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劉備伐吳為何失敗?諸葛亮九個字說出原因,少了這個人不行

西元208年, 劉備和孫權聯合, 在赤壁大敗曹操之後, 劉備奪得了荊州大部分地區。 之後劉備又繼續攻佔益州, 派大將關羽留守荊州。

西元215年, 此時劉備實力越來越強, 孫權感覺到危機, 為了爭奪荊州之地, 與劉備關係惡化。

西元217年, 曹操率軍南下攻佔漢中, 劉備命關羽為襄陽太守, 負責襲擊曹操控制的襄陽。 經過2年的惡戰, 劉備最後擊敗曹操, 佔據漢中。 在劉備應接不暇時, 孫權趁此機會偷襲荊州, 關羽腹部受敵, 最後戰敗而亡, 荊州之地被奪。

關羽死後, 劉備也在諸葛亮的建議下稱帝。 3個月後, 劉備堅持要為關羽報仇,

向東征伐孫吳, 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夷陵之戰, 戰爭持續了一年, 劉備戰敗, 損失黃忠等大, 之後劉備一想到這次戰役就動怒, 身體狀況不佳, 最後病逝。

關於這次戰敗的原因, 有人認為是因為劉備不聽任何人的勸阻, 即使是軍師諸葛亮的建議他也沒有聽進去, 輕率出兵伐吳。

而正史中有提到戰敗之後, 諸葛亮曾提到一個人, 法正, 說如果他在的話劉備會願意聽他的話, 不出兵伐吳。 法正是劉備最信任的謀士, 曾經在漢中之戰中獻計殺了夏侯淵, 負責劉備前線的謀劃。

不過劉備伐吳時, 他已經去世了。 諸葛亮感歎如果法正在就可以勸諫劉備不伐吳了, 所以也看出諸葛亮此時也知道自己的話劉備是聽不進去了。

也因為這句話很多人都認為諸葛亮是不同意伐吳的。

不過後面還有一句他還提到, 如果這個人在, 伐吳一定不會慘敗而歸。 原文是“就複東行, 必不傾危矣。 ”這9個字才是關鍵所在。 由此也可以看出, 諸葛亮認為如果有法正這樣的謀士在的話, 伐吳是可以成功的。

文:上下古今團隊 古樓創作

圖: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