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運動員出身的9位演員:有人以前是世界冠軍,有人轉型後成了影帝!

隨著東京奧運會的一步步進行, 越來越多的運動選手, 開始成為觀眾們的話題焦點。

在這些極具話題度的選手之中, 有人因為賽場上的出色表現, 備受好評;有人因為匪夷所思的晉級, 飽受爭議;也有人因為超高的顏值, 圈粉無數。

在女子4X100的田徑項目中, 德國女運動員艾麗卡·施密特, 就憑藉超高的顏值, 征服了一大批觀眾。

女排項目中, 土耳其選手澤赫拉-居內什, 也憑藉靚麗的外形、1米97的身高, 成為奧運賽場上的焦點。

而在柔道項目中, 拿下女子48公斤級銅牌的烏克蘭選手達利婭 · 比洛季德, 也因為顏值方面的優勢, 吸引了大量的話題熱度。

這些運動員超高的顏值水準, 讓不少網友感慨:就這條件, 即便是原地出道也不過分。

還別說, 退役之後, 進入娛樂圈、走上演藝道路, 真就成為了不少運動健兒的主流選擇。

一向以硬漢風格, 活躍在電影銀幕之上的傑森·斯坦森,

早年就是英國跳水隊的實力健將。 而《宿醉》、《洛奇6》、《葉問3》裡, 我們也領略了「拳王」泰森的身手與演技。

華語大銀幕上, 也有不少運動員轉型演員的經典案例, 趁著時下的「奧運熱浪」, 我們也來盤點一下, 那些從體壇走向影壇的運動健兒們。

01:體操冠軍——劉璿

90年代的體操賽場上,劉璿的身影,不可謂不活躍。

1995年的中國杯國際體操賽上,劉璿一口氣拿下了自由體操、平衡木、個人全能3塊金牌,從此開始了自己的體操時代。

1997年的「第二屆東亞運動會」上,劉璿以出眾的實力,在體操比賽中拿下了個人全能、平衡木兩塊金牌。而1998年的亞運會、世界盃中,劉璿憑藉穩定的發揮,再度拿下了兩塊平衡木項目的金牌,可謂是當之無愧的「平衡木女王」。

2000年,劉璿以隊長身份,帶領「中國女子體操隊」進軍悉尼奧運會。在這場奧運盛典中,李璿再次奪得了平衡木項目的冠軍金牌。

2001年,劉璿從體操隊退役,憑藉奧運冠軍的「市場光環」,她順勢走入影視市場,相繼出演了《體育一家人》、《我的美麗鄉愁》、《壯士出征》、《東風雨》等電影、電視作品。

劉璿在體育賽場上實力出眾,但在影視作品中卻表現平平,多年的演藝生涯之下,她未能塑造出什麼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也沒能出演什麼質量過硬的經典。也許,這就是上帝的公平吧!

02:跳水冠軍——田亮

和劉璿同歲的田亮,體壇高峰來得卻比劉璿晚了不少。

1993年便進入國家隊的田亮,早期一直在「跳水老將」熊倪的光輝之下默默無聞。2000年,因為在悉尼奧運會上奪得跳水項目的冠軍,田亮迎來了自己的事業轉捩點。而2001年之後,熊倪的退役,更是讓田亮迎來了自己的「跳水時代」。

2001年到2004年之間,田亮在世錦賽、亞運會、雅典奧運會等國際大型體育賽事上表現搶眼,屢屢奪得冠軍榮譽。

不過,2005年時,田亮因為私自參加商業活動、違反隊規,被「體育總局游泳運動管理中心」除名。

體育事業受挫之後,田亮也選擇走上演藝之路。2005年,他簽約「英皇娛樂」,並相繼出演了《出水芙蓉》、《跑出一片天》、《不再讓你孤單》、《笑詠春》等電影作品,但是上映後的效果都不怎麼理想。

03:花樣游泳運動員——陶虹

徐崢的老婆,「金雞影后」陶虹,早年也有過一段輝煌的運動員生涯。

1983年,11歲的陶虹進入北京花樣游泳隊,1987年又成功入選國家隊。在1991年的世錦賽、1992年的世界盃上,陶虹和隊友們一路拼殺,進入了花樣游泳項目的前8強,不過最終都無緣前3名。

1993年,從游泳隊退役的陶虹,被姜文導演看中,出演了《陽光燦爛的日子》裡的「於北蓓」一角,自此開啟了演員之路。

而1997年的電影《黑眼睛》,還讓陶虹拿下了「第18屆金雞影后」的獎盃。

相比于體育事業,陶虹在影視作品中,顯然收穫了更多的認可與好評。《漢武大帝》、《紅色》、《貽笑大方》、《小歡喜》、《空鏡子》、《春光燦爛豬八戒》等作品,也都成為了無數觀眾心中的影視經典。

04:體操運動員——左小青

和陶虹一起出演《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左小青,早年也是一名職業運動員。

1993年之前,左小青一直效力於國家女子藝術體操隊。因為多年來在隊內的表現平平,1993年時的左小青,選擇了從國家隊退役。而參演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也讓她順利走入內地影視市場。

在內地電視螢幕中,左小青出演了不少經典的作品,塑造了不少經典的角色。《天道》、《戰長沙》、《一針見血》、《臥薪嚐膽》、《中國式離婚》中精彩的表現,讓她獲得了不少讚譽與肯定。

05:射擊運動員——牛莉

在春晚小品舞臺上表現活躍的牛莉,早年也是一名職業運動員。

1988年,牛莉進入了「八一射擊隊」,與「奧運冠軍」王義夫、李對紅成為了隊友。不過,牛莉之後的命運,沒能像王義夫、李對紅那樣,在奧運賽場的射擊項目上發光發熱,反而是走上了演員道路。

90年代初,牛莉開始進入影視行業打拼。《其實男人最辛苦》、《股市人生》、《大貪官和珅》、《水滸傳》等作品中的頻頻亮相,讓牛莉積累了不錯的觀眾緣。

而2000年之後的《絕色雙嬌》、《空鏡子》、《江山風雨情》、《闖關東》等作品,也讓牛莉邁上事業高峰。

當然,真正成就牛莉觀眾市場基礎的,還要屬春晚小品舞臺上的精彩表現。

06:武術冠軍——李連杰

其實,早在80年代,內地影視市場就開始掀起「職業運動員轉型演員」的風潮。彼時的職業武術運動員,也成為了這股風潮之下的佼佼者。

而李連杰更是成為了這其中的典型案例。

70年代的李連杰,一直是全運會武術項目的霸主,金牌拿到手軟。

80年代初,從武術隊退役的李連杰,遇到了張鑫炎導演,先後拍攝了《少林寺》、《少林小子》。之後,他又走入港片市場,出演《黃飛鴻》、創辦「正東電影」、走入好萊塢,回歸華語市場,拿下「金像影帝」。

這些故事,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詳,所以就不再過多贅述。

07:體操王子——李甯

作為「中國體操界的標桿」,李寧的名字,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位橫掃各大國際賽事體操項目,金牌拿到手軟的世界冠軍,在90年代初也開啟過一段演藝之旅。

興許是看到了李連杰在電影行業的風生水起,1993年時的李寧,也選擇了走入港片市場。

在香港,李寧先是與TVB合作,拍攝了武俠劇《武尊少林》,之後又與楊紫瓊合作,主演了動作警匪片《七金剛》。

不過,1995年之後的港片市場開始逐步展露頹勢。咱們的「體操王子」,最終也沒能在電影市場,取得什麼成績。

08:武術冠軍——趙文卓

李連杰的影壇崛起,讓一大批體育人對電影行業產生了嚮往。1993年,斬獲了全國武術冠軍,獲得了「武英級」運動健將稱號的趙文卓,也走入了港片大銀幕。

趙文卓的電影之路,可謂是開局即巔峰。與李連杰合作《方世玉》,接手《黃飛鴻》系列,主演《刀》、《青蛇》。

可是,到了1995年之後,港片市場快速衰落,趙文卓的電影之路,也隨之跌入了低谷。

90年代末,趙文卓放棄了電影拍攝,選擇走入電視劇市場。在電視螢幕上的精彩表現,也讓他積累了扎實的觀眾基礎。近年來的趙文卓,試圖回歸大銀幕,但接連幾部電影的效果,卻都不怎麼理想。

09:武術冠軍——吳京

吳京也和李連杰、趙文卓一樣,來自于職業武術運動員的隊伍。

90年代中期,袁和平、張鑫炎來到北京武術隊挑選演員,吳京在教練的推薦之下,踏上了演員之路。

不過,與趙文卓的王炸開局不同,吳京走入香港影壇之時,港片市場已經進入衰退期。他的首部作品《功夫小子闖情關》,也在上映後票房折戟。

電影市場不行,那就轉型電視劇市場。90年代末,袁和平為吳京策劃了電視劇《太極宗師》。這部作品,一舉奠定了吳京的市場基礎,而後的《小李飛刀》、《少林武王》、《殺破狼》、《男兒本色》等作品,也讓吳京在電影、電視的雙重跑道上高歌猛進。

當然,真正讓吳京走上事業高峰的,還要屬華語票房最高紀錄的締造者——《戰狼2》。

當然,從體壇走向影壇的運動員,並不止這9位。像張晉、吳樾、熊欣欣、于承惠、計春華等人,就和李連杰、吳京一樣,出身于職業武術運動員的隊伍。

而吳奇隆、王一博、王嘉爾這類偶像藝人,早年也都有過一段體壇歲月。

這些從體壇走向演藝界的運動健兒們,有的在運動賽場之上早已極具人氣,有的則在走入影視作品之後,才逐漸展露鋒芒。

90年代的體操賽場上,劉璿的身影,不可謂不活躍。

1995年的中國杯國際體操賽上,劉璿一口氣拿下了自由體操、平衡木、個人全能3塊金牌,從此開始了自己的體操時代。

1997年的「第二屆東亞運動會」上,劉璿以出眾的實力,在體操比賽中拿下了個人全能、平衡木兩塊金牌。而1998年的亞運會、世界盃中,劉璿憑藉穩定的發揮,再度拿下了兩塊平衡木項目的金牌,可謂是當之無愧的「平衡木女王」。

2000年,劉璿以隊長身份,帶領「中國女子體操隊」進軍悉尼奧運會。在這場奧運盛典中,李璿再次奪得了平衡木項目的冠軍金牌。

2001年,劉璿從體操隊退役,憑藉奧運冠軍的「市場光環」,她順勢走入影視市場,相繼出演了《體育一家人》、《我的美麗鄉愁》、《壯士出征》、《東風雨》等電影、電視作品。

劉璿在體育賽場上實力出眾,但在影視作品中卻表現平平,多年的演藝生涯之下,她未能塑造出什麼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也沒能出演什麼質量過硬的經典。也許,這就是上帝的公平吧!

02:跳水冠軍——田亮

和劉璿同歲的田亮,體壇高峰來得卻比劉璿晚了不少。

1993年便進入國家隊的田亮,早期一直在「跳水老將」熊倪的光輝之下默默無聞。2000年,因為在悉尼奧運會上奪得跳水項目的冠軍,田亮迎來了自己的事業轉捩點。而2001年之後,熊倪的退役,更是讓田亮迎來了自己的「跳水時代」。

2001年到2004年之間,田亮在世錦賽、亞運會、雅典奧運會等國際大型體育賽事上表現搶眼,屢屢奪得冠軍榮譽。

不過,2005年時,田亮因為私自參加商業活動、違反隊規,被「體育總局游泳運動管理中心」除名。

體育事業受挫之後,田亮也選擇走上演藝之路。2005年,他簽約「英皇娛樂」,並相繼出演了《出水芙蓉》、《跑出一片天》、《不再讓你孤單》、《笑詠春》等電影作品,但是上映後的效果都不怎麼理想。

03:花樣游泳運動員——陶虹

徐崢的老婆,「金雞影后」陶虹,早年也有過一段輝煌的運動員生涯。

1983年,11歲的陶虹進入北京花樣游泳隊,1987年又成功入選國家隊。在1991年的世錦賽、1992年的世界盃上,陶虹和隊友們一路拼殺,進入了花樣游泳項目的前8強,不過最終都無緣前3名。

1993年,從游泳隊退役的陶虹,被姜文導演看中,出演了《陽光燦爛的日子》裡的「於北蓓」一角,自此開啟了演員之路。

而1997年的電影《黑眼睛》,還讓陶虹拿下了「第18屆金雞影后」的獎盃。

相比于體育事業,陶虹在影視作品中,顯然收穫了更多的認可與好評。《漢武大帝》、《紅色》、《貽笑大方》、《小歡喜》、《空鏡子》、《春光燦爛豬八戒》等作品,也都成為了無數觀眾心中的影視經典。

04:體操運動員——左小青

和陶虹一起出演《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左小青,早年也是一名職業運動員。

1993年之前,左小青一直效力於國家女子藝術體操隊。因為多年來在隊內的表現平平,1993年時的左小青,選擇了從國家隊退役。而參演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也讓她順利走入內地影視市場。

在內地電視螢幕中,左小青出演了不少經典的作品,塑造了不少經典的角色。《天道》、《戰長沙》、《一針見血》、《臥薪嚐膽》、《中國式離婚》中精彩的表現,讓她獲得了不少讚譽與肯定。

05:射擊運動員——牛莉

在春晚小品舞臺上表現活躍的牛莉,早年也是一名職業運動員。

1988年,牛莉進入了「八一射擊隊」,與「奧運冠軍」王義夫、李對紅成為了隊友。不過,牛莉之後的命運,沒能像王義夫、李對紅那樣,在奧運賽場的射擊項目上發光發熱,反而是走上了演員道路。

90年代初,牛莉開始進入影視行業打拼。《其實男人最辛苦》、《股市人生》、《大貪官和珅》、《水滸傳》等作品中的頻頻亮相,讓牛莉積累了不錯的觀眾緣。

而2000年之後的《絕色雙嬌》、《空鏡子》、《江山風雨情》、《闖關東》等作品,也讓牛莉邁上事業高峰。

當然,真正成就牛莉觀眾市場基礎的,還要屬春晚小品舞臺上的精彩表現。

06:武術冠軍——李連杰

其實,早在80年代,內地影視市場就開始掀起「職業運動員轉型演員」的風潮。彼時的職業武術運動員,也成為了這股風潮之下的佼佼者。

而李連杰更是成為了這其中的典型案例。

70年代的李連杰,一直是全運會武術項目的霸主,金牌拿到手軟。

80年代初,從武術隊退役的李連杰,遇到了張鑫炎導演,先後拍攝了《少林寺》、《少林小子》。之後,他又走入港片市場,出演《黃飛鴻》、創辦「正東電影」、走入好萊塢,回歸華語市場,拿下「金像影帝」。

這些故事,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詳,所以就不再過多贅述。

07:體操王子——李甯

作為「中國體操界的標桿」,李寧的名字,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位橫掃各大國際賽事體操項目,金牌拿到手軟的世界冠軍,在90年代初也開啟過一段演藝之旅。

興許是看到了李連杰在電影行業的風生水起,1993年時的李寧,也選擇了走入港片市場。

在香港,李寧先是與TVB合作,拍攝了武俠劇《武尊少林》,之後又與楊紫瓊合作,主演了動作警匪片《七金剛》。

不過,1995年之後的港片市場開始逐步展露頹勢。咱們的「體操王子」,最終也沒能在電影市場,取得什麼成績。

08:武術冠軍——趙文卓

李連杰的影壇崛起,讓一大批體育人對電影行業產生了嚮往。1993年,斬獲了全國武術冠軍,獲得了「武英級」運動健將稱號的趙文卓,也走入了港片大銀幕。

趙文卓的電影之路,可謂是開局即巔峰。與李連杰合作《方世玉》,接手《黃飛鴻》系列,主演《刀》、《青蛇》。

可是,到了1995年之後,港片市場快速衰落,趙文卓的電影之路,也隨之跌入了低谷。

90年代末,趙文卓放棄了電影拍攝,選擇走入電視劇市場。在電視螢幕上的精彩表現,也讓他積累了扎實的觀眾基礎。近年來的趙文卓,試圖回歸大銀幕,但接連幾部電影的效果,卻都不怎麼理想。

09:武術冠軍——吳京

吳京也和李連杰、趙文卓一樣,來自于職業武術運動員的隊伍。

90年代中期,袁和平、張鑫炎來到北京武術隊挑選演員,吳京在教練的推薦之下,踏上了演員之路。

不過,與趙文卓的王炸開局不同,吳京走入香港影壇之時,港片市場已經進入衰退期。他的首部作品《功夫小子闖情關》,也在上映後票房折戟。

電影市場不行,那就轉型電視劇市場。90年代末,袁和平為吳京策劃了電視劇《太極宗師》。這部作品,一舉奠定了吳京的市場基礎,而後的《小李飛刀》、《少林武王》、《殺破狼》、《男兒本色》等作品,也讓吳京在電影、電視的雙重跑道上高歌猛進。

當然,真正讓吳京走上事業高峰的,還要屬華語票房最高紀錄的締造者——《戰狼2》。

當然,從體壇走向影壇的運動員,並不止這9位。像張晉、吳樾、熊欣欣、于承惠、計春華等人,就和李連杰、吳京一樣,出身于職業武術運動員的隊伍。

而吳奇隆、王一博、王嘉爾這類偶像藝人,早年也都有過一段體壇歲月。

這些從體壇走向演藝界的運動健兒們,有的在運動賽場之上早已極具人氣,有的則在走入影視作品之後,才逐漸展露鋒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