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為什麼說火星上發現滅絕的生物體,將是人類絕望的開始?

火星是人類幻想外星生命存在的天體, 大約400多年前伽利略第一次把望遠鏡指向了星空, 也是從那個時候人類開始展開太空探索, 對距離我們比較近的太陽系內行星有了更多的瞭解。 大約200多年前來自義大利的一位天文愛好者, 用望遠鏡在火星上發現了縱橫交錯的溝壑, 最開始這被大家認為是火星上生命建造的運河。

但奈何那個時期人類尚不具備探測火星的能力, 人類真正對各個天體展開實地探測, 開始於上個世紀的中葉, 美國和前蘇聯在太空領域展開了競爭, 蘇聯率先完成了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把第一個人送出地球進入太空, 而美國也實現了人類首次的載人登月, 在1969-1972短短幾年間成功發射了六顆阿波羅飛船, 把12名宇航員送上了月球的表面。

當然對於水星、金星、以及火星等探測也逐漸展開, 但大多數都以失敗告終, 1964年美國發射的水手四號探測器,

從距離火星9800公里的上空掠過, 拍攝了21張火星的照片傳回地球, 那也是人類第一次看到如此近距離的火星景觀。

這張圖片的解析度大約是5000米, 展示了火星上330公里*120公里的范圍, 可想而知即使存在生命從這裡照片中也很難發現端倪。

此後經過一輪輪的失敗, 終於在1976年, 美國的海島一號成功在火星著陸, 並且拍攝到了這顆沙漠行星的具體細節, 同時也對火星大氣等環境進行了探測, 知道了火星這顆天體上可能並不存在生命。

遠古火星或生機勃勃

(1)目前的火星環境

火星並沒有和我們最初幻想的一樣, 在其表面上遍佈著生命, 雖然我們沒有親自登陸上火星, 但是幾十年的火星探測發射了大量的探測器, 最遲是飛躍火星、其次是環繞火星最後就是著落火星並且釋放火星車。 目前在火星上就有我國的祝融號火星車以及美國的毅力號、好奇號以及洞察號等火星車, 我們對於火星環境的瞭解已經很詳細。

上邊這張照片就是NASA好奇號登陸火星九周年發佈的一張火星全景圖片,

展現了火星上的環境, 好奇號9年的時間在8公里高的夏普山行駛了25公里, 鑽了32個洞, 對火星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

火星是一顆沙漠星球, 其表面環境和地球上的沙漠戈壁比較類似, 但溫度上卻差別甚遠, 火星上平均溫度零下55攝氏度, 是非常寒冷的, 同時還存在非常大的溫差, 在同一個地方近日點和遠日點的溫差可以達到160攝氏度。 這個溫度根本不適合生命的存在, 除從之外火星上並不存在氧氣, 僅存的大氣層還非常稀薄, 僅僅為地球上百分之一不到, 並且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碳等。

(2)火星上可能出現過生命

不要看現在的火星環境荒蕪貧瘠, 科學家認為遠古火星的環境可能跟地球上類似, 並且誕生過生命。 太陽系內的八大行星形成時間也比較接近, 都是在太陽形成之後幾億年內就出現了, 當然最初太陽系內不可能只存這八大行星, 可能會更多, 只不過在發展演化的過程中相互撞擊, 最終形成太陽系今天的這個局面。

而火星在遠古時期不是今天又冷又乾燥的局面,早期火星可能具備孕育生命的能力,但是科學家難以確定這些生命發展到什麼階段,有觀點認為火星上的生命只發展到單細胞微生物的程度,此後因為火星環境的變化而消失滅絕。

火星環境的突變可能跟其它天體撞擊有關,最終導致火星上的磁場逐漸消失,沒有了火星磁場的保護,太陽發射出的高能粒子會不斷的轟擊到火星大氣層上,大氣層被不斷地剝離,也讓目前火星上的大氣變得極其稀薄。最重要的是火星上曾經存在的液態水也會因為稀薄大氣層最終蒸發消散,從而導致了火星上沒有了生命存在的三要素「溫度、氧氣和穩定液態水」。

目前各個國家發射到火星上的探測器都是為了探究火星生命而去,尤其是祝融號和毅力號著陸的地方都被認為是遠古火星的河流三角洲,有液態水存在的地方生命存在的機率是最大的。那麼目前來看如果火星上生命真的存在過,也許可以找到一些痕跡。

生物化石,這應該是最能證明生命存在的證據了,如果火星上曾廣泛存在過生命那麼就應該會發現生物化石的存在,因此對於火星巖石的研究還是有必要的。當然一些單細胞微生物,就很難從化石中發現了,即使存在僅僅靠火星車也是難以研究的,除非有一天人類實地考察或者把巖石樣本從火星帶回地球。

如果在火星上發現滅絕的生物體,人類將喜憂參半

如果有一天人類真的在火星上發現了滅絕的生物體,無論是化石還是其它痕跡,這都足以讓全人類感到高興。因為到目前為止人類並沒有發現地外生命存在的任何痕跡,對於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問題我們只能參考地球上的案例,這自然是單一的。如果未來科學家可以在其它天體上研究生命起源問題,這無疑可以讓我們的知識體系得到一次昇華,對於未來地外生命的探索也更加具有指導性。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就是擔憂和絕望的一面了,因為我們見證了一顆星球的死氣沉沉的模樣,並且是我們已經知道這顆星球上曾經生機勃勃,存在過生命,但是因為某些原因最終煙消雲散,一切化為烏有,那麼在地球的演化過程中,也是存在這種可能性的。

到目前為止地球生命一共經歷了五次較大的生物滅絕事件,都導致了當時統治地球的主要物種滅絕更替。但是最終地球生物卻一次次地站了起來,重新繁榮起來。但是火星的情況,卻帶給我們一絲擔憂或者是絕望,漫長的演化時間,真的可能會讓地球生命從有到徹底的無!

說在最後

當然,如果火星上真的發現滅絕的生物體,人類還是會更加高興一些,這也讓我們確認,地球生命在宇宙中並不孤獨,還可能存在很多的同伴!

而火星在遠古時期不是今天又冷又乾燥的局面,早期火星可能具備孕育生命的能力,但是科學家難以確定這些生命發展到什麼階段,有觀點認為火星上的生命只發展到單細胞微生物的程度,此後因為火星環境的變化而消失滅絕。

火星環境的突變可能跟其它天體撞擊有關,最終導致火星上的磁場逐漸消失,沒有了火星磁場的保護,太陽發射出的高能粒子會不斷的轟擊到火星大氣層上,大氣層被不斷地剝離,也讓目前火星上的大氣變得極其稀薄。最重要的是火星上曾經存在的液態水也會因為稀薄大氣層最終蒸發消散,從而導致了火星上沒有了生命存在的三要素「溫度、氧氣和穩定液態水」。

目前各個國家發射到火星上的探測器都是為了探究火星生命而去,尤其是祝融號和毅力號著陸的地方都被認為是遠古火星的河流三角洲,有液態水存在的地方生命存在的機率是最大的。那麼目前來看如果火星上生命真的存在過,也許可以找到一些痕跡。

生物化石,這應該是最能證明生命存在的證據了,如果火星上曾廣泛存在過生命那麼就應該會發現生物化石的存在,因此對於火星巖石的研究還是有必要的。當然一些單細胞微生物,就很難從化石中發現了,即使存在僅僅靠火星車也是難以研究的,除非有一天人類實地考察或者把巖石樣本從火星帶回地球。

如果在火星上發現滅絕的生物體,人類將喜憂參半

如果有一天人類真的在火星上發現了滅絕的生物體,無論是化石還是其它痕跡,這都足以讓全人類感到高興。因為到目前為止人類並沒有發現地外生命存在的任何痕跡,對於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問題我們只能參考地球上的案例,這自然是單一的。如果未來科學家可以在其它天體上研究生命起源問題,這無疑可以讓我們的知識體系得到一次昇華,對於未來地外生命的探索也更加具有指導性。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就是擔憂和絕望的一面了,因為我們見證了一顆星球的死氣沉沉的模樣,並且是我們已經知道這顆星球上曾經生機勃勃,存在過生命,但是因為某些原因最終煙消雲散,一切化為烏有,那麼在地球的演化過程中,也是存在這種可能性的。

到目前為止地球生命一共經歷了五次較大的生物滅絕事件,都導致了當時統治地球的主要物種滅絕更替。但是最終地球生物卻一次次地站了起來,重新繁榮起來。但是火星的情況,卻帶給我們一絲擔憂或者是絕望,漫長的演化時間,真的可能會讓地球生命從有到徹底的無!

說在最後

當然,如果火星上真的發現滅絕的生物體,人類還是會更加高興一些,這也讓我們確認,地球生命在宇宙中並不孤獨,還可能存在很多的同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