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每個優秀孩子背後,都藏著一個「壞」媽媽

睡前整理書桌, 看到兒子在紙上寫的幾句話:

我的媽媽是個壞媽媽, 學校的暑假作業做完了, 又要求我每天要背古詩、寫毛筆字;

還要上英語課、游泳課、書法課, 我太累了, 為什麼放假都不能開開心心地玩?媽媽太壞了!!

看著「壞媽媽」這幾個字, 還有那幾個感嘆號, 我淡淡一笑:是的, 我就是要做個「壞」媽媽。

你是不是也一樣, 每天督促孩子做作業、給孩子立規矩、讓孩子學教養......最後, 卻成了孩子眼裡的「壞媽媽」。

孩子總是被拒絕、被要求, 被放手, 總是被「壞」媽媽「狠心」逼著往前走, 但是「壞」媽媽知道, 成長必然伴隨著痛苦。

這些表面都是不快樂, 但背後, 孩子卻學會了獨立和自律, 有了堅持和擔當, 成長得更加優秀了。

因為, 媽媽的「壞」裡, 其實藏著的全是愛。

獨立的孩子背後, 是「懶惰」的媽媽

一群朋友帶著孩子進山避暑, 遊玩的時候, 其他媽媽都圍著孩子轉, 只有小君灑脫地背個小包,

邊賞風景邊拍照。

再一看她的8歲的兒子, 也是自己背著背包, 照顧自己的同時還幫媽媽拍照。

朋友們都羨慕小君, 問她孩子這麼懂事, 怎麼教的呀。

小君微微一笑, 一個字:懶。

小君說, 從一年級開始, 兒子落下任何東西在家裡, 她從來「懶得」送到學校去, 被老師罰過之後就自己收拾整理學習用品了。

不管是孩子的生活還是學習, 小君都「懶得」動手幫忙, 也「懶得」多嘴干涉。

日復一日, 兒子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自己收拾房間、自己洗衣服、會做簡單的飯菜, 一個人在家生活都不成問題……

每個獨立的孩子背後, 都有一個「懶」媽媽, 「懶」媽媽捨得放手, 敢於放手, 讓孩子學會面對, 學會思考, 最終成長為一個獨立有擔當的「小大人」。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不能總是牽著他的手走, 而是讓他們獨立行走, 使他對自己負責, 形成自己的生活態度。

媽媽的「懶」是一種聰明的退出, 不包辦不控制, 讓孩子學會思考、獨立完成, 是在給孩子成長的時間和空間。

而孩子成為自己生活的小主人之後, 通過獨立思考、自主生活, 從中收穫的成就感和自我價值感, 更是父母幫忙無法代替的。

自律的孩子背後, 是「放手」的媽媽

《老師請回答》裡, 有一個7歲男孩, 學習經常走神, 每次寫作業都要花好幾個小時。

媽媽很焦慮, 懷疑孩子專注力有問題, 求助專家, 但是專家經過觀察後得出的結論, 卻讓媽媽震驚了。

專家說孩子之所以這麼磨蹭, 是因為媽媽過於頻繁的干涉和打擾。

孩子寫作業時, 媽媽總是擔心孩子不自覺, 隔一會兒就提醒一句, 看到孩子沒動筆就催著孩子趕緊寫。

可實際上, 媽媽不停的催促和干預, 不僅沒有加快孩子的速度, 反而打斷了孩子學習的思路, 讓孩子被迫磨蹭。

時間一長, 孩子就習慣性地被媽媽推著走,

媽媽催一下, 他才動一下。

電影《壞媽媽》中, 主人公艾米從20歲第一個孩子出生後, 就竭盡全力想做個完美的好媽媽。

她看到孩子們作業不會、動作慢, 都會上手幫忙, 結果女兒被媽媽的緊張搞得焦慮, 兒子也因此特別依賴她。

終於, 艾米不堪重負, 情緒崩潰, 決定做個「壞」媽媽。

當兒子再次央求媽媽, 說他沒有辦法完成作業時, 艾米不幫忙了, 放手讓他自己想辦法, 兒子終於主動學習了, 也從學渣逆襲成了學霸。

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的自律性差, 一定是因為父母做的太多了。 」

所以, 父母要適當地選擇放手, 給孩子適應和做主的空間。

這樣孩子學習、生活, 才能從被動變成主動, 慢慢找到自己的節奏, 成為一個自律的人。

堅持的孩子背後,是「狠心」的媽媽

周杰倫曾在節目中自爆小時候練琴的辛酸史,童年的周杰倫被剝奪了玩的權益,所有的日子都是在練琴中度過的。

4歲時每天要練兩個小時,覺得練琴很痛苦,常常無法堅持,一聽到窗外夥伴的嬉鬧聲,就很想出去玩。

幸好有個「狠心」的媽媽,每次都拿著藤條站在他前面,盯著他練琴。

正是因為媽媽的「狠心」,周杰倫才堅持走了這條音樂道路,才有了他現在的成就。

如今他很感謝媽媽當初的苦心,還專門寫了一首「聽媽媽的話」送給媽媽!

孩子總是貪玩的,沒有自控力,遇到困難就想放棄也很正常,但是媽媽不能心軟,不能看見孩子的眼淚就破防,聽著孩子的撒嬌求饒就心軟。

一位媽媽曾在網上懺悔:

女兒5歲就開始學跳舞,覺得吃力,放棄了;

一年級開始學鋼琴,學了三年,堅持不了每天練琴,放棄了;

後來又練了跆拳道,覺得累,也放棄了;

國畫學了半年多,因為怕耽誤學習,也放棄了。

現在女兒上國中了,發現自己竟然沒有拿得出手的才藝和特長。

女兒開始抱怨說:如果有人逼我一下,也許我就不會放棄了.....

這位媽媽現在特別後悔,當初自己為什麼不狠狠心,逼女兒一把呢?

羅曼·羅蘭曾說,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

如果從小父母就不幫助孩子塑造這樣的信念,那長大後,誰還能幫她呢?

任何學習,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總會有個吃苦的過程,孩子想要退縮和放棄時,父母必須要狠下心來「逼迫」孩子再堅持一把。

如果不逼一逼孩子,孩子不想學那就放棄不學,不僅學不會任何東西,也會養成一個遇事逃避的性格,難成大事。

孩子終歸要獨自面對社會的殘酷,只有讓孩子養成堅持不懈的習慣,他們才能在以後的路上立於不敗之地。

聰明的孩子背後,是「笨笨」的媽媽

網上有一個問題:你見過哪些父母驚豔到你的教育方式?

其中有個網友分享了自己媽媽的方式,他說小時候成績不好,還不愛學習,媽媽不僅不輔導,還經常「裝笨」。

每天放學回家,媽媽都會要求他把當天學的知識給她講一遍:「今天學了什麼?你來當媽媽的老師好不好?」

遇到他也講不清楚的地方,媽媽就讓他第二天去問老師:「這個問題不弄懂,媽媽吃飯都不香了。」

因為又當學生又當「老師」,他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給媽媽當老師,也讓他很有成就感,學習竟然慢慢趕上來了,還考上了一所不錯的985大學。

我很贊同這個媽媽的做法,被孩子認為「笨笨」的媽媽,其實擁有大智慧。

如果媽媽希望孩子將來能夠超越自己,那麼,再能幹的媽媽,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表現得「無知」、「笨」一點。

我現在也經常這樣,孩子遇到問題來問:「媽媽,這個字念什麼?」「這種現象怎麼解釋?」

我假裝看一眼,然後眉頭一皺:「哎呀,媽媽也不知道了,我們一起查字典、查資料吧。」

幾次之後,孩子不僅遇到問題,就習慣性自己先想辦法解決,不那麼依賴媽媽了。

當孩子來問媽媽問題時,媽媽不要立刻就回答,做個「笨笨」的、「無知」的媽媽,不失為一個鍛煉孩子獨立思考的好辦法。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父母只做「協助者」,不做「指導者」;只做問題的「參與人」,而不做「解決人」,這樣,有助於孩子的獨立成長,讓他們學到更多知識。

媽媽越「壞」,孩子越優秀

如果你凡事都要做個好媽媽,可能反而會收穫一個不那麼好的孩子。

媽媽萬事包辦,孩子一味依賴沒有主見;媽媽過度保護,孩子膽怯自卑失去自我;媽媽干涉控制,孩子容易叛逆誤入歧途。

而如果你是個「壞媽媽」,孩子就會學著照顧自己、安排生活、自主學習,會獨立思考,學會自己掌控一切。

媽媽的「壞」是告訴孩子,只有學會接受成長中的不快樂,才能真正收穫成長的價值。

每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藏著一個「壞」媽媽。

「壞」不是惡意、也不是無情,是為孩子成長做出的更明智的選擇,是讓父母的愛,成為孩子成長的動力。

因為孩子未來的路,終究要他自己去走。

讓我們從今天起,做一個「壞媽媽」,狠狠心,放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摸爬打滾,去成長。

堅持的孩子背後,是「狠心」的媽媽

周杰倫曾在節目中自爆小時候練琴的辛酸史,童年的周杰倫被剝奪了玩的權益,所有的日子都是在練琴中度過的。

4歲時每天要練兩個小時,覺得練琴很痛苦,常常無法堅持,一聽到窗外夥伴的嬉鬧聲,就很想出去玩。

幸好有個「狠心」的媽媽,每次都拿著藤條站在他前面,盯著他練琴。

正是因為媽媽的「狠心」,周杰倫才堅持走了這條音樂道路,才有了他現在的成就。

如今他很感謝媽媽當初的苦心,還專門寫了一首「聽媽媽的話」送給媽媽!

孩子總是貪玩的,沒有自控力,遇到困難就想放棄也很正常,但是媽媽不能心軟,不能看見孩子的眼淚就破防,聽著孩子的撒嬌求饒就心軟。

一位媽媽曾在網上懺悔:

女兒5歲就開始學跳舞,覺得吃力,放棄了;

一年級開始學鋼琴,學了三年,堅持不了每天練琴,放棄了;

後來又練了跆拳道,覺得累,也放棄了;

國畫學了半年多,因為怕耽誤學習,也放棄了。

現在女兒上國中了,發現自己竟然沒有拿得出手的才藝和特長。

女兒開始抱怨說:如果有人逼我一下,也許我就不會放棄了.....

這位媽媽現在特別後悔,當初自己為什麼不狠狠心,逼女兒一把呢?

羅曼·羅蘭曾說,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

如果從小父母就不幫助孩子塑造這樣的信念,那長大後,誰還能幫她呢?

任何學習,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總會有個吃苦的過程,孩子想要退縮和放棄時,父母必須要狠下心來「逼迫」孩子再堅持一把。

如果不逼一逼孩子,孩子不想學那就放棄不學,不僅學不會任何東西,也會養成一個遇事逃避的性格,難成大事。

孩子終歸要獨自面對社會的殘酷,只有讓孩子養成堅持不懈的習慣,他們才能在以後的路上立於不敗之地。

聰明的孩子背後,是「笨笨」的媽媽

網上有一個問題:你見過哪些父母驚豔到你的教育方式?

其中有個網友分享了自己媽媽的方式,他說小時候成績不好,還不愛學習,媽媽不僅不輔導,還經常「裝笨」。

每天放學回家,媽媽都會要求他把當天學的知識給她講一遍:「今天學了什麼?你來當媽媽的老師好不好?」

遇到他也講不清楚的地方,媽媽就讓他第二天去問老師:「這個問題不弄懂,媽媽吃飯都不香了。」

因為又當學生又當「老師」,他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給媽媽當老師,也讓他很有成就感,學習竟然慢慢趕上來了,還考上了一所不錯的985大學。

我很贊同這個媽媽的做法,被孩子認為「笨笨」的媽媽,其實擁有大智慧。

如果媽媽希望孩子將來能夠超越自己,那麼,再能幹的媽媽,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表現得「無知」、「笨」一點。

我現在也經常這樣,孩子遇到問題來問:「媽媽,這個字念什麼?」「這種現象怎麼解釋?」

我假裝看一眼,然後眉頭一皺:「哎呀,媽媽也不知道了,我們一起查字典、查資料吧。」

幾次之後,孩子不僅遇到問題,就習慣性自己先想辦法解決,不那麼依賴媽媽了。

當孩子來問媽媽問題時,媽媽不要立刻就回答,做個「笨笨」的、「無知」的媽媽,不失為一個鍛煉孩子獨立思考的好辦法。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父母只做「協助者」,不做「指導者」;只做問題的「參與人」,而不做「解決人」,這樣,有助於孩子的獨立成長,讓他們學到更多知識。

媽媽越「壞」,孩子越優秀

如果你凡事都要做個好媽媽,可能反而會收穫一個不那麼好的孩子。

媽媽萬事包辦,孩子一味依賴沒有主見;媽媽過度保護,孩子膽怯自卑失去自我;媽媽干涉控制,孩子容易叛逆誤入歧途。

而如果你是個「壞媽媽」,孩子就會學著照顧自己、安排生活、自主學習,會獨立思考,學會自己掌控一切。

媽媽的「壞」是告訴孩子,只有學會接受成長中的不快樂,才能真正收穫成長的價值。

每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藏著一個「壞」媽媽。

「壞」不是惡意、也不是無情,是為孩子成長做出的更明智的選擇,是讓父母的愛,成為孩子成長的動力。

因為孩子未來的路,終究要他自己去走。

讓我們從今天起,做一個「壞媽媽」,狠狠心,放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摸爬打滾,去成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