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楊玉環容貌被復原?真實容貌神似女星,難怪能得到李隆基的專寵

「天生麗質難自棄, 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宮粉黛無顏色」, 白居易在《長恨歌》中, 用了短短的兩句話, 便將楊玉環寵冠六宮的人生寫了出來。

誠然, 曾有文章說楊玉環是個身高一米六三, 體重一百三十八斤的小胖墩, 可她將李隆基迷得神魂顛倒卻是無法爭辯的事實。 而在楊玉環的各種軼事從史書中為人熟知之後, 所有人都非常想要看看楊玉環的真實容貌。

還真有人根據書中的描述以及流傳下來的畫像, 將楊玉環的真實容貌給復原了個八九不離十。 讓人沒想到的是, 復原後的楊玉環真實容貌, 竟然與一位明星神似, 難怪她能在三千佳麗中脫穎而出, 得到李隆基「一騎紅塵妃子笑」的專寵。

01 楊玉環容貌被復原?難怪能得到專寵

史書上總有「四大美人」一說, 分別是楊玉環、王昭君、西施和貂蟬, 而其中楊玉環又被很多人認為是四大美人之首,

其美貌可見一斑。

但事實上, 後世之人並不知道楊玉環的真實容貌是什麼樣子的, 只是憑藉著李隆基寧願違背人倫、棄了江山也要得到她的歷史記錄, 推斷出了楊玉環一定是個絕美的女子。 而這樣的情況也讓更多的人對楊玉環的真實樣貌感到好奇。

雖然古代沒有手機也沒有照相機, 但是依舊有很多人因為楊玉環的美貌而留下了很多文字記錄, 比如說著名詩人李白寫下的三首《清平調》,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這樣的詩句就是用來形容楊玉環的美貌的。

所以, 根據當時流傳下來的一些畫像, 還有各路詩人學者用文字記錄下來的楊玉環的外貌, 科學家和設計師們聯手將她的外貌給復原了出來。

復原後的楊玉環看起來確實肉肉的, 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 其實就是「微胖」, 豐腴的恰到好處。 更何況人家的五官十分精緻, 臉也小小的, 鵝蛋臉柳葉眉, 的確很符合中國人傳統的審美, 絕對無愧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稱號, 難怪能夠得到李隆基的專寵。

如果再仔細看看的話, 楊玉環的長相還與曾經在影視劇中扮演過她的演員周潔十分相似。 這位女演員是舞蹈家出身, 所以在氣質方面也與大家閨秀楊玉環十分類似, 這次復原可以說是十分成功的了。

02 楊家有女初長成, 李隆基一眼入魂

只要是在史書上留名的美人,

在那個古代封建社會勢必會引發男人之間的血雨腥風, 而楊玉環這樣難得的美人則更是如此。 她可不僅僅是得到了李隆基的專寵, 甚至還是李隆基設計從自己親生兒子身邊「搶」來的。

楊玉環出身不算低微, 高祖父楊汪是隋朝重臣, 即使到了她父親那一輩有些沒落, 可其父楊玄琰依舊是蜀州司戶。

到了楊玉環十歲那年,父親意外離世,年幼的她便只能前往洛陽的三叔楊玄珪家。好在從小的優良教育並沒有丟,楊玉環自幼便生的好看,街坊鄰裡見了沒有一個不誇讚幾句的。而在父親和叔父的精心教養之下,楊玉環還精通音律,四書五經都讀過一點,再加上性格溫順柔軟,簡直就是所有男人心中的夢中情人。

西元734年,唐玄宗李隆基的女兒咸宜公主出嫁,所有大臣的家眷都被邀請去參加婚禮,楊玉環自然也在此列。

美人在任何時候都是散發著光彩的,楊玉環在眾多女眷之中也顯得格外不同,一下便吸引到了壽王李瑁的目光。李瑁當下便決定求娶這位女子,成婚當年便讓楊玉環成了壽王妃,兩人的感情完全可以用如膠似漆來形容。

但好景不長,在楊玉環嫁給李瑁的第三年,李瑁生母武惠妃去世,而這位武惠妃是李隆基當時最寵愛的妃子,所以李隆基便整日鬱鬱寡歡,就差以淚洗面了。

一些大臣們看事情不對,如果李隆基繼續這樣下去不理朝政,那這江山很快就要完蛋。於是他們就想出了用更加年輕貌美的女子,取代武惠妃在李隆基心中地位的辦法。那這位容顏絕世的女子從哪裡來呢?絕大多數人都將目光瞄準了楊玉環。

李隆基藉口召見大臣們口中「姿質天挺,宜充掖廷」的楊玉環,本來沒什麼太大的興趣,但是在他看到楊玉環絕美容貌的那一剎那,幾乎是一眼入魂。

03 一騎紅塵妃子笑,美人葬身馬嵬坡

李隆基被眼前這個豐腴婀娜的女子迷住了,可是擺在面前的還有一個巨大的困境,楊玉環乃是自己兒子的正妃,即使他李隆基是當今聖上,也決計不可能明目張膽做出這樣有悖人倫的事情。於是,李隆基想出了一個好主意。

《新唐書》中有記載,李隆基在武惠妃死後的第三年,以「為武惠妃祈福」為由,將楊玉環送到了道觀中出家為尼,還賜了她「太真」的道號,這也是後來楊玉環別名楊太真的由來。

楊玉環的脫身之法安排好了,李隆基再馬不停蹄地為壽王李瑁安排了另外一位女子為妃,隨後便直接將楊玉環接到宮內,給了她「貴妃」的封號。要知道,自從王皇后被廢掉之後,後宮便沒有皇后,所以楊玉環雖然只是個貴妃,位置卻相當於後宮之主。

在楊玉環入宮之後,李隆基更是對她寵愛有加,類似大老遠運來荔枝只為了博美人一笑的事情時有發生,這讓楊玉環有些恃寵而驕的同時,也讓楊家人有種「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感覺。

自從楊玉環得寵之後,楊家所有人幾乎都有了封賞,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是她的哥哥楊釗。

說起楊釗大家可能不太瞭解,但如果說起他的另外一個名字「楊國忠」,恐怕大家就熟悉的多了。這位就是導致安史之亂發生的元兇之一,專權誤國、敗壞朝綱,亂臣賊子做的事情,他基本上都做了。

所以,在安史之亂爆發之後,楊國忠成了大臣們針對的主要目標。而隨著李隆基逃往蜀地,楊國忠被殺之後,楊玉環也被牽涉其中。重臣韋諤和高力士站了出來,紛紛代表禁衛軍請願,要求李隆基殺掉楊玉環以絕後患。

其實李隆基心裡很清楚,禁衛軍不是真想弄死楊玉環,他們只是想要通過楊玉環的死,來讓自己安心罷了。

左思右想之下,雖然李隆基對楊玉環十分寵愛,可是如果用自己的江山和自己的命去換楊玉環的命,顯然也是不合算的。權衡利弊,李隆基只能賜死楊玉環,這個無辜也不無辜的女子,就這麼死在了佛室當中。

04 小結

在楊玉環的故事中,所有看客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人說楊玉環是誤國的禍水,也有人說楊玉環是何其無辜的弱女子。但其實,楊玉環只不過是泱泱歷史長河之中,並非唯一的那個「替罪羊」。

楊玉環可以被賜死,也可以不被賜死,大家所關注的永遠都只是皇帝的態度,而並不是一個寵妃的生死。

但話又說回來,如果當時李隆基沒有貪戀楊玉環的美色,沒有「君王從此不早朝」,也沒有因為對楊玉環的寵愛而重用楊家人,那安史之亂都很有可能不會發生。

到了楊玉環十歲那年,父親意外離世,年幼的她便只能前往洛陽的三叔楊玄珪家。好在從小的優良教育並沒有丟,楊玉環自幼便生的好看,街坊鄰裡見了沒有一個不誇讚幾句的。而在父親和叔父的精心教養之下,楊玉環還精通音律,四書五經都讀過一點,再加上性格溫順柔軟,簡直就是所有男人心中的夢中情人。

西元734年,唐玄宗李隆基的女兒咸宜公主出嫁,所有大臣的家眷都被邀請去參加婚禮,楊玉環自然也在此列。

美人在任何時候都是散發著光彩的,楊玉環在眾多女眷之中也顯得格外不同,一下便吸引到了壽王李瑁的目光。李瑁當下便決定求娶這位女子,成婚當年便讓楊玉環成了壽王妃,兩人的感情完全可以用如膠似漆來形容。

但好景不長,在楊玉環嫁給李瑁的第三年,李瑁生母武惠妃去世,而這位武惠妃是李隆基當時最寵愛的妃子,所以李隆基便整日鬱鬱寡歡,就差以淚洗面了。

一些大臣們看事情不對,如果李隆基繼續這樣下去不理朝政,那這江山很快就要完蛋。於是他們就想出了用更加年輕貌美的女子,取代武惠妃在李隆基心中地位的辦法。那這位容顏絕世的女子從哪裡來呢?絕大多數人都將目光瞄準了楊玉環。

李隆基藉口召見大臣們口中「姿質天挺,宜充掖廷」的楊玉環,本來沒什麼太大的興趣,但是在他看到楊玉環絕美容貌的那一剎那,幾乎是一眼入魂。

03 一騎紅塵妃子笑,美人葬身馬嵬坡

李隆基被眼前這個豐腴婀娜的女子迷住了,可是擺在面前的還有一個巨大的困境,楊玉環乃是自己兒子的正妃,即使他李隆基是當今聖上,也決計不可能明目張膽做出這樣有悖人倫的事情。於是,李隆基想出了一個好主意。

《新唐書》中有記載,李隆基在武惠妃死後的第三年,以「為武惠妃祈福」為由,將楊玉環送到了道觀中出家為尼,還賜了她「太真」的道號,這也是後來楊玉環別名楊太真的由來。

楊玉環的脫身之法安排好了,李隆基再馬不停蹄地為壽王李瑁安排了另外一位女子為妃,隨後便直接將楊玉環接到宮內,給了她「貴妃」的封號。要知道,自從王皇后被廢掉之後,後宮便沒有皇后,所以楊玉環雖然只是個貴妃,位置卻相當於後宮之主。

在楊玉環入宮之後,李隆基更是對她寵愛有加,類似大老遠運來荔枝只為了博美人一笑的事情時有發生,這讓楊玉環有些恃寵而驕的同時,也讓楊家人有種「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感覺。

自從楊玉環得寵之後,楊家所有人幾乎都有了封賞,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是她的哥哥楊釗。

說起楊釗大家可能不太瞭解,但如果說起他的另外一個名字「楊國忠」,恐怕大家就熟悉的多了。這位就是導致安史之亂發生的元兇之一,專權誤國、敗壞朝綱,亂臣賊子做的事情,他基本上都做了。

所以,在安史之亂爆發之後,楊國忠成了大臣們針對的主要目標。而隨著李隆基逃往蜀地,楊國忠被殺之後,楊玉環也被牽涉其中。重臣韋諤和高力士站了出來,紛紛代表禁衛軍請願,要求李隆基殺掉楊玉環以絕後患。

其實李隆基心裡很清楚,禁衛軍不是真想弄死楊玉環,他們只是想要通過楊玉環的死,來讓自己安心罷了。

左思右想之下,雖然李隆基對楊玉環十分寵愛,可是如果用自己的江山和自己的命去換楊玉環的命,顯然也是不合算的。權衡利弊,李隆基只能賜死楊玉環,這個無辜也不無辜的女子,就這麼死在了佛室當中。

04 小結

在楊玉環的故事中,所有看客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人說楊玉環是誤國的禍水,也有人說楊玉環是何其無辜的弱女子。但其實,楊玉環只不過是泱泱歷史長河之中,並非唯一的那個「替罪羊」。

楊玉環可以被賜死,也可以不被賜死,大家所關注的永遠都只是皇帝的態度,而並不是一個寵妃的生死。

但話又說回來,如果當時李隆基沒有貪戀楊玉環的美色,沒有「君王從此不早朝」,也沒有因為對楊玉環的寵愛而重用楊家人,那安史之亂都很有可能不會發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