因為他們看哪個菜好都會趕緊拿出準備好的塑膠袋, 差不多就裝回家了, 美名其曰是扔在這也是浪費還不如拿回家給家裡人吃。

以至於可能剛發筷子五分鐘, 他們的塑膠袋就滿了,

再比如出門在外各種占小便宜行為, 比如這個東西貴他們就會偷偷裝點回家。

菜市場買菜, 不讓小商小販多掙一份錢, 這也是他們的目標。 這些都是在父母眼中自以為的節儉模式, 但其實正在縮小孩子的格局, 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未來也很難有出息。

02

孩子在這樣的「節儉」下生活, 到底心裡在想啥?羊駝媽有發言權

在父母自以為節儉的時候, 孩子真的會覺得丟臉

每次當父母在做這樣的事情孩子要是表現出阻攔或者是直接說有點丟臉的時候, 你就等著被媽媽罵沒良心, 白眼狼吧。

因為這在父母眼中你不是嫌棄媽媽這個行為, 你是嫌棄媽媽這個人, 媽媽就會覺得自己我好吃好喝伺候你長大結果到頭來你還嫌棄你這個媽媽。

這樣說起來的確是很傷心, 但其實只有孩子自己知道我們真沒有嫌棄媽媽, 而是嫌棄她這個行為, 因為這種行為是不對的。

當一次兩次媽媽說不聽的時候, 孩子就會越來越恐懼和媽媽一起參加活動, 並且也會開始越來越抗拒這種社交場合。

這種心裡一旦養成, 孩子長大以後也很那在改掉, 依舊還是會對這樣的場合有恐懼。

父母自認為的節儉對孩子正在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

很多父母並不知道自己這種行為其實不叫節儉, 而是在占小便宜, 有的孩子反感, 有的孩子不反感,而不管孩子是不是反感,但是你們的行為孩子都學到了。

他們長大的過程中也會總想著占小便宜,可能是和同學吃飯不給錢,也可能是很喜歡蹭別人的東西,這美名其曰叫做節儉。

但其實就是跟父母學習的占小便宜的心理,而這種潛移默化孩子不自知,父母更不自知,於是後果就是沒出息一輩子,並且還一代影響一代。

03

節儉和占小便宜本質上是有區別的

1. 沒用的不買有用的不含糊這是節儉

其實真正的節儉是有正確三觀的基礎上節省,就是我們在針對一件物品的時候,若是真的有用處,利用價值很高那我們可以買。

但是要是沒啥用只是覺得好看好玩買下來,這就是浪費,不屬於我們我們不動歪心思,這叫做節儉,互相體諒給別人一點點掙錢的機會,這叫節儉。

在我們真的覺得這件事情有價值,利用率高的時候毫不猶豫地出手,再多錢也買的時候這也叫做節儉,這不是浪費,很多時候我們定義節儉和占小便宜完全混淆了。

2. 占小便宜的人往往都有這樣的特點

節約的人是有正確三觀的,占小便宜的人是沒有正確三觀的,在他們眼裡只有自己,而這樣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很顯然也是這樣的。

他們都自私,他們只想守著自己的那點蠅頭小利,不管別人怎麼樣,並且只要對自己有利的屬不屬於自己都不擇手段,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也很那有出息。

並且還會被周圍人討厭,而且格局眼界永遠只在自己看到的那一部分。

當父母總是占小便宜,孩子會覺得丟臉的同時也會自卑,也會覺得自己就只配這樣做,所以孩子就會越來越覺得自己低人一等,自己家很窮,父母都要這樣做去維持生活了。

而且長大後孩子會被自卑耽誤前程,自動規避所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的機會,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不配。

所以家長不要再用自認為的節約去毀掉孩子了。

有的孩子不反感,而不管孩子是不是反感,但是你們的行為孩子都學到了。

他們長大的過程中也會總想著占小便宜,可能是和同學吃飯不給錢,也可能是很喜歡蹭別人的東西,這美名其曰叫做節儉。

但其實就是跟父母學習的占小便宜的心理,而這種潛移默化孩子不自知,父母更不自知,於是後果就是沒出息一輩子,並且還一代影響一代。

03

節儉和占小便宜本質上是有區別的

1. 沒用的不買有用的不含糊這是節儉

其實真正的節儉是有正確三觀的基礎上節省,就是我們在針對一件物品的時候,若是真的有用處,利用價值很高那我們可以買。

但是要是沒啥用只是覺得好看好玩買下來,這就是浪費,不屬於我們我們不動歪心思,這叫做節儉,互相體諒給別人一點點掙錢的機會,這叫節儉。

在我們真的覺得這件事情有價值,利用率高的時候毫不猶豫地出手,再多錢也買的時候這也叫做節儉,這不是浪費,很多時候我們定義節儉和占小便宜完全混淆了。

2. 占小便宜的人往往都有這樣的特點

節約的人是有正確三觀的,占小便宜的人是沒有正確三觀的,在他們眼裡只有自己,而這樣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很顯然也是這樣的。

他們都自私,他們只想守著自己的那點蠅頭小利,不管別人怎麼樣,並且只要對自己有利的屬不屬於自己都不擇手段,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也很那有出息。

並且還會被周圍人討厭,而且格局眼界永遠只在自己看到的那一部分。

當父母總是占小便宜,孩子會覺得丟臉的同時也會自卑,也會覺得自己就只配這樣做,所以孩子就會越來越覺得自己低人一等,自己家很窮,父母都要這樣做去維持生活了。

而且長大後孩子會被自卑耽誤前程,自動規避所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的機會,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不配。

所以家長不要再用自認為的節約去毀掉孩子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