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成功領先世界,打造12萬噸航母,技術難題已經全部攻克

航空母艦在未來海戰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對各國海軍來說, 航空母艦是海軍發展的最終目標, 無可因航母建造難度係數高, 到目前為止, 世界上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國家屈指可數, 而核動力航母的國家只有核潛艇。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美國為了能夠在未來的海戰中保持絕對優勢, 一方面一方面渲染「航母無用論」, 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建造新型航母。

在此之前,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上發表過一篇文章, 全都是關於「航母無用論」的文章, 認為航母在未來戰場上, 只能淪為高超音速飛彈的「活靶子」, 因此, 包括美海軍在內的國家應該停止研發和建造航母。 這一消息一出, 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一片譁然, 不少人認為美國此舉是在為新航母的研發尋找一個幌子, 畢竟, 「福特」號剛剛完成第二次全艦衝擊試驗。

另外, 「福特」級航母二號艦「約翰·甘迺迪」號或將在2022年正式列裝服役。 值得注意的是, 此航母自建造之初就被美軍及外界所關注, 一方面其排水量高達120000噸, 是全球首艘排水量最大的航母;另一方面是美海軍在建造「甘迺迪」號過程中, 加入了230多項新技術, 號稱領先全球50年。

據相關公開資料顯示, 「甘迺迪」號艦長337米, 艦寬77米, 採用電磁彈射系統, 能搭載75架艦載機, 吃水12米, 能容納2000人左右, 航速大於30節。 相較於「福特」級首艦而言, 這艘航母在眾多性能上都有了一定的優化升級, 不僅使用了眾多先進「黑科技」, 還可以攜帶75架艦載機。 一旦美軍為其搭載性能優異的五代機,

這艘航母戰鬥力將大大增強。

至於隱身化設計, 甘迺迪號雷達的發射面也較小, 極大地提高了戰時的生存力。 就核反應爐而言, 「甘迺迪」號A1B反應堆也使用壽命長達50年, 從而減少了維護時間和經費。 針對這一點, 有關軍事專家表示:其實, 核動力推進和電磁彈射系統等相關技術難題,

我國早已攻克, 並進行了多次試驗, 用不了多久就能正式投入使用, 趕超美國只是時間問題。 那時, 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 對外技術壟斷的「美夢」也將徹底破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