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姐姐養老10年!得知父母把「兩套房子」都給了弟弟~姐姐「把父母送弟弟家」:輪到你養老了

《知否》中有一句臺詞, 說:「兒女眾多的人家, 父母最要一碗水端平, 才能家宅寧靜」。 這句話很對, 父母的言行, 對兒女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在我們周圍, 我們不難發現, 有一些親兄弟姐妹, 在父母離世後, 會形同陌路。 彼此本應該是除了父母之外, 最親的人了, 為何會成為陌生人呢?圖網路。

其實問及原因, 大同小異, 因為父母的偏愛。 說白了, 父母從小是不是區別對待孩子, 在很大程度上, 決定了孩子之間以後的關係如何。

老話說「不患寡而患不均」, 父母做不到對孩子一視同仁, 有些許偏心, 其實能理解。 但偏心到了一定程度,

天差地別的待遇。 也不能怪一直被你「利用」, 卻得不到任何「好處」的孩子, 心灰意冷了。

醫生護士長期在醫院工作, 早就見慣了人情冷暖, 可一些事態真相, 依然讓她們感到唏噓。

一位從事護士工作十多年的姐姐說, 在醫院能看得很清楚, 那些在父母生病的時候照顧在身邊的, 大抵都不是父母最心疼的孩子, 可他們做得越多, 也被挑剔的也最多。

而父母最疼愛的孩子, 哪怕什麼都不做依然會被父母惦記, 父母生病的時候偶爾來一次醫院, 出院的時候來接一下, 就被說孝順。

相比那個真正孝順的孩子對父母的付出, 真叫人覺得不公平。

可世界的奇妙之處就是因為這樣的一物降一物吧。 從來沒有什麼所謂的公平,

尤其是兄弟姐妹多的家庭中, 哪怕是那個大度的孩子, 久了也會看清這個世界的真相, 總有一天會心寒。

莉莉是家中老大, 有一個弟弟。 原本四口之家, 沒有太多的子女, 負擔不會很重, 如果兩個孩子都有出息, 那麼子女長大後各自安居, 父母也會晚年安穩幸福。

壞就壞在, 莉莉的弟弟從小被媽媽寵壞了, 慈母多敗兒, 一輩子為兒子操心, 一輩子也就有操不完的心, 父母越是對他擔憂體諒, 兒子反而越是不爭氣, 不上進。

莉莉大專畢業, 憑一己之力, 很早就開始為父母的後半生打算, 收入不高的她在結婚之前就懂得給父母買社保、買額外的醫療險。 她害怕萬一有什麼事情, 還是得靠她。

每次家裡父母生病了, 她跟弟弟商量,

都會被弟弟一句「沒錢」給塞回來。 沒辦法, 她所有的錢只能全部回報給父母, 因為她覺得, 父母這輩子不容易, 供她上大學更是不容易。

但正如《原生家庭》一書中一句話說的那樣:

「當你把父母的感受當作你大部分人生決定的基礎時, 你正在放棄自己的自由選擇權。 如果在你心中, 父母的感受永遠占首位, 那麼你的人生也將由她們駕馭。 」

莉莉不懂這句話的力量, 一邊傾其所有地付出, 努力尋求父母的認可, 哪怕自己身無分文, 也會去借錢上交給父母, 弟弟有用錢需要的時候, 第一時間就把錢給了對方。

她把父母和弟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卻把自己放在了最後一位。 一面努力地討好家人, 一面看不起自己, 自卑不自信, 錯過了喜歡的有著大好前程的一個有為青年。

又來潦潦草草幾句嫁了, 兩口子感情不錯, 但房貸、車貸, 兩邊父母的養老壓力, 經常讓她喘不過氣來。 心比天高, 卻又力比紙薄, 這個時候她才發現, 自己不能一直這樣下去。

可再怎麼掙紮, 也逃不過父母的緊箍咒, 弟弟結婚, 父母硬是逼他給了20萬, 從銀行貸款出來的, 還得她自己還。 因為自己家裡也很不容易, 莉莉在這件事情上, 瞞了老公。

很快, 婚後弟弟要求父母出去租房子住, 因為媳婦跟母親合不來。 可父母年紀都大了, 沒人願意租房子給他們的, 況且子女照看不到, 對老人家來說也不安全。

於是從小到大都好強、扛事的莉莉, 和老公大吵一架之後, 硬是把父母接來了自己家照顧。

一邊輔導自己的孩子, 一邊好吃好喝地伺候著爸媽, 生病了陪著去醫院, 各種醫藥費檢查費也是自己默默咽下, 因為就算跟弟弟說了也沒用, 對方無論何時都是沒錢。

時間一晃而過, 孩子都準備上大學了, 莉莉也伺候了自己的父母將近十年, 期間兩位老人生病住院三次, 全是她和先生跑前跑後, 公公婆婆在老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 她和老公更是分身乏術, 但這麼難都過來了, 對父母, 她覺得自己問心無愧。

看著父母年紀越來越大, 莉莉好不容易說服自己的老公, 要給父母養老送終。 可父母有一天卻嚷嚷著要搬到弟弟那邊去住幾天。

也是那個時候, 莉莉才知道父母的老房子要拆遷了, 能分兩套房, 而父母卻在沒有和她商量, 甚至沒有告訴她一聲的情況下,把這兩套房子的產權偷偷過給了弟弟。

一瞬間莉莉像極了一個溺水的人,無論怎麼怎麼掙紮和呼喊,卻依舊感覺窒息……也是直到這個時候,她才明白,父母對子女的愛,並不是子女努力就可以爭取來的。

對於自己不那麼喜歡的孩子,無論她怎麼努力,父母總能找到一百個挑剔的理由;而對於父母內心深愛著的孩子,無論他有多麼的差勁甚至是不孝,父母也總是能體諒他的一切,也願意把自己所有的都給他,甚至為了他可以不惜一切。

這些年她咬著牙,銀行負債從20萬到80萬,沒有半句怨言。倆姐弟長這麼大,自大學畢業以來,莉莉不僅沒有花過父母一分錢,甚至還一直在給予,不斷地給予。

可弟弟呢?除了索取,不僅沒有為父母花錢,甚至力氣都少出,可父母最偏愛的還是他,兩套價值將近三百萬的房子,一個零頭都沒有留給莉莉,就全部給了弟弟。

她倒不是稀罕父母的錢,只是覺得自己這麼多年的在乎,掙紮,盡心儘力,都太矯情和多餘了,也許她的這種費勁在父母看來不僅是應該的,還是可笑的。

瞬間百感交集,對老公的愧疚,對子女的疏忽,對公婆的不上心,各種懊悔的情緒一起湧上心頭……

是時候該正式告別自己的原生家庭,給自己的前面二十幾年做個瞭解了,這些年對父母,也已經仁至義盡了。莉莉跟老公坦白了一切,男人雖氣憤,卻也抱緊了她,懂她的糾結。

一個星期後,莉莉幫父母收拾好行李,沒通知父母一聲,全部親自送到了弟弟家,父母見狀很是吃驚。莉莉直接對弟弟說:「我養了父母不止10年,輪到你給他們養老了。」

父母見狀破口大罵,說你弟弟讀的書沒你多,賺的錢沒你多,怎麼養我老,別忘了你的責任和義務,別忘了我和你爸是多麼辛苦供你上大學的……

父母的道德綁架又來了,可是這一次莉莉不再沉默,她第一次用惡狠狠地眼神看了父母,大聲地吼了一句:「夠了,三百萬的房子,養你們三十年都沒有問題,錢花完了再來找我吧。」

說完莉莉就走了,頭也不回地,身邊的丈夫緊緊地拉著她的手。父母的謾罵聲和弟弟媳婦的挑釁聲依然不斷在身後響起,但這一次,她不在乎了。她要好好愛真正愛自己的人。

國際知名心理理療師蘇珊·福沃德曾說:「家,是愛與溫暖德傳遞通道,也是恨與傷害德傳遞通道。但孝道讓我們只看到前者,而否認後者的存在。」

莉莉的做法是對的,孝順父母是應該的,但當父母一味索取的時候,你若一味滿足,犧牲的就是自己的整個人生。真正強大的人應該是敢於拒絕和說不得,哪怕是面對自己的父母。

甚至沒有告訴她一聲的情況下,把這兩套房子的產權偷偷過給了弟弟。

一瞬間莉莉像極了一個溺水的人,無論怎麼怎麼掙紮和呼喊,卻依舊感覺窒息……也是直到這個時候,她才明白,父母對子女的愛,並不是子女努力就可以爭取來的。

對於自己不那麼喜歡的孩子,無論她怎麼努力,父母總能找到一百個挑剔的理由;而對於父母內心深愛著的孩子,無論他有多麼的差勁甚至是不孝,父母也總是能體諒他的一切,也願意把自己所有的都給他,甚至為了他可以不惜一切。

這些年她咬著牙,銀行負債從20萬到80萬,沒有半句怨言。倆姐弟長這麼大,自大學畢業以來,莉莉不僅沒有花過父母一分錢,甚至還一直在給予,不斷地給予。

可弟弟呢?除了索取,不僅沒有為父母花錢,甚至力氣都少出,可父母最偏愛的還是他,兩套價值將近三百萬的房子,一個零頭都沒有留給莉莉,就全部給了弟弟。

她倒不是稀罕父母的錢,只是覺得自己這麼多年的在乎,掙紮,盡心儘力,都太矯情和多餘了,也許她的這種費勁在父母看來不僅是應該的,還是可笑的。

瞬間百感交集,對老公的愧疚,對子女的疏忽,對公婆的不上心,各種懊悔的情緒一起湧上心頭……

是時候該正式告別自己的原生家庭,給自己的前面二十幾年做個瞭解了,這些年對父母,也已經仁至義盡了。莉莉跟老公坦白了一切,男人雖氣憤,卻也抱緊了她,懂她的糾結。

一個星期後,莉莉幫父母收拾好行李,沒通知父母一聲,全部親自送到了弟弟家,父母見狀很是吃驚。莉莉直接對弟弟說:「我養了父母不止10年,輪到你給他們養老了。」

父母見狀破口大罵,說你弟弟讀的書沒你多,賺的錢沒你多,怎麼養我老,別忘了你的責任和義務,別忘了我和你爸是多麼辛苦供你上大學的……

父母的道德綁架又來了,可是這一次莉莉不再沉默,她第一次用惡狠狠地眼神看了父母,大聲地吼了一句:「夠了,三百萬的房子,養你們三十年都沒有問題,錢花完了再來找我吧。」

說完莉莉就走了,頭也不回地,身邊的丈夫緊緊地拉著她的手。父母的謾罵聲和弟弟媳婦的挑釁聲依然不斷在身後響起,但這一次,她不在乎了。她要好好愛真正愛自己的人。

國際知名心理理療師蘇珊·福沃德曾說:「家,是愛與溫暖德傳遞通道,也是恨與傷害德傳遞通道。但孝道讓我們只看到前者,而否認後者的存在。」

莉莉的做法是對的,孝順父母是應該的,但當父母一味索取的時候,你若一味滿足,犧牲的就是自己的整個人生。真正強大的人應該是敢於拒絕和說不得,哪怕是面對自己的父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