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孩子出現4種「小舉動」,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父母要重視

演員馬伊俐曾在微博上分享了與自家女兒分房睡覺的事, 引起了敏敏對於孩子安全感的重視。 現代家長過分要求孩子要獨立, 要自理, 往往忽視了「安全感」。

心理學家指出:「安全感是兒童心理健康的基礎, 從小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利於孩子積極探索新奇事物, 勇敢與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際關係。 」由此可見, 安全感真的很重要, 如果孩子出現這4種「小舉動」, 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父母要重視!

孩子出現這4種「小舉動」, 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父母要重視

1、吃手的小動作

嬰兒階段吃手, 是為了用嘴探索這個世界, 並且給自己安慰, 是孩子最初情緒管理的方法。 但當孩子過了2歲, 還出現吃手的小動作, 就要引起父母的注意, 很可能是在嬰兒時期, 沒有建立良好的安全感, 造成孩子用吃手安慰自己的方式成為習慣。 於是一緊張, 內心一出現壓力就會吃手, 父母要引起重視。

2、不敢一個人睡覺

有的孩子從來都不敢一個人睡覺, 總是要讓家長陪在身邊。 而且, 睡覺時也不踏實, 總是翻來覆去, 經常哭鬧著從睡夢中醒來。 有的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把已睡著的寶貝抱回自己房間。 孩子醒後, 發現爸爸媽媽不在身邊,

那又是一陣驚天動地的哭泣。

3、害怕與他人交流

有的孩子畏懼與他人的交流, 除了父母, 幾乎不和任何人交流。 在家裡來客人時, 孩子會緊緊地抱住家長, 一刻都不鬆手, 要麼就是偷偷躲起來。 在幼稚園裡, 老師提問他時, 也只是漲紅了臉, 支支吾吾地小聲回答。

在和小夥伴們玩耍時, 也表現不積極, 不情願, 害怕參與遊戲。

4、3歲後特別黏媽媽

有的孩子特別喜歡黏著媽媽, 甚至連上廁所都要媽媽陪同。 3歲前孩子需要通過黏媽媽確認自己的「歸屬感和重要性」, 當孩子3歲後基本上會建立一定的自我意識和獨立能力,

進入幼稚園, 不會出現特別黏媽媽的狀況。 如果孩子3歲後特別粘人, 就要引起父母重視, 是不是孩子遭遇了某些事情, 導致安全感缺乏。

怎麼樣才能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呢?

一、 保持家庭和諧

父母必須要知道, 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和諧的家庭能夠更大幾率地培養出健康的寶寶。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在無形中影響孩子的成長。

孩子的成長是被父母潛移默化影響的。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在孩子面前父母不要爭吵,更不要在孩子小時候離婚,要知道,單親家庭或重組家庭可能會導致孩子的過分情緒化。

二、關注寶寶需求

在嬰幼兒時期,寶寶咿咿呀呀地表達了半天,家長也不知道他到底想表達什麼。這就需要敏感的媽媽去感受孩子的需求,要做到及時滿足,比如孩子餓了,需要換尿布了,困了等等,媽媽都要及時回應,建立安全型依戀模式,給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

三、建立孩子自信

有的孩子缺乏安全感源于孩子缺少自信。自己把自己封閉在自一個小世界裡,不去接觸外面,也不願意讓別人闖進來。父母要多多鼓勵孩子,孩子表現好時給予誇獎,表現不好時也不要過多指責,脆弱的孩子容易「玻璃心」。針對敏感的孩子,家長要做到多鼓勵,多關注,及時發現孩子的情緒變化。

四、讓爸爸多參與孩子的成長

很多寶寶十分依賴母親,認為媽媽是唯一可信的人,而忽略了其他親人。讓爸爸適多和孩子互動,做一些有益的親子遊戲。這樣更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在爸爸身上孩子更容易學會獨立,更有大局觀。有研究表明,爸爸如果經常陪伴孩子玩,對於孩子未來的社會性,人際關係非常有幫助。這樣孩子也會更有力量,安全感更強。

安全感是孩子跑過來時,媽媽的親切擁抱;是孩子提出問題時,爸爸的耐心解答;是孩子受傷時,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是孩子微笑時,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熱鬧景象。說到底能給孩子安全感的就是父母的愛,當然還有讓孩子可以憑自己力量面對這個世界的勇氣。

和諧的家庭能夠更大幾率地培養出健康的寶寶。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在無形中影響孩子的成長。

孩子的成長是被父母潛移默化影響的。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在孩子面前父母不要爭吵,更不要在孩子小時候離婚,要知道,單親家庭或重組家庭可能會導致孩子的過分情緒化。

二、關注寶寶需求

在嬰幼兒時期,寶寶咿咿呀呀地表達了半天,家長也不知道他到底想表達什麼。這就需要敏感的媽媽去感受孩子的需求,要做到及時滿足,比如孩子餓了,需要換尿布了,困了等等,媽媽都要及時回應,建立安全型依戀模式,給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

三、建立孩子自信

有的孩子缺乏安全感源于孩子缺少自信。自己把自己封閉在自一個小世界裡,不去接觸外面,也不願意讓別人闖進來。父母要多多鼓勵孩子,孩子表現好時給予誇獎,表現不好時也不要過多指責,脆弱的孩子容易「玻璃心」。針對敏感的孩子,家長要做到多鼓勵,多關注,及時發現孩子的情緒變化。

四、讓爸爸多參與孩子的成長

很多寶寶十分依賴母親,認為媽媽是唯一可信的人,而忽略了其他親人。讓爸爸適多和孩子互動,做一些有益的親子遊戲。這樣更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在爸爸身上孩子更容易學會獨立,更有大局觀。有研究表明,爸爸如果經常陪伴孩子玩,對於孩子未來的社會性,人際關係非常有幫助。這樣孩子也會更有力量,安全感更強。

安全感是孩子跑過來時,媽媽的親切擁抱;是孩子提出問題時,爸爸的耐心解答;是孩子受傷時,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是孩子微笑時,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熱鬧景象。說到底能給孩子安全感的就是父母的愛,當然還有讓孩子可以憑自己力量面對這個世界的勇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