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和青春期孩子的溝通,不是你想的那樣

溝通是一項能力, 需要學習。

很多人一說到溝通, 就想到「說服」, 各種道理, 各種名言名句來把對方說服, 這就是溝通高手。 這完全誤解了溝通。 溝通是個體與個體之間的資訊以及情感、需要、態度等心理因素的傳遞與交流的過程。

這是一個完整的溝通過程, 資訊由溝通發起者通過通道傳遞給資訊接受者, 資訊接受者對資訊進行理解加工後回饋給資訊發起者。 雙方互動開啟。 在這個過程中, 由於語言表達方式, 個體理解程度以及所處環境氛圍的具體情況會產生障礙, 比如溝通發起的話題是資訊接受者不能理解的,

雙方的語言不同, 一方用英語另一方用中文, 或者一方說著上海普通話, 另一個說著陝西普通話, 還有雙方的地位的不同, 比如發起者是父母, 是師長, 接受者是孩子, 是學生, 在發起之時就希望對方「聽話」而不是反駁, 「你照我說的去做就對了」, 還有雙方的所處的環境是否是安全的, 是輕鬆的, 如果在一個人聲嘈雜的大廳裡溝通, 也會導致溝通障礙。 可以說, 要是一場溝通順暢地進行下去, 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這個過程, 需要雙方不斷地克服出現的障礙。

在我們的常識中, 溝通的范圍太廣了, 我們每天都在說話, 公司裡開會需要你發言, 你給領導彙報工作, 你給下屬安排工作, 你和閨蜜聊天, 你和孩子的老師交流相關問題,

這些可能算溝通, 也可能不算溝通。 我這裡只是限定在親子溝通中。

溝通不等於說話。 說話, 我們每個人都會, 張口就來, 毫無障礙。 除了在一兩歲學會了說話, 後來的很多年, 我們都沒有刻意去關注過說話, 我們吐出的每一個字每個字或句子是否清晰地表達了真正想要表達的?當然, 我們以為已經說清楚了, 但是對方聽清了嗎?對方理解的意思和你表達的意思是一致的嗎?

溝通也不是漫無邊際的聊天, 一會兒是張家狗狗的品種, 一會兒是李家貓貓的可愛, 沒有主題, 沒有目的, 想到哪裡說到哪裡。

溝通是需要提前做準備的。 除了要注意溝通的場所環境是否安全安靜, 不要在外面和孩子溝通敏感話題,

比如成績, 交朋友, 玩遊戲等。 很多媽媽不明白, 孩子把手機看得比自己的命還重。 這是因為他們把手機看作是自己的某種精神的寄託場所。 所以在看待手機這個問題上, 如果你把他手機看作一個工具或者禍害, 那很可能會引發孩子的反抗或不滿。 還有, 我們還要注意不要有協力廠商的打擾, 上次我剛剛和孩子開了話頭, 正準備延伸, 孩子爸爸闖了進來, 他只聽到與上學相關, 然後就氣呼呼地說:「這麼長時間沒去學校了, 去了也跟不上」, 而實際上那次溝通還真不是去學校的事情, 我只是想和孩子溝通他為什麼不去學校。 孩子爸爸這樣一打斷, 孩子立馬就生氣了, 然後這次很好的溝通機會被扼殺了。

溝通還需要準備好內容和目的。

你想和孩子溝通什麼, 想要達成什麼目的, 為什麼要去溝通這個主題, 最好把這些都拿筆寫下來。 我們往往是張口就來, 很可能缺乏條理, 沒有突出重點, 讓孩子聽得雲裡霧裡, 不知道你想要表達什麼, 但是我們覺得已經說清楚了。 我們還要在溝通前給自己設置一個想要達成的目的。 這個目的是要現實的, 比如孩子已經有三個月沒去學校了, 你打算通過一次談話讓他明天就去學校, 這個顯然是不現實的。 目的不一定是很明確的一次行動, 也可以是幫助孩子釋放情緒, 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解除你心中對孩子的某些疑惑等等。 剛開始溝通, 從簡單的話題開始, 每一次就一個話題, 不要涉及太多話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