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嬌慣!車主重機掛娃娃「被A走」,他回來驚見家長丟紙條「小孩想要」,火大怒放話:「我一定報警」

小朋友天生喜歡玩具, 於是, 他們就會採取各種各樣的方法來促使家長能買給他們。

而當家長不能滿足他們的這一要求的時候, 大多數的小朋友通常都會採用哭鬧的方式, 來威逼家長先行妥協。

比如, 有的委屈巴巴的看著家長的哭, 有的站在大街上大聲的哭, 還有的甚至躺在地上撒潑的哭。

面對這樣的窘狀, 很多父母難免有些束手無措, 或者採用不恰當的方式去應對。

一名憤怒的網友在臉書社團《輕檔車俱樂部》PO文痛罵, 自己停在停車場機車被人留了一張紙條, 上面竟寫, 「我的小孩看到你掛在車上的娃娃非常想要,

不肯離開, 在原地等了10分鐘等不到車主, 因為趕時間就把娃娃先拿走」, 紙條上還寫著留了「500元」給車主, 當作是買娃娃的費用。 該名網友將這張紙條PO網, 引起網友公憤!

現在很多機車騎士會用可愛的玩偶裝飾自己的愛騎, 不少卡通玩偶顏色豔麗,

憨態可掬, 看起來很是可愛, 給單調的車身增添趣味, 成為不少年輕車主的「新時尚」。

像是最常見的《玩具總動員》胡迪與巴斯, 以及小小兵等, 這些玩偶很多都可愛又逗趣, 令很多人看了也忍不住想要擁有一個。 但是再怎麼樣也不能直接拿走別人的東西!就算付錢也不行!

車主表示自己飯後回停車場, 發現油箱蓋上多了這張紙條。 上面寫著「我的小孩看到你掛在車上的娃娃非常想要」, 於是這位家長竟擅自留下500元鈔票, 就將娃娃拿走, 完全沒有經過車主同意。 車主震怒表示「小孩喜歡關我屁事?」, 應該教育小朋友「這社會不是想要什麼就能擁有什麼」, 而不是選擇擅自拿走他人物品, 還理直氣壯的留下鈔票及便條。

更讓原PO傻眼的是, 事後從頭到尾尋遍整輛機車, 根本就沒發現那張500元鈔票, 「是被人拿走?還是根本就沒留?停車場有監視器, 我一定報警, 那個拿走500元的, 我也一定告!」原PO表示, 自己很喜歡在重機後座擺放娃娃, 有三眼怪、皮卡丘等, 隨著心情替換, 而此次遭竊的就是皮卡丘娃娃,

「我始終相信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娃娃我只有做防跳車保護措施, 沒做防被偷的, 是我的疏忽!」

不少網友看了也相當生氣, 全部都支援原PO提告, 給家長一個教訓:

「提告吧!不要縱容這種家長與小孩」

「未經他人同意⋯不管塞多少都是問題吧?什麼家長啊」

「這真的很沒水準」

「沒有經過同意還是視同偷竊」

還有網友開始造句:

「我好喜歡你的排氣管, 我留500, 可以拆走嗎」、「我看到妳後座的女生很喜歡, 原地等了10分鐘, 還是沒看到你, 因為很趕只好載走, 並留500元給你去喝酒, 當作我請你喝酒, 謝謝」、「家長你好, 我看到你留在車上的小孩, 非常想要, 不肯離開, 在原地等了近十分鐘, 還是沒看到你, 因為趕時間只好先抱走小孩並留500元給你, 當作向你購買小孩, 謝謝」

不過車主也在事後更新後續, 表示自己調監視器後聯絡到了該對家長, 雙方約見面後, 發現對方很有歉意, 並願意歸還娃娃、準備紅包賠償。 而他也決定把娃娃送給那位小男孩, 「這件事算是和平落幕, 我也不打算公佈對方名字甚至長相。 」

關於小朋友哭鬧要玩具這件事,我相信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困擾,不妨聽聽教育專家的建議:

1.首先,父母需要冷靜冷靜再冷靜。

小孩因為得不到想要的東西而產生不愉快的情緒,甚至會大哭大鬧,這很正常,作為引導者,父母應該冷靜,實在不行就深呼吸或者走到別的房間轉移一下情緒,心裡默念:不是天塌下來的事情,沒什麼大不了的。

2.其次,小孩是哭給父母看的,所以父母要陪在小孩身邊,不要無視他的哭鬧。

千萬不要丟下小孩一個人在那裡哭,更不要把小孩關小黑屋,在公共場合更不能丟下小孩一個人走掉,小孩人身安全會受到威脅不說,在那麼多陌生的眼睛注視下,小孩的自尊很容易受挫從而形成心理陰影。

小孩的哭鬧都是給父母看的,所以我們要淡定地坐在他身邊看著他哭,讓他知道對於他的哭鬧父母就是這個態度,然後慢慢等著他把這些壞情緒發洩完。

3.第三,回應小孩的哭鬧

小孩哭鬧得差不多了,情緒也發洩完了,父母不能就這樣不管了,要給他擦擦眼淚,或者抱抱他,讓他知道無論如何爸爸媽媽都是關心他的,就算他哭他鬧爸爸媽媽也不會不要他。

有的父母以為嚴厲到底就是對小孩最好的懲罰,認為只有這樣小孩才會長記性,殊不知,這麼「絕情」的做法不僅不會讓小孩「吃一塹長一智」,還會破壞小孩的安全感。

4.第四,保持和善而堅定的態度。

有的小孩見父母主動過來給擦眼淚或者抱抱,就以為父母心軟了,便反過來再要求剛才沒要到的東西。

和善而堅定是正面管教的工具之一,利用得好,教育小孩問題上就會事半功倍。

5.第五,轉移小孩的注意力。

等小孩不哭以後,就可以用其他的事情來引開他的注意力,出去逛逛呀,看看繪本呀,畫畫呀,做一些小孩平時感興趣的事情,這樣有助於緩解他的情緒,讓他從悲傷的情緒中走出來。

小孩的問題,多半是父母的問題,教育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父母只有改變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小孩才會向好的方向發展。

關於小朋友哭鬧要玩具這件事,我相信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困擾,不妨聽聽教育專家的建議:

1.首先,父母需要冷靜冷靜再冷靜。

小孩因為得不到想要的東西而產生不愉快的情緒,甚至會大哭大鬧,這很正常,作為引導者,父母應該冷靜,實在不行就深呼吸或者走到別的房間轉移一下情緒,心裡默念:不是天塌下來的事情,沒什麼大不了的。

2.其次,小孩是哭給父母看的,所以父母要陪在小孩身邊,不要無視他的哭鬧。

千萬不要丟下小孩一個人在那裡哭,更不要把小孩關小黑屋,在公共場合更不能丟下小孩一個人走掉,小孩人身安全會受到威脅不說,在那麼多陌生的眼睛注視下,小孩的自尊很容易受挫從而形成心理陰影。

小孩的哭鬧都是給父母看的,所以我們要淡定地坐在他身邊看著他哭,讓他知道對於他的哭鬧父母就是這個態度,然後慢慢等著他把這些壞情緒發洩完。

3.第三,回應小孩的哭鬧

小孩哭鬧得差不多了,情緒也發洩完了,父母不能就這樣不管了,要給他擦擦眼淚,或者抱抱他,讓他知道無論如何爸爸媽媽都是關心他的,就算他哭他鬧爸爸媽媽也不會不要他。

有的父母以為嚴厲到底就是對小孩最好的懲罰,認為只有這樣小孩才會長記性,殊不知,這麼「絕情」的做法不僅不會讓小孩「吃一塹長一智」,還會破壞小孩的安全感。

4.第四,保持和善而堅定的態度。

有的小孩見父母主動過來給擦眼淚或者抱抱,就以為父母心軟了,便反過來再要求剛才沒要到的東西。

和善而堅定是正面管教的工具之一,利用得好,教育小孩問題上就會事半功倍。

5.第五,轉移小孩的注意力。

等小孩不哭以後,就可以用其他的事情來引開他的注意力,出去逛逛呀,看看繪本呀,畫畫呀,做一些小孩平時感興趣的事情,這樣有助於緩解他的情緒,讓他從悲傷的情緒中走出來。

小孩的問題,多半是父母的問題,教育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父母只有改變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小孩才會向好的方向發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